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州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袁伟 张志南 于子山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了揭示胶州湾最近几年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变化,作者于2003年9月到2004年9月在胶洲湾西部海域5个测站每2个月1次共进行了7个航次采样,以种类组成、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为基础,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使用PRIMER软件计算得到以下变... 为了揭示胶州湾最近几年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变化,作者于2003年9月到2004年9月在胶洲湾西部海域5个测站每2个月1次共进行了7个航次采样,以种类组成、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为基础,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使用PRIMER软件计算得到以下变量:群落的物种数(S)、丰富度(D)、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结果表明:位于大沽河口的D站和水道中央的S站的多样性最低;养殖区内外站位的多样性差异显著;丰度/生物量曲线表明,养殖区内的底栖动物群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群落物种数(S)和丰富度(D)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季和秋季较低,夏季和冬季较高。分析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增养殖区的站位(D)发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与次级生产力有着负相关的关系。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曲线的分析显示,该研究海域处于一个轻度人为扰动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指数 丰度/生物量曲线 胶州湾
下载PDF
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生境修复初步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宇 房恩军 +3 位作者 郭彪 高燕 侯纯强 王群山 《河北渔业》 2014年第11期23-29,42,共8页
2012年4月、9月和2013年5月、9月份对渤海湾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别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分析了6个调查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投礁前后受污染扰动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 2012年4月、9月和2013年5月、9月份对渤海湾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别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分析了6个调查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投礁前后受污染扰动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表现出从最初的受到中等程度干扰→趋向于受到干扰→群落状况趋向正常,保护区生态状况已经大有好转,人工生态修复效果初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丰度/生物量曲线 扰动 修复
下载PDF
大连湾海域鱼类的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秦宇博 刘修泽 +2 位作者 董婧 李轶平 段妍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1-266,共6页
采用大连湾海域四季底拖网调查数据(2006年夏、冬季和2007年春、秋季),对其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C曲线)评价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四季共采集鱼类31种,隶属于10... 采用大连湾海域四季底拖网调查数据(2006年夏、冬季和2007年春、秋季),对其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C曲线)评价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四季共采集鱼类31种,隶属于10目24科31属,鱼类区系组成在适温性上以暖温性鱼类为主,在栖息水层上以底层鱼类为主。夏季鱼类生物量(43.16kg/h)和生物数量(950个/h)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四季共有优势种为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物种丰富度指数0.76~2.16、多样性指数0.63~1.96、物种均匀度指数0.36~0.91。各季节间生物量和丰度组成的Bray-Curtis相似性均较高。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曲线法对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评价结果一致,均表明鱼类群落受到中度扰动,且秋冬季高于春夏季。本研究可为大连湾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湾 鱼类 底拖网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丰度/生物量曲线
下载PDF
日照潮下带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春、秋季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尽文 王燕 +4 位作者 黄娟 王波 王建勇 林森 孙滨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4-574,共11页
根据2016年5月和11月在日照潮下带海域进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海域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60种,其中环节动物门30种,节肢动物门16种,软体动物门8种,其他类群6种。春季优势... 根据2016年5月和11月在日照潮下带海域进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海域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60种,其中环节动物门30种,节肢动物门16种,软体动物门8种,其他类群6种。春季优势种为巴氏钩毛虫(Sigambra bassi)、扇栉虫(Amphicteis gunneri)、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和醒目云母蛤(Yoldia notabilis);秋季优势种为绒螯近方蟹(Hemigrapsus penscillatus)、索沙蚕科(Lumbrineriiae)1种、哈氏美人虾(Callanssa harmandi)和长鳃树蛰虫(Pista branchia)。春、秋两季平均密度依次为96.83、112.63 ind./m2;平均生物量依次为6.21、14.75 g/m2;平均种类多样性指数依次为1.45、1.66;平均丰度指数依次为0.40、0.44。综合聚类分析和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春、秋两季均可划分为4个群落,且群落结构均已受到严重扰动。BIOENV分析表明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溶解氧、亚硝酸盐、油类和重金属砷;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影响生物量和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水温、pH、化学需氧量和重金属铜。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历史调查资料相比,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总物种数目、平均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丰度/生物量曲线 环境因子 人为干扰 日照
下载PDF
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航俊 姚炜民 +2 位作者 林义 邹清 刘亚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6,共12页
为了解和掌握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5年1月、3月、5月、8月和10月开展了5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表明,1月、3月和5月3个月份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均较为接近,优势群落的主要特征种为... 为了解和掌握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5年1月、3月、5月、8月和10月开展了5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表明,1月、3月和5月3个月份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均较为接近,优势群落的主要特征种为薄云母蛤和不倒翁虫;8月和10月的优势群落不明显,主要群落特征种有不倒翁虫、双形拟单指虫、寡鳃齿吻沙蚕、小头虫、中蚓虫属一种等。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5月的群落结构较稳定,1月、3月、8月和10月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扰动状态,其中8月的受扰动程度最大。BVSTEP分析表明亚硝酸盐是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各月份差异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盐度和氨氮分别是影响乐清湾3月和5月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温对乐清湾大型底栖群落特征种时空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盐度、溶解氧、含氮营养盐和pH等。通过CCA排序图发现大部分群落特征种分布在含氮营养盐较低的水域,表明高浓度的含氮营养盐已经对乐清湾的大型底栖动物产生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清湾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环境因子 丰度/生物量曲线 典范对应分析(CCA)
下载PDF
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梁淼 姜倩 +4 位作者 李德鹏 柳圭泽 陈兆林 崔雷 于大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9-491,共13页
