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风险评估
1
作者 吴小建 陈云霞 吉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0077-0079,共3页
讨论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然后进行临床医学风险性预测评估。方式 对2020年2月~2021年9月期内接诊的120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数据开展回望式剖析,其中还有60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讨论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然后进行临床医学风险性预测评估。方式 对2020年2月~2021年9月期内接诊的120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数据开展回望式剖析,其中还有60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一个有60例纯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对照试验组。对2组患者住院时的一般临床数据及其血液学指标值,与此同时测算CHA2DS2-VASc得分;对2组得到数据信息行单因素及多种因素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对有价值的要素协同CHA2DS2-VASc得分并对产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2组RDW、LDL-C、Fib和LVEF有显著性(P<0.05);2组间TC、TG和D-二聚体浓度值无显著性(P>0.05),多自变量线性回归模型Logistic其中包含9个单变量分析数据具备统计意义的自变量。结果显示,年纪≥70岁、冠心病、糖尿病患者、RDW>13.3%、Fib>3.9mg/dL、LVEF<55%是是非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缺血性卒中自主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龄、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左房增大是是非非瓣膜性房颤自主的危险因素,CHA2DS2-VASc得分 WBC NLR TC Lp(a)协同指标值可提升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产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临床风险评估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长期用药的临床风险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增珠 李刚 +2 位作者 陈集志 熊贤兵 王丹辉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11期663-665,共3页
目的了解质子泵抑制剂长期用药的临床风险研究现状。方法以"质子泵抑制剂"、"风险"、"Meta"为关键词,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带来诸多... 目的了解质子泵抑制剂长期用药的临床风险研究现状。方法以"质子泵抑制剂"、"风险"、"Meta"为关键词,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带来诸多风险,如骨折、呼吸系统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艰难梭杆菌感染等,临床在制定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方案时应结合患者病情综合考虑,尽量避免因长期使用该类药物所带来的临床用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长期用药 临床风险
下载PDF
关于建立北京市重症医学专业质量管理和临床风险信息系统的思考和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庄海舟 李昂 +1 位作者 段美丽 翁以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4期1965-1966,1968,共3页
随着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并逐步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整体要求和部署、北京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城市卫生公共事件的不断出现,以及各种交通、地质和灾害天气不断发生的现状,迫切要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高整体信息管理水平,
关键词 重症医学 质控管理 临床风险 信息系统
下载PDF
反社会人格障碍早期临床风险概念化及操作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振宇 Jean-Francois Bureau +2 位作者 M.Ann Easterbrooks 赵旭东 Karlen Lyons-Ruth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索早期临床风险是否构成反社会人格障碍罹患的危险因素及早期临床风险和儿童虐待的关系。方法用回顾性的自我报告虐待法和儿童保护机构虐待纪录获得法分别测量了120例早期成年人儿童虐待和早期临床风险。以反社会人格障碍作为结... 目的探索早期临床风险是否构成反社会人格障碍罹患的危险因素及早期临床风险和儿童虐待的关系。方法用回顾性的自我报告虐待法和儿童保护机构虐待纪录获得法分别测量了120例早期成年人儿童虐待和早期临床风险。以反社会人格障碍作为结果变量,进行阶层回归分析、统计学中介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儿童虐待和早期临床风险相关(效应强度0.38,P=0.007),但儿童虐待不能中介早期临床风险的作用。早期临床风险(症状Β=0.28P=0.03,诊断Wald=5.83P=0.01)和儿童虐待(症状Β=0.22,P=0.03;诊断Wald=2.98,P=0.04)分别独立地和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关。结论儿童虐待和早期临床风险都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需要对早期临床风险进行独立概念化和操作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社会人格障碍 儿童虐待 早期临床风险
下载PDF
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铎安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9期69-70,共2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以改进骨质疏松初次骨折的防范措施,预防二次骨折。方法对80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初次骨折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二次骨折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C...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以改进骨质疏松初次骨折的防范措施,预防二次骨折。方法对80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初次骨折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二次骨折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CHARLSON合并症值、骨密度T值、平/侧卧时间、站立时间、躺卧与站立之间转换的时间间隔以及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大龄女性、躺卧与站立之间转换的时间间隔比较长、好发于股骨、椎骨部位。结论女性、股骨、椎骨部位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具有再次骨折的高风险,患者自身应做好自我保护,临床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防范措施,预防二次骨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后再骨折 临床风险因素
下载PDF
持续性房颤与阵发性房颤患者出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风险 被引量:6
6
作者 金勇 许南燕 罗伟良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81-382,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持续性房颤与阵发性房颤患者出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风险。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1日-2016年10月1日期间收治的62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其中23例患者为持续性房颤,设为甲组;21患者为阵发性房颤,设... 目的:探讨和分析持续性房颤与阵发性房颤患者出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风险。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1日-2016年10月1日期间收治的62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其中23例患者为持续性房颤,设为甲组;21患者为阵发性房颤,设为乙组;18例患者不存在房颤,设为丙组。对比三组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和年龄构成、血脂指标情况。结果:甲组和乙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年龄都在35岁之上,并且大于60岁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35-60岁间的患者(P<0.05)。甲乙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丙组患者(P<0.05);甲乙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丙组患者(P<0.05)。结论:持续性房颤以及阵发性房颤会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在临床上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风险
