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解剖学引入工程概念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志方 汪华侨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探讨临床解剖学引入“工程”概念(理念)意义和可行性,提出一种解剖学工程的研究范式“目标-利用外部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组织好人力、物力、财力-获得预期使用价值”。基于工程概念的引入,构建解剖学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而形成解... 探讨临床解剖学引入“工程”概念(理念)意义和可行性,提出一种解剖学工程的研究范式“目标-利用外部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组织好人力、物力、财力-获得预期使用价值”。基于工程概念的引入,构建解剖学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而形成解剖学工程专业。具体从4方面推进解剖学工程专业的发展:①构建解剖学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即从认识论层面建构解剖学工程专业;②审视具体的研究目标和构建新的研究系统;③组织若干有兴趣的研究团队和一些资源(如杂志社)脚踏实地展开研究、交流;④确定解剖学工程专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使解剖学工程的概念和理念得到国内、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解剖学 工程 医学史 疾病控制论 学科
下载PDF
《口腔种植临床解剖学》出版发行
2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2-722,共1页
书籍名称:口腔种植临床解剖学主编:邹多宏出版日期:2024年6月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内容简介:口腔种植学被称为世纪口腔医学具突破性的领域之一,也是过去几十年中世界口腔医学领域里发展快的一个专业。临床上,只有通过对颌面部解剖... 书籍名称:口腔种植临床解剖学主编:邹多宏出版日期:2024年6月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内容简介:口腔种植学被称为世纪口腔医学具突破性的领域之一,也是过去几十年中世界口腔医学领域里发展快的一个专业。临床上,只有通过对颌面部解剖学细节的把握,才能够避免对神经、血管等周围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可以优化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的精准性。掌口腔种植握颌面部与临床种植相关口腔解剖结构,并深刻理解解剖结构及其空间关系,是每一位口腔种植医生都需要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临床解剖学 口腔医学 科学技术出版社 手术方案 出版发行 颌面部 口腔解剖
下载PDF
口腔种植临床解剖学
3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39-439,共1页
内容简介:本书已入选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邹多宏教授主编,历时3年多时间,立足于冰鲜头颅颌面部的解剖结构记录,结合All-on-4、翼板种植和颧骨种植等前沿技术,提供了颌面部骨骼、神经、肌肉组织及其他重要解剖结构的详细描述... 内容简介:本书已入选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邹多宏教授主编,历时3年多时间,立足于冰鲜头颅颌面部的解剖结构记录,结合All-on-4、翼板种植和颧骨种植等前沿技术,提供了颌面部骨骼、神经、肌肉组织及其他重要解剖结构的详细描述,为牙科医生、研究者和学生提供全面、实用的临床种植知识与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解剖学 口腔种植 牙科医生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颌面部 解剖结构 颧骨 前沿技术
下载PDF
案例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在临床解剖学教学的实践分析
4
作者 涂翔 聂智樱 樊韵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9期0224-0227,共4页
探究案例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在临床解剖学教学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解剖学的本科生50人,随机分成两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试验组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比较两组在理论考试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及学习满足感方面的差异。结果 (1)理... 探究案例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在临床解剖学教学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解剖学的本科生50人,随机分成两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试验组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比较两组在理论考试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及学习满足感方面的差异。结果 (1)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试成绩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学习满意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临床解剖专业学生来说,采用案例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实践考试成绩和学习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驱动式 小组合作学习 临床解剖学 教学
下载PDF
