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战国时期齐国随葬水晶玛瑙串饰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冲
么彬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133,共8页
水晶玛瑙串饰是战国时期齐国墓葬中极具特色的随葬品,主要流行于战国早期至战国中期,尤以战国早期最多,临淄齐故城附近墓地是水晶玛瑙串饰分布最核心的区域。水晶玛瑙串饰可分三类,主要作为腕饰、项饰、腰佩使用,其使用者包括女性墓主...
水晶玛瑙串饰是战国时期齐国墓葬中极具特色的随葬品,主要流行于战国早期至战国中期,尤以战国早期最多,临淄齐故城附近墓地是水晶玛瑙串饰分布最核心的区域。水晶玛瑙串饰可分三类,主要作为腕饰、项饰、腰佩使用,其使用者包括女性墓主、高等级贵族的宠妾、爱婢以及幸臣或亲信。水晶玛瑙串饰的大量出土既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对于水晶玛瑙矿藏资源的控制和利用,也反映了因齐国玉料匮乏导致出现水晶玛瑙串饰、石组佩饰成为玉器替代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齐国
水晶玛瑙
串饰
临淄
原文传递
漫谈大同出土的北魏串饰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帅
《美成在久》
2022年第4期87-95,共9页
北魏平城时期由于北方的重新统一和丝绸之路的再次畅通,平城成为民族融合的大舞台。见多识广的平城人钟情或佩戴什么样的饰品?那些精巧华美的饰品里又凝结着怎样的心思与情愫?本文以大同出土的美轮美奂的北魏串饰为例,带我们一睹北魏平...
北魏平城时期由于北方的重新统一和丝绸之路的再次畅通,平城成为民族融合的大舞台。见多识广的平城人钟情或佩戴什么样的饰品?那些精巧华美的饰品里又凝结着怎样的心思与情愫?本文以大同出土的美轮美奂的北魏串饰为例,带我们一睹北魏平城饰品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饰
北魏平城
丝绸之路
民族融合
饰
品
大同
原文传递
借君一抹绿,助我上青天 贾湖遗址出土的绿松石
3
作者
张居中(文/图)
《大众考古》
2024年第8期30-35,共6页
爱美之心,古已有之。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各种喜爱的物品做成串饰或坠饰来装扮自己,到了旧石器时代末期,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出现了环、璜、块等玉质装饰品,表明人类对玉的开发可追溯到几万年前。当时的玉石,按质料可分为透闪石玉...
爱美之心,古已有之。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各种喜爱的物品做成串饰或坠饰来装扮自己,到了旧石器时代末期,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出现了环、璜、块等玉质装饰品,表明人类对玉的开发可追溯到几万年前。当时的玉石,按质料可分为透闪石玉、蛇纹石玉、滑石质玉、云母质玉等。后又把宝石从玉类分离出来,再细分为单晶质宝石类(如钻石等)和多晶质玉石类(如翡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串饰
蛇纹石玉
绿松石
贾湖遗址
爱美之心
透闪石玉
上青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国的“玉珩”初识
4
作者
魏传来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5期150-152,共3页
珩,古玉器名。读作héng。玉珩属装饰品,是一种弧形片状的玉器,是古代组玉佩上端的横玉。为罄形曲尺状,形状似磬而小。也有个别的上有角钮,中间都有系孔,多用于组佩串饰中瑗、环之上或之下。它在成组佩饰中起着契领和平衡的作用。(...
珩,古玉器名。读作héng。玉珩属装饰品,是一种弧形片状的玉器,是古代组玉佩上端的横玉。为罄形曲尺状,形状似磬而小。也有个别的上有角钮,中间都有系孔,多用于组佩串饰中瑗、环之上或之下。它在成组佩饰中起着契领和平衡的作用。(见图)三国吴·韦昭·注:“珩,佩上饰也。珩形似磬而小。”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珩者,佩首横玉,所以系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串饰
组玉佩
古玉器
玉珩
装
饰
品
朱骏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饰棺之仪——对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考古所见葬仪资料的复原
5
作者
秦潼
《上海文博论丛》
2012年第2期2-2,1,共2页
按照古代文献的记载,周代贵族在葬仪过程中,为了不使人们直接看见亲人的棺柩,需要以华美的装饰物对棺柩进行遮蔽,这就是周代贵族丧葬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饰棺之仪。历年的周代考古发掘中,在一些高等级墓葬中不断有相关的遗存被发现。
关键词
饰
棺
陕西韩城
芮国
考古所
考古发掘
丧葬制度
之仪
棺
饰
串饰
椁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虢国墓地出土的组合佩饰
6
作者
李清丽
胡云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第7期56-65,共10页
组合佩饰指的是由两件或两件以上器件组成的,用来起装饰美化作用的串饰。中国最早的组佩性饰品,当属距今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以石珠、骨珠、兽牙、海贝壳等经过钻孔串连而成的佩饰。大汶口文化的玉石组佩发现得较多,良渚文化玉石组...
