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_(A)通过调控Hedgehog/Gli1信号通路对乳腺癌 细胞迁移、侵袭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陈云云 徐保芹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_(A)(TanⅡ_(A))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TanⅡ_(A)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进行治疗,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偶数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使用Hedgehog激活剂SAG激...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_(A)(TanⅡ_(A))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TanⅡ_(A)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进行治疗,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偶数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使用Hedgehog激活剂SAG激活Hedgehog/Gli1通路,使用q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SMO、Gli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及Beclin-1表达水平。结果50μmol·L^(-1) TanⅡ_(A)可以抑制MCF-7细胞活力,MDAMB-231细胞活力由(98.12±3.85)%下降至(69.32±3.68)%,MCF-7细胞活力由(99.32±3.65)%下降至(49.65±3.74)%。添加SAG后MCF-7细胞活力上升至(71.20±5.00)%(P<0.05)。SAG抑制MCF-7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从(20.50±2.00)%下降至(12.00±1.00)%。SAG使得MCF-7细胞迁移数量从(52.00±5.00)上升至(76.00±5.00)(P<0.05),侵袭数量从(41.00±3.00)上升至(75.00±5.00)(P<0.05)。与Control组相比,TanⅡ_(A)组Beclin-1蛋白水平由(0.54±0.05)上升至(1.20±0.10),LC3-Ⅱ/LC3-Ⅰ水平由(0.60±0.06)上升至(1.80±0.12)(P<0.05),而添加SAG后Beclin-1蛋白水平下降至(0.70±0.07)(P<0.05),LC3-Ⅱ/LC3-Ⅰ水平下降至(0.75±0.04)(P<0.05)。结论TanⅡ_(A)降低乳腺癌细胞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抑制Hedgehog/Gli1信号通路活性,且促进乳腺癌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Hedgehog/Gli1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布 邹芳 +5 位作者 袁胜芳 项保利 张志华 顾鑫 牛向欣 赵建清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0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等体积培养基),顺铂组(B组,10μg/mL顺铂),丹参酮Ⅱ_(A)低、中、高剂量组(C1组、C2组、C3组,5,10,20μmol/L),各组细胞以加入相应药...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等体积培养基),顺铂组(B组,10μg/mL顺铂),丹参酮Ⅱ_(A)低、中、高剂量组(C1组、C2组、C3组,5,10,20μmol/L),各组细胞以加入相应药物或培养基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法观察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整合素(integrin)α2、integrinβ1、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及C1组、C2组、C3组细胞处理24,48,72 h时的增殖率均显著降低,24 h时的迁移细胞数及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及C1组、C2组、C3组细胞处理24 h的G0/G1期细胞占比均显著升高,S期、G2/M期细胞占比均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及C1组、C2组、C3组细胞处理24 h的MMP-2,MMP-9,integrinα2,integrinβ1,Cyclin B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_(A)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9,integrinα2,integrinβ1,Cyclin B1的表达和上调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A549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对尿酸诱导的HK-2细胞凋亡及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瑞琦 张伟梁 +3 位作者 周丽娟 冯嘉树 黄颖娟 伍新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尿酸诱导HK-2细胞纤维化后丹参酮Ⅱ_(A)对细胞增殖、凋亡及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MSO组、丹参酮Ⅱ_(A)组。观察... 目的:探讨尿酸诱导HK-2细胞纤维化后丹参酮Ⅱ_(A)对细胞增殖、凋亡及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MSO组、丹参酮Ⅱ_(A)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并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EMT标志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DMSO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α-SM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及DMSO组比较,丹参酮Ⅱ_(A)组细胞形态得到明显改善,细胞活力显著增强,细胞凋亡比例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α-SM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与DMSO组比较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_(A)能抑制尿酸的诱导HK-2细胞凋亡,并通过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α-SMA的表达,缓解尿酸的诱导HK-2细胞EMT,从而起到抗肾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尿 HK-2 EMT
