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酸燕麦β-葡聚糖酯结构对其临界自聚集浓度和胶束粒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祝佩佩 陈芳 +1 位作者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6,共5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探讨了脂肪酸燕麦β-葡聚糖酯(fatty acid oatβ-glucan esters,FAOGE)的结构对其临界聚集浓度(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CAC)值和胶束粒径的影响。考察的FAOGE结构参数包括:燕麦β-葡聚糖的分子质量(7.... 采用响应曲面法探讨了脂肪酸燕麦β-葡聚糖酯(fatty acid oatβ-glucan esters,FAOGE)的结构对其临界聚集浓度(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CAC)值和胶束粒径的影响。考察的FAOGE结构参数包括:燕麦β-葡聚糖的分子质量(7.4×10~4~16.8×10~4 D)、取代度(0.010±0.002~0.030±0.002)和酰基链长(6、8、10)。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FAOGE溶液的CAC值在质量浓度为0.050~0.165 mg/m L的范围内,其大小随着取代度、酰基链长的降低或β-葡聚糖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结构参数对CAC值的影响顺序为:酰基链长〉取代度〉燕麦β-葡聚糖分子质量。不同结构的FAOGE自聚集体的平均粒径在264.7~530.9 nm的范围内,且随着取代度、酰基链长的降低及β-葡聚糖分子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构参数对自聚集体的平均粒径的影响顺序为:取代度〉酰基链长〉燕麦β-葡聚糖分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β-葡聚糖酯 结构 临界聚集浓度 粒径
下载PDF
芘荧光探针法研究狭鳕鱼皮胶原蛋白临界聚集质量浓度 被引量:6
2
作者 闫鸣艳 李八方 +1 位作者 赵雪 张朝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6,共5页
芘荧光发射光谱的第一振动带和第三振动带强度比值(I1/I3)能够反映周围微环境的极性水平,并且芘荧光光谱不受胶原蛋白内源荧光的干扰,作者用芘荧光探针考察了狭鳕鱼皮胶原蛋白在pH=7.2的磷酸缓冲液中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当胶原蛋白质... 芘荧光发射光谱的第一振动带和第三振动带强度比值(I1/I3)能够反映周围微环境的极性水平,并且芘荧光光谱不受胶原蛋白内源荧光的干扰,作者用芘荧光探针考察了狭鳕鱼皮胶原蛋白在pH=7.2的磷酸缓冲液中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当胶原蛋白质量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芘荧光探针的I1/I3值有一突变,继续增大其质量浓度,I1/I3值趋向于定值,证明胶原蛋白在pH=7.2的磷酸缓冲液中,随质量浓度增大有明显的聚集行为。运用芘I1/I3值与胶原蛋白质量浓度对数的关系,通过作图法确定胶原蛋白的临界聚集质量浓度(CAMC)为0.138 g/L和0.48 g/L,结合不同质量浓度胶原蛋白溶液的聚集动力学曲线,故胶原蛋白的CAMC为0.48 g/L。由于胶原蛋白聚集过程在动力学上分为两个阶段,作者认为该胶原蛋白的聚集机理可能为协同成核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胶原蛋白 临界聚集质量浓度(CAMC)
下载PDF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自聚集现象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征 涂春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9-424,共6页
以壳聚糖为主链,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亲水性链段,癸二酸为疏水链段,合成了一系列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通过FTIR,1H NM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壳聚糖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由元素分析方法计算出衍生物的取代度.采用直接溶解法制备了壳聚糖... 以壳聚糖为主链,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亲水性链段,癸二酸为疏水链段,合成了一系列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通过FTIR,1H NM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壳聚糖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由元素分析方法计算出衍生物的取代度.采用直接溶解法制备了壳聚糖衍生物的空白胶束,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胶束的形态.由动态光散射(DLS)测定了胶束的粒径及分布,并以芘为分子探针,通过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壳聚糖衍生物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主链上疏水链段的取代度越大,其衍生物的临界聚集浓度越低,相同浓度下的胶束的粒径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 胶束 聚集 临界聚集浓度(CAC)
下载PDF
