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封地区临床致病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袁鸿慈 孙玉中 +5 位作者 郭秀真 李淑贞 刘任英 柯秀琴 刘国文 荆庆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2年第1期81-85,共5页
我们用 WHO 推荐的 Kirby-Bauer 药敏试验法对开封医学地区常规分离、鉴定的2065株各类菌株作耐药频谱和变迁状态调查,结果表明1990年比1989年菌株的耐药性呈普遍上升态势,菌株的多重耐药趋势严重。根据监测结果,为临床医生绘制了“致... 我们用 WHO 推荐的 Kirby-Bauer 药敏试验法对开封医学地区常规分离、鉴定的2065株各类菌株作耐药频谱和变迁状态调查,结果表明1990年比1989年菌株的耐药性呈普遍上升态势,菌株的多重耐药趋势严重。根据监测结果,为临床医生绘制了“致病菌药敏图”和“9种常见致痫菌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析表”.供临床用药时的参考。对本地连年发生的多重耐药株引起的鼠伤寒肠炎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致病 耐药性监测 药敏图 耐药率分析表 多重耐药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在检测临床致病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巧云 蔡挺 常燕子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5期487-488,500,共3页
细菌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以培养为基础的传统致病菌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检测敏感性受培养条件限制等缺点,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发展快速、准确检测病原菌的方法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发展的基因芯片技术,具有... 细菌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以培养为基础的传统致病菌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检测敏感性受培养条件限制等缺点,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发展快速、准确检测病原菌的方法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发展的基因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集成化、微型化及自动化等特点,已广泛用于检测基因位点差异和分析基因表达水平等领域.在临床致病菌和耐药性的检测方面,基因芯片技术因其快速高效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致病菌检测 临床致病 细菌感染性疾病 应用 基因表达水平 培养条件 人类健康
下载PDF
17种抗菌药物体外纸片法对临床致病菌的抗菌活力比较
3
作者 张淑华 欧珍蓉 +1 位作者 王一泉 王浴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3年第1期7-13,共7页
采用纸片法测定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是临床药敏试验的常用方法。本文使用纸片法测试了17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67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力,比较其结果可见,头孢菌素类对所试菌株敏感率最高,其次是氟喹诺酮类,氨基... 采用纸片法测定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是临床药敏试验的常用方法。本文使用纸片法测试了17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67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力,比较其结果可见,头孢菌素类对所试菌株敏感率最高,其次是氟喹诺酮类,氨基甙类再次之,青霉素类抗生素中除哌拉西林外,其余各药物均呈现出耐药趋势。氟喹诺酮类对所试菌株基本上为100%的敏感。其抑菌范围基本上均≥19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药敏 纸片法 耐药 临床致病
下载PDF
下呼吸道标本中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分离和临床致病性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黄云昆 廖力微 +3 位作者 赵云 夏星 吴绪伟 杨志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274,共2页
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及纤支镜防污染毛刷 (PSB)标本中检出的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菌种分布 ,初步探讨其临床致病性。方法 从肺泡灌洗液及纤支镜刷标本中分离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到种 ,统计菌种分布... 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及纤支镜防污染毛刷 (PSB)标本中检出的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菌种分布 ,初步探讨其临床致病性。方法 从肺泡灌洗液及纤支镜刷标本中分离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到种 ,统计菌种分布与患者临床疾病的关系。结果  2 6 9例BALF及PSB标本中共检测到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5 1株 (19.0 % ) ,其中缓症链球菌群 31株 ,占 6 0 .8% ,咽峡炎链球菌群 10株 (19.6 % ) ,变异链球菌 2株 (3.9% ) ,唾液链球菌 3株 (5 .9% ) ,血液链球菌 2株(3.9% )和乳房链球菌 3株 (5 .9% )。检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患者的基础疾病依次为肺炎 31.4 % (16 /5 1)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19.6 % (10 /5 1)、肺结核伴感染 17.6 % (9/5 1)、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11.8% (6 /5 1)、肺癌 7.8% (4/5 1)、肺囊肿 5 .9% (3/5 1)、肺叶切除术后 3.9% (2 /5 1)及创伤性气胸 2 .0 % (1/5 1)。结论 BALF及PSB标本中检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感染患者临床症状有关。在有感染体征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标本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分离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纤支镜防污染毛刷 标本 临床致病
下载PDF
金银花、连翘及其配伍后对临床11种致病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玉婕 王长福 +2 位作者 齐彦 贾博宇 陈德欣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3-47,共5页
目的:在确定金银花、连翘及其配伍后抗多药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DR-MRSA)的基础上,探讨金银花、连翘及二者配伍后对临床常见的11种致病菌的作用。方法:将金银花、连翘及其配伍后抗多药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DR-MRSA... 目的:在确定金银花、连翘及其配伍后抗多药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DR-MRSA)的基础上,探讨金银花、连翘及二者配伍后对临床常见的11种致病菌的作用。方法:将金银花、连翘及其配伍后抗多药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DR-MRSA)的最优活性组分,分别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金银花、连翘配伍使用后对11种菌均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作用优于单味药和双黄连粉针剂。结论:金银花、连翘配伍不仅对MDR-MRSA具有抗菌作用,对临床分离的11种致病菌依然具有抗菌作用,可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用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致病 MDR-MRSA 金银花 连翘 配伍
下载PDF
