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电场阻尼电力系统振荡的机理及时滞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卓 郝正航 秦水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8-14,共7页
为改善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的阻尼影响,提出了附加有功控制策略并分析了通信时滞对附加控制效果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风电场阻尼电力系统的机理,推导了风电场提供正阻尼的解析条件。基于该条件,设计了附加有功控制策略,将风电场公共母线的... 为改善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的阻尼影响,提出了附加有功控制策略并分析了通信时滞对附加控制效果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风电场阻尼电力系统的机理,推导了风电场提供正阻尼的解析条件。基于该条件,设计了附加有功控制策略,将风电场公共母线的频率增量作为附加控制器的输入,附加控制器的输出经通信网络作用于各风电机组,以改善风电场整体动态行为,达到对电力系统产生正阻尼的作用。然后,考虑了通信时滞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提出并证明了求解风电场提供零阻尼的临界时滞以及计算系统发生Hopf分岔的临界时滞的2个命题,以作为附加有功控制的约束条件。最后,通过时域仿真表明,附加有功控制可显著增强电力系统阻尼;在引入时滞因素后发现,随着时滞的增大,系统阻尼相应变化。根轨迹分析与频率特性分析验证了风电场提供正阻尼条件及时滞影响相关命题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临界时滞 电力系统阻尼 附加有功控制 双馈感应发电机
下载PDF
考虑间隙反馈控制时滞的磁浮车辆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晗 曾晓辉 史禾慕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0-557,共8页
常导磁吸型(EMS)磁悬浮列车在悬浮控制中的每个环节,时滞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滞超过一定程度后,系统有可能失稳.本文针对EMS磁浮列车控制环节的临界时滞与车辆参数(如运行速度、反馈控制增益、导轨参数和悬挂参数)的关系开展研究.建立了... 常导磁吸型(EMS)磁悬浮列车在悬浮控制中的每个环节,时滞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滞超过一定程度后,系统有可能失稳.本文针对EMS磁浮列车控制环节的临界时滞与车辆参数(如运行速度、反馈控制增益、导轨参数和悬挂参数)的关系开展研究.建立了磁浮车辆/导轨耦合动力学模型,车辆包含1节车辆和4个磁浮架,考虑车辆的10个自由度,每个磁浮架上包含4个悬浮电磁铁.导轨模拟为一系列简支Bernoulli-Euler梁,采用模态叠加法对导轨振动方程进行求解.采用传统线性电磁力模型实现车辆和轨道的耦合.采用比例–微分控制算法对电磁铁电流进行反馈控制,实现车辆稳定悬浮,并假设时滞均发生在控制环节,且只考虑间隙反馈控制环节的时滞.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编写了数值仿真程序,计算得到车辆导轨耦合系统在考虑间隙反馈控制时滞时的响应.将系统运动发散时的时滞大小视为临界时滞,开展了参数规律影响分析.通过分析,给出了提高时滞条件下车辆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增大导轨的弯曲刚度和阻尼比,减小间隙反馈控制增益并增大速度反馈控制增益,以及增大二系悬挂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S磁浮列车 稳定性 临界时滞 反馈控制增益
下载PDF
控制器时滞对磁浮系统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晓昊 马卫华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9-143,147,共6页
为研究EMS型磁浮列车悬浮控制器的时滞对磁浮稳定性的影响,解决磁浮列车悬浮不稳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双环反馈控制系统的单自由度电磁悬浮模型;以控制器时滞作为参量,通过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判断系统特征根分布,定量给出了系统发生H... 为研究EMS型磁浮列车悬浮控制器的时滞对磁浮稳定性的影响,解决磁浮列车悬浮不稳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双环反馈控制系统的单自由度电磁悬浮模型;以控制器时滞作为参量,通过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判断系统特征根分布,定量给出了系统发生Hopf分岔的时滞临界值,并指出控制器时滞大于临界值时,系统平衡点不再稳定。研制了一种单自由度悬浮试验台,通过数值仿真与台架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系统 控制器 HOPF分岔 试验台 临界 磁浮列车
下载PDF
基于饱和发生率、人工防治时滞等非线性变化特征的松材线虫病生态侵染模型构建研究
4
作者 董瑞林 侯艳闯 丁宇婷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102,共11页
针对松材线虫病的在森林传播会导致毁灭性病虫害问题,以松褐天牛在松材线虫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作用为基础,构建了基于饱和发生率、人工防治延迟时滞等非线性变化特征的生态侵染模型.模型将媒介昆虫分为易感天牛和染病天牛,通过分析饱和发... 针对松材线虫病的在森林传播会导致毁灭性病虫害问题,以松褐天牛在松材线虫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作用为基础,构建了基于饱和发生率、人工防治延迟时滞等非线性变化特征的生态侵染模型.模型将媒介昆虫分为易感天牛和染病天牛,通过分析饱和发生率、人工防治时滞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模拟求解并预测松材线虫病对森林生态侵染的发生趋势.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人工防治不存在时间延迟(τ=0)时,天牛种群将在一段时间后达到稳态,病害不会发生大规模爆发;当人工防治力度低于24%左右时,易感天牛和染病天牛的种群数量随防治呈上升趋势,无法达到防治效果;当人工防治力度超过24%左右时,防治力度越强,染病天牛的种群数量越少且减小速率越快,可以达到防治效果;人工防治延迟的临界时滞为1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饱和发生率 人工防治 生态侵染模型 Hopf分支规范型 临界时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