气液相变的自聚集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东 田勇 彭晓峰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1-286,共6页
应用分子自由程概念给出一种判别体相中活化与非活化分子的判据,基于分子自聚集理论,提出活化分子临界聚集浓度的概念,描述核心形成之前的物理图景。浓度较低时活化分子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达到临界聚集浓度时开始聚集,但只有聚集数小于... 应用分子自由程概念给出一种判别体相中活化与非活化分子的判据,基于分子自聚集理论,提出活化分子临界聚集浓度的概念,描述核心形成之前的物理图景。浓度较低时活化分子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达到临界聚集浓度时开始聚集,但只有聚集数小于5的聚集体能够在体相中稳定存在,过剩的活化分子只能无限聚集,形成临界核心,继而产生相分离,在无外界扰动时,临界聚集浓度点对应着气-液相变的过热极限点或过冷极限点。通过定量分析聚集体浓度和聚集数的关系,确定体相处于过热(过冷)极限点时体相与新相之间的界面特性,预测体相与微小新相之间的界面张力γ,对经典理论的形核率作出合理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相变 活化分子 分子自由程 分子自聚集理论 临界聚集浓度 形核率 均相沸腾
下载PDF
黄原胶存在时十四烷基甜菜碱的聚集行为
5
作者 陈爱民 徐桂英 +2 位作者 杨延莲 张莉 沈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表面张力和稳态荧光光谱的测定 ,探讨了黄原胶 (XC)存在时十四烷基甜菜碱 (C14 BE)的聚集作用。结果表明 ,少量XC存在时 ,有利于C14 BE在溶液表面上聚集 ,从而提高了C14 BE降低水表面张力的效率。XC含量较大时 ,C14 BE与XC在 [C14 B... 通过表面张力和稳态荧光光谱的测定 ,探讨了黄原胶 (XC)存在时十四烷基甜菜碱 (C14 BE)的聚集作用。结果表明 ,少量XC存在时 ,有利于C14 BE在溶液表面上聚集 ,从而提高了C14 BE降低水表面张力的效率。XC含量较大时 ,C14 BE与XC在 [C14 BE] <cmc时即开始聚集成复合物 ;C14 BE胶束平均聚集数N随XC含量增大而减小 ,但[C14 BE] =0 0 1mol·dm-3,疏水因子I1/I3 随XC含量增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些现象归因于XC与C14 BE分子通过两者的极性基团发生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十四烷基甜菜碱 疏水因子 平均聚集 临界聚集浓度 两性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C60吡咯烷羧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6
作者 刘绪峰 官文超 程珍贤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0-436,共7页
C60与亚氨基二乙酸甲酯[NH(CH2COOMe)2]的光化学反应制得2,5-双(甲氧羰基)富勒烯吡咯烷(1),产率为52%(基于已反应的C60).C60吡咯烷衍生物1与氯乙酸甲酯(C1CH2COOCH3)的N-烃基化反应,在微波辐射、无溶剂及相转移条件下,... C60与亚氨基二乙酸甲酯[NH(CH2COOMe)2]的光化学反应制得2,5-双(甲氧羰基)富勒烯吡咯烷(1),产率为52%(基于已反应的C60).C60吡咯烷衍生物1与氯乙酸甲酯(C1CH2COOCH3)的N-烃基化反应,在微波辐射、无溶剂及相转移条件下,得到2,5-双(甲氧羰基)-N-(甲氧羰基)甲基富勒烯吡咯烷(2),产率47%(基于C60吡咯烷衍生物1).C60吡咯烷衍生物1和2用NaH,CH30H水解后,经盐酸酸化得相应的二羧酸衍生物3和三羧酸衍生物4,产率分别为65%和53%(基于C60吡咯烷衍生物1和2)、C60吡咯烷衍生物1~4的结构由^1HNMR,^13CNMR,IR,FAB—MS和元素分析证实.用电导法测定了C60吡咯烷二羧酸3和三羧酸4钠盐的临界聚集浓度(CAC),分别为3.58×10^-4mol/L(3)和3.33×10^-4mol/L(4).这一结果被C60吡咯烷衍生物3和4,在临界聚集浓度(CAC)附近的UV—Vis光谱的特征变化所支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静态光散射(SLS)等方法也被用于检测C60吡咯烷衍生物3和4在临界聚集浓度(CAC)时的聚集行为,结果显示,C60吡咯烷衍生物3在缓冲溶液中(0.001 mol/LNaCO3-NaHCO3),其聚集体粒径的大小(Rg≈21 nm)不同于C60吡咯烷衍生物4(Rg≈23nm).C60吡咯烷二羧酸3钠盐的临界聚集浓度(CAC)比C60吡咯烷三羧酸4钠盐的临界聚集浓度(CAC)大,聚集体粒径大小的不同,表明C60单加成衍生物加成基团中羧基(COOH)数目的多少对其聚集行为的影响.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了C60吡咯烷二羧酸3和C60吡咯烷三羧酸4在缓冲溶液(0.05mol/L NaCO3-NaHCO3)中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活性.C60衍生物3和4对O2^-的清除呈现有明显的剂量效应,但当超过一定浓度时(3:~3.50×10^-4mol/L,4:~3.25×10^-4mol/L),清除效率出现转折,并下降.这一现象与电导率测定时出现的CAC现象相一致,进一步证实了C60吡咯烷二羧酸3和C60吡咯烷三羧酸4在较高浓度的水溶液中有聚集的倾向,也说明了C60吡咯烷二羧酸3和C60吡咯烷三羧酸4的聚集会影响其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反应 微波辐射 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 临界聚集浓度 静态光散射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下载PDF
溴化1-乙烯基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有序聚集
7