下载PDF
乳结消散片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毅恒 张晓乐 +1 位作者 王淑庆 严宝霞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 含量的方法。方法 C18柱以甲醇 水 (70∶30 )作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6 9nm。结果 丹参酮ⅡA 浓度在 0~ 33ng·mL-1范围内 ,峰面积与进样量线形关系良好 ,回归方程Y =972 5X- 2 5 84,r =...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 含量的方法。方法 C18柱以甲醇 水 (70∶30 )作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6 9nm。结果 丹参酮ⅡA 浓度在 0~ 33ng·mL-1范围内 ,峰面积与进样量线形关系良好 ,回归方程Y =972 5X- 2 5 84,r =0 .9997。平均回收率为 98.2 9% ,RSD =1.86 %。结论 本法重现性好 ,准确快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闫燕艳 周雯敏 +4 位作者 郭乔如 范欣悦 扶佳俐 吴孟华 张建业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49-1753,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_(A)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考察丹参酮Ⅱ_(A)对A549和H129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其半抑制浓度(IC_(50))。选用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_(A)(0、5....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_(A)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考察丹参酮Ⅱ_(A)对A549和H129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其半抑制浓度(IC_(50))。选用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_(A)(0、5.0、10.0、20.0μmol/L)处理,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integrinα_(2)、integrinβ_(1)、MMP2、MMP9、β-catenin、N-cadherin、E-cadherin mRNA表达。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酮Ⅱ_(A)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其作用72 h的IC_(50)分别为(11.74±1.24)、(47.74±1.30)μmol/L。与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_(A)可显著减少细胞克隆团的数目和大小,抑制A549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丹参酮Ⅱ_(A)处理后的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降低,细胞内integrinα_(2)、integrinβ_(1)、MMP2、MMP9、β-catenin、N-cadherin mRNA表达降低,E-cadherin mRNA表达升高。结论:丹参酮Ⅱ_(A)可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下载PDF
用胶束荧光法监测丹参酮Ⅱ_(A)的血药浓度 被引量:3
6
作者 庞志功 汪宝琪 厉英倩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88-491,共4页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 (SL S)为胶束试剂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对兔体血浆中丹参酮   A的血药浓度进行了 2 4 h的连续监测 ,检出限为 1 .2× 1 0 -9g/ m L ,血中丹参酮   A的含量在 2 .81× 1 0 -6~ 0 .30× 1 0 -6g/ m ...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 (SL S)为胶束试剂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对兔体血浆中丹参酮   A的血药浓度进行了 2 4 h的连续监测 ,检出限为 1 .2× 1 0 -9g/ m L ,血中丹参酮   A的含量在 2 .81× 1 0 -6~ 0 .30× 1 0 -6g/ m L之间。该法简便、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下载PDF
美沙拉嗪联合丹参酮Ⅱ_(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符晶 谭琰 符白玉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4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肠黏膜环氧化酶-2(COX-2)及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1组(25例)、对...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肠黏膜环氧化酶-2(COX-2)及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1组(25例)、对照2组(2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1组患者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照2组患者予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联用上述两药,3组均治疗1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1组的56.00%和对照2组的6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肠黏膜COX-2及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丹参酮Ⅱ_(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可下调患者肠黏膜COX-2和NF-κB表达水平,减轻肠黏膜炎性反应,较单用美沙拉嗪或丹参酮Ⅱ_(A)治疗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纳米粒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陆慧玲 李姿锐 +2 位作者 邹苏兰 肖奕菲 李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07-1715,共9页