临床常见致病菌对消毒剂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简 葛洪 +1 位作者 冯立民 多丽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6期474-476,共3页
通过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消毒实验方法,检测44 株医院感染病原菌对5 种消毒剂的耐受情况,同时用标准菌、自然菌作参比以确定其耐药性。结果表明,从44 株病原性细菌中分离出1株肺炎克雷白杆菌Ⅲ,该菌对5 种消毒剂中的洗必太具有... 通过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消毒实验方法,检测44 株医院感染病原菌对5 种消毒剂的耐受情况,同时用标准菌、自然菌作参比以确定其耐药性。结果表明,从44 株病原性细菌中分离出1株肺炎克雷白杆菌Ⅲ,该菌对5 种消毒剂中的洗必太具有耐药性,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 试验与最小杀菌浓度(MBC) 试验,同时参照标准菌与自然菌的MIC与MBC予以证实。定量杀菌试验还进一步证实,为达到对耐药株的消毒合格标准(99-90%) ,则必须提高消毒剂的常规应用浓度。本研究的耐药菌分离率为2-2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致病 消毒剂 耐药性
下载PDF
临床常见致病菌的药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聂为民 曲芬 赵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059-1061,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140株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素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 IC)。结果:头孢地尼、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克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对革兰阳性菌的敏感率均大于70%... 目的:对比研究140株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素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 IC)。结果:头孢地尼、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克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对革兰阳性菌的敏感率均大于70%。对大肠埃希菌,头孢地尼、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抗菌活性强于其他抗菌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头孢地尼、头孢克肟显著强于其他4种抗菌素。对变形杆菌,头孢地尼、头孢克肟及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相近。结论:头孢地尼、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对大部分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致病 药敏
下载PDF
茶皂素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静 谢朋飞 蔡延渠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35-41,共7页
目的评价茶皂素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并分析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的作用机制。方法(1)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为受试菌株,采用K-... 目的评价茶皂素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并分析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的作用机制。方法(1)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为受试菌株,采用K-B纸片法测定茶皂素对不同致病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同时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为受试菌株,采用酶标仪测定不同培养时间点的A600值,评价茶皂素对致病菌的生长特性及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时间的荧光强度,评价茶皂素对细胞膜电位的影响;采用酶标仪测定培养6 h后的细胞外核酸及蛋白质含量,评价茶皂素对细胞内容物的影响。结果(1)体外抗菌活性:茶皂素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最强,其次为变形杆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福氏痢疾杆菌,最弱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茶皂素对受试菌株的抑菌环直径范围为10.86~17.31 mm,MIC值范围为0.20~1.56 mg/mL,MBC值范围为0.39~3.13 mg/mL。(2)抗菌作用机制:与空白组相比,茶皂素组(MIC、2MIC)能够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的生长(P<0.01),同时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引起胞外AKP、核酸、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1),胞内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茶皂素对临床常见致病菌株(尤其是革兰阳性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其抗菌作用机制与破坏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关,表现为细胞外AKP、核酸、蛋白质含量上升,细胞膜电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临床致病 抗菌活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医院分离致病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蓉 李文林 +2 位作者 石小玉 廖晚珍 徐小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调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用Microscan-autoscan-型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到种并测定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50),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 【目的】调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用Microscan-autoscan-型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到种并测定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50),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0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利用WHONET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344株菌中,革兰氏阳性(G+)菌占31.92%;革兰氏阴性(G-)菌占68.08%。最常见的G+菌有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最常见的G-菌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短黄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等;细菌的分布以痰液中分离的最多(40.10%),其次为尿液(19.79%),分泌物占11.24%;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11.53%)和ICU(10.79%)。药敏结果表明:利福平、万古霉素对常见G+菌治疗效果较好,但利福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巴唑、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是治疗肠杆菌感染的首选药,但对阴沟肠杆菌无效;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37.67%和56.15%。【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日趋严重,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医院感染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离致病 抗菌药物 耐药率 耐药性监测
