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节点导纳方程的串联补偿线路双端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卢斌先 郭丽军 +1 位作者 王泽忠 王玲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共6页
由于与串补电容并联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非线性特性,一般的故障测距方法对于有串联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不再适用。作者基于传输线的节点导纳方程考虑了故障时串补装置的状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补线路的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使用... 由于与串补电容并联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非线性特性,一般的故障测距方法对于有串联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不再适用。作者基于传输线的节点导纳方程考虑了故障时串补装置的状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补线路的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使用相参数(而非序参数)及两端的不同步数据,采用分布参数的线路模型,利用两个子算法搜索故障距离,通过比较两个子算法得到的过渡阻抗值排除伪根,选择一组正确解,从而获得准确的故障位置。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节点导纳方程 串联补偿线路 双端故障测距算法
下载PDF
串联补偿线路电流反向对差动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9
2
作者 朱晓彤 黄蕙 +3 位作者 徐晓春 谢华 刘革明 沈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51-156,共6页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串联补偿线路上原来并不存在的电流反向问题逐步显现。文中详细分析了串联补偿线路发生电流反向的机理,针对应用最广泛的电流差动保护分析电流反向对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保护高阻接地的零序差动保护在电流...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串联补偿线路上原来并不存在的电流反向问题逐步显现。文中详细分析了串联补偿线路发生电流反向的机理,针对应用最广泛的电流差动保护分析电流反向对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保护高阻接地的零序差动保护在电流反向时可能发生灵敏度降低甚至拒动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零序差动保护改进算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灵敏度降低的问题,同时具有普适性,可用于各种类型串联补偿线路。仿真实验和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保护 电流反向 串联补偿线路 超高压
下载PDF
串联补偿线路的距离保护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宣文博 张艳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共5页
分析继电保护安装处的测量阻抗与线路阻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定义一个具有自适应特性的补偿阻抗,并分析故障点相对于串联补偿装置不同位置时补偿阻抗的相角特性,即金属性故障位于串补装置之前时,补偿阻抗的相角为0°;金属性故障位于... 分析继电保护安装处的测量阻抗与线路阻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定义一个具有自适应特性的补偿阻抗,并分析故障点相对于串联补偿装置不同位置时补偿阻抗的相角特性,即金属性故障位于串补装置之前时,补偿阻抗的相角为0°;金属性故障位于串补装置之后时,补偿阻抗的相角介于90°和270°之间。据此提出识别串补线路故障点的方法,并与传统的电平检测方案相结合形成新的距离保护方案。该方法适用于串补装置安装于线路不同位置的运行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超越动作问题,而且可提高保护的灵敏度。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线路 距离保护 故障点区域识别 相角特性
下载PDF
基于双端量的串联补偿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金虎 徐振宇 杨奇逊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125,共5页
针对串联补偿装置位于线路中间的情况,给出了一种基于双端量的串联补偿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该算法计及了故障过程中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OV)的动作情况对线路实际阻抗值的影响,在无需知道串联补偿装置的相关参数和其具体工作状态... 针对串联补偿装置位于线路中间的情况,给出了一种基于双端量的串联补偿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该算法计及了故障过程中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OV)的动作情况对线路实际阻抗值的影响,在无需知道串联补偿装置的相关参数和其具体工作状态条件下,就能准确地实现串联补偿线路的故障测距。利用EMTDC/PSCAD和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线路 故障测距 单相接地故障 金属氧化物变阻器 故障分析 接地 双端量
下载PDF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串联补偿线路自适应故障定位算法 被引量:8
5
作者 罗深增 李银红 +2 位作者 游昊 李本瑜 石恒初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3-151,共9页
针对串联补偿线路提出了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自适应故障定位算法。基于串联补偿线路两侧同步相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在线估计串联补偿线路实时参数。线路故障后,采用分布参数模型,基于故障通路电压、电流相位特性构造故障定位函数,无需... 针对串联补偿线路提出了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自适应故障定位算法。基于串联补偿线路两侧同步相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在线估计串联补偿线路实时参数。线路故障后,采用分布参数模型,基于故障通路电压、电流相位特性构造故障定位函数,无需串补模型。理论分析及仿真表明,所构造的故障定位函数在定位区间具有单调近似线性变化的特性,采用二分法或弦截求根法即可快速精确求解故障点。基于PSCAD/EMTDC和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故障定位方法实现简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对不同的故障类型、过渡电阻和故障位置均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线路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在线参数 自适应故障定位算法
下载PDF
一种计及MOV动作特性的串联补偿线路故障位置识别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金虎 徐振宇 杨奇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6-861,共6页
