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醌化合物结构特征与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宫宝安 程建波 姜忠民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83-388,共6页
对双氢丹参醌I和丹参醌Ⅱ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及构效关系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抗氧化剂与油脂中碳中心自由基 (R· )复合成稳定自由基 (AH -R· ) ,可能是丹参醌抑制或阻止油脂氧化酸败的主要途径 ,双氢丹参醌I也可... 对双氢丹参醌I和丹参醌Ⅱ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及构效关系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抗氧化剂与油脂中碳中心自由基 (R· )复合成稳定自由基 (AH -R· ) ,可能是丹参醌抑制或阻止油脂氧化酸败的主要途径 ,双氢丹参醌I也可借助释放活泼H(本身转化成稳定自由基A· )有效清除R·。丹参醌分子本身的化学活性和对应的AH -R·与A·的稳定性对此类抗氧化作用有重要影响。AH -R·和A·中自旋集居分布 ,对比较抗氧化剂的相对活性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电子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醌 油脂 抗氧化 活性量子化学 AM1 结构特征
下载PDF
丹参醌类抗氧化剂的结构特征与活性关联(Ⅰ) 被引量:1
2
作者 宫宝安 程建波 +1 位作者 姜忠民 郑秋生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01年第1期26-31,共6页
对双氢丹参醌Ⅰ和丹参醌Ⅱ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及构效关联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 ,抗氧化剂与油脂中碳中心自由基 (R·)复合成稳定自由基 (AH -R·) ,可能是丹参醌抑制或阻止油脂氧化酸败的主要途径 ,双氢丹参醌Ⅰ也可... 对双氢丹参醌Ⅰ和丹参醌Ⅱ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及构效关联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 ,抗氧化剂与油脂中碳中心自由基 (R·)复合成稳定自由基 (AH -R·) ,可能是丹参醌抑制或阻止油脂氧化酸败的主要途径 ,双氢丹参醌Ⅰ也可借助释放活泼H (本身转化成稳定自由基A·)有效清除R· .丹参醌分子本身的化学活性和对应的AH -R·与A·的稳定性对此类抗氧化作用有重要影响 .AH -R·和A·中自旋集居分布 ,特别是释放H处C原子的自旋集居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醌 油脂抗氧化 量子化学 AMI
下载PDF
丹参二萜醌对顺铂的增效作用及抗肺癌相关机制研究
3
作者 秦逸杨 徐晓楠 张光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79-387,共9页
[目的]对活血化瘀代表药物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二萜醌(diterpenoid tanshinones,DT)抗肺癌进行研究,验证DT的抗肺癌效能以及其对顺铂的增效作用,并探寻DT抗肺癌的相关机制。[方法]构建A549肺癌BALB/c-nu裸鼠模型56只,根据腹腔注射及灌胃... [目的]对活血化瘀代表药物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二萜醌(diterpenoid tanshinones,DT)抗肺癌进行研究,验证DT的抗肺癌效能以及其对顺铂的增效作用,并探寻DT抗肺癌的相关机制。[方法]构建A549肺癌BALB/c-nu裸鼠模型56只,根据腹腔注射及灌胃药物不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顺铂组、DT低剂量组、DT中剂量组、DT高剂量组、顺铂+DT高剂量组,测量并记录各组肿瘤直径,计算肿瘤体积和抑瘤率。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Ra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B(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B,CDKN1B)、Bcl-2关联X(Bcl-2 associated X,Bax)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分析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retinoic 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和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P3(forkhead box protein P3,Foxp3)的变化。[结果]DT干预后的肺癌小鼠体质量上升,炎性细胞浸润好转,转移灶计数减少,瘤体积减小且抑瘤率升高,说明DT对肺癌移植瘤起到了较好的抑制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肿瘤组织中VEGFA、Ra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CDKN1B、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DT低、中、高剂量组和顺铂+DT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VEGFA、Ra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CDKN1B、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其中顺铂+DT高剂量组致癌基因表达降低和抑癌基因表达升高程度最为明显(P<0.01)。