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昆仑山前东段新生代褶皱冲断带及其锥形楔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梁瀚 杜治利 +1 位作者 王宇 王易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8-823,共16页
西昆仑山前东段的和田—柯克亚构造带与塔里木盆地内的麻扎塔格构造带相距为200 km,两者近似平行,遥相对应,麻扎塔格构造带是和田—柯克亚构造带的前沿,山前挤压变形量沿古近系阿尔塔什组膏泥岩向北传递约200 km到麻扎塔格,形成往北东... 西昆仑山前东段的和田—柯克亚构造带与塔里木盆地内的麻扎塔格构造带相距为200 km,两者近似平行,遥相对应,麻扎塔格构造带是和田—柯克亚构造带的前沿,山前挤压变形量沿古近系阿尔塔什组膏泥岩向北传递约200 km到麻扎塔格,形成往北东逆冲的断层传播褶皱,在盆地腹部表现为一条显著的北西向地形隆起。因此,整个西昆仑山前东段新生代褶皱冲断带宽约为270 km,长约为220 km,由和田—柯克亚构造带、麦盖提斜坡和麻扎塔格构造带组成。中部近200 km的麦盖提斜坡内没有明显构造变形,且整个褶皱冲断带的锥形楔角度远小于活动造山带的临界锥形角,说明古近系底部阿尔塔什组膏泥岩以及新生代沉积体的形态是这个褶皱冲断带锥形楔形成的主控原因,膏泥岩控制了锥形楔的顶面坡度α基底构造形态及上覆沉积楔形体则控制了锥形楔的底部滑脱层倾角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山前 褶皱冲断带 生长地层 和田 柯克亚 麻扎塔格 临界锥形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