下载PDF
肝病临床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友章 姬爱冬 《河南中医》 2006年第4期31-34,共4页
根据肝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结合其病理分级和并发症等制定一套肝病临床分级和风险评估体系,可以使肝病病情程度、诊断、疾病发展演变、预后转归以及治疗的效果用等级资料进行半定量化,这对于临床和科研以及流行病学统计都具有指导意... 根据肝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结合其病理分级和并发症等制定一套肝病临床分级和风险评估体系,可以使肝病病情程度、诊断、疾病发展演变、预后转归以及治疗的效果用等级资料进行半定量化,这对于临床和科研以及流行病学统计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使病人对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知情权,增加医患交流,减少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临床风险评估体系 临床特点 生化指标 病理分级 并发症
下载PDF
BNP在重症肺炎患者临床风险和预后估计中的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细江 郑诚 王昌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2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风险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测定重症肺炎患者入院时血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比...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风险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测定重症肺炎患者入院时血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比较其在存活、死亡患者的差异;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血BNP与APACHEⅡ、血hs-CRP、氧分压(PO_2)的相关性;分别绘制BNP、APACHEⅡ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本组重症肺炎患者68例,存活41例,死亡17例,死亡率39.71%;生存组患者血BNP、hs-CRP和APACHEⅡ较死亡组明显降低[BNP:216.00ng/L(26,936)比482.00ng/L(31,1156),P<0.01);hs-CRP:(93.10±36.73)mg/L比(117.00±39.29)mg/L,P<0.05;APACHEⅡ:(19.76±6.21)分比(25.15±7.36)分,P<0.01];生存组血PO_2较死亡组明显升高[(75.10±13.56)mm Hg比(56.11±8.02)mm Hg,P<0.01];重症肺炎患者血BNP水平与hs-CRP、APACHEⅡ呈正相关性(r=0.509,r=0.665),与PO_2呈负相关(r=-0.530);BNP预测死亡的AUC为0.745。结论 BNP可作为重症肺炎患者临床风险、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BNP HS-CRP APACHEⅡ PO2 临床风险 预后
下载PDF
“瑞士奶酪模型”用于临床风险管控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志勤 《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5-32,共8页
"累积行为效应"也被称为"瑞士奶酪模型"。该"模型"用于航空安全管理已经多年,近年有学者尝试用于医疗安全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研究自2011年开始"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并在管理目标推进的... "累积行为效应"也被称为"瑞士奶酪模型"。该"模型"用于航空安全管理已经多年,近年有学者尝试用于医疗安全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研究自2011年开始"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并在管理目标推进的过程中,将"累积行为效应"理论即"瑞士奶酪模型"和PDCA持续改进法则用于患者安全管理,完善了诸多医疗制度和诊疗流程。如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技危急值管理制度、手术标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重大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危重病人交接流程、心肺复苏急救流程等。"瑞士奶酪模型"用于临床风险管控,减少了医疗损害的发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奶酪模型 累积行为效应 临床风险 管控
下载PDF
我院建立“临床风险三时段自查报告”长效运行机制的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鑫杰 《中国医院》 2013年第7期40-42,共3页
当前,医患关系处于十分敏感的非常时期,预防科室临床风险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投诉率,保障正常的医疗工作有序地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参照国际临床风险管理模式,结合医院的特点进行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确立了临床风险三... 当前,医患关系处于十分敏感的非常时期,预防科室临床风险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投诉率,保障正常的医疗工作有序地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参照国际临床风险管理模式,结合医院的特点进行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确立了临床风险三时段自查报告工作流程,并通过有效的监督手段予以落实,有效降低了临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风险 自查报告 长效机制
下载PDF
对护生进行临床风险教育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岳晓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34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教育方法对护生在护理工作中有效规避临床风险的意义。方法:将158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工作风险教育,实习结束时,对医院进行护生临床护理实践规范化满意率、差错事故发生率及护... 目的:探讨不同教育方法对护生在护理工作中有效规避临床风险的意义。方法:将158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工作风险教育,实习结束时,对医院进行护生临床护理实践规范化满意率、差错事故发生率及护生自身受伤害率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生的护理行为规范化调查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错事故发生率及护生自身受伤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习护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的临床风险教育有利于实习护生的自身安全保护,并在整个实习阶段可以预见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降低护理操作风险,同时提升了带教护师的应对能力和风险意识,使笔者所在医院实习生的实习质量及护理实践安全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临床风险 教育方法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研究
12
作者 彭志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2期132-133,共2页