腹膜后间隙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邱剑光 陈锡慧 +4 位作者 袁晓旭 司徒杰 高新 吴涛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观察研究肾周腹膜后间隙的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方法:综合采用微创解剖、断层解剖、影像解剖和临床腹腔镜手术研究。包括断层标本1例;新鲜冰冻尸体手术解剖3例(左侧模拟腹腔镜左肾游离手术,右侧模拟开放肾游离手术);CT/MRI肾、肾... 目的:观察研究肾周腹膜后间隙的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方法:综合采用微创解剖、断层解剖、影像解剖和临床腹腔镜手术研究。包括断层标本1例;新鲜冰冻尸体手术解剖3例(左侧模拟腹腔镜左肾游离手术,右侧模拟开放肾游离手术);CT/MRI肾、肾上腺平扫+三维重建25例;腹腔镜手术55例。结果:肾前筋膜分3层,包括结肠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和肾筋膜前叶。肾后筋膜分两层,包括侧锥筋膜和肾筋膜后叶。肾前、后筋膜光滑延续,形成肾筋膜间隙,其内容纳肾周脂肪、肾和肾盂输尿管鞘。肾盂输尿管鞘内容纳肾盂输尿管和肾盂输尿管周围脂肪。侧锥筋膜与腹横筋膜形成肾旁间隙,其内填充肾旁脂肪。肾前融合筋膜、腰肌筋膜和侧锥筋膜包绕形成肾周间隙,该间隙包括肾筋膜间隙及其上、下方的肾上腺间隙和生殖血管间隙。结肠系膜的脏腹膜和结肠融合筋膜形成结肠间隙。胰十二指肠前、后融合筋膜形成胰十二指肠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间隙为原生腹膜后间隙,胰十二指肠间隙和结肠间隙为次生腹膜后间隙。结论:肾前、后筋膜均为多层膜结构。腹膜后间隙借各层筋膜形成层叠状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间隙 肾周间隙 腹腔镜 肾筋膜 侧锥筋膜 临床解剖学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肠系膜下血管的临床解剖学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国新 丁自海 +3 位作者 张策 余江 黄祥成 钟世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血管的局部解剖学特征及定位标志。方法:对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05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活体解剖学观察。结果:切开中线侧Toldt’s线,在主动脉分权头侧的Toldt’s间隙内可顺利定位肠系膜下动脉(i...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血管的局部解剖学特征及定位标志。方法:对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05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活体解剖学观察。结果:切开中线侧Toldt’s线,在主动脉分权头侧的Toldt’s间隙内可顺利定位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起点。牵引乙状结肠系膜使IMA与主动脉保持垂直状态,可形成系膜后操作窗,顺利暴露IMA根部。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 mesenteric vein, IMV)在乙状结肠结肠系膜后位可清晰暴露和游离,结合系膜前位游离,可高位离断。结论:Toldt’s间隙是定位IMA的正确外科平面,主动脉分权可作为定位标志。结肠系膜后位和前位解剖法相结合,是识别和定位IMV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下动脉 肠系膜下静脉 腹腔镜 临床解剖学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人体为临床解剖学开拓研究新领域 被引量:72
7
作者 钟世镇 原林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数字化虚拟 临床解剖学 研究新领域
下载PDF
下颌骨血供及血管构筑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廖进民 王兴海 +4 位作者 李忠华 刘畅 洪辉文 吴坤成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下颌骨血供及其血管构筑,为下颌骨截骨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15例新鲜头颈部标本,其中8例经颈总动脉注入红色过氯乙烯填充剂,经腐蚀后制成头部血管铸型标本;2例去除部分内侧骨皮质,显示下牙槽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其余5例注入... 目的:研究下颌骨血供及其血管构筑,为下颌骨截骨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15例新鲜头颈部标本,其中8例经颈总动脉注入红色过氯乙烯填充剂,经腐蚀后制成头部血管铸型标本;2例去除部分内侧骨皮质,显示下牙槽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其余5例注入5%明胶墨汁,经脱钙、漂白、乙醇梯度脱水和二甲苯透明后,用水杨酸甲酯继续透明和保存,观察下颌骨膜和骨内的血管构筑。结果:下颌骨内部主要由下牙槽动脉供血;下颌骨表面及骨膜则由下颌骨骨膜动脉和肌动脉骨穿支营养;下颌骨骨膜动脉和肌动脉骨穿支经过下颌骨副孔穿入下颌骨内,与下牙槽动脉分支互相吻合,使下颌骨骨内与骨周围软组织间构成丰富的血管交通构筑。结论:下颌骨截骨手术后移动骨块和施行骨内固定时,要尽量少剥离下颌骨周围的软组织,以避免下颌骨发生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截骨术 血管构筑 临床解剖学
下载PDF
转化医学对临床解剖学的启迪 被引量:12
9
作者 钟世镇 徐达传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共2页
转化性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和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医学研究领域近年炙手可热的前沿性新名词。什么是转化医学?概括地讲。
关键词 医学研究 转化性 临床解剖学 前沿性
下载PDF