组合佩饰指的是由两件或两件以上器件组成的,用来起装饰美化作用的串饰。中国最早的组佩性饰品,当属距今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以石珠、骨珠、兽牙、海贝壳等经过钻孔串连而成的佩饰。大汶口文化的玉石组佩发现得较多,良渚文化玉石组佩更为精致。这些都是作为项饰出现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商代很少见组合佩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
饰
虢国墓地
组佩
组合项
玛瑙珠
骨珠
良渚文化
串饰
料珠
西周晚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省右玉县善家堡墓地
被引量:
32
7
作者
王克林
宁立新
+1 位作者
孙春林
胡生
《文物世界》
1992年第4期1-21,99-102,共25页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境内山丘连绵,峰峦起伏,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属晋北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由平鲁县发源的沧头河(古中陵川水),蜿蜒北去,贯穿右玉县境中部,至杀虎口出省境,经内蒙古向西注入黄河。
关键词
右玉县
中陵
底径
平鲁县
串饰
锥刺纹
弦纹
假圈足
竖穴墓
杀虎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翔西村先周墓葬分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军社
《文博》
1993年第6期17-20,共4页
凤翔南指挥西村的先周墓葬,是研究先周中、晚期埋葬制度与习俗的重要资料,本文拟在原发掘简报分期、器物型式划分的基础上,对埋葬制度与习俗、族葬问题等,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发掘简报
族葬
葬俗
葬式
竖穴墓
串饰
灰坑
铜泡
仰韶
直肢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巍山发现一批古代青铜器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喜树
范斌
《中国书画》
2005年第12期166-166,共1页
2005年8月底,云南省巍山县马鞍山乡三鹤村委会母古鲁村2位村民在被雨水冲塌的自家地块中发现铜器8件。巍山县文物管理所获悉后,及时赶赴文物出土地进行实地调查和清理,并依法将出土文物收归县文物营理所收藏。现将出土文物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
文物管理所
巍山县
青铜文化
鲁村
三鹤
卷云纹
考古成果
弦纹
串饰
文化面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世纪童装流行趋势
被引量:
1
10
作者
谨言
《质量指南》
2002年第10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流行趋势
亚麻织物
真丝织物
几何纹
成人化
串饰
民族风格
花卉图案
救生背心
平针织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秘古印第安金色哥伦比亚
11
作者
刘婕
《上海文博论丛》
2009年第3期2-2,1,共2页
2009年9月24日-11月29日,由哥伦比亚共和国银行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哥伦比亚前西班牙时期黄金艺术"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迪勒
内华达
马拉加
泰罗
饰
针
螺形
伊斯
串饰
莱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时装体现性格
12
作者
阎坤
《北京物价》
2002年第8期18-19,共2页
1.自我陶醉型 升华自我赞美意识是这一类型人的特点,把这种意识与服装相融合,保持协调的生活。这类型的女性显示出极端的摩登时髦,衣着总是走在时代的尖端,她们永远不会忘了多买一件衣服装扮自己。
关键词
我赞美
人的特点
荷叶边
衬衫领
上系
绳带
基本型
串饰
台身
温和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审美意识的产生及其特征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李致钦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33-37,共5页
人的审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具有审美特性的客观事物和现象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并非是先验的,“心灵的创造”。它有自己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有它自己的本质特征。研究人的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发挥人的审美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的审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具有审美特性的客观事物和现象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并非是先验的,“心灵的创造”。它有自己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有它自己的本质特征。研究人的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发挥人的审美意识的能动作用,对认识美的本质、特征,对遵循美的法则创造更多、更美的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审美特性
美的本质
审美关系
简洁生动
审美价值
美学史
中说
串饰
我国古代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中地区出土马鞍形饰初论
被引量:
1
14
作者
马赛
张锦华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48,共7页
马鞍形饰是多见于西周时期关中地区墓葬中的一类随葬器物,但由于其出土数量不多,学界以往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基础材料的收集,对其基本形制、材质和用途等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一、本文所述的马鞍形饰主要指平面呈正方形、长方形或梯...
