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阶信道传输矩阵特征值分解的串扰抵消研究
1
作者 王亚飞 李学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0-326,共7页
为了减小高速互连下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进行串扰抵消研究。针对一组n(n>3)条耦合微带线间的串扰问题,提出了4阶和5阶耦合微带线信道传输矩阵的简化形式,并在对其进行特征值分解后构建了串扰抵消电路,此电路可以有效改善信号眼图... 为了减小高速互连下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进行串扰抵消研究。针对一组n(n>3)条耦合微带线间的串扰问题,提出了4阶和5阶耦合微带线信道传输矩阵的简化形式,并在对其进行特征值分解后构建了串扰抵消电路,此电路可以有效改善信号眼图的质量。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在n=4和n=5条耦合微带线串扰抵消时效果良好。综合n=2和n=3时的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一组n(n≥2)条耦合微带线串扰抵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扰抵消 微带线 信道传输矩阵(CTM) 特征值分解(EVD)
下载PDF
基于抗串扰自适应噪声抵消器的参考输入预处理ANC系统
2
作者 李想 鲍雪山 王建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1-114,196,共4页
针对有信号存在情况下的声场有源噪声抵消(ANC)应用,提出了一种能够在降低声场干扰噪声的同时,尽量减小信号失真的ANC系统。通过抗串扰自适应噪声抵消器(CRANC)对传统ANC系统的参考输入进行预处理,降低了ANC系统中信号和噪声之间的相互... 针对有信号存在情况下的声场有源噪声抵消(ANC)应用,提出了一种能够在降低声场干扰噪声的同时,尽量减小信号失真的ANC系统。通过抗串扰自适应噪声抵消器(CRANC)对传统ANC系统的参考输入进行预处理,降低了ANC系统中信号和噪声之间的相互干扰,在理论上保证了系统具有声场信噪比提升能力。理论分析和仿真对比实验表明,该系统比现有系统具有更可靠的信号背景下ANC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主动噪声控制(ANC) 自适应噪声抵消器(CRANC) 处理增益 信号失真度 Itakrua失真测度
下载PDF
VDSL2串扰消除关键技术综述
3
作者 陆宣博 乐伟伟 郝涛 《装备制造技术》 2013年第3期89-91,115,共4页
VDSL2是现阶段解决全网带宽瓶颈的热门接入技术之一。同时,远端串扰(FEXT Far-End Crosstalk)是决定VDSL2系统整体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了在VDSL2系统中更好地应用串扰消除关键技术,从功率谱密度(PSD)优化、信道估计和串扰抵消三... VDSL2是现阶段解决全网带宽瓶颈的热门接入技术之一。同时,远端串扰(FEXT Far-End Crosstalk)是决定VDSL2系统整体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了在VDSL2系统中更好地应用串扰消除关键技术,从功率谱密度(PSD)优化、信道估计和串扰抵消三个方面,综述了串扰消除关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其关键技术、存在问题以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SL2 信道估计 PSD优化 串扰抵消
下载PDF
基于信道传输矩阵逆矩阵减小微带线间串扰
4
作者 丁红 王亚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86-1090,共5页
针对现有串扰减小方法效果有限、成本高、资源消耗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传输矩阵逆矩阵减小微带线间串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信道传输矩阵化为单位阵来实现串扰减小。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该方法的电路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 针对现有串扰减小方法效果有限、成本高、资源消耗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传输矩阵逆矩阵减小微带线间串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信道传输矩阵化为单位阵来实现串扰减小。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该方法的电路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串扰抵消后串扰幅度和抖动都有明显改善,且该方法的电路结构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耦合微带线 串扰抵消 信道传输矩阵 逆矩阵
下载PDF
An improved linear dispersion codes transmission scheme based on OSIC detection
5
作者 施风 陈明 程时昕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Linear dispersion codes (LDCs) were originally designed based on maximum likelihood detection. They do not have good performance when using order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OSIC) detection. In this paper,... Linear dispersion codes (LDCs) were originally designed based on maximum likelihood detection. They do not have good performance when using order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OSIC) detection. 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new improved linear dispersion codes transmission scheme to combat performance loss of original LDCs when using OSIC detection. We introduce an interleaver to each data substream transmitted over different antennas after LDCs encoder. Furthermore,a new computer search criterion for a linear transformation matrix is also proposed. New search criterion is to minimize the symbol error rate based on OSIC detection.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proposed LDCs transmission scheme is better than the original LD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dispersion codes space-time codes INTERLEAVER order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OSIC) dete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