与顺铂组比较,顺铂+DT高剂量组VEGFA、Ras表达有所降低,CDKN1B、Bax表达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T剂量越高,致癌基因的表达水平越低,抑癌基因的表达水平越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qPCR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肿瘤组织中ROR-γt和Foxp3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DT低、中、高剂量组和顺铂+DT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ROR-γt和Foxp3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其中顺铂+DT高剂量组ROR-γt和Foxp3表达下降最明显(P<0.01)。DT剂量越高,ROR-γt和Foxp3的表达水平越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具有较为可靠的抗肺癌效能,且这种效能具备剂量依赖性;DT与顺铂联用有增强顺铂抗肿瘤疗效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活血化瘀 丹参二萜 顺铂 增效 剂量
下载PDF
丹参新醌乙减轻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基于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洪涛 邓宇 +3 位作者 王添乐 黄克勇 于传沛 陈朝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5-1431,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新醌乙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加入10%胎牛血清)、ox-LDL组(在正常组基础上加入100ug/mL的ox-LDL)、二甲基亚砜(DMSO)组(在ox... 目的探讨丹参新醌乙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加入10%胎牛血清)、ox-LDL组(在正常组基础上加入100ug/mL的ox-LDL)、二甲基亚砜(DMSO)组(在ox-LDL组基础上加入0.1%浓度DMSO)、丹参新醌乙组(在ox-LDL组基础上加入由DMSO溶解的100ng/ml的丹参新醌乙),培养24 h后进行实验。微板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表达;qRT-PCR法检测NF-κB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白介素(IL)-1β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NF-κB1、NLRP3、caspase-1、GSDMD-N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GSDMD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ox-LDL组、DMSO组LDH表达明显升高(P<0.01),NF-κB1、NLRP3、GSDMD、IL-1β的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NF-κB1、NLRP3、caspase-1、GSDMD-N、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ox-LDL组、DMSO组比较,丹参新醌乙组LDH表达有所降低(P<0.05),NF-κB1、NLRP3、GSDMD、IL-1β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1),NF-κB1、NLRP3、caspase-1、GSDMD-N、IL-1β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GSDMD在质膜表达抑制,入核受限。结论丹参新醌乙可能通过NF-κB/NLRP3信号通路,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改善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NLRP3信号通路 细胞焦亡 丹参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内皮细胞损伤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复方丹参片与降脂软化冲剂总醌的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丽萍 刘燕娥 《中医药研究》 1993年第1期55-56,共2页
复方丹参片与降脂软化冲剂均为复方制剂,二者均有丹参,而丹参主要有效成分是菲醌类化合物,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丹参醌Ⅱ_A 为标准品测定它们的总醌类化合物,以探讨一个简便、实用的含量测定方法。一、仪器、试剂与样品M750UVIS-A... 复方丹参片与降脂软化冲剂均为复方制剂,二者均有丹参,而丹参主要有效成分是菲醌类化合物,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丹参醌Ⅱ_A 为标准品测定它们的总醌类化合物,以探讨一个简便、实用的含量测定方法。一、仪器、试剂与样品M750UVIS-A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TG33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醌ⅡA 复方丹参 丹参
下载PDF
丹参二萜醌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海德 黄玉林 何继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4-178,共5页