串联补偿设备中的串联电容通常采用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etal oxide varistor,MOV)作为其主保护。MOV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故障后其会对串联补偿设备等值阻抗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传统基于模型参数的故障位置识别方法均未考虑故障后MOV动... 串联补偿设备中的串联电容通常采用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etal oxide varistor,MOV)作为其主保护。MOV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故障后其会对串联补偿设备等值阻抗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传统基于模型参数的故障位置识别方法均未考虑故障后MOV动作特性对串联补偿设备等值阻抗的影响。根据Goldsworthy大量实验测试结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型参数的串联补偿线路故障位置识别方法。该方法从原理上计及了故障过程中MOV的动作特性对串联补偿线路阻抗的影响;而在实现过程中其又无需知道串联补偿装置的相关参数和具体工作状态,而仅通过采样值的数字运算就能得到准确的故障位置识别结果。与传统算法相比,该方法在整个故障过程中均能得到稳定的判断结果。通过EMTDC/PSCAD和MATLAB软件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线路 故障位置识别 金属氧化物变阻器 动作特性
下载PDF
使用神经网络与确定性方法对串联补偿线路进行故障测距的算法
7
作者 关惠虹 《宁夏电力》 1999年第3期46-54,共9页
讨论了一种保护方案。该方案可大大提高串联补偿线路上故障测距装置及距离保护继电器的有效测量。方案之中,应用了一种确定性方法及前馈神经网络方法,对非线性电容器装置跨越电压实现在线计算。这些方法在文中作了充分的比较且构架一种... 讨论了一种保护方案。该方案可大大提高串联补偿线路上故障测距装置及距离保护继电器的有效测量。方案之中,应用了一种确定性方法及前馈神经网络方法,对非线性电容器装置跨越电压实现在线计算。这些方法在文中作了充分的比较且构架一种新的、不受串联电容器安装位置、电容器保护动作及系统环境因素影响的保护方案。建议的方案简单精确,只需母线处的电压和电流作为基本参数。利用电磁暂态程序(EMPT),已对该保护方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试验。试验表明,这种新的自适应技术具有广阔的前途,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串联补偿线路 故障测距 神经网络 算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RL模型的串联补偿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新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金虎 徐振宇 +1 位作者 杨奇逊 苏志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共7页
基于RL模型算法的测距式继电器是我国最早开发成功并获得广泛应用的微机线路保护继电器,但其直接应用在串联电容补偿线路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针对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类型,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L模型的串联补偿线路故障测距算法... 基于RL模型算法的测距式继电器是我国最早开发成功并获得广泛应用的微机线路保护继电器,但其直接应用在串联电容补偿线路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针对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类型,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L模型的串联补偿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考虑了故障过程中MOV动作及串联电容对线路实际阻抗值的影响。与传统的串联补偿线路故障定位方法相比,该算法无需判断串联补偿装置是否在故障回路中,也无需知道串联补偿装置的相关参数和其具体工作状态,就能简单准确地实现串联补偿线路的故障测距。EMTDC/PSCAD和Matlab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获得比传统算法更加准确的测距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 故障测距 改进RL模型 单相接地故障 MOV
下载PDF
基于Hilbert变换的串联电容补偿线路距离保护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艳霞 宣文博 +1 位作者 田斌宾 赵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82,共6页
利用Hilbert变换得到了实信号幅值函数的特点,分析了串联电容前后故障时故障电流幅值函数的不同:串联电容前故障时,幅值函数不能表征故障电流的包络线;串联电容后故障时,幅值函数可以表征故障电流的包络线。据此提出了基于Hilbert变换... 利用Hilbert变换得到了实信号幅值函数的特点,分析了串联电容前后故障时故障电流幅值函数的不同:串联电容前故障时,幅值函数不能表征故障电流的包络线;串联电容后故障时,幅值函数可以表征故障电流的包络线。据此提出了基于Hilbert变换的串联补偿线路故障点位置的识别判据,结合传统的距离保护形成了适用于串联补偿线路的距离保护新方案,能有效解决超越问题。PSCAD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线路 故障点识别 HILBERT变换 距离保护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数辨识的串联补偿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原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鹏 刘玢岩 +2 位作者 习伟 尹项根 潘远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0-28,共9页
串联电容补偿设备的应用降低了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差动保护的灵敏度,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辨识的纵联保护原理。以串补等值阻抗作为辨识参数,引入串补工频阻抗等值模型并结合线路分布参数模型,采用线路两侧电压和电流作为... 串联电容补偿设备的应用降低了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差动保护的灵敏度,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辨识的纵联保护原理。以串补等值阻抗作为辨识参数,引入串补工频阻抗等值模型并结合线路分布参数模型,采用线路两侧电压和电流作为测量量构建了串补等值阻抗辨识方程。辨识阻抗在区外故障时等于串补等值阻抗,在区内故障时与串补等值阻抗有明显差异,基于此构成纵联保护判据。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原理整定简单,可靠性高,受串补本体保护和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小,不受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与传统差动保护相比,其保护灵敏度显著提高,可与差动保护配合构成完善的纵联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线路 模型参数辨识 分布参数 MOV 纵联保护
