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的制备、体外释放及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心脏靶向性 被引量:5
1
作者 方俊 柳威 +1 位作者 汤梦婕 李湘平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7期925-930,共6页
目的采用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PEG-PE)纳米胶束承载丹参酮ⅡA,并对其进行表征、体外释药及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心脏靶向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对载药系统进行表征,采用体外... 目的采用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PEG-PE)纳米胶束承载丹参酮ⅡA,并对其进行表征、体外释药及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心脏靶向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对载药系统进行表征,采用体外释药和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试验对该载药系统进行评价。结果丹参酮ⅡA PEG-PE纳米胶束粒径为(21.4±0.7)nm,Zeta电势为(-19.5±0.6)m V,载药量为(6.5±0.3)%,包封率为(76.4±2.5)%,TEM电镜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呈大小均一的核-壳结构;体外释药实验发现,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释药缓慢,组织分布实验表明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在正常大鼠脏器中AUC大小顺序为肝>脾>肾≈心>肺>脑,而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中的AUC大小顺序为肝>心>脾>肾>肺>脑,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在模型大鼠心脏中的AUC为正常大鼠心脏中的1.7倍,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载药性能,可以缓慢释放药物,将药物蓄积于缺血心肌部位,具有较好的缺血心肌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 核-壳球形结构 心脏靶向 缓释
下载PDF
载丹参酮ⅡA ROS敏感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抗炎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美萱 刘沙 +1 位作者 张蓬 孙考祥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3年第2期171-177,共7页
本研究针对炎症微环境构建了一种ROS敏感纳米给药系统以解决丹参酮ⅡA的递送难题。首先合成了聚乙二醇-聚硫化丙烯(mPEG-PPS)两亲性载体材料,通过^(1)H-NMR进行结构确认,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为0.030 1 mg/mL。采用薄膜分散法... 本研究针对炎症微环境构建了一种ROS敏感纳米给药系统以解决丹参酮ⅡA的递送难题。首先合成了聚乙二醇-聚硫化丙烯(mPEG-PPS)两亲性载体材料,通过^(1)H-NMR进行结构确认,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为0.030 1 mg/mL。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载丹参酮ⅡA的纳米胶束,根据透射电镜可知该纳米胶束为球状结构,分布均匀,粒径为151.4 nm, PDI为0.196,zeta电位为-8.29 mV,体系相对稳定。在ROS条件下纳米胶束有效释放丹参酮ⅡA,释放速率与H_(2)O_(2)浓度有关。该纳米胶束浓度达到最大时,溶血率仍小于5%,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MTT结果显示该纳米胶束对LPS诱导的炎症巨噬细胞RAW 264.7增殖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ELISA试剂盒检测RAW 264.7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均明显减低。综上结果表明,该纳米胶束具有响应炎症氧化微环境优势,在体外抗炎作用方面发挥出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A ROS敏感纳米胶束 抗炎作用 薄膜分散法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纳米胶束中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的载药量和包封率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秀春 袁玥 +4 位作者 李中强 陈世一 康贝遥 王延玲 蒲晓辉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247-252,共6页
目的:为评价共载甘草次酸(GA)和丹参酮ⅡA(TAN)的肝靶向长循环纳米胶囊的质量,建立方便快速、准确可靠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纳米胶束中GA和TAN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 目的:为评价共载甘草次酸(GA)和丹参酮ⅡA(TAN)的肝靶向长循环纳米胶囊的质量,建立方便快速、准确可靠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纳米胶束中GA和TAN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与质量分数为0.3%的磷酸盐缓冲液(pH=3,体积比=90∶10);检测波长250 nm(甘草次酸)、270 nm(丹参酮ⅡA),柱温3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本色谱条件下,GA和TAN与辅料及溶剂峰分离良好,GA和TAN在0.75~1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和R^(2)=0.9998,n=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3%和100.94%。两种成分的重复性实验RSD均小于2.0%。三批纳米胶束中GA和TAN的包封率均在80%左右,载药量均在6.0%以上。结论:本法结果准确、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纳米胶束中GA和TAN的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丹参酮A 高效液相色谱法 纳米胶束 载药量 包封率
下载PDF
小尺寸低聚壳聚糖/丹参酮ⅡA纳米载药体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虹 杜立波 +2 位作者 张晗 肇玉明 刘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29-1231,共3页
纳米载药系统以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已广泛应用于小分子药物转运,并已有相关的临床实例报道[1~6].壳聚糖(CS)因其所特有的无生物毒性、易生物降解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7~16].由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壳聚糖纳米颗粒粒径高达数百... 纳米载药系统以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已广泛应用于小分子药物转运,并已有相关的临床实例报道[1~6].壳聚糖(CS)因其所特有的无生物毒性、易生物降解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7~16].由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壳聚糖纳米颗粒粒径高达数百纳米,使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更广泛应用.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发现:一种无残留合成方法可以制备粒径在50~80 nm的小尺寸低聚壳聚糖纳米载体,并可携带药物高效穿透细胞膜,显著提高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尺寸壳聚糖纳米胶束 丹参酮A 神经保护剂 难溶药物转运
下载PDF
丹参酮ⅡA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胶束的制备、细胞内分布及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松 汪茂胜 +2 位作者 周定荣 房芳 窦润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41-2150,共10页
目的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丹参酮ⅡA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EG-PCL)纳米胶束,并研究该胶束的细胞内分布及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丹参酮ⅡAPEG-PCL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条件,优选后的丹参酮ⅡA PEG-PCL纳米胶束进行... 目的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丹参酮ⅡA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EG-PCL)纳米胶束,并研究该胶束的细胞内分布及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丹参酮ⅡAPEG-PCL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条件,优选后的丹参酮ⅡA PEG-PCL纳米胶束进行粒径、Zeta电位和透射电镜检测表征,并进行稳定性评价,以香豆素-6作为荧光探针,评价PEG-PCL纳米胶束在细胞内的摄取及分布,再进行细胞外存留药物实验,验证PEG-PCL纳米胶束促进药物的细胞摄取性能;采用结扎冠状动脉方法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评价丹参酮ⅡAPEG-PCL纳米胶束的药效作用。结果丹参酮ⅡA PEG-PCL纳米胶束的优选工艺条件:丹参酮ⅡA与PEG-PCL投料比为1.2∶10,转速为100 r/min,水化温度为37℃,采用旋蒸方式形成薄膜,然后冷冻干燥除尽有机溶剂,在水化超声形成纳米胶束;优选工艺后的丹参酮ⅡA PEG-PCL纳米胶束粒径为(16.8±0.4)nm,Zeta电位为(-29.8±4.9)m V,载药量为(7.8±0.6)%,包封率为(86.4±5.2)%,稳定性良好;荧光实验表明,PEG-PCL纳米胶束可以促进药物的细胞摄取,进入细胞后,还可将药物聚集在线粒体周围,重合性良好;药效实验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PEG-PCL可以明显降低模型动物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病理变化,这些药效结果均明显优于丹参酮ⅡA。结论丹参酮ⅡA PEG-PCL纳米胶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丹参酮ⅡA的心肌细胞摄取量,并聚集在线粒体周围,增强药物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A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 纳米胶束 薄膜水化法 线粒体 细胞摄取 细胞内分布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正交试验 稳定性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