目的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剂对痛风或其他XOD诱导的疾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因此探讨了从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中分离的丹参二萜醌---隐丹参酮(CT)和次甲丹参酮(MT)对XOD的抑制作用。方法在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XOD催化黄嘌呤... 目的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剂对痛风或其他XOD诱导的疾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因此探讨了从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中分离的丹参二萜醌---隐丹参酮(CT)和次甲丹参酮(MT)对XOD的抑制作用。方法在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XOD催化黄嘌呤产生尿酸和超氧阴离子。在黄嘌呤/XOD的反应媒介中加入CT或MT,通过测量波长290nm处吸光度的增加测定尿酸形成速率。结果CT和MT对XOD有抑制作用,酶动力学曲线Dixon图显示抑制方式是竞争型。CT和MT的Ki值分别为17.8和25.9μmol.L-1,抑制活性与浓度正相关。CT和MT的IC50值分别为70和67μmol.L-1,阳性对照别黄嘌呤醇的IC50值为60μmol.L-1。结论CT和MT对XOD活性有抑制作用,对痛风或其他XOD诱导的疾病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二萜 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痛风
下载PDF
丹参二萜醌的细胞毒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罗厚蔚 韦苞洋 +2 位作者 刘全海 陈秀华 冯怡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 :丹参二萜醌的结构 -细胞毒活性的关联与探讨。方法 :应用 CHARM( Chemistry at HarvardMacro Molecular Mechanics)力场 ,用 powell方法优化本文涉及的丹参二萜醌及其类似物分子的几何构型 ,经优化后的分子构象采用 quanta软件包... 目的 :丹参二萜醌的结构 -细胞毒活性的关联与探讨。方法 :应用 CHARM( Chemistry at HarvardMacro Molecular Mechanics)力场 ,用 powell方法优化本文涉及的丹参二萜醌及其类似物分子的几何构型 ,经优化后的分子构象采用 quanta软件包作 CNDO计算 ,以获取量子化学参数 ,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A环是芳环的丹参酮也包栝三环二萜凡具有平面环系统结构的均有可能对小鼠淋巴白血病细胞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在二氢呋喃环的氧原子 -3(如二氢丹参酮 - 、隐丹参酮 )较之含呋喃环氧原子 -3的丹参酮其局部电荷更负 ,因而也就使化合物具有更大的极性从而增强了细胞毒性。具有对称结构的含 1 ,4对萘醌生色团的丹参新醌 A或B较 1 ,2邻萘醌的如 Ro-0 90 6 80和二氢丹参酮 - 的细胞毒活性均显著降低。所有丹参酮及其类似物的疏水基团均远远多于亲水基团 ,因此它们均不溶于水 ,但可在水中以某种方式形成胶体颗粒 ,其中的一些参数如偶极距、范特华力、亲水指数 ,均可影响到它们的疏水相互作用。丹参酮 - 本身细胞毒活性很低 ,但通过 Mannich反应 ,在呋喃环上引进含氮杂环后其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I 二氢丹参酮-I 丹参二萜 细胞毒活性 构效关系 研究
下载PDF
丹参二萜醌对连苯三酚自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海德 陈玫 +1 位作者 马林 古练权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丹参二萜醌对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的氧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丹参二萜醌类物质 ,于 3 2 0nm下测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变化。结果 :反应体系中不加样品时 ,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 目的 :探讨丹参二萜醌对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的氧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丹参二萜醌类物质 ,于 3 2 0nm下测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变化。结果 :反应体系中不加样品时 ,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吸光值 /秒 )为 0 .0 0 15 ;体系中样品浓度达到 0 .12mmol/L时的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分别是 :丹参酮ⅡA为 2 0 .0 %、隐丹参酮为 5 3 .3 %、次甲丹参酮为 40 .0 %。结论 :一定浓度的丹参二萜醌类化合物对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用的大小与丹参二萜醌的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二萜 连苯三酚 自氧化反应 抑制作用 氧自由基 中医药疗法 药理实验
下载PDF
丹参二萜醌对PC9肺癌移植瘤动物炎症微环境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梦阳 张光霁 楼招欢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有效部位丹参二萜醌(DT)对肺癌炎症微环境的作用,从抗炎角度初步阐述DT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腋下接种人肺腺癌PC9细胞悬液建立裸鼠肺癌移植瘤模型并予以不同浓度丹参二萜醌干预,ELISA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免... 目的:观察丹参有效部位丹参二萜醌(DT)对肺癌炎症微环境的作用,从抗炎角度初步阐述DT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腋下接种人肺腺癌PC9细胞悬液建立裸鼠肺癌移植瘤模型并予以不同浓度丹参二萜醌干预,ELISA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PC9细胞移植瘤组织c-JUN、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DT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清TNF-α、IL-6水平,抑制肿瘤组织c-JUN、COX-2蛋白表达,改善肿瘤炎症环境。结论:DT具有良好的抗肺癌作用,该作用与抑制炎症介质表达,改善肿瘤炎症微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二萜 PC9细胞 有效部位 肺癌 肿瘤炎症微环境 小鼠