作者 赵亚梅 霍梦丹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7-23,共7页
为研究离子液体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及聚集过程热力学,采用一步法合成具有聚集行为的溴化1-乙烯基-3-十四烷基咪唑([C_(14)VIM^(+)][Br^(-)])功能化离子液体。以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及甲苯为溶剂,设计9种... 为研究离子液体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及聚集过程热力学,采用一步法合成具有聚集行为的溴化1-乙烯基-3-十四烷基咪唑([C_(14)VIM^(+)][Br^(-)])功能化离子液体。以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及甲苯为溶剂,设计9种不同极性的自组装体系。在一定条件和溶液体系下,获得球状、簇状、花瓣状和竹叶状等不同形貌的([C_(14)VIM^(+)][Br^(-)])有序聚集体。对([C_(14)VIM^(+)][Br^(-)])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聚集行为研究表明:([C_(14)VIM^(+)][Br^(-)])在纯溶剂体系中,该体系的临界聚集浓度(C_(AC))和反离子结合度(β)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离子的运动能力增强。([C_(14)VIM^(+)][Br^(-)])在二元混合溶剂体系中,其体系C_(AC)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β值随极性的减弱出现增大趋势,有利于大聚集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有序聚集机理 电导率 临界聚集浓度 反离子结合度
下载PDF
壳聚糖醋酸溶液中聚集体形貌研究
8
作者 王丽霞 《天津化工》 CAS 2010年第2期24-26,共3页
采用稳态荧光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DD88%壳聚糖醋酸溶液中的聚集行为。30℃0.3mol/L醋酸溶液中壳聚糖的临界聚集浓度为1.5g/L。低于临界聚集浓度时,壳聚糖聚集体表现为大量高度约0.6~3.5nm、轮廓长度约120-340nm的小尺寸聚... 采用稳态荧光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DD88%壳聚糖醋酸溶液中的聚集行为。30℃0.3mol/L醋酸溶液中壳聚糖的临界聚集浓度为1.5g/L。低于临界聚集浓度时,壳聚糖聚集体表现为大量高度约0.6~3.5nm、轮廓长度约120-340nm的小尺寸聚集体和少量尺寸分布不均一的高度约为8nm,轮廓长度200~400nm的大尺寸聚集体,高于临界聚集浓度时,大尺寸聚集尺寸增加,分布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荧光 聚集 临界聚集浓度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乳清蛋白自组装纤维形成的临界聚集质量浓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春红 冯金凤 +1 位作者 冯志彪 李冬梅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6,共8页
采用硫磺素T(Th T)荧光分析方法测定了乳清蛋白在p H 2.0,反应温度分别为343,353,358,363 K及383 K条件下纤维形成的临界聚集质量浓度(CAMC)。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性,采用不同的搅拌速度,结果表明,纤维形成的CAMC随反应温度的变化非常小,... 采用硫磺素T(Th T)荧光分析方法测定了乳清蛋白在p H 2.0,反应温度分别为343,353,358,363 K及383 K条件下纤维形成的临界聚集质量浓度(CAMC)。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性,采用不同的搅拌速度,结果表明,纤维形成的CAMC随反应温度的变化非常小,CAMC接近0.44 g/(100 m L)。用自组装的热力学原理分析纤维形成的过程,结果显示,乳清蛋白在p H 2.0和测定的反应温度条件下,纤维的形成是熵驱动的过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乳清蛋白质量浓度对纤维性形态的影响,结果证实了Th T荧光分析测定的CAMC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临界聚集浓度 纤维 结合能
原文传递
木质素胺在稀酸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10
作者 安兰芝 卢祥 刘祖广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3,共7页
为研究木质素胺在稀酸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采用表面张力仪、紫外分光光度仪、激光纳米粒度分析仪等方法测定了木质素胺在稀酸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吸光度、粒径和Zeta电位,探讨了无机盐及pH值对其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胺溶... 为研究木质素胺在稀酸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采用表面张力仪、紫外分光光度仪、激光纳米粒度分析仪等方法测定了木质素胺在稀酸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吸光度、粒径和Zeta电位,探讨了无机盐及pH值对其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胺溶液的临界聚集质量浓度(CAC)为0.10 g·L^(-1)。当质量浓度低于CAC时,木质素胺主要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当质量浓度大于CAC时,木质素胺主要以多分子聚集体的状态存在。木质素胺的Zeta电位随质量浓度升高先快速增加到最大值37.6 m V,随后略有降低。木质素胺呈现出一定的表面活性,在10.00 g·L^(-1)时的表面张力为44.09 m N·m^(-1)。在木质素胺溶液中加无机盐后,表面张力升高,Zeta电位降低,稳定性下降,容易聚集形成更大的颗粒而发生沉淀。p H值对木质素胺溶液聚集行为的影响与无机盐的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木质素胺 临界聚集质量浓度 聚集行为 无机盐