在医学本科教育中开展临床解剖学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振富 王军 +3 位作者 刘健华 蔡飒 沙鸥 原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4-545,共2页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工作以描述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为主要目标,没有形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所需要目标的明确体系^[1],使解剖学教学与具体的临床应用难以有效结合。而现代临床解剖学摆脱了这种传统的纯形态描述为主的研究体系,站在医生的角...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工作以描述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为主要目标,没有形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所需要目标的明确体系^[1],使解剖学教学与具体的临床应用难以有效结合。而现代临床解剖学摆脱了这种传统的纯形态描述为主的研究体系,站在医生的角度,用临床思维审视解剖学内容^[2],使解剖与临床紧密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医学本科教育阶段开设临床解剖学,是本教研室在解剖学教改方面做的一次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解剖学 医学本科教育 人体形态结构 临床思维 解剖学教学 教学工作 临床应用 形态描述
下载PDF
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机制临床解剖学分析──附307例并发症报告 被引量:35
11
作者 陈合新 李湘萍 江肃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1977年8月~1997年12月期间2991例气管切开病例中307例并发症情况,并从解剖学角度探讨不同并发症的发生机制。结果:总发生率为10.3%(307/2991);307例并发症中,出血...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1977年8月~1997年12月期间2991例气管切开病例中307例并发症情况,并从解剖学角度探讨不同并发症的发生机制。结果:总发生率为10.3%(307/2991);307例并发症中,出血、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喉狭窄和气管食管漏发生率分别为4.3%、3.6%、0.8%、0.7%、0.1%和O.03%。结论:临床医师应熟悉该手术的解剖特点,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并发症 临床解剖学
下载PDF
隐神经卡压征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震寰 秦登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99-701,共3页
目的 :探讨隐神经卡压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利用 2 0具成人尸体和 1 5条游离下肢 ,解剖、观测了隐神经在股部穿收肌腱板裂孔和在膝部穿缝匠肌—股薄肌下端间隙处的形态参数 ,并定位。结果 :在股部的收肌腱板裂孔处 ,隐神经宽 (2 .7... 目的 :探讨隐神经卡压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利用 2 0具成人尸体和 1 5条游离下肢 ,解剖、观测了隐神经在股部穿收肌腱板裂孔和在膝部穿缝匠肌—股薄肌下端间隙处的形态参数 ,并定位。结果 :在股部的收肌腱板裂孔处 ,隐神经宽 (2 .7± 0 .4)mm ,厚(1 .2± 0 .3)mm(厚 /宽 :0 .46) ;裂孔宽 (5 .2± 0 .7)mm ,高 (1 4 .1± 2 .4)mm ,孔远大于穿行其内的隐神经。在膝部的缝匠肌—股薄肌腱间隙处 ,神经宽 (2 .2± 0 .3)mm ,厚 (0 .8± 0 .2 )mm(厚 /宽 :0 .37) ;膝部隐神经更扁薄 ,且当膝关节屈伸时 ,神经在缝匠肌—肌薄肌间隙中受挤压 ,并与两肌内面的腱组织产生摩擦。另为隐神经卡压征的定位提供了一些参数。结论 :就股部收肌腱板裂孔和膝部缝匠肌—股薄肌间隙而言 ;隐神经更易在膝部的肌间隙内受挤压和摩擦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卡压征 定位 临床解剖学 病因
下载PDF
基于混合学习的临床解剖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初国良 汪华侨 郭开华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5年第6期642-644,共3页
以混合学习理论为基础,对临床解剖学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结果表明:临床解剖学非常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能提高学生对临床解剖学学习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解剖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 以混合学习理论为基础,对临床解剖学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结果表明:临床解剖学非常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能提高学生对临床解剖学学习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解剖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基于解剖知识的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学习 翻转课堂 临床解剖学
下载PDF
精囊周围血管神经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修平 林昭屹 +2 位作者 曾蜀雄 郭晓丹 杨向群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7-880,共4页
目的:研究精囊周围血管神经的精确定位,为行精囊微创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具成年男性尸体骨盆标本,观察精囊周围血管神经的走行和分支,测量神经丛的定位数据。结果:精囊神经丛一部分随神经血管束从两侧分布至精囊,距前列腺... 目的:研究精囊周围血管神经的精确定位,为行精囊微创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具成年男性尸体骨盆标本,观察精囊周围血管神经的走行和分支,测量神经丛的定位数据。结果:精囊神经丛一部分随神经血管束从两侧分布至精囊,距前列腺后正中沟的最近距离为(2.85±0.18)cm;另有一部分行于Denonvillier筋膜中,分支至精囊后方,距前列腺后正中沟的最近距离分别为(0.81±0.06)cm。精囊动脉发自膀胱下动脉后分为4型:1支主干直接至精囊的为55%;1支主干至精囊与输精管壶腹之间的为15%,分2支主干的为25%,其中1支至精囊,另1支至精囊与输精管壶腹之间,其他占5%。自精囊动脉穿过前列腺神经丛后至精囊后外方的最近距离为(1.08±0.09)cm。结论:术中分离精囊时的距离,两侧<2.85 cm、后方<0.81 cm时可减少神经丛的损伤;在精囊后外方以及精囊与输精管壶腹间结扎血管可减少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囊 血管神经 临床解剖学