下载PDF
丹参二萜醌类活性成分通过PKCδ/PKD1μ信号通路抗胰腺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晓鸥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二萜醌类活性成分对胰腺癌的抑制效应,探讨其诱导胰腺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胰腺癌细胞AsPC-1、BxPC-3用含10%gibco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按隐丹参酮组(30μM)、丹参新酮组(15μM)、去氢丹参新酮组(15μM)分别加... 目的观察丹参二萜醌类活性成分对胰腺癌的抑制效应,探讨其诱导胰腺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胰腺癌细胞AsPC-1、BxPC-3用含10%gibco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按隐丹参酮组(30μM)、丹参新酮组(15μM)、去氢丹参新酮组(15μM)分别加药处理。Cell-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PKC同工酶磷酸化水平;对AsPC-1和BxPC-3细胞进行siRNA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相关PKC同工酶磷酸化水平。结果隐丹参酮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0.1±5.0)%、(36.2±5.4)%;丹参新酮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2.1±5.1)%、(47.2±5.7)%;去氢丹参新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6.1±5.0)%、(42.2±5.4)%(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sPC-1组内空白对照组、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71%、30.10%、52.26%、42.30%;BxPC-3组内空白对照组、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10%、30.66%、33.76%、51.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较空白对照组,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PKD/PKCμser916、p-PKCδthr505、p-PKD/PKCμser744/748的水平降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iRNA沉默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KCδ,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KD/PKCμser744/748磷酸化水平下调。结论隐丹参酮、丹参新酮、去氢丹参新酮可能通过抑制PKCδthr505磷酸化水平,下调PKD1μser744/748磷酸化水平,促进胰腺癌AsPC-1和BxPC-3细胞凋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二萜 胰腺癌 蛋白激酶C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迷尔特醌类结构特征与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宫宝安 程建波 +1 位作者 姜忠民 郑秋生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00年第3期176-180,共5页
对迪尔特醌Ⅰ、脱氢迷尔特醌和迷尔特醌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构效关联进行了AM 1水平的量子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 ,抗氧化剂 (AH)与油脂中碳中心自由基 (R·)复合成稳定自由基 (AH R·) ,可能是醌类抗氧化剂抑制或阻止油脂氧... 对迪尔特醌Ⅰ、脱氢迷尔特醌和迷尔特醌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构效关联进行了AM 1水平的量子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 ,抗氧化剂 (AH)与油脂中碳中心自由基 (R·)复合成稳定自由基 (AH R·) ,可能是醌类抗氧化剂抑制或阻止油脂氧化酸败的主要机制 ,复合自由基稳定化能CRSE与诱导期测定结果的相对趋势吻合 .AH的化学活性和AH R·的稳定性对此种抗氧化作用有重要影响 .对于抗氧化剂相对活性的比较 ,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醌 量子化学 抗氧化活性 迷尔特 结构特征
下载PDF
山东白花丹参及规范化种植 被引量:2
12
作者 毕胜 闫龙民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4期57-58,共2页
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f.alba C.Y.Wu et H.W.Li)又名白花参,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一个变型。植株形似丹参,茎和叶呈黄绿色,花冠白色或淡黄色。生于山坡、林下灌丛,栽培于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 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f.alba C.Y.Wu et H.W.Li)又名白花参,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一个变型。植株形似丹参,茎和叶呈黄绿色,花冠白色或淡黄色。生于山坡、林下灌丛,栽培于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或水质土。主产于济南(章丘、历城、长清)、莱芜、泰安等地,为山东特有药材。因白花丹参有效成分是紫花丹参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紫花丹 丹参醌 规范化种植 抗惊厥作用 活血祛瘀 疮疡肿痛 根部生长 丹参 通经止痛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在碳糊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新娟 宋俊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83-1286,共4页