目的 对丹参酮Ⅱ_(A)(TanⅡ_(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观察其对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TanⅡ_(A)PLGA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 目的 对丹参酮Ⅱ_(A)(TanⅡ_(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观察其对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TanⅡ_(A)PLGA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结合Box-Behnken实验筛选最优处方;以心肌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指标观察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所得最优处方:药物4.1 mg,泊洛沙姆浓度0.5%,PLGA与药物的质量浓度比5.1∶1。所制备的TanⅡ_(A)PLGA粒径为(180.03±2.0)nm,PDI为(0.387±0.06),Zeta电位:-(28.33±0.65)mV,包封率>98%,载药量>9%;纳米粒形态为规则圆形;体外释放无突释效应,且释药规律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模型。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粒能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LDH和MDA含量,升高SOD含量。结论建立的拟合模型精准可靠,优化后处方制备的TanⅡ_(A)PLGA纳米粒分散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高,具有缓释作用;与原料药相比,TanⅡ_(A)PLGA纳米粒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起效较缓,作用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纳米粒 PLACKETT-BURMAN Box-Behnken H9C2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外溶出度研究
9
作者 汤小涵 刘燕 +3 位作者 戴博 秦祉剑 申宝德 袁海龙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05-510,共6页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_(A)纳米混悬剂,提高丹参酮Ⅱ_(A)的溶解度。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超声法制备丹参酮Ⅱ_(A)纳米混悬剂,以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法和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其处方,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考察其形态...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_(A)纳米混悬剂,提高丹参酮Ⅱ_(A)的溶解度。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超声法制备丹参酮Ⅱ_(A)纳米混悬剂,以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法和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其处方,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考察其形态与结晶度;采用桨法考察其体外溶出度。结果以最优处方制备的丹参酮Ⅱ_(A)纳米混悬剂的平均粒径为(273.33±3.51)nm,多分散指数为0.198±0.036;电镜扫描显示丹参酮Ⅱ_(A)纳米混悬剂呈圆球形,X射线衍射显示丹参酮Ⅱ_(A)纳米混悬剂的结晶度较丹参酮Ⅱ_(A)纳米混悬剂原料药明显减小;体外溶出试验结果显示丹参酮Ⅱ_(A)纳米混悬剂在30 min内累积溶出度约85%,显著优于参酮Ⅱ_(A)原料药。结论反溶剂沉淀-超声法能制备出溶出度良好的丹参酮Ⅱ_(A)纳米混悬剂,且工艺简单、高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BOX-BEHNKEN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小民 刘自双 +3 位作者 杜歌 张新峰 陈珊珊 杨凯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丹参酮Ⅱ...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B组采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肌酶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20例患者,A组和B组各60例。治疗2周后,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肌酸激酶、肌酸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基丁酸脱氢酶、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磺酸钠
原文传递
2种丹参酮Ⅱ_(A)-黄芪甲苷共载纳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霞 郭弘 +2 位作者 毛登烜 刘玉萍 陈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2-680,共9页
