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性疗法在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曾淑花 张宝英 +2 位作者 翁惠卿 郑娟 甘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5期131-13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湿性疗法用于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出现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采用常规护理)与试验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目的研究分析湿性疗法用于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出现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采用常规护理)与试验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湿性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并发生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治疗存在一定难度,对于患者本身和主病的治疗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患者容易因压力性损伤出现较多的负面情绪,在针对性地采用湿性疗法之后,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明显缓解,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疼痛缓解,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压力性损伤 伤口护理 湿疗法 护理有效率 并发症 伤口疼痛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的防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娟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目的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的防治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的住院患者进行了统计,选出112例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成员介入和临床护... 目的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的防治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的住院患者进行了统计,选出112例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成员介入和临床护士常规护理。观察、对比护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及其家属对该次治护的满意情况,对这些指标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好转、无效分别为:31例(55.3%)、23例(41.1%)、2例(3.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应数据:24例(42.9%)、19例(33.9%)、13例(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1、3.675、11.878,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感染、大量出血、持续渗血、肉芽组织异常增生分别为1例(1.8%)、2例(3.6%)、1例(1.8%)、3例(5.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4、7.387、6.154、5.360,P<0.05);研究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53例(94.6%),显著高于对照组43例(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压力性损伤的病患由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成员介入的治护效果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造口护理 临床压力性损伤 效果
下载PDF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3
作者 薛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94-197,共4页
观察分析对于临床压力性损伤开展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其预防与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将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5例,一组为常规组,组内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干预,并... 观察分析对于临床压力性损伤开展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其预防与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将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5例,一组为常规组,组内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干预,并将该组设为观察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以及护理人员知识掌握程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值均较高,即患者疼痛感强烈,且组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VAS评分值最低的为观察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疼痛感减轻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持满意及非常满意态度患者共有33例,满意度占比94.29%,常规组35例患者中有8例持不满意态度,总满意度为77.14%,明显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佳(χ24.200,P<0.05);各组护理人员知识掌握程度分析,对于压力性损伤评估、压力性损伤病因以及压力性损伤治疗而言,观察组护理人员综合知识评分值更高(P<0.05);常规组中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8.57%(3/35)(χ24.629,P<0.05)。结论:将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干预应用于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中,可以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度,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治疗 临床压力性损伤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4
作者 韦小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87-189,共3页
本研究主要分析在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以及治疗过程中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9月-2022年9月,研究对象为本院10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小组人数配比为1:1,进而对比二者临床... 本研究主要分析在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以及治疗过程中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9月-2022年9月,研究对象为本院10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小组人数配比为1:1,进而对比二者临床效果差异。结果 在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过程中,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发挥着重要作用,观察组接受小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在知识掌握度和治疗舒适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上的表现相对于对照组也更好,P<0.05,差异显著。结论 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的干预下,压力性损伤得到了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患者康复速度加快,不良表现大幅度减少,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造口护理 临床压力性损伤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张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39-0042,共4页
对压力性损伤患者成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在我院选择62例具有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患者,经单双号分组,其中,单号31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另外的31例双号患者(研究组)成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进行干预,对其... 对压力性损伤患者成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在我院选择62例具有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患者,经单双号分组,其中,单号31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另外的31例双号患者(研究组)成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进行干预,对其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护理后,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SAS、SDS评分、舒适度、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项目进行比较,可知研究组较优,(P<0.05)。结论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干预后,使得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大大降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临床压力性损伤 心理健康状况 舒适度
下载PDF
基于LSPI质量改进框架的压力性损伤临床防治国际指南的应用与评价
6
作者 王凡凡 庄敏 +2 位作者 胡三莲 马俊 苏怡芳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4期60-66,共7页
目的分析基于LSPI[领导力(Leadership)、护士培训(Staff)、临床实践优化(Performance Improvement)和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质量改进框架的压力性损伤临床防治国际指南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促进相关防治实践指南向临床转化提... 目的分析基于LSPI[领导力(Leadership)、护士培训(Staff)、临床实践优化(Performance Improvement)和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质量改进框架的压力性损伤临床防治国际指南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促进相关防治实践指南向临床转化提供新方法。方法应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住院患者101005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7月—2021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住院患者110824例设为试验组。比较实施前后院内压力性损伤首次风险评估及时率、首次风险评估准确率、高危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率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首次风险评估及时率从干预前86.73%上升至干预后96.25%,首次风险评估准确率从干预前93.46%上升至干预后98.69%,高危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率从干预前94.21%上升至干预后98.15%,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从干预前0.77‰下降至干预后0.29‰,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LSPI质量改进框架的压力性损伤临床防治国际指南的应用可提高压力性损伤过程管理质量,从而降低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促进实施以指南为依据的实践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损伤 领导力-护士培训-临床实践优化-信息技术质量改进 压力损伤临床防治国际指南 护理管理 前-后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