马鞍形饰是多见于西周时期关中地区墓葬中的一类随葬器物,但由于其出土数量不多,学界以往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基础材料的收集,对其基本形制、材质和用途等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一、本文所述的马鞍形饰主要指平面呈正方形、长方形或梯形,首部略内凹并于前后两侧下凹形成马鞍形,且有横向穿孔的一类挂饰。这类器物在发掘简报或报告中曾被称为“马鞍形饰”“梭形坠饰”“异形串饰”“穿孔骨片”“雕花骨饰”等,或直接简称为“骨饰”“不明骨器”“蚌饰”“角饰”等,本文根据其首部类似马鞍的形态,统称为“马鞍形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葬器物
串饰
西周时期
关中地区
出土数量
马鞍形
基本形制
穿孔
原文传递
鲜卑族的金、铜马形牌饰
被引量:
4
15
作者
林沄
《边疆考古研究》
200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文物春秋》2002年第4期发表了1件金马饰(图一,1),据报道是1986年在河北赤城县马营村村民割草时发现的。同出还有绿松石珠和骨管的串饰,估计是墓葬所出。李树涛撰文介绍此器时说是"春秋时期的鄂尔多斯式金马佩饰",他大概是...
《文物春秋》2002年第4期发表了1件金马饰(图一,1),据报道是1986年在河北赤城县马营村村民割草时发现的。同出还有绿松石珠和骨管的串饰,估计是墓葬所出。李树涛撰文介绍此器时说是"春秋时期的鄂尔多斯式金马佩饰",他大概是根据了《中国青铜器全集15·北方民族》图版一五六的居中1件铜牌饰与此形状相似,据郭素新写的说明,将其定为春秋晚期,并注明是1974年在鄂尔多斯征集的。而田广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牌
饰
中国青铜器
鲜卑族
春秋时期
串饰
绿松石珠
此器
李树涛
佩
饰
北方民族
原文传递
虢国贵族的玉项饰文化
16
作者
张帅峰
《中华文化画报》
2012年第6期114-117,共4页
我国祖先在很早就开始佩戴颈饰,考古发现几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已使用兽骨、兽牙、贝壳等串成的串饰,并用染料染成红色。据推测,当时人们在与猛兽的搏斗中发现失去鲜血就等于失去生命,而猛兽的牙齿、利爪的力量...
我国祖先在很早就开始佩戴颈饰,考古发现几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已使用兽骨、兽牙、贝壳等串成的串饰,并用染料染成红色。据推测,当时人们在与猛兽的搏斗中发现失去鲜血就等于失去生命,而猛兽的牙齿、利爪的力量很强大。于是人们佩带串饰来显示自己的勇敢和力量,同时也希望由此而吸取到猛兽的力量和生命力,后来便逐渐演变成项链。到新石器时代,人们以海贝、海螺、骨、牙、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虢国
串饰
玉组佩
玛瑙珠
墓主人
玉文化
用玉
绿松石珠
料珠
海贝
原文传递
西汉玉舞人,一个“尚舞”时代的缩影
17
作者
李立华
《乡音》
2023年第6期50-51,共2页
【文物名片】玉舞人玛瑙水晶珠串饰,出土于河北满城陵山汉墓2号墓,由玛瑙、白石、水晶圆珠及一串由蝉形、瓶形、联珠形、舞人形玉件连缀的玉坠组成,出土时散乱于金缕玉衣内里颈下胸前部位。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在《大汉绝唱——满城汉...
【文物名片】玉舞人玛瑙水晶珠串饰,出土于河北满城陵山汉墓2号墓,由玛瑙、白石、水晶圆珠及一串由蝉形、瓶形、联珠形、舞人形玉件连缀的玉坠组成,出土时散乱于金缕玉衣内里颈下胸前部位。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在《大汉绝唱——满城汉墓》陈列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饰
金缕玉衣
满城汉墓
玉舞人
水晶珠
玛瑙
西汉
原文传递
辽宁鞍山羊草庄墓地石椁墓发掘简报
18
作者
白宝玉
徐政
+6 位作者
马卉
张壮
孙娟娟
马敏
李则宇
穆启文
韩洋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9-62 429-436,429-436,共42页
2013年6月,为配合鞍山市洁宇环保有限公司自建厂房的施工建设,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建设用地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该墓地位于鞍山市立山区沙河镇羊草庄村西北约500米处,南距沙河约2千米,北临北环路(图一)。此次发掘的墓...
