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管-实体单元耦合的串联管路动力学建模及降应力优化
1
作者 刘芳名 孙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7-1286,1333,共11页
针对空间串联管路迫切需要减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管-实体单元耦合的空间串联管路有限元建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执行了以降低应力响应为目标的卡箍布局优化.详细描述了建模理念,即卡箍及管接头等应力较大区域采用实体单元建模,其他区... 针对空间串联管路迫切需要减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管-实体单元耦合的空间串联管路有限元建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执行了以降低应力响应为目标的卡箍布局优化.详细描述了建模理念,即卡箍及管接头等应力较大区域采用实体单元建模,其他区域采用管单元建模,最终将各部分耦合起来完成整体建模.创建了具体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的流程.以典型的串联管路为对象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仿真与试验验证了所创模型的合理性.执行了降应力优化,获得了系统最优卡箍布局,优化后的系统基频最大共振应力相较于初始状态降低了27.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实体单元耦合 串联管路 动力学建模 降应力 优化
下载PDF
顺序输送串联管路混油长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津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1,共3页
运用等管径条件下的油品顺序输送混油长度计算公式,依据混油等容积原理,推导出顺序输送串联管路 (即不同管径)逐次符合上一段管径条件下的管路当量长度,进而得到整个管路的混油长度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顺序输送 串联管路 混油 计算方法
下载PDF
控压钻井复合型节流管汇压力控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涛 柳贡慧 +2 位作者 孟振期 曹友好 郭雪利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8,3,共3页
为了提高控压钻井中自动节流管汇对回压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拓宽对回压的控制范围,增强对钻井液排量的适应能力,提出利用三个节流阀通过串并联组合构成的复合型节流管汇。推导出复合型节流管汇压力调节特性模型,并对压力控制精度、... 为了提高控压钻井中自动节流管汇对回压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拓宽对回压的控制范围,增强对钻井液排量的适应能力,提出利用三个节流阀通过串并联组合构成的复合型节流管汇。推导出复合型节流管汇压力调节特性模型,并对压力控制精度、响应速度以及回压控制范围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型节流管汇不仅有效提高回压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回压范围,而且减小节流阀两端压差和排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节流阀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 节流管汇 串联管路 并联管路 压力控制
下载PDF
离心泵在复杂管网中工作点的解析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亚新 李桦 《新疆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5-9,共5页
本文将化工、建筑、热力等复杂管网拉串联、并联、串并联方式进行分类,并找出了泵及管路的特性曲线数学表达式,用解析法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泵与这些复杂管网联接使用时的工作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每类计算进行了适当分析.
关键词 工作点 离心泵 管路系统 串联管路 并联管路
下载PDF
液压系统总压损失的快速计算法
5
作者 李国良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72-74,共3页
在进行液压系统设计时,为选定原型提供依据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管路损失的计算,这种计算过去是基于以下两个公式来进行的,即: 一般是按上式分段进行计算,然后加起来,计算比较繁杂费事,现为了简化计算,将各段的流速均折林为泵出口处的流速... 在进行液压系统设计时,为选定原型提供依据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管路损失的计算,这种计算过去是基于以下两个公式来进行的,即: 一般是按上式分段进行计算,然后加起来,计算比较繁杂费事,现为了简化计算,将各段的流速均折林为泵出口处的流速,沿程压力损失亦秉用经验公式,则计算将大为简化,计算时间也将大为缩短。 以下分串联管路和并联管路两种情况加以讨论,然后将二者加起来即为总的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快速计算法 压力损失 并联管路 串联管路 总压损失 经验公式 简化计算 磕路 精冲
下载PDF
呼吸机管路串联雾化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婷婷 何映辉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207-1209,1212,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管路串联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呼吸机管路串联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无创通气间歇期面罩雾化吸入,观察组给予呼吸机管路串联雾化吸入,于治疗后1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于治疗前后,进行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慢阻肺疾病评估量表(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CAT)、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睡眠呼吸暂停临床评分(sleep apnea clinical score,SACS)评估,检测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5%,观察组为9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RC、CAT、ESS和SAC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各项问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分压、pH值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二氧化碳分压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呼吸机管路串联雾化吸入方式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呼吸机管路串联雾化吸入 肺功能 血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