下载PDF
用荧光法分析大庆油田驱油用两亲聚合物的缔合行为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令伟 康万利 +2 位作者 范海明 蔚新艳 吴晓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7-160,167,共5页
两亲聚合物(HAP)是一种新型聚合物驱油剂,针对大庆油田驱油用两亲聚合物HAP-570和HAP-1200,利用荧光探针考察其缔合行为。结果表明:随着HAP质量浓度增加,疏水基团之间的缔合性增强;两亲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临界聚集浓度cCAC值越小... 两亲聚合物(HAP)是一种新型聚合物驱油剂,针对大庆油田驱油用两亲聚合物HAP-570和HAP-1200,利用荧光探针考察其缔合行为。结果表明:随着HAP质量浓度增加,疏水基团之间的缔合性增强;两亲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临界聚集浓度cCAC值越小;NaCl质量浓度越大,cCAC值越小,且HAP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影响越显著;Na+对cCAC值的影响符合公式lgcCAC=A-Blgc0,其中B值反映Na+对cCAC值的影响程度;两亲聚合物增黏能力较强,且黏度-浓度曲线与荧光探针确定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cCAC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两亲聚合物 临界聚集浓度 缔合行为 荧光探针 黏度
下载PDF
海藻酸辛酰胺的制备及其协同氨基SiO_2纳米粒稳定液体石蜡/水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秀琼 颜慧琼 +3 位作者 冯玉红 史载锋 王向辉 林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9-225,242,共8页
以辛胺为疏水改性剂,采用酰化法制得具有两亲性的海藻酸辛酰胺(ACA)。将ACA与采用修正Stber法制备的氨基二氧化硅(SiO_2-NH_2)纳米粒混合,在超声的作用下制得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FT-IR,~1H NMR和荧光光谱对AC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 以辛胺为疏水改性剂,采用酰化法制得具有两亲性的海藻酸辛酰胺(ACA)。将ACA与采用修正Stber法制备的氨基二氧化硅(SiO_2-NH_2)纳米粒混合,在超声的作用下制得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FT-IR,~1H NMR和荧光光谱对AC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采用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和光学显微镜探究了ACA,SiO_2-NH_2及其协同水分散体系的胶体性能和相应的Pickering乳液的形貌。结果表明:ACA的取代度为0.29,在0.15 mol/L Na Cl水溶液中的临界聚集浓度(cac)为0.42 g/L,表现出较强的两亲性能。ACA通过静电作用力成功地吸附于SiO_2-NH_2纳米粒上,使水动力学粒径只有155 nm的SiO_2-NH_2纳米粒增长至386 nm,Zeta电位由+22.2 mV转变为-30.7 mV,在水溶液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吸附于SiO_2-NH_2纳米粒表面的ACA可以抑制无机纳米粒的聚沉,而游离的ACA形成的胶束结构的疏水内腔能够增溶油滴,减少小油滴的聚并。光学显微镜中出现了粒径较大的Pickering乳液液滴和粒径较小的传统乳液液滴共存的现象,当ACA质量浓度在0.5 cac^1.0 cac时,2种乳液共存现象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辛酰胺 Pickering乳液 临界聚集浓度 稳定性
下载PDF
疏水改性羟乙基纤维素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恒 刘丽丽 +1 位作者 赵娜娜 张岩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0-564,共5页
对疏水改性羟乙基纤维素(HMHEC)溶液的流变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不同的浓度、温度、盐浓度、pH值和剪切速率对其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MHEC溶液临界缔合浓度为0.3 g/100 ml。当HMHEC的浓度低于临界缔合浓度时,HMHEC溶液增... 对疏水改性羟乙基纤维素(HMHEC)溶液的流变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不同的浓度、温度、盐浓度、pH值和剪切速率对其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MHEC溶液临界缔合浓度为0.3 g/100 ml。当HMHEC的浓度低于临界缔合浓度时,HMHEC溶液增稠以分子内缔合为主,增稠幅度小;当高于临界缔合浓度后,便会形成以大分子间缔合为主的动态物理交联网络结构。HMHEC水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及抗剪切性能,而且pH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羟乙基纤维素 流变 临界聚集浓度
