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泵在临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勤 《医学文选》 2002年第3期401-402,共2页
关键词 微泵 临床危重病人 应用 护理
下载PDF
个案追踪法在临床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孔凡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30-31,共2页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权益意识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医院临床护理中,危重病人护理最能体现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科室乃至医院的管理水平,而在临床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权益意识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医院临床护理中,危重病人护理最能体现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科室乃至医院的管理水平,而在临床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科学性的应用个案追踪法,则可以发挥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就围绕个案追踪法在临床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这一核心论点进行分析研究,期待与相关人士交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追踪法 临床危重病人护理 质量管理 应用
下载PDF
8例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水发 陈亨芸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79-179,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危重病人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制剂 临床营养治疗 药物治疗 匀浆膳食 临床护理 综合治疗
下载PDF
强化危重病人管理 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4
作者 龚毅红 张贵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1994年第5期234-234,共1页
强化危重病人管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龚毅红,张贵江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复杂,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是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重点。一些危重病人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精心护理下,病情逐步缓解好转,最终痊愈康复,少数... 强化危重病人管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龚毅红,张贵江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复杂,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是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重点。一些危重病人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精心护理下,病情逐步缓解好转,最终痊愈康复,少数病人却因病情特殊,发生了难以预料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 差错事故 医务处 医疗质量 抢救措施 疑难病例 临床危重病人 体温单 减少差错 医护人员
下载PDF
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临床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金兰 郝春霞 《天津护理》 1996年第1期24-24,共1页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无菌技术。临床危重病人,术后病人以及长期输液的病人,每口都需要静脉穿刺。增加了护士工作强度,但是使用静脉留置针对病人进行静脉穿刺,成功后将留置针套管保留在血管内,一股可保留3—5天,即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可提...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无菌技术。临床危重病人,术后病人以及长期输液的病人,每口都需要静脉穿刺。增加了护士工作强度,但是使用静脉留置针对病人进行静脉穿刺,成功后将留置针套管保留在血管内,一股可保留3—5天,即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自1995年2月至7月我病房引进美国B—D公司产品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输液 静脉输液 静脉穿刺 减轻病人的痛苦 临床危重病人 临床体会 留置针套 无菌技术 妇产科医院 静脉留置针穿刺
下载PDF
急诊科新护士使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术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向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5期1211-1211,1216,共2页
关键词 急诊科 技术培训 心肺复苏 模拟人 新护士 急救水平 抢救器材 临床危重病人
下载PDF
巧用Y型静脉留置针行桡动脉穿刺置管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秀霞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10期2691-2691,共1页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置管 Y型静脉留置针 血管活性药物 临床危重病人 重症监护室 动脉置管 测血压 内置管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优势
8
作者 曹文秀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1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临床危重病人 常规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患者 ICU
下载PDF
肺性脑病患者脑脊液酸碱气体分析的观察
9
作者 张淼 王剑 王琳 《青岛医药卫生》 1999年第6期449-449,共1页
血气分析对临床危重病人的抢救及监护已成为必要的监测项目,但脑脊液的酸碱气体分析临床应用较少,而进行脑脊液的酸碱气体分析对某些脑部疾患的诊断及治疗时的参考是有一定意义的。 我们对19例临床已确诊的肺性脑病患者,在进行血气测定... 血气分析对临床危重病人的抢救及监护已成为必要的监测项目,但脑脊液的酸碱气体分析临床应用较少,而进行脑脊液的酸碱气体分析对某些脑部疾患的诊断及治疗时的参考是有一定意义的。 我们对19例临床已确诊的肺性脑病患者,在进行血气测定的同时,测定了脑脊液的气体变化并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气体分析 肺性 脑脊 脑病 正常参考范围 临床危重病人 血气分析 酸中毒 血液酸碱气体分析仪 临床应用
下载PD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itical patients with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 virus infection in Chengdu,China 被引量:4
10
作者 Li-hui DENG1,2,Yi-lan ZENG3,Ping FENG1,Ya-ling LIU3,Li-chun WANG1,2,Yun BAI3,Hong TANG1,2(1Center of Infectious Diseases,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2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therapy,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3Chengdu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Chengdu 610041,China)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9-55,共7页
Objective: The critical illness of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irus infectio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relatively poor outcom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clinical feature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 Objective: The critical illness of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irus infectio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relatively poor outcom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clinical feature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aths of critical patients. Methods: Medical records of 26 critical patients with H1N1 infection admitted from Sept. 1 to Dec. 31, 2009,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Diagnosis was established by real-time reverse transcd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ssay.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40.4+18.4) years and 73.1% of them were mal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fever, cough, and sputum production. The laboratory findings included leukocytosis, lymphopenia, C-reaction protein, and lactic dehydrogenase elevation. In this series, 17 subjects survived and 9 died. The parameters between the deaths and survivors were compared, which included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APACHE II) scores (23.8+10.1 vs. 14.3_+6.6, P〈0.05),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 scores (13.3_+3.0 vs. 6.6_+3.3, P〈0.05),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scores (7.4+2.5 vs. 3.3+1.7, P〈0.05). The cases of deaths had higher incidences of cardiovascular failure (100% vs. 41.2%, P〈0.05), renal failure (55.6% vs. 11.7%, P〈0.05), encephalopathy (44.4% vs. 5.9%, P〈0.05), hepatic failure (33.3% vs. 5.9%, P〈0.05), and septic shock (33.3% vs. 17.6%, P〈0.05). Conclusions: The critical patients with H1 N1 infection have high APACHE II, SOFA, and MODS scores,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death and complex clinical cour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 illness H1N1 INFECTION Influenza A virus MORTA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