下载PDF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接地故障的行波测距新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宣文博 张艳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55,共8页
串补电容破坏了线路阻抗分布的均匀性,且过电压保护元件MOV(metal oxide varistor)为非线性元件,所以传统的故障测距算法不适用于串补线路。该文首先分析了串补线路上行波差动电流的不平衡输出,然后定义了适用于串补线路的行波差动电流... 串补电容破坏了线路阻抗分布的均匀性,且过电压保护元件MOV(metal oxide varistor)为非线性元件,所以传统的故障测距算法不适用于串补线路。该文首先分析了串补线路上行波差动电流的不平衡输出,然后定义了适用于串补线路的行波差动电流。对于新定义的行波差动电流,串补线路内部故障时,地模和线模的行波差动电流不同,其相角差与故障点位置相关,据此提出了基于行波差动电流的接地故障测距原理。该原理不受过渡电阻、系统运行方式、MOV导通与否和串补装置运行状态的影响,PSCAD仿真结果表明,测距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差动电流 相角差 接地故障测距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
下载PDF
串联补偿装置接入后超特高压交流线路输送功率修正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佳钰 《四川电力技术》 2017年第1期42-46,共5页
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是中国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能的重要方式。为了提升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在交流长线路两侧常会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等补偿设备。然而,实际工程中却发现,在装设补偿设备后,由于线路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安... 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是中国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能的重要方式。为了提升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在交流长线路两侧常会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等补偿设备。然而,实际工程中却发现,在装设补偿设备后,由于线路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安装点分别布置在补偿装置两侧,传统的线路输送功率计算方法无法准确获取线路传输的功率,进而导致变电站监控系统判定母线功率不平衡的状况时有发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线路潮流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补偿装置的引入引发交流线路功率计算不准的原因,推导了功率修正算法。简单算例及西部某变电站的500 k V输电线路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准确可靠。该方法简单易行,易于在超特高压变电站中实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功率 线路串联补偿 潮流计算 修正计算 超特高压交流输电
下载PDF
基于频域模型识别的串补线路保护方案 被引量:13
13
作者 焦在滨 张梦瑶 +2 位作者 何世恩 马涛 索南加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6-193,25,共8页
为解决目前带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可靠性和灵敏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域模型识别的带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方案。利用最小二乘矩阵束方法,准确获取电力系统故障暂态过程中各频点的电压电流相量,通过列写基于分布参数的输电线路端口... 为解决目前带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可靠性和灵敏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域模型识别的带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方案。利用最小二乘矩阵束方法,准确获取电力系统故障暂态过程中各频点的电压电流相量,通过列写基于分布参数的输电线路端口电压方程,构建串补输电线路全频带模型误差函数。利用全频带误差模型和工频量故障定位结果,识别故障点相对于串补电容的位置,若故障位于串补电容前,则直接驱动断路器跳闸;若故障位于串补电容后,则根据传统的电平检测逻辑动作。该方法仅利用单端量电气量,不受串补电容器和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etal oxide varistor,MOV)(或称限压电阻)的影响,提高了串补输电线路单端量保护的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串联补偿线路 频域模型识别 最小二乘矩阵束 故障定位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微分方程法的串补线路精确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允平 肖文峰 +2 位作者 龚庆武 伍婵娟 来文青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45-48,共4页
串联补偿电容的接入使得从线路两端测得的稳态时的电压电流关系不再一一对应,用代数法无法区分故障发生在串补电容的哪一侧,这给以前常用的代数方程定位算法增加了新的困难。文中利用在线路两侧同步采集(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同步)... 串联补偿电容的接入使得从线路两端测得的稳态时的电压电流关系不再一一对应,用代数法无法区分故障发生在串补电容的哪一侧,这给以前常用的代数方程定位算法增加了新的困难。文中利用在线路两侧同步采集(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同步)的电压、电流信号,采用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并结合串补线路的特点推导了一种新的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分别假定故障点在串补电容的两侧,通过计算得到2个故障定位解,其中一个为真根,另一个为伪根。针对定位过程中出现的真伪根,由暂态过程中电容两侧发生故障时的电压波形不同这一事实,根据线路两侧获取的数据分别计算出的故障点电压应相等这一原理,提出了一种简单、可靠地找出真根去除伪根的方法,可正确判定事故地点。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适应性,能可靠区分真伪根,精确确定事故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串联补偿线路 双端算法 微分方程法
下载PDF
基于参数识别原理的串补线路距离保护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育学 尹项根 +3 位作者 张哲 李振兴 何志勤 孔祥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98-102,111,共6页