下载PDF
连翘-4味汤散不同提取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欢 霍万学 +2 位作者 乌仁图雅 王颖 巴根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402-1406,共5页
目的:检测连翘-4味汤散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微孔板TTC法,以连翘-4味汤散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无水乙醇、75%乙醇、水)提取物为实验药物,选用临床分离鉴定的,耐药现象... 目的:检测连翘-4味汤散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微孔板TTC法,以连翘-4味汤散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无水乙醇、75%乙醇、水)提取物为实验药物,选用临床分离鉴定的,耐药现象较普遍的11种常见致病菌株为供试菌,检测实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实验所用6种药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枯草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杆菌、白假丝酵母菌等11种供试菌种,表现出了较为普遍的抑菌作用和一定的杀菌作用。结论: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实验药物表现出了较高的抗菌效能,连翘-4味汤散做为传统方剂,具有一定的药剂学和药理学研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4味汤散 不同溶剂提取物 临床分离致病 抗菌作用
下载PDF
ICU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爱萍 柳霞 熊洁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7年第6期300-301,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ICU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06年3月1日~2007年2月28日ICU临床分离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常用的19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利用WHONET-5软件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我院ICU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06年3月1日~2007年2月28日ICU临床分离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常用的19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利用WHONET-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在检出的致病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多于革兰阳性(G+)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萄菌(MRSA)检出率为78.9%。在耐药方面,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100%,G-杆菌中除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ICU细菌耐药状况不容忽视,应根据细菌分布特点,有针对性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细菌的产生及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临床分离致病 耐药监测
下载PDF
情志致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一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8期127-128,共2页
介绍情志致病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体会,意在说明,七情不畅导致疾病;情感通达,生活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能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疾病的预防、康复有重要意义。心里健康,情志顺畅与正确人生观密不可分,选择正确认识人生、认... 介绍情志致病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体会,意在说明,七情不畅导致疾病;情感通达,生活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能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疾病的预防、康复有重要意义。心里健康,情志顺畅与正确人生观密不可分,选择正确认识人生、认识自我,冷静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所遇,培养仁爱之心,不断净化心灵,自信坚定的努力,人生才能顺畅,生命才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情 致病特点:临床应用
下载PDF
南京地区734例甲真菌病临床及致病菌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小平 陈欢 +3 位作者 刘海波 刘芳 段奇峰 桑红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侵犯甲板和/或甲床所致的病变。其中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又称为甲癣。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占自然人群的2%~18%[1]。在真菌镜检的基础上再做真菌培养,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将为药物选择...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侵犯甲板和/或甲床所致的病变。其中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又称为甲癣。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占自然人群的2%~18%[1]。在真菌镜检的基础上再做真菌培养,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将为药物选择带来较明确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皮肤癣菌 酵母菌 霉菌 临床致病菌分析
下载PDF
南京地区305例甲真菌病临床及致病菌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闫玮 陈伟 +2 位作者 胡素泉 徐宏彬 刘维达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类、致病菌种分布等情况。方法对305例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及临床分析。结果共培养出致病菌株165株,培养阳性率为54.1%。皮肤癣菌占91%,其中红色毛癣菌占95%,其次是须...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类、致病菌种分布等情况。方法对305例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及临床分析。结果共培养出致病菌株165株,培养阳性率为54.1%。皮肤癣菌占91%,其中红色毛癣菌占95%,其次是须癣毛癣菌占5%;酵母菌占4.2%,白念珠菌占57%;非皮肤癣菌霉菌占4.8%,以枝顶孢霉为主(占75%),混合感染1例。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最为常见(占48.2%),其次分别为浅表白色型(24.9%)和全甲破坏型(23.3%)。结论南京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以皮肤癣菌为主,其次是非皮肤癣菌霉菌和酵母菌,红色毛癣菌为甲真菌病的优势致病菌。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居多,其他依次为浅表白色型、全甲破坏型、近端甲下型。就诊人群以20~50岁居多,女性多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皮肤癣菌 酵母菌 霉菌 临床致病菌分析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656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15