筛选用于共载丹参酮Ⅱ_(A)、黄芪甲苷的优良载体,构建用于抗肿瘤的丹参酮Ⅱ_(A)-黄芪甲苷纳米给药系统。采用水滴定法制备丹参酮Ⅱ_(A)-黄芪甲苷微乳(tanshinoneⅡA-astragaloside microemulsion,TSA-AS-MEs);水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me... 筛选用于共载丹参酮Ⅱ_(A)、黄芪甲苷的优良载体,构建用于抗肿瘤的丹参酮Ⅱ_(A)-黄芪甲苷纳米给药系统。采用水滴定法制备丹参酮Ⅱ_(A)-黄芪甲苷微乳(tanshinoneⅡA-astragaloside microemulsion,TSA-AS-MEs);水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被动载药法制备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MOF纳米递送系统(TSA-As-MOF);采用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表征二者理化性质,HPLC测定二者载药量,CCK-8法比较二者对血管内皮细胞、T淋巴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TSA-As-MEs的粒径、电位、载药量分别为(47.69±0.71)nm、(-14.70±0.49)mV、0.22%±0.01%;TSA-As-MOF的粒径、电位、载药量分别为(258.3±25.2)nm、(-42.30±1.27)mV、15.35%±0.01%,相较于TSA-As-MEs,TSA-As-MOF载药量更高,且在更低质量浓度下即可抑制bEnd.3内皮细胞增殖,并能够显著提高CTLL-2细胞的增殖能力。因此,优选MOF作为共载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MOF)
原文传递
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内皮祖细胞来源外泌体协同丹参酮Ⅱ_(A)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露 杨雷 +12 位作者 邓常清 张伟 丁煌 刘晓丹 李菀榆 文江 谭维 李艳玲 张燕燕 傅馨莹 刘林券 刘彩霞 曾昭文 《中国中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423-6433,共11页
探讨丹参酮Ⅱ_(A)(tanshinoneⅡ_(A),TaⅡ_(A))协同内皮祖细胞来源外泌体(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derived exosomes,EPCsexos)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对... 探讨丹参酮Ⅱ_(A)(tanshinoneⅡ_(A),TaⅡ_(A))协同内皮祖细胞来源外泌体(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derived exosomes,EPCsexos)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对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aortic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AVE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将1-棕榈酰基-2-(5′-氧-戊酰基)-sn-甘油-3-磷酸胆碱[1-palmitoyl-2-(5′-oxovaler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POVPC]诱导的AVECs随机分为模型组、TaⅡ_(A)组、EPCsexos组和TaⅡ_(A)+EPCs-exos组,另取正常细胞作为对照组,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LDH漏出率,Matrigel实验检测成管能力,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activated oxygen,ROS)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内皮细胞骨架形态,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因子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和Akt的mRNA及磷酸化水平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细胞增殖及成管能力下降,LDH漏出率及ROS水平上升,细胞骨架破坏明显,IL-1β、IL-6和TNF-α炎症因子表达增加,PI3K和Akt mRNA及磷酸化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单用TaⅡ_(A)或EPCsexos干预后,2组细胞增殖及成管能力上升,LDH漏出率及ROS水平下降,骨架破坏得到修复,IL-1β、IL-6和TNF-α炎症因子水平下降,PI3K和Akt mRNA及磷酸化水平上升;与单用TaⅡ_(A)或EPCs-exos组比较,TaⅡ_(A)+EPCs-exos组细胞增殖及成管能力进一步上升,LDH漏出率、ROS水平、IL-1β、IL-6和TNF-α炎症因子表达都进一步下降,细胞骨架得到更好的修复,PI3K和Akt mRNA及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研究表明,TaⅡ_(A)和EPCs-exos均能对POVPC诱导的AVECs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激活PI3K/Akt通路相关,而将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对治疗效果起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 丹参酮_(A)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_(A)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倩 刘艳娇 +5 位作者 贾晓龙 何龙英 史志杰 马丽 张楠楠 李晓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1期2645-2654,共10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_(A)对人食管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以人食管癌Eca-109细胞为受试细胞,分别采用不同浓度丹参酮Ⅱ_(A)和不同放...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_(A)对人食管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以人食管癌Eca-109细胞为受试细胞,分别采用不同浓度丹参酮Ⅱ_(A)和不同放射剂量处理Eca-109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计算丹参酮Ⅱ_(A)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放射的IC_(50),分别作为后续实验丹参酮Ⅱ_(A)浓度和放射剂量。