下载PDF
多支化两亲聚合物合成及其原油乳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季岩峰 张向峰 胡雷雷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8-84,共7页
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备了N-苄基-N-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三元共聚两亲聚合物-P(AM/BHAM/NaA),并优化了合成方案。该聚合物具有临界聚集浓度(CAC),当该两亲聚合物质量浓度高于700mg/L时,P(AM/BHAM/NaA)在水溶液中形... 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备了N-苄基-N-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三元共聚两亲聚合物-P(AM/BHAM/NaA),并优化了合成方案。该聚合物具有临界聚集浓度(CAC),当该两亲聚合物质量浓度高于700mg/L时,P(AM/BHAM/NaA)在水溶液中形成聚集体,并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聚集体的流体力学半径增加,表观黏度也随之增加。P(AM/BHAM/NaA)具有良好的原油乳化能力,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两亲聚合物对原油乳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两亲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升高,在水溶液中形成聚集体的体积增大,空间网络结构增大,乳化能力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化两亲聚合物 荧光探针 临界聚集浓度 流体力学半径 原油乳化
下载PDF
微量量热法研究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与疏水改性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毅琳 韩布兴 +1 位作者 刘瑞麟 阎海科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32-134,共3页
微量量热法研究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与疏水改性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王毅琳,韩布兴,刘瑞麟,阎海科JanC.T.Kwak(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Dalhousie大学化学系加拿大)水溶液中聚合物与表面活性... 微量量热法研究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与疏水改性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王毅琳,韩布兴,刘瑞麟,阎海科JanC.T.Kwak(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Dalhousie大学化学系加拿大)水溶液中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微量量热法 聚合物 疏水改性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临界聚集浓度 疏水相互作用 热力学函数 聚丙烯酰胺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纳米粒药物载体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敏 潘仕荣 +3 位作者 张静夏 王琴梅 吴伟荣 李瑞明 《广州化学》 CAS 2005年第4期9-16,共8页
用磺酸酯法制备单端氨基聚乙二醇引发剂,引发谷氨酸苄酯羧酸酐开环聚合,生成可生物降解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PEG-PBLG),用IR,NMR和GPC表征了共聚物。用超微透析法制备PEG-PBLG聚合物纳米粒,荧光芘探针法测定纳米粒... 用磺酸酯法制备单端氨基聚乙二醇引发剂,引发谷氨酸苄酯羧酸酐开环聚合,生成可生物降解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PEG-PBLG),用IR,NMR和GPC表征了共聚物。用超微透析法制备PEG-PBLG聚合物纳米粒,荧光芘探针法测定纳米粒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紫外分光光度计考察纳米粒对疏水性药物的增溶作用,PEG-PBLG可作为亚微粒药物输送系统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 纳米粒 临界聚集浓度
下载PDF
微量量热法研究不同单价反离子十二烷基硫酸盐与聚氧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
17
作者 王毅琳 韩布兴 阎海科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31-132,共2页
