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线平片与CT测量肩关节临界肩角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兴 包磊 +3 位作者 崔雪娥 储彩婷 彭海腾 汪登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8-96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X线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3D-CT)测量临界肩角(CSA)的重复性及测量结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82例肩关节X线平片和3D-CT资料,由2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利用2种影像资料进行CSA测量。比较2位医师测量结果的差异... 目的探讨肩关节X线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3D-CT)测量临界肩角(CSA)的重复性及测量结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82例肩关节X线平片和3D-CT资料,由2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利用2种影像资料进行CSA测量。比较2位医师测量结果的差异,评价2种影像学检查测量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1)重复性研究包括,①观察者间信度:2位医师分别利用X线平片与3D-CT测量结果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996、0.994,P<0.01);②观察者自身信度:利用2种影像资料前后2次测量结果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998、0.997,P<0.01)。(2)一致性研究:2种影像学检查测量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r=0.971,P<0.01)。结论X线平片和3D-CT测量CSA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模态间差异可以忽略不计;3DCT测量无体位限制,可作为临床测量CSA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临界肩角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可重复性 结果
下载PDF
肩峰形态在退行性肩袖撕裂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忠宝 付纳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退行性肩袖撕裂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退行性肩袖撕裂的发病率日益上升。许多研究证实肩峰形态与退行性肩袖撕裂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临界肩角(CSA)、肩峰指数(AI)可以反映肩峰形态的个体解剖学... 退行性肩袖撕裂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退行性肩袖撕裂的发病率日益上升。许多研究证实肩峰形态与退行性肩袖撕裂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临界肩角(CSA)、肩峰指数(AI)可以反映肩峰形态的个体解剖学差异。回顾相关文献,发现CSA、AI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退行性肩袖撕裂的发生,但在预测退行性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及预测方法上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肩袖撕裂 肩峰形态 临界肩角 肩峰指数
下载PDF
肩关节解剖和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宋丽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5期65-66,共2页
目的:对肩关节X线片进行准确的影像学评估可以了解肩关节正常解剖和病变,避免误诊。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在本院诊治的肩袖损伤并可能行肩关节修补术+肩峰成形术的51例进行研究,术前,所有肩关节疼痛病人... 目的:对肩关节X线片进行准确的影像学评估可以了解肩关节正常解剖和病变,避免误诊。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在本院诊治的肩袖损伤并可能行肩关节修补术+肩峰成形术的51例进行研究,术前,所有肩关节疼痛病人行X线片(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以评估肩峰形态、临界肩角,行MRI检查评估肩袖损伤大小和程度。修补术中记录肩袖损伤大小范围和程度。术后一周均再次行X线检查并评估肩峰形态、临界肩角。用SPSS18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选51例肩袖损伤病人。男性(45.1%平均年龄52.96±6.38)女性(54.9%平均年龄54.79±9.45)。所选患者都有明显的肩部疼痛症状(100%).肩峰形态(1型例7.8%2型例76.5%3型例15.7%)。平均临界肩角术前38.5±2.11术后34.1±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肩关节X线片(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可用于估计肩袖损伤有无,衡量肩袖修补术+肩峰成形术的必要性,但对肩袖损伤的范围及程度无法评估,MRI可以清晰显示,意义更大。建议肩痛患者术前、术后一周进行标准化的X线片对肩峰形态、临界肩角影像学评估,行MRI检查评估肩袖损伤的范围及程度。肩关节修补术能够降低临界肩角,减轻肩关节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 X线 肩峰形态 临界肩角
下载PDF
关节镜下传统肩峰成形术与改良前外侧肩峰成形术对中等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周勇伟 杨骐宁 +2 位作者 康嘉宇 陈明健 吴聪聪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3142-3147,共6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传统肩峰成形术与改良前外侧肩峰成形术治疗中度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92例中等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50例;年龄(57.1±13.2)岁。所...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传统肩峰成形术与改良前外侧肩峰成形术治疗中度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92例中等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50例;年龄(57.1±13.2)岁。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2组:传统组42例(行关节镜下传统肩峰成形术)和改良组50例(行关节镜下改良前外侧肩峰成形术)。术前、术后12个月利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CLA)、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在肩关节正位X线片上测量肩关节临界肩角(CSA),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统计术后12个月肩袖再撕裂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别、年龄、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9±1.1)个月。术后12个月传统组UCLA评分(31.4±3.0)分、ASES评分(13.1±0.7)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92.1±6.6)分、VAS评分(1.5±0.8)分与改良组[(32.0±2.5)分、(13.3±0.6)分、(94.3±4.6)分、(1.2±1.1)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2个月上述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组术前的CSA(36.0°±1.7°)与术后12个月(35.5°±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改良组术后12个月CSA(30.8°±2.5°)小于术前的36.5°±1.9°和传统组术后12个月的35.5°±1.2°(均P<0.05)。术后12个月,改良组肩袖再撕裂率低于传统组[4.0%(2/50)比16.7%(7/42)](P=0.045)。结论对于中等肩袖撕裂患者,关节镜下行传统肩峰成形术和改良肩峰前外侧成形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但改良肩峰前外侧成形术能显著减小CSA值,降低肩袖再撕裂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肩袖损伤 肩峰前外侧成形 改良 肩袖再撕裂 临界肩角
原文传递
肩盂内固定术后骨关节炎进展危险因素的回顾分析
5
作者 游协波 吴迪 +2 位作者 丁振禹 余伟林 何耀华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分析肩盂内固定手术后盂肱关节骨关节炎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科室接受的肩盂内固定手术患者,包括肩盂骨折内固定及肩盂植骨内固定术。采集患者基线病史、影像学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随访... 目的分析肩盂内固定手术后盂肱关节骨关节炎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科室接受的肩盂内固定手术患者,包括肩盂骨折内固定及肩盂植骨内固定术。采集患者基线病史、影像学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骨关节炎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8例肩盂内固定手术患者,其中术后骨关节炎进展患者共计11例,多因素Logisitic分析提示高龄(P=0.016)及临界肩角偏小(P=0.002)是肩盂内固定术后发生骨关节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高龄及临界肩角偏小是肩盂内固定术后发生肩关节骨关节炎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盂内固定 骨关节炎 临界肩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