取对数生长期Eca-109细胞,设对照组、丹参酮Ⅱ_(A)组、放射组、丹参酮Ⅱ_(A)+放射组、丹参酮Ⅱ_(A)+放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通过平板克隆实验、MTT法、流式细胞术、荧光质粒转染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增殖活力、凋亡率和自噬状况,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丹参酮Ⅱ_(A)和放射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均呈现剂量相关性,丹参酮Ⅱ_(A)IC_(50)为8.75 mmol/L,放射量IC_(50)为4.63 Gy。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_(A)组、放射组、丹参酮Ⅱ_(A)+放射组、丹参酮Ⅱ_(A)+放射+LY294002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增殖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和自噬体数量明显升高(P<0.05);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Bcl-2、Bax、cleaved Caspase-3、LC3-I、LC3-II蛋白表达量及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LC3-II/LC3-I明显升高(P<0.05)。与丹参酮Ⅱ_(A)组或放射组相比,丹参酮Ⅱ_(A)+放射组和丹参酮Ⅱ_(A)+放射+LY294002组对各检测指标的调控作用明显增强(P<0.05)。与丹参酮Ⅱ_(A)+放射组相比,丹参酮Ⅱ_(A)+放射+LY294002组对各指标的调控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丹参酮Ⅱ_(A)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与自噬,进而增强人食管癌细胞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3/B/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_(A)-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痤疮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芳宁 王秀丽 +2 位作者 许蕊蕊 王晓杰 阮婧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49-2456,共8页
筛选丹参酮Ⅱ_(A)-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GT-SLNs)的最优处方工艺,进行体内外评价,并考察该制剂口服后对痤疮的影响。运用单因素及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及处方并进行验证;UPLC测定GT-SLNs中甘草次酸(GA)及丹参酮Ⅱ_(A)(TSN)的体外释... 筛选丹参酮Ⅱ_(A)-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GT-SLNs)的最优处方工艺,进行体内外评价,并考察该制剂口服后对痤疮的影响。运用单因素及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及处方并进行验证;UPLC测定GT-SLNs中甘草次酸(GA)及丹参酮Ⅱ_(A)(TSN)的体外释放过程;通过小鼠体内性激素水平、耳肿胀模型及皮脂腺组织变化考察脂质纳米粒口服后对痤疮的影响;进行药代动力学评价。筛选出脂质纳米粒的优化处方;GT-SLNs中GA及TSN的24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5.87%±5.63%、36.13%±2.31%;口服GT-SLNs及甘草次酸-丹参酮Ⅱ_(A)混合溶液(GT-Mix)后,GT-SLNs中TSN的AUC_(0-t)及AUC_(0-∞)分别为原药组的1.98、4.77倍,SLNs组TSN的峰值浓度为原药组的17.2倍;灌胃给予GT-SLNs后,小鼠血清中的睾酮水平均有明显下降,GT-SLNs中睾酮与雌二醇比值均显著降低,且小鼠的皮脂腺体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结果表明,得到的包封率良好,粒径均匀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对GA及TSN具有促进释放的作用;GT-SLNs可以针对雄激素增多、皮脂腺分泌异常及炎症损害这两方面的痤疮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甘草次酸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_(A)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制备及脑部药物递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羚毓 贾瑞欣 +4 位作者 毕野 邱智东 李银清 苏婷 邱野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909-917,共9页
目的为了改善丹参酮Ⅱ_(A)(TanⅡ_(A))的溶解性、增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制备TanⅡ_(A)聚合物脂质纳米粒(TanⅡ_(A)-PLNs)并进行体外释放、药动学、脑组织分布研究。方法建立TanⅡ_(A)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纳米制剂的包... 目的为了改善丹参酮Ⅱ_(A)(TanⅡ_(A))的溶解性、增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制备TanⅡ_(A)聚合物脂质纳米粒(TanⅡ_(A)-PLNs)并进行体外释放、药动学、脑组织分布研究。方法建立TanⅡ_(A)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纳米制剂的包封率和粒径为指标,优化TanⅡ_(A)-PLNs的制备工艺,分别优化TanⅡ_(A)与蛋黄磷脂(Egg-PC)的比例、Egg-PC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比例、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进行TanⅡ_(A)-PLNs的处方验证、稳定性考察、体外释放考察。建立TanⅡ_(A)在血浆和脑匀浆中的液-质联用(LC-MS)检测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只,随机分为2组,给药前12 h禁食,一组ig 25 mg·kg^(-1)的TanⅡ_(A)混悬液,另一组尾iv 5 mg·kg^(-1)的TanⅡ_(A)-PLNs溶液,于给药后5、15、30、60、120、240、360、480、720 min眼眶取血约0.5 m L,LC-MS法进行药动学检测。取KM小鼠4只,尾iv Di R标记的Tan Ⅱ_(A)-PLNs,给药30、60、120、240 min后处死解剖,通过荧光成像观察Tan Ⅱ_(A)-PLNs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取KM小鼠12只,随机分成4组,给药前12 h禁食,尾iv 2.5 mg·kg^(-1)的TanⅡ_(A)-PLNs溶液,于给药后30、60、120、240 min处死小鼠,剥离完整大脑组织,称质量,加入2倍超纯水匀浆,LC-MS法检测TanⅡ_(A)水平。