2013年6月,为配合鞍山市洁宇环保有限公司自建厂房的施工建设,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建设用地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该墓地位于鞍山市立山区沙河镇羊草庄村西北约500米处,南距沙河约2千米,北临北环路(图一)。此次发掘的墓葬均位于鞍山市洁宇环保有限公司的厂区院内,为一条长200米、宽120米的长方形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鞍山
石椁墓
立山区
建设用地
发掘简报
串饰
货泉
弦纹
臂钏
底径
原文传递
偃师商城博物馆藏绿松石瑞兽的年代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乔梁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99,共12页
偃师商城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绿松石动物饰件被作为夏代玉器,但根据考古发现来看这类饰件并未见于明确的夏商时期遗存之中,却在汉至南北朝时期十分多见,应当是作为装饰的串饰来使用的。饰件表现的题材以虎或狮以及所谓的辟邪较为常见,故统...
偃师商城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绿松石动物饰件被作为夏代玉器,但根据考古发现来看这类饰件并未见于明确的夏商时期遗存之中,却在汉至南北朝时期十分多见,应当是作为装饰的串饰来使用的。饰件表现的题材以虎或狮以及所谓的辟邪较为常见,故统称之为瑞兽可能更接近实际。以往有些研究者认为这类饰件有较多材质为琥珀,并多表现为狮子的题材,所以应当属于域外传入的产品或因素,但目前的考古资料并不能对这种观点形成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师商城博物馆
瑞兽
串饰
琥珀
年代考订
原文传递
欧阳朝霞:“南红”鉴赏与收藏
被引量:
1
20
《文物天地》
2015年第4期90-92,共3页
1月31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60讲邀请欧阳朝霞主讲"南红"鉴赏与收藏。欧阳朝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鉴定中心副主任、国家注册拍卖师,宝石学硕士,持国家文物局颁发玉器专家证书,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
1月31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60讲邀请欧阳朝霞主讲"南红"鉴赏与收藏。欧阳朝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鉴定中心副主任、国家注册拍卖师,宝石学硕士,持国家文物局颁发玉器专家证书,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翡翠、珍珠和珊瑚等珠宝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宝玉石首
饰
宝石学
鉴定中心
国家文物局
协会常务理事
芷兰
副主任
中国地质大学
串饰
国家计量认证
原文传递
题名
战国时期齐国随葬水晶玛瑙串饰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冲
么彬
机构
淄博市博物馆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133,共8页
文摘
水晶玛瑙串饰是战国时期齐国墓葬中极具特色的随葬品,主要流行于战国早期至战国中期,尤以战国早期最多,临淄齐故城附近墓地是水晶玛瑙串饰分布最核心的区域。水晶玛瑙串饰可分三类,主要作为腕饰、项饰、腰佩使用,其使用者包括女性墓主、高等级贵族的宠妾、爱婢以及幸臣或亲信。水晶玛瑙串饰的大量出土既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对于水晶玛瑙矿藏资源的控制和利用,也反映了因齐国玉料匮乏导致出现水晶玛瑙串饰、石组佩饰成为玉器替代品的现象。
关键词
战国时期
齐国
水晶玛瑙
串饰
临淄
Keywords
Warring States
Qi State
crystal and agate charms
Linzi
分类号
K87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漫谈大同出土的北魏串饰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帅
机构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出处
《美成在久》
2022年第4期87-95,共9页
文摘
北魏平城时期由于北方的重新统一和丝绸之路的再次畅通,平城成为民族融合的大舞台。见多识广的平城人钟情或佩戴什么样的饰品?那些精巧华美的饰品里又凝结着怎样的心思与情愫?本文以大同出土的美轮美奂的北魏串饰为例,带我们一睹北魏平城饰品的风采。
关键词
串饰
北魏平城
丝绸之路
民族融合
饰
品
大同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9.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借君一抹绿,助我上青天 贾湖遗址出土的绿松石
3
作者
张居中(文/图)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出处
《大众考古》
2024年第8期30-3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淮西部贾湖-裴李岗文化绿松石制品产源研究”(项目编号:42272212)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大课题“黄淮西南部-南阳盆地裴李岗时代文化综合研究”共同资助。
文摘