以串联补偿(简称串补)线路的暂态物理模型为基础,基于参数识别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方法。该保护利用系统故障时的暂态信息识别串补线路的电感参数来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距离,克服了串补电容带来的超越问题,并将故... 以串联补偿(简称串补)线路的暂态物理模型为基础,基于参数识别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方法。该保护利用系统故障时的暂态信息识别串补线路的电感参数来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距离,克服了串补电容带来的超越问题,并将故障点相对于串补的位置转化为待识别的未知量,实现串补前故障与串补后故障算法上的统一,无需事先识别故障点相对串补的位置,无需与传统保护配合。识别过程仅利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导通前一段时间的暂态信息,避开了MOV非线性影响。该保护仅利用单端电气量,无需通信通道,易于实现。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线路 参数识别 距离保护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 暂态信息 区外超越
下载PDF
基于单端信息量的特高压串补线路距离保护方案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涛 高超 赵萍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5,共6页
基于输电线路的R-L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端信息量的串补线路距离保护方案。该方法根据串补电容与线路参数的关系,列解故障状态网络和故障附加网络微分方程,推导出一组以故障距离和过渡电阻为待求参数的方程式,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直接得... 基于输电线路的R-L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端信息量的串补线路距离保护方案。该方法根据串补电容与线路参数的关系,列解故障状态网络和故障附加网络微分方程,推导出一组以故障距离和过渡电阻为待求参数的方程式,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直接得到故障位置。该方法可以实现故障的精准定位,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距离保护在串补线路中的暂态超越问题,同时,利用MOV导通前的暂态信息,很好的避开了MOV导通初期串补电容电压难以获取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距离保护的可靠性。利用PSCAD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线路 距离保护 故障定位 R-L模型 单端信息
下载PDF
基于R-L模型的串补线路距离保护方案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涛 高超 杨松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8,63,共7页
针对串补线路故障特性更为复杂,造成距离保护难以正确动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端信息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方案。以R-L模型为基础,根据串补前及串补后故障线路参数的不同,给出了2个测距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出的电阻值与实际电阻... 针对串补线路故障特性更为复杂,造成距离保护难以正确动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端信息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方案。以R-L模型为基础,根据串补前及串补后故障线路参数的不同,给出了2个测距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出的电阻值与实际电阻值的对比,可准确判断故障点相对串补装置的位置。若故障发生在串补装置前,则直接驱动断路器跳闸;若故障发生在串补装置后,则利用串补后的故障计算模型,判断出故障位置。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距离保护在串补线路中的暂态超越问题,同时,利用MOV导通前的暂态信息,避开了MOV导通初期串补电容电压难以获取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距离保护的可靠性。利用PSCAD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线路 距离保护 故障定位 R-L模型 单端量
下载PDF
大串补度输电线路的电流差动保护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5
18
作者 唐萃 尹项根 +3 位作者 戚宣威 朱晓彤 文明浩 张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7-163,共7页
串联电容补偿技术是超高压及特高压远距离输电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串联补偿装置的广泛应用和电网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出现大串补度输电线路的情况,这将对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甚至是主保护的动作性能产生影响。文中结合工程实际,对大串补... 串联电容补偿技术是超高压及特高压远距离输电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串联补偿装置的广泛应用和电网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出现大串补度输电线路的情况,这将对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甚至是主保护的动作性能产生影响。文中结合工程实际,对大串补度输电线路的电流差动保护动作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过渡电阻、系统的运行方式及功角变化对电流差动保护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对提高电流差动保护的灵敏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补偿 线路串联补偿 输电线路 故障特性 电流差动保护
下载PDF
应用于串补线路的超高速保护
19
作者 张东江 《继电器译丛》 1993年第45期119-128,共10页
关键词 串联补偿线路 行波保护 应用
下载PDF
附加定子磁链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帅 王宁 +3 位作者 韩国栋 刘继文 郭帅 刘浩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6-154,162,共10页
针对双馈风电场经串联电容补偿系统所引发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问题,该文从切断其振荡通路的角度提出一种附加定子磁链的抑制策略。该方法采用巴特沃斯和SOGI获取DFIG的定子和转子电流中的振荡分量,并运用准谐振控制器对获取的次... 针对双馈风电场经串联电容补偿系统所引发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问题,该文从切断其振荡通路的角度提出一种附加定子磁链的抑制策略。该方法采用巴特沃斯和SOGI获取DFIG的定子和转子电流中的振荡分量,并运用准谐振控制器对获取的次同步定子磁链实现闭环控制,进而达到抑制SSCI的效果。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上搭建了双馈风电场时域仿真模型并结合扫频法来验证附加定子磁链抑制策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不同风速与串补度下,附加定子磁链抑制策略可提高系统正阻尼,避免了系统发生SS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 串联补偿线路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附加定子磁链 准谐振控制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