微量量热法研究不同单价反离子十二烷基硫酸盐与聚氧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王毅琳,韩布兴,阎海科R.K.ThomasJ.R.Lu(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北京100080)(Oxford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英国)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混合... 微量量热法研究不同单价反离子十二烷基硫酸盐与聚氧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王毅琳,韩布兴,阎海科R.K.ThomasJ.R.Lu(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北京100080)(Oxford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英国)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量热法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 聚氧乙烯 反离子 水溶性非离子聚合物 相互作用 临界聚集浓度 临界胶束浓度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自组装海藻酸钠纳米粒的制备及作为鱼藤酮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士睿 刘晨光 +2 位作者 方玉春 李琴琴 石冠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43-1546,共4页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EDC)为偶联剂,将由N’N-二甲基甲酰胺(DMF)活化的脱氧胆酸接枝到海藻酸钠主链的羧基上,得到疏水改性的双亲性海藻酸钠(DSA),DSA在水相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利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动态激光光散射...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EDC)为偶联剂,将由N’N-二甲基甲酰胺(DMF)活化的脱氧胆酸接枝到海藻酸钠主链的羧基上,得到疏水改性的双亲性海藻酸钠(DSA),DSA在水相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利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动态激光光散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结构性质进行表征,平均粒径为208.7nm,粒径尺寸比较均一且分布较窄,具有较低的临界聚集浓度(critical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CAC),而且随着取代度的不断提高,临界聚集浓度不断降低,并将其作为鱼藤酮载体实验发现载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纳米粒 鱼藤酮 临界聚集浓度
下载PDF
葡糖酰胺基四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淑军 王万绪 +2 位作者 杜志平 王国永 王亮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4,共4页
利用含有双胺基的四硅氧烷中的伯胺基与D-葡萄糖酸-δ-内酯酰胺化,仲胺基与低聚乙二醇甲醚缩水甘油醚烷基化的反应,制备了含葡糖酰胺基的四硅氧烷表面活性剂(Me3SiO)3Si(CH2)3NR(CH2)2NHCO(CHOH)4CH2OH,R=CH2CH(OH)CH2O(CH2CH2O)nCH3,n=... 利用含有双胺基的四硅氧烷中的伯胺基与D-葡萄糖酸-δ-内酯酰胺化,仲胺基与低聚乙二醇甲醚缩水甘油醚烷基化的反应,制备了含葡糖酰胺基的四硅氧烷表面活性剂(Me3SiO)3Si(CH2)3NR(CH2)2NHCO(CHOH)4CH2OH,R=CH2CH(OH)CH2O(CH2CH2O)nCH3,n=1,2,3;并用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表面张力法测定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这种含葡糖酰胺基的四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聚集浓度cac小于10-4mol.L-1,最低表面张力γ小于21 mN.m-1;随着分子中乙氧基(EO)数的增加,cac明显增大,但γ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表面活性剂 葡糖酰胺 临界聚集浓度 最低表面张力
下载PDF
一种新型梳形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康康 刘闫 +2 位作者 李荣强 曹卫玲 宁三龙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12期2730-2732,共3页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和可聚合Gemini表面活性剂单体为原料进行溶液聚合制备得到了梳形聚合物,并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摩尔比(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和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分别为9:1和8:2)得到两种结构参数不同的梳形聚...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和可聚合Gemini表面活性剂单体为原料进行溶液聚合制备得到了梳形聚合物,并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摩尔比(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和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分别为9:1和8:2)得到两种结构参数不同的梳形聚合物。利用稳态荧光法和电导法的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分别测定了该系列梳形聚合物的临界聚集浓度(C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 表面活性剂 临界聚集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