目的 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50例,对其一般资料、时间、类型、骨密度进行测定,依照骨折与再骨折情况将患者分为初次骨折组22例,再骨折组28例,结合Charlson及T值分析,为骨质疏松后... 目的 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50例,对其一般资料、时间、类型、骨密度进行测定,依照骨折与再骨折情况将患者分为初次骨折组22例,再骨折组28例,结合Charlson及T值分析,为骨质疏松后再骨折风险进行系统化分析。结果 无论是骨质疏松初次骨折还是骨质疏松后再骨折,均以女性患者居多,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骨折组Charlson合并症指数为0-2时比例明显多于初次骨折组(P〈0.05)。在骨折部位方面,初次骨折组与再骨折组分布相近,多集中于椎体和股骨。以卧位转站位时间作为评估损伤程度,再骨折组转换时间〉15s比例显著高于初次骨折组(P〈0.05)。结论 由于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具有较多的临床风险,患者发生骨折后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加以预防,尽可能降低再骨折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后再骨折 临床风险
下载PDF
新生儿病房临床风险事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锦凤 方小燕 +2 位作者 刘杰波 邹晓清 林坚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36-437,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临床风险事件的特点及规律,为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临床参号。【方法】采用调查表对884例新生儿进行登记、追访,对临床风险事件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46例临床风险事件,其中直接风险为41例,占...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临床风险事件的特点及规律,为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临床参号。【方法】采用调查表对884例新生儿进行登记、追访,对临床风险事件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46例临床风险事件,其中直接风险为41例,占风险事件总数的89.1%;皮肤损害、医嘱执行延误及病情观察不仔细是新生儿最为常见的风险事件;临床风险事件多发生在夜间,发生率占风险事件的76.1%。【结论】临床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风险事件以直接风险和夜间发生为主,提示主观原因是临床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相应管理和夜间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病房管理 临床风险事件 夜间预警制度
下载PDF
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穆秉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2期509-510,共2页
目的本文将对骨质疏松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骨质疏松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以及有效预防措施,为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情况的发生率以及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骨折组与再骨折组骨质疏松患者均详细询... 目的本文将对骨质疏松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骨质疏松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以及有效预防措施,为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情况的发生率以及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骨折组与再骨折组骨质疏松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并检测两组患者BMD-T值、Charlson合并症指数、平卧位到站立位的转换间隔时间等,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骨质疏松患者为女性、年龄较大、平卧位到站立位转换间隔时间较长、患者前次发生骨折部位位于椎体或股骨等因素均为其发生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符合上述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临床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从而尽量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后再骨折 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危重症临床风险评分系统的外部验证
15
作者 郭颖异 李晓鹤 +4 位作者 刘宁静 卓楚越 肖书念 卓超 刘映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评价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症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对医疗资源充足地区患者的适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11日—2月22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的病例,并进行严重程度分型。危重症COVID-19患者被定义为入住ICU、... 目的评价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症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对医疗资源充足地区患者的适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11日—2月22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的病例,并进行严重程度分型。危重症COVID-19患者被定义为入住ICU、有创机械通气或死亡的患者。使用COVID-19危重症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线上计算器对研究对象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用SPSS 16.0软件进行Hosmer-Lemeshow检验,用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验证模型的校准度和区分度。结果共112例患者被纳入回顾性验证研究。其中严重COVID-19患者26例(23.2%),3例死亡(2.7%)。COVID-19患者危重症风险预测评分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P>0.05,AUC为0.681(P=0.002,95%CI 0.547~0.814),特异度为0.977,灵敏度为0.385。结论该模型预测在医疗资源充足条件下的COVID-19患者危重症发生风险的效能较差。未来应该建立更适合用于医疗资源充足时的COVID-19危重症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临床风险评分 危重症患者 医疗资源
下载PDF
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临床风险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叶远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7期128-128,共1页
目的:对骨质疏松骨折再骨折的临床风险进行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所接收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46例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时间、骨折类型、股骨颈DXA骨密度测定T值以及Charlson合并症... 目的:对骨质疏松骨折再骨折的临床风险进行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所接收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46例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时间、骨折类型、股骨颈DXA骨密度测定T值以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进行分析,以对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出现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患者的年龄均在75岁以上,其中女性患者为33例,占71.7%,骨折类型63.0%均为椎体骨折后再发生股骨胫骨折,其次即为股骨胫骨折后再发生股骨胫骨折,其两次骨折间隔时间平均为(1.5±1.9)年。以此得知骨质疏松骨折再骨折的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具有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史以及骨密度-T值<3.5、运动协调技能有所衰退。结论: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因素主要为高龄、女性以及具有锥形骨折和髋部骨折史等,所以在骨折发生之后一定要根据其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的再骨折发生率进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后再骨折 临床风险
下载PDF