爱美之心,古已有之。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各种喜爱的物品做成串饰或坠饰来装扮自己,到了旧石器时代末期,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出现了环、璜、块等玉质装饰品,表明人类对玉的开发可追溯到几万年前。当时的玉石,按质料可分为透闪石玉、蛇纹石玉、滑石质玉、云母质玉等。后又把宝石从玉类分离出来,再细分为单晶质宝石类(如钻石等)和多晶质玉石类(如翡翠等)。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串饰
蛇纹石玉
绿松石
贾湖遗址
爱美之心
透闪石玉
上青天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国的“玉珩”初识
4
作者
魏传来
机构
山东淄博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5期150-152,共3页
文摘
珩,古玉器名。读作héng。玉珩属装饰品,是一种弧形片状的玉器,是古代组玉佩上端的横玉。为罄形曲尺状,形状似磬而小。也有个别的上有角钮,中间都有系孔,多用于组佩串饰中瑗、环之上或之下。它在成组佩饰中起着契领和平衡的作用。(见图)三国吴·韦昭·注:“珩,佩上饰也。珩形似磬而小。”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珩者,佩首横玉,所以系组。”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串饰
组玉佩
古玉器
玉珩
装
饰
品
朱骏声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饰棺之仪——对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考古所见葬仪资料的复原
5
作者
秦潼
出处
《上海文博论丛》
2012年第2期2-2,1,共2页
文摘
按照古代文献的记载,周代贵族在葬仪过程中,为了不使人们直接看见亲人的棺柩,需要以华美的装饰物对棺柩进行遮蔽,这就是周代贵族丧葬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饰棺之仪。历年的周代考古发掘中,在一些高等级墓葬中不断有相关的遗存被发现。
关键词
饰
棺
陕西韩城
芮国
考古所
考古发掘
丧葬制度
之仪
棺
饰
串饰
椁室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虢国墓地出土的组合佩饰
6
作者
李清丽
胡云飞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第7期56-65,共10页
文摘
组合佩饰指的是由两件或两件以上器件组成的,用来起装饰美化作用的串饰。中国最早的组佩性饰品,当属距今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以石珠、骨珠、兽牙、海贝壳等经过钻孔串连而成的佩饰。大汶口文化的玉石组佩发现得较多,良渚文化玉石组佩更为精致。这些都是作为项饰出现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商代很少见组合佩饰。
关键词
佩
饰
虢国墓地
组佩
组合项
玛瑙珠
骨珠
良渚文化
串饰
料珠
西周晚期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省右玉县善家堡墓地
被引量:
32
7
作者
王克林
宁立新
孙春林
胡生
机构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右玉县博物馆
出处
《文物世界》
1992年第4期1-21,99-102,共25页
文摘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境内山丘连绵,峰峦起伏,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属晋北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由平鲁县发源的沧头河(古中陵川水),蜿蜒北去,贯穿右玉县境中部,至杀虎口出省境,经内蒙古向西注入黄河。
关键词
右玉县
中陵
底径
平鲁县
串饰
锥刺纹
弦纹
假圈足
竖穴墓
杀虎口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翔西村先周墓葬分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军社
出处
《文博》
1993年第6期17-20,共4页
文摘
凤翔南指挥西村的先周墓葬,是研究先周中、晚期埋葬制度与习俗的重要资料,本文拟在原发掘简报分期、器物型式划分的基础上,对埋葬制度与习俗、族葬问题等,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发掘简报
族葬
葬俗
葬式
竖穴墓
串饰
灰坑
铜泡
仰韶
直肢葬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巍山发现一批古代青铜器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喜树
范斌
出处
《中国书画》
2005年第12期166-166,共1页
文摘
2005年8月底,云南省巍山县马鞍山乡三鹤村委会母古鲁村2位村民在被雨水冲塌的自家地块中发现铜器8件。巍山县文物管理所获悉后,及时赶赴文物出土地进行实地调查和清理,并依法将出土文物收归县文物营理所收藏。现将出土文物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
文物管理所
巍山县
青铜文化
鲁村
三鹤
卷云纹
考古成果
弦纹
串饰
文化面貌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世纪童装流行趋势
被引量:
1
10
作者
谨言
出处
《质量指南》
2002年第10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流行趋势
亚麻织物
真丝织物
几何纹
成人化
串饰
民族风格
花卉图案
救生背心
平针织物
分类号
TS9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秘古印第安金色哥伦比亚
11
作者
刘婕
出处
《上海文博论丛》
2009年第3期2-2,1,共2页