结果TanⅡ_(A)-PLNs的最优处方为TanⅡ_(A)∶Egg-PC为1∶4、Egg-PC∶PLGA为5∶2、有机分散体系∶水分散体系为1∶15。以Egg-PC/PLGA作为脂质纳米粒的膜材,采用纳米粒沉淀法制备的TanⅡ_(A)-PLNs的平均粒径为272 nm,Zeta电位为-4.93 m V,包封率为88.2%,载药量为18%。在避光、干燥(室温)的条件下Tan Ⅱ_(A)-PLNs冻干粉稳定。Tan Ⅱ_(A)原料药在48 h内释放完全,累积释放率为(93.75±0.75)%,与Korsmeyer-Peppas释放方程拟合程度较好;Tan Ⅱ_(A)-PLNs在400 h左右释放完全,累积释放率为(89.44±2.22)%,与零级释放方程拟合度最好。药动学结果表明,大鼠尾iv TanⅡ_(A)-PLNs给药剂量是ig TanⅡ_(A)原料药剂量的1/5,TanⅡ_(A)-PLNs的AUC_(0-t)和t_(1/2B)是TanⅡ_(A)原料药的2.8和1.5倍。组织分布实验结果显示,30 min时肝组织显示荧光;60 min时脑组织显示出荧光,120 min时脑组织荧光最强,240 min时脑组织荧光变弱。TanⅡ_(A)-PLNs给药2 h后,TanⅡ_(A)脑匀浆质量浓度为235.5 ng·g^(-1)。结论制备的TanⅡ_(A)-PLNs均一稳定,包封率较高,聚合物脂质纳米颗粒的应用提高了TanⅡ_(A)的血药浓度,可增加药物在脑部的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_(A)对阿霉素耐药人乳腺癌细胞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宁玉明 潘一帆 李范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6890-6896,共7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_(A)对阿霉素耐药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分别用丹参酮Ⅱ_(A)、阿霉素、阿霉素联合丹参酮Ⅱ_(A)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MCF-7/ADR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丹参...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_(A)对阿霉素耐药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分别用丹参酮Ⅱ_(A)、阿霉素、阿霉素联合丹参酮Ⅱ_(A)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MCF-7/ADR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丹参酮Ⅱ_(A)干预后MCF-7/ADR细胞内阿霉素蓄积量的变化;检测丹参酮Ⅱ_(A)干预后MCF-7/ADR细胞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消耗量的变化;采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丹参酮Ⅱ_(A)干预后MCF-7/ADR细胞ATP结合转运蛋白B1(ATP-binding cassettetransporter B1,ABCB1)、ABCG2和ABCC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丹参酮Ⅱ_(A)显著抑制MCF-7及MCF-7/ADR细胞增殖(P<0.05),呈剂量相关性;丹参酮Ⅱ_(A)能够逆转MCF-7/AD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P<0.05),增加MCF-7/ADR细胞内阿霉素的蓄积(P<0.05),减少MCF-7/ADR细胞的ATP消耗(P<0.05),显著下调ABCC1和ABCG2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丹参酮Ⅱ_(A)能够通过调控ABCG2、ABCC1介导的转运,逆转MCF-7/AD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ABC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系统评价与序贯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腾 穆丽婷 +2 位作者 田昕彤 杨继 赵英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794-6802,共9页
系统评价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搜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关于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 系统评价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搜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关于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3月20日,通过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TSA 0.9进行序贯分析。最终纳入41项RCTs,涉及患者3 8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显著提高总有效率(RR=1.21,95%CI[1.18,1.24],P<0.000 01),降低血浆黏度(MD=-0.25,95%CI[-0.34,-0.16],P<0.000 01)、全血黏度(MD=-0.99,95%CI[-1.14,-0.85],P<0.000 01)、红细胞压积(MD=-9.03,95%CI[-10.57,-7.50],P<0.000 01),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2,95%CI[0.82,2.45],P=0.21)。序贯分析表明,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排除假阳性可能。基于现有证据,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可提高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总有效率,降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压积,且安全性较好。今后仍有待于纳入更多大样本、设计严谨且符合国际规范的RCT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磺酸钠注射液
原文传递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丹参酮Ⅱ_(A)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童星丽 谈勇 +1 位作者 殷燕云 郭银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589-3596,共8页