基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采集的曹妃甸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生境质量进行评价。... 基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采集的曹妃甸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生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3种,其中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物种数占据较大比例。该海域的优势种为日本大螯蜚、日本刺沙蚕、囊叶齿吻沙蚕、轮双眼钩虾,其中日本大螯蜚具有最大的丰度和优势度。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2015年9月研究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以2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4组,2016年5月以1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7组,两次调查的群落结构相似性均较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9月底栖群落受到严重污染扰动,而到2016年5月,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优势显著上升,群落受扰动状况改善,达到未受或受到轻微污染扰动状态。AMBI指数及M-AMBI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曹妃甸海域大部分站位生境质量为良好状态。本研究揭示了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可为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曹妃甸近岸海域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 AMBI M-AMBI
下载PDF
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底栖生境健康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丁敬坤 李加琦 +5 位作者 薛素燕 张雯雯 霍恩泽 马占飞 于文涵 毛玉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806-4817,共12页
于2019年7月、8月和9月对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底栖生境健... 于2019年7月、8月和9月对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底栖生境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7月、8月和9月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4种,其中多毛类24种,甲壳类19种,软体动物17种,其他类群4种。该海域的优势种为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寡鳃齿吻沙蚕(Nephthys oligobranchia)、中蚓虫(Mediomastus californiensis)、东方长眼虾(Ogyrides orientalis)、尖齿拳蟹(Philyra acutidens)和短角双眼钩虾(Ampelisca brevicornis),其中彩虹明樱蛤和寡鳃齿吻沙蚕在三次调查中均为优势物种,优势度明显。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7月研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以1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3组,8月以18%相似性可以分为4组,9月以19%的相似性可以分为3组,三次调查的群落结构相似度均较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研究结果显示,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优势显著,群落处于未干扰状态。AMBI指数及M-AMBI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底栖生境处于未干扰或者轻度干扰的状态,健康状况处于高等或者优良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莱州湾 AMBI M-AMBI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青弋江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孙久星 徐光来 +1 位作者 池建宇 杨亦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4-1266,共13页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水域生态系统评估是区域水环境监测的有效手段。研究于2021年7月对青弋江流域10个河流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生物采样以及水体理化因子监测,采用生物环境分析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大型...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水域生态系统评估是区域水环境监测的有效手段。研究于2021年7月对青弋江流域10个河流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生物采样以及水体理化因子监测,采用生物环境分析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应用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WQI)对流域内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弋江流域内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直接收集者为主要功能摄食类群,主要优势种为中国圆田螺、纹石蛾、日本沼虾以及方形环棱螺。群落多样性良好且具备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物环境分析表明,解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导因子为溶解氧、河宽、水温、化学需氧量、流速、总磷和水深。最佳因子组合为溶解氧、总磷、化学需氧量。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显示多个点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由WQI指数分析可得流域内水质较好,除了个别点位外,整体处于健康及以上状态。相较于生物评价和理化因子评价,WQI指数评价法能够综合反映流域健康状况,更具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环境分析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 WQI指数 青弋江流域
原文传递
青岛崂山湾人工鱼礁区底层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鸿雁 杨超杰 +3 位作者 张沛东 李文涛 杨晓龙 张秀梅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96-906,共11页
基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青岛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的调查数据,采用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丰度/生物量曲线、等级聚类分析、SIMPER相似性百分比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 基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青岛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的调查数据,采用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丰度/生物量曲线、等级聚类分析、SIMPER相似性百分比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NMDS)分析,对底层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调查期间共捕获游泳动物61种,隶属34科,其中鱼类36种,甲壳类22种,头足类3种。优势种为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大泷六线鱼(Hexagrammus otakii)、斑头鱼(H.agrammus)和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其中日本蟳(26.91%)和许氏平鲉(26.74%)的生物量占绝对优势。礁区游泳动物的渔获量和渔获种类数均多于对照区,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最高值出现在5月,达到735.74±316.59 g·net–1·d–1。游泳动物群落组成的特征值上,7、8月的多样性指数较高,但鱼礁区和对照区无显著差异(P>0.05)。丰度/生物量曲线表明,5、6月游泳动物群落处于严重受干扰状态,11月和次年1月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聚类分析表明,除1月外,各月份不同区域的样方相似性都较高,5、6月三亩前礁区的相似性最高,达到8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游泳动物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丰度/生物量曲线 崂山湾
原文传递
太湖鱼类群落现状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燕山 李大命 +7 位作者 朱明胜 陆建明 贾文方 张凤侠 沈冬冬 张增 吴天柱 张彤晴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06-1917,共12页
基于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的调查数据,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丰度/生物量曲线等对全面退捕前太湖鱼类群落的状态及其多样性等进行研究。共... 基于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的调查数据,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丰度/生物量曲线等对全面退捕前太湖鱼类群落的状态及其多样性等进行研究。共调查到鱼类9目17科51属65种,其中鲤科鱼类占55.38%,新记录太湖鱼类2种,为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和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按洄游类型、栖息水层、食性三类生态类型,太湖鱼类主要为定居性鱼类、中上层鱼类以及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刺网和地笼的CPUE平均值分别为4287.03±515.94和626.32±91.24 g·net^(-1)·12 h^(-1)。优势种为刀鲚(Coilia nasus)、鲫(Carassius auratus)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34、2.10和0.68,鱼类物种多样性水平一般,鱼类个体小型化。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太湖鱼类群落组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均显著(P<0.05)。丰度/生物量曲线(ABC)分析表明,太湖鱼类群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研究结果为太湖渔业资源的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落 多样性 相似性分析 丰度/生物量曲线 太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