作者 吕媛 刘健 +1 位作者 郝风兰 李家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29-30,共2页
研究比较了国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哌拉西林和其它联合制剂对656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与哌拉西林相比显示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粘质沙雷氏菌... 研究比较了国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哌拉西林和其它联合制剂对656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与哌拉西林相比显示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粘质沙雷氏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MIC<sub>90</sub>较哌拉西林的MIC<sub>90</sub>低16~32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其他酶抑制剂联合制剂抗菌活性比较表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肠埃希氏菌、粘质沙雷氏菌、铜绿假单孢菌、变形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抗菌活性比氨苄西林/舒巴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体外抗菌作用 临床分离致病 抗菌活性 联合制剂 大肠埃希氏菌 铜绿假单孢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药理研究
全文增补中
2135例尿路感染细菌学及临床特征
16
作者 杨沐 任伟 +2 位作者 柴树人 徐守和 李华 《临床荟萃》 CAS 1995年第12期559-561,共3页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国外资料其发生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上尿路感染部分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慢性肾盂肾炎是仅次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尿路感染以细菌感染最常见,故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是十...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国外资料其发生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上尿路感染部分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慢性肾盂肾炎是仅次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尿路感染以细菌感染最常见,故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近10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和其它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得尿路感染耐抗生素的细菌在不断增加,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因此人们需要对细菌的致病及细菌的抗药变异性作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细菌学 临床致病 抗药性
下载PDF
一株临床耐药菌高通量测序数据的深度挖掘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行礼 郑学明 +4 位作者 解冰 刘永平 高玉华 吴晓蓉 孔德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33-303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一株临床耐药菌高通量测序的数据,探讨从二代测序原始数据中挖掘提取有用信息的流程。方法综合利用主流生物信息学软件,筛选可能和耐药有关的突变位点。结果通过对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处理和从头组装,得到该菌株基因组的基本... 目的通过分析一株临床耐药菌高通量测序的数据,探讨从二代测序原始数据中挖掘提取有用信息的流程。方法综合利用主流生物信息学软件,筛选可能和耐药有关的突变位点。结果通过对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处理和从头组装,得到该菌株基因组的基本特征、进化关系及可能和抗药性有关的突变位点。结论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临床分离出的致病菌的测序已经成了常规的研究技术。通过对测序数据的深度挖掘,将为临床研究致病菌的致病和耐药机制提供更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致病 高通量测序 致病机制 耐药机制 深度挖掘
下载PDF
国内外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现状及其危害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文娟 刘云祥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5期71-75,共5页
乳房炎是国内外奶牛生产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作者就国内外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概况,致病菌,以及经济损失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改进奶牛场管理、加强乳房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临床型乳房炎的致病 经济损失
下载PDF
革兰阴性菌院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辉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1年第7期724-725,共2页
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其特点是起病急,不易控制,常有暴发流行趋势,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了解临床致病菌的耐药性变迁以及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其特点是起病急,不易控制,常有暴发流行趋势,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了解临床致病菌的耐药性变迁以及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因此,了解革兰阴性菌院内感染菌株及菌株耐药情况的变化,对合理选用抗菌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菌 感染病原菌 耐药变化 院内感染菌株 临床致病 耐药性变迁 住院患者 流行趋势
下载PDF
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与危害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繁典 《中国药品监管》 2003年第4期17-18,21,共3页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的发明和应用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人类应用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有效地治愈了各类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卓有成效地降低了各种严重细菌感染性传染病的死亡率,进而掀起了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广泛应用的...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的发明和应用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人类应用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有效地治愈了各类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卓有成效地降低了各种严重细菌感染性传染病的死亡率,进而掀起了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广泛应用的高潮。20世纪中叶,已上市的抗生素原料药已达500余种,其在临床常用品种亦高达数百种。人类在抗菌药物开发应用所获巨大成就面前,开始藐视感染性疾病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抗菌药物 抗生素 多重耐药性 细菌感染 20世纪 临床致病 上世纪末 青霉素G 抗菌药物滥用 临床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