探讨丹参酮Ⅱ_(A)(tanshinoneⅡ_(A),TAⅡ_(A))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血清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活化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 探讨丹参酮Ⅱ_(A)(tanshinoneⅡ_(A),TAⅡ_(A))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血清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活化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名Akt)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体外培养HUVEC,分为单纯培养基组、空白对照组、APS模型组、APS+LY5组、APS+LY10组、APS+LY20组、APS+TAⅡ_(A)5组、APS+TAⅡ_(A)10组、APS+TAⅡ_(A)20组、APS+TAⅡ_(A)10+LY10组,检测不同浓度LY294002和TAⅡ_(A)对HUVEC分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的影响,qPCR测定其对膜联蛋白A2(annexin A2,ANXA2)、PI3K、Akt、E-钙黏素(E-cadherin,E-cad)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ANXA2、p-PI3K/PI3K、p-Akt/Akt、E-cad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与APS模型组比较,APS+TAⅡ_(A)10组分泌IL-6、MCP-1量降低,分泌IL-8量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随着TAⅡ_(A)剂量的增加,呈浓度依赖性;APS+TAⅡ_(A)10组ANXA2、PI3K、Akt、E-cad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且随着TAⅡ_(A)剂量的增加,呈浓度依赖性。表明APS患者血清可以导致HUVEC的ANXA2、PI3K、Akt、E-ca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IL-6、MCP-1分泌量增多,IL-8分泌量降低;APS患者血清可活化血管内皮细胞。而一旦PI3K/Akt信号通路被阻断之后,ANXA2、E-cad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出现明显下降,IL-6、MCP-1分泌量明显增多,IL-8分泌量明显降低。这表明TAⅡ_(A)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APS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 PI3K/AKT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雨 王涛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809-813,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3月阜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6例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胺碘酮片,0....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3月阜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6例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胺碘酮片,0.2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8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室性早搏次数、ST段下移时间、ST段压低距离、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室性早搏次数、ST段下移时间、ST段压低距离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室性早搏次数、ST段下移时间、ST段压低距离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V、CO显著升高,RI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V、CO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胺碘酮可提高室性早搏的疗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心电图的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磺酸钠注射液 ST ST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恒 张晶 +1 位作者 罗明建 周绍洪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7期1478-1482,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9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9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拉西坦胶囊,800 mg/次,2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认知功能、记忆功能、生活能力、事件相关电位P300、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RBMT评分、BI指数、P300波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300潜伏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RBMT评分、BI指数、P300波幅、血清T-AO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300潜伏期、IL-6、CRP、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可提高认知、记忆功能和生活能力,安全性高,优于单纯奥拉西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_(A)磺酸钠注射液 西 P30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