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塌陷临界土洞的极限平衡高度公式 被引量:59
1
作者 王滨 贺可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8-462,共5页
土洞的产生和发展是岩溶塌陷的基础,临界土洞是土洞发展的最终阶段,以临界土洞为界,岩溶塌陷在时间和空间上划分为内部塌陷阶段和地表塌陷阶段。内部塌陷阶段是土洞在覆盖层土体内部的发育扩展阶段,土洞顶板土体的破坏形式类似于地下洞... 土洞的产生和发展是岩溶塌陷的基础,临界土洞是土洞发展的最终阶段,以临界土洞为界,岩溶塌陷在时间和空间上划分为内部塌陷阶段和地表塌陷阶段。内部塌陷阶段是土洞在覆盖层土体内部的发育扩展阶段,土洞顶板土体的破坏形式类似于地下洞室洞顶围岩的破坏。根据地下洞室普氏平衡拱理论,建立覆盖层土体的天然平衡拱高度,即临界土洞的极限平衡高度公式,并以唐山市体育场岩溶塌陷为例,对该公式进行验证评价,计算所得塌陷的临界土洞高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误差仅为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内部塌陷阶段 临界土洞极限高度公式 唐山市体育场
下载PDF
岩溶塌陷临界土洞高度的确定——以唐山市体育场岩溶塌陷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滨 贺可强 孙建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320-324,共5页
土洞的产生和发展是岩溶塌陷的基础和前提,临界土洞是土洞发展的最终阶段,以临界土洞为界,岩溶塌陷在时间和空间上划分为内部塌陷阶段和地表塌陷阶段。内部塌陷阶段是土洞在覆盖层土体内部的发育扩展阶段,土洞顶板土体的破坏形式类似于... 土洞的产生和发展是岩溶塌陷的基础和前提,临界土洞是土洞发展的最终阶段,以临界土洞为界,岩溶塌陷在时间和空间上划分为内部塌陷阶段和地表塌陷阶段。内部塌陷阶段是土洞在覆盖层土体内部的发育扩展阶段,土洞顶板土体的破坏形式类似于地下洞室洞顶围岩的破坏。根据地下洞室普氏平衡拱理论,建立覆盖层土体的天然平衡拱高度,即临界土洞高度公式,并以唐山市体育场岩溶塌陷为例,对该公式进行验证评价,计算所得塌陷的临界土洞高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误差仅为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内部塌陷阶段 临界土洞高度 普氏理论 唐山市体育场
下载PDF
覆盖型岩溶土洞对地下水升降作用的响应及其塌陷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洪儒宝 简文彬 陈雪珍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0-247,共8页
福建省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发育,其发育程度仅次于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为研究岩溶塌陷的演化过程,本文以福建省典型覆盖型岩溶塌陷为研究对象,现场采取了覆盖层土样,在自制的物理模型箱中布设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孔隙水压力计、沉降计等... 福建省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发育,其发育程度仅次于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为研究岩溶塌陷的演化过程,本文以福建省典型覆盖型岩溶塌陷为研究对象,现场采取了覆盖层土样,在自制的物理模型箱中布设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孔隙水压力计、沉降计等监测仪器获取不同条件下覆盖层土体的应力-应变信息,分析了覆盖层土体的响应情况,研究了典型覆盖层岩溶塌陷的发展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第四系覆盖层孔隙水位升降作用下,土层的孔隙水压力值基本呈等幅变化,底层土体变形最弱,顶层土体变形最大,两者的应变差值最大可达5倍。水位升降对土洞周围土体的破坏较小,土洞尚未形成。(2)岩溶水水位反复升降的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增减与渗流水位变化同步;同一水平面上越靠近溶洞的土体产生的应变越大,且土层越高,应变差值越大,顶层土体应变差值达2000με。土洞顶板变形在水动力作用与真空吸蚀作用下不断向上发展,当变形发展超过临界土洞高度40 cm时,形成地面塌陷。(3)典型覆盖型岩溶塌陷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土洞发育-覆盖层内部塌陷-地表塌陷3个不同阶段。(4)闽西南岩溶土洞塌陷大多发生于山间盆地河谷两侧地下水强径流排泄区,覆盖层厚度较大,多为第四系冲洪积的砂砾、含砾石黏性土、粉质黏土层等,其成灾机理具其地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型岩溶 模型试验 光纤光栅 临界土洞 演化过程
下载PDF
枣庄岩溶塌陷形成机理与致塌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贺可强 王滨 万继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4-569,574,共7页
渗压效应是指由于降雨入渗补给岩溶地下水,而对盖层土体产生的综合作用,包括静水增荷效应、垂直渗透效应、吸水软化效应及负压封闭效应。渗压效应致塌机制是多年持续采水区降落漏斗中心部位岩溶塌陷的主要力学机制。本文根据普氏理论及... 渗压效应是指由于降雨入渗补给岩溶地下水,而对盖层土体产生的综合作用,包括静水增荷效应、垂直渗透效应、吸水软化效应及负压封闭效应。渗压效应致塌机制是多年持续采水区降落漏斗中心部位岩溶塌陷的主要力学机制。本文根据普氏理论及极限平衡理论分别建立了内部塌陷阶段临界土洞的高度表达式及地表塌陷阶段的渗压效应致塌力学模型,并用表达式及模型对枣庄市的岩溶塌陷进行了验证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与实际塌陷情况符合较好,建立的表达式与模型基本上反映了该地区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渗压效应 临界土洞 力学模型 普氏理论 极限平衡理论
下载PDF
岩溶塌陷发育的时空阶段性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滨 贺可强 高宗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4-27,共4页
岩溶塌陷是土洞形成与发展的结果 ,临界土洞的形成是土洞发育的最终阶段。以临界土洞为界 ,岩溶塌陷的整个发育形成过程从时间和空间上划分为内部塌陷和地表塌陷两个密不可分的阶段。内部塌陷阶段是土洞发育与扩展即覆盖层岩土体逐渐破... 岩溶塌陷是土洞形成与发展的结果 ,临界土洞的形成是土洞发育的最终阶段。以临界土洞为界 ,岩溶塌陷的整个发育形成过程从时间和空间上划分为内部塌陷和地表塌陷两个密不可分的阶段。内部塌陷阶段是土洞发育与扩展即覆盖层岩土体逐渐破坏的缓变过程 ,土体的破坏为拉张破坏与剪切破坏相复合的混合破坏方式 ;地表塌陷阶段是土洞扩张导致地表土体破坏塌落的突变过程 ,土体破坏为剪切破坏或拉张破坏 ,不同的破坏方式将在地表形成不同形状的塌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临界土洞 内部塌陷 地表塌陷 时空阶段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