文摘
2009年9月24日-11月29日,由哥伦比亚共和国银行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哥伦比亚前西班牙时期黄金艺术"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迪勒
内华达
马拉加
泰罗
饰
针
螺形
伊斯
串饰
莱纳
分类号
G269.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时装体现性格
12
作者
阎坤
出处
《北京物价》
2002年第8期18-19,共2页
文摘
1.自我陶醉型 升华自我赞美意识是这一类型人的特点,把这种意识与服装相融合,保持协调的生活。这类型的女性显示出极端的摩登时髦,衣着总是走在时代的尖端,她们永远不会忘了多买一件衣服装扮自己。
关键词
我赞美
人的特点
荷叶边
衬衫领
上系
绳带
基本型
串饰
台身
温和型
分类号
TS976.3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审美意识的产生及其特征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李致钦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33-37,共5页
文摘
人的审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具有审美特性的客观事物和现象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并非是先验的,“心灵的创造”。它有自己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有它自己的本质特征。研究人的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发挥人的审美意识的能动作用,对认识美的本质、特征,对遵循美的法则创造更多、更美的事物。
关键词
审美意识
审美特性
美的本质
审美关系
简洁生动
审美价值
美学史
中说
串饰
我国古代文化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中地区出土马鞍形饰初论
被引量:
1
14
作者
马赛
张锦华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48,共7页
文摘
马鞍形饰是多见于西周时期关中地区墓葬中的一类随葬器物,但由于其出土数量不多,学界以往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基础材料的收集,对其基本形制、材质和用途等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一、本文所述的马鞍形饰主要指平面呈正方形、长方形或梯形,首部略内凹并于前后两侧下凹形成马鞍形,且有横向穿孔的一类挂饰。这类器物在发掘简报或报告中曾被称为“马鞍形饰”“梭形坠饰”“异形串饰”“穿孔骨片”“雕花骨饰”等,或直接简称为“骨饰”“不明骨器”“蚌饰”“角饰”等,本文根据其首部类似马鞍的形态,统称为“马鞍形饰”。
关键词
随葬器物
串饰
西周时期
关中地区
出土数量
马鞍形
基本形制
穿孔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鲜卑族的金、铜马形牌饰
被引量:
4
15
作者
林沄
机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出处
《边疆考古研究》
200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文摘
《文物春秋》2002年第4期发表了1件金马饰(图一,1),据报道是1986年在河北赤城县马营村村民割草时发现的。同出还有绿松石珠和骨管的串饰,估计是墓葬所出。李树涛撰文介绍此器时说是"春秋时期的鄂尔多斯式金马佩饰",他大概是根据了《中国青铜器全集15·北方民族》图版一五六的居中1件铜牌饰与此形状相似,据郭素新写的说明,将其定为春秋晚期,并注明是1974年在鄂尔多斯征集的。而田广金、
关键词
牌
饰
中国青铜器
鲜卑族
春秋时期
串饰
绿松石珠
此器
李树涛
佩
饰
北方民族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虢国贵族的玉项饰文化
16
作者
张帅峰
出处
《中华文化画报》
2012年第6期114-117,共4页
文摘
我国祖先在很早就开始佩戴颈饰,考古发现几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已使用兽骨、兽牙、贝壳等串成的串饰,并用染料染成红色。据推测,当时人们在与猛兽的搏斗中发现失去鲜血就等于失去生命,而猛兽的牙齿、利爪的力量很强大。于是人们佩带串饰来显示自己的勇敢和力量,同时也希望由此而吸取到猛兽的力量和生命力,后来便逐渐演变成项链。到新石器时代,人们以海贝、海螺、骨、牙、石。
关键词
虢国
串饰
玉组佩
玛瑙珠
墓主人
玉文化
用玉
绿松石珠
料珠
海贝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西汉玉舞人,一个“尚舞”时代的缩影
17
作者
李立华
机构
不详
出处
《乡音》
2023年第6期50-51,共2页
文摘
【文物名片】玉舞人玛瑙水晶珠串饰,出土于河北满城陵山汉墓2号墓,由玛瑙、白石、水晶圆珠及一串由蝉形、瓶形、联珠形、舞人形玉件连缀的玉坠组成,出土时散乱于金缕玉衣内里颈下胸前部位。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在《大汉绝唱——满城汉墓》陈列展出。
关键词
串饰
金缕玉衣
满城汉墓
玉舞人
水晶珠
玛瑙
西汉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辽宁鞍山羊草庄墓地石椁墓发掘简报
18
作者
白宝玉
徐政
马卉
张壮
孙娟娟
马敏
李则宇
穆启文
韩洋
机构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辽宁省博物馆
锦州市考古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9-62 429-436,429-436,共42页
文摘