基于临床风险信号的含何首乌中药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雷超 王志飞 谢雁鸣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12期1384-1387,共4页
临床上,中药何首乌及其制剂导致的肝损伤类型主要为免疫特异质肝损伤,目前此类型肝损伤的临床风险信号挖掘主要集中在特异性体质及基础疾病、基因标志物、免疫组库、血清代谢物等方面,免疫特异性肝损伤发病隐匿、不易识别,本次研究从免... 临床上,中药何首乌及其制剂导致的肝损伤类型主要为免疫特异质肝损伤,目前此类型肝损伤的临床风险信号挖掘主要集中在特异性体质及基础疾病、基因标志物、免疫组库、血清代谢物等方面,免疫特异性肝损伤发病隐匿、不易识别,本次研究从免疫毒性角度出发,对含何首乌中药免疫毒性进行初步探讨和挖掘,为下一步的临床试验找准切入点和研究方向,为深入挖掘临床风险信号并构建何首乌肝损伤预警模型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免疫特异质 肝损伤 临床风险信号 免疫毒性
下载PDF
减少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风险的循证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4期157-158,共2页
目的应用循证方法分析减少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风险。方法对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问题。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及Cochrane,检... 目的应用循证方法分析减少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风险。方法对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问题。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及Cochrane,检索时间为1992年1月~2013年10月,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提取和质量评估,根据牛津循证医学所提出的证据分级标准评价文献质量,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出相关文献17篇,其中1篇为系统评价/Meta分析,其余16篇文献均为对照研究。1篇系统评价/Meta系统评价文献中,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和死亡。16篇对照研究文献中,有5篇文献中患者溃疡发作,6篇文献中溃疡愈合,3篇文献中患者溃疡复发、5篇文献中患者消化道出血、1篇文献中患者死亡。结论通过应用循证方法发现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风险在不断增加,临床治疗应重视对糖尿病患者消化道的保护,综合控制多种危险因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 循证应用 临床风险
下载PDF
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连昭智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2282-2283,共2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并对其作出简单评价。方法:选择110例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骨折发生情况为依据将患者分为骨折组75例与再骨折组35例,对骨折组和再骨折组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时... 目的:分析并探讨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并对其作出简单评价。方法:选择110例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骨折发生情况为依据将患者分为骨折组75例与再骨折组35例,对骨折组和再骨折组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时间、合并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骨折组75例患者,共有2例患者发生再次骨折情况,发生率为2.7%;骨折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5.13±5.04)岁,再次骨折组平均年龄为(70.12±6.14)岁,再骨折组明显比骨折组高;骨折组共有患者75例,55例为女性,所占比例为73.3%,再骨折组共有患者35例,26例为女性,所占比例为74.3%,再骨折组所占比例明显比骨折组高;骨折组由平卧转换为站立位所花时间为(12.89±4.03)s,再骨折组所花时间为(26.12±9.01)s,骨折组明显优于再骨折组;通过对多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女性、高龄、椎体骨折患者、骨密度-T值在3.5以下的患者,再骨折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一些。结论:应加大力度对骨质疏松患者再次发生骨折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其中存在的各种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可以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使患者的防范性意识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骨折后再骨折的发生率,最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再骨折 临床风险
下载PDF
a-β2GPⅠ、Hcy水平检测及临床风险因子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坦 赵星鹏 +1 位作者 王会林 胡志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4期3528-3532,共5页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β2GPⅠ)、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及临床风险因子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意义。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于该院就诊并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167例纳入研究,作为患者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行...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β2GPⅠ)、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及临床风险因子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意义。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于该院就诊并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167例纳入研究,作为患者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行体检健康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人群血清a-β2GPⅠ、Hcy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大血小板比率(LPR)、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对a-β2GPⅠ和Hcy水平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β2GPⅠ、Hcy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价值。分析a-β2GPⅠ、Hcy水平、临床风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将患者组167例患者分为初发组(107例)和复发组(60例),比较两组a-β2GPⅠ、Hcy水平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手术史、颈动脉斑块形成等临床风险因子的情况。结果患者组a-β2GPⅠ和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β2GPⅠ和Hcy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时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曲线下面积(AUC)最大。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β2GPⅠ和Hcy水平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呈正相关(r>0,P<0.05),但a-β2GPⅠ与Hcy水平无相关性(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β2GPⅠ、Hcy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仅Hcy与PLT之间呈负相关(r=-0.169,P<0.05)。复发组患冠心病、糖尿病和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均高于初发组(P<0.05)。结论a-β2GPⅠ、Hcy水平联合检测并结合临床风险因子进行评估有助于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 同型半胱氨酸 临床风险因子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