下载PDF
颧骨及上颌窦在面部轮廓整复中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海燕 陈锦安 祁佐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颧骨颧弓肥大的诊断标准及颧骨额突至上颌窦外上角的距离和上颌窦前壁的厚度,从而为临床面部轮廓整形手术更安全、有效的实施提供更加精确的参考指标。方法:通过对120名20 ̄45岁女性进行面部线性测量、头颅X线定位片头影... 目的:通过探讨颧骨颧弓肥大的诊断标准及颧骨额突至上颌窦外上角的距离和上颌窦前壁的厚度,从而为临床面部轮廓整形手术更安全、有效的实施提供更加精确的参考指标。方法:通过对120名20 ̄45岁女性进行面部线性测量、头颅X线定位片头影测量及三维CT数据,以及30例颅骨标本测量,50例女性颧骨颧弓肥大及颞部凹陷患者整复手术,通过数据记录以及术前、中、后照片对比、结果统计学处理分析,以确定正常成年女性的颧骨颧弓大小、突度、位置和颧骨额突至上颌窦外上角的距离及上颌窦前壁的厚度。结果:确定颧骨颧弓肥大的诊断标准,面部宽度比值为0.76。颧骨额突至上颌窦外上角的距离为4.31cm。上颌窦前壁的厚度为0.51mm。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诊断颧骨颧弓肥大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为临床颧骨整复手术更加精确、更加安全地得以实施,以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了重要理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轮廓整复术 颧骨 上颌窦 临床解剖学
下载PDF
寰枢关节周围关系的临床解剖学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新忠 荆珏华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10期1284-1286,共3页
关键词 寰枢关节 临床解剖学
下载PDF
临床解剖学的回顾与展望——庆祝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成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共2页
关键词 临床解剖学 中国解剖学 学分 医学发展
下载PDF
咬肌血供及血管构筑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进民 王兴海 +4 位作者 李忠华 刘畅 刘文军 陈浩 钟世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619-621,F007,共4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咬肌的血供及血管构筑,为咬肌下颌角良性肥大畸形矫正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15例新鲜头颈部标本,对其中的13例25侧经双侧颈总动脉插管,加压注入红色过氯乙烯填充剂,经自然腐蚀后制成带颅骨的头部血管铸型标本,观察咬... 目的:进一步探讨咬肌的血供及血管构筑,为咬肌下颌角良性肥大畸形矫正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15例新鲜头颈部标本,对其中的13例25侧经双侧颈总动脉插管,加压注入红色过氯乙烯填充剂,经自然腐蚀后制成带颅骨的头部血管铸型标本,观察咬肌的动脉来源及血管构筑;另2例灌注红色乳胶,解剖咬肌的动脉来源及分布。结果:咬肌营养血管来源于咬肌动脉和邻近动脉咬肌支。25侧标本中供应咬肌的动脉共有147支,其中上颌动脉发出的咬肌动脉25支,每侧1支;邻近动脉咬肌支共有122支,每侧约4.9支。邻近动脉咬肌支中面横动脉咬肌支有1.8支±0.72支,面动脉咬肌支为1.4支±0.56支,颈外动脉咬肌支为1.08支±0.64支,面动脉下颌支的咬肌支为0.5支±0.5支。各咬肌动脉入咬肌后发出分支相互吻合,构成丰富的咬肌血管网。结论:咬肌的血供以邻近动脉咬肌支为主;在行咬肌下颌角良性肥大畸形矫正术切除部分咬肌时,应避免损伤邻近动脉咬肌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肌 血供 血管构筑 临床解剖学
下载PDF
腰骶移行椎临床解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杜心如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6-608,共3页
腰骶移行椎是较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近年随着对腰痛病因研究的深入,有关腰骶移行椎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现将相关资料做一综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临床解剖学 发育异常
下载PDF
骨间背侧神经的临床解剖学及体表定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军茂 王鹏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14期1691-1692,1695,共3页
目的研究骨间背侧神经(PIN)的临床解剖学特征及体表定位方法,以减少前臂手术中对PIN的损伤。方法取防腐成人尸体上肢标本24侧,解剖出桡神经及其分支。在前臂旋后90°位时测量掌侧手术入路时PIN相关结构特点,在前臂旋前90°位,... 目的研究骨间背侧神经(PIN)的临床解剖学特征及体表定位方法,以减少前臂手术中对PIN的损伤。方法取防腐成人尸体上肢标本24侧,解剖出桡神经及其分支。在前臂旋后90°位时测量掌侧手术入路时PIN相关结构特点,在前臂旋前90°位,显露旋后肌及PIN,测量背侧手术入路时PIN相关结构特点。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在PIN穿出旋后肌部位在前臂的比例,同时观察PIN穿出旋后肌管后各肌支的分布及形态特点。结果PIN自桡神经主干发出的位置与AB线的距离为(3.25±10.7)mm。PIN穿入旋后肌的位置距AB线的垂直距离为(29.87±3.1)mm,桡动脉返支与AB线的垂线距离为(25.74±2.6)mm。PIN穿出旋后肌的部位与肱骨外上髁的距离(AC)为(68.4±17.6)mm,且C点位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 ister结节连线AE线的尺侧,与AE连线的水平距离为(5.6±1.3)mm,肱骨外上髁与尺骨茎突尖端(AD线)的长度为(235.7±22.8)mm,AC与AD之比为0.28±0.06。结论准确的体表定位可为前臂手术中避免损伤神经血管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背侧神经 临床解剖学 神经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