2013年6月,为配合鞍山市洁宇环保有限公司自建厂房的施工建设,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建设用地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该墓地位于鞍山市立山区沙河镇羊草庄村西北约500米处,南距沙河约2千米,北临北环路(图一)。此次发掘的墓葬均位于鞍山市洁宇环保有限公司的厂区院内,为一条长200米、宽120米的长方形地带。
关键词
辽宁鞍山
石椁墓
立山区
建设用地
发掘简报
串饰
货泉
弦纹
臂钏
底径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偃师商城博物馆藏绿松石瑞兽的年代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乔梁
机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出处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99,共12页
文摘
偃师商城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绿松石动物饰件被作为夏代玉器,但根据考古发现来看这类饰件并未见于明确的夏商时期遗存之中,却在汉至南北朝时期十分多见,应当是作为装饰的串饰来使用的。饰件表现的题材以虎或狮以及所谓的辟邪较为常见,故统称之为瑞兽可能更接近实际。以往有些研究者认为这类饰件有较多材质为琥珀,并多表现为狮子的题材,所以应当属于域外传入的产品或因素,但目前的考古资料并不能对这种观点形成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偃师商城博物馆
瑞兽
串饰
琥珀
年代考订
Keywords
Museum of Shang Period Yanshi City-site
sculptured auspicious animal
pendants
amber
chronological study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欧阳朝霞:“南红”鉴赏与收藏
被引量:
1
20
出处
《文物天地》
2015年第4期90-92,共3页
文摘
1月31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60讲邀请欧阳朝霞主讲"南红"鉴赏与收藏。欧阳朝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鉴定中心副主任、国家注册拍卖师,宝石学硕士,持国家文物局颁发玉器专家证书,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翡翠、珍珠和珊瑚等珠宝的系统研究。
关键词
珠宝玉石首
饰
宝石学
鉴定中心
国家文物局
协会常务理事
芷兰
副主任
中国地质大学
串饰
国家计量认证
分类号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战国时期齐国随葬水晶玛瑙串饰研究
张冲
么彬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2
漫谈大同出土的北魏串饰
李帅
《美成在久》
2022
1
原文传递
3
借君一抹绿,助我上青天 贾湖遗址出土的绿松石
张居中(文/图)
《大众考古》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齐国的“玉珩”初识
魏传来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饰棺之仪——对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考古所见葬仪资料的复原
秦潼
《上海文博论丛》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虢国墓地出土的组合佩饰
李清丽
胡云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山西省右玉县善家堡墓地
王克林
宁立新
孙春林
胡生
《文物世界》
1992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凤翔西村先周墓葬分析
刘军社
《文博》
199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云南巍山发现一批古代青铜器
刘喜树
范斌
《中国书画》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21世纪童装流行趋势
谨言
《质量指南》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神秘古印第安金色哥伦比亚
刘婕
《上海文博论丛》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用时装体现性格
阎坤
《北京物价》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审美意识的产生及其特征
李致钦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关中地区出土马鞍形饰初论
马赛
张锦华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原文传递
15
鲜卑族的金、铜马形牌饰
林沄
《边疆考古研究》
2004
4
原文传递
16
虢国贵族的玉项饰文化
张帅峰
《中华文化画报》
2012
0
原文传递
17
西汉玉舞人,一个“尚舞”时代的缩影
李立华
《乡音》
2023
0
原文传递
18
辽宁鞍山羊草庄墓地石椁墓发掘简报
白宝玉
徐政
马卉
张壮
孙娟娟
马敏
李则宇
穆启文
韩洋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5
0
原文传递
19
偃师商城博物馆藏绿松石瑞兽的年代及相关问题研究
乔梁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20
欧阳朝霞:“南红”鉴赏与收藏
《文物天地》
201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