研究了丹参酮ⅡA(TS)在碳糊电极(CPE)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在0.2mol/LBR(pH2.4)的乙醇/水(40:60,V/V)中,TS的羰基发生单电子、单质子的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是一个有吸附特征的可逆过程;还原产物半醌自由基能稳定... 研究了丹参酮ⅡA(TS)在碳糊电极(CPE)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在0.2mol/LBR(pH2.4)的乙醇/水(40:60,V/V)中,TS的羰基发生单电子、单质子的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是一个有吸附特征的可逆过程;还原产物半醌自由基能稳定存在,这可能是由于CPE中疏水有机相阻止了该自由基的岐化反应。还原峰和氧化峰的峰电位分别为-0.31和-0.24V(vs,SCE),二阶导数氧化峰峰电流与TS浓度在1.2×10^-8—8.2×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1×10^-9mol/L。本方法可用于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总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自由基 碳糊电极
下载PDF
丹参组织培养物中二萜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束昱 朱蔚华 胡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6-167,共2页
从丹参组织培养物中首次分离得到2个二萜类成分。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
关键词 丹参 组织培养 丹参 Ro-09-0680
下载PDF
LC/MS/MS鉴定丹参化学成分在Caco-2细胞中的代谢产物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嘉骏 吴孟华 +4 位作者 刘韵 黄文菁 唐思丽 张玲玲 张建业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究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Ⅰ及丹酚酸A在Caco-2细胞中的代谢产物及方式。方法:100μmol/L丹参酮和丹酚酸类化合物作用于Caco-2细胞3、6、12 h后采集纯化样品,以LC/MS/MS技术分析鉴别代谢产物。结果:隐丹参酮在Caco-2细... 目的:探究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Ⅰ及丹酚酸A在Caco-2细胞中的代谢产物及方式。方法:100μmol/L丹参酮和丹酚酸类化合物作用于Caco-2细胞3、6、12 h后采集纯化样品,以LC/MS/MS技术分析鉴别代谢产物。结果:隐丹参酮在Caco-2细胞中发生羟化和加氢反应,鉴定出3个产物;丹参酮ⅡA主要发生羟化,鉴定得到1种代谢产物;二氢丹参酮Ⅰ发生断环、脱氢及羟化反应,最终鉴定出1种代谢产物;丹酚酸A鉴定出1种葡萄糖醛酸化产物。结论:隐丹参酮在Caco-2细胞中的主要代谢途径为羟化加氢,丹参酮ⅡA为羟化;二氢丹参酮Ⅰ在Caco-2细胞中主要代谢途径涉及断环、脱氢及羟化;葡萄糖醛酸化是丹酚酸A在Caco-2细胞中主要的代谢途径。LC/MS/MS技术反应灵敏,操作简便,可快速鉴定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Ⅰ、丹酚酸A在Caco-2细胞中的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丹参 丹参二萜 丹酚酸 CACO-2细胞 代谢产物
下载PDF
丹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16
作者 高红伟 +5 位作者 刘振杰 苑仁祎坤 黄莉婷 覃喜军 许琼明 杨世林 《中国科技成果》 2024年第20期57-57,共1页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丹参的药理作用有抗炎、保护心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目前,从丹参中获得的丹参酮、丹参醌、丹参酚酸和多糖等单体化合物多达数百种,但丹参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药...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丹参的药理作用有抗炎、保护心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目前,从丹参中获得的丹参酮、丹参醌、丹参酚酸和多糖等单体化合物多达数百种,但丹参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药效机制研究仍然不够明确。因此,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作用机制 药效物质基础 丹参酚酸 单体化合物 抗血小板聚集 SALVIA 丹参醌 丹参
原文传递
丹参活性部位丹参二萜醌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行 刘慧芳 +2 位作者 刘泽莹 楼招欢 张光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2-3140,共9页
目的优化丹参二萜醌(diterpenoid tanshinone,DT)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包合物(inclusion complex,IC)(DT&HP-β-CD@IC)制备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DT与HP-β-CD的配比、包合温度... 目的优化丹参二萜醌(diterpenoid tanshinone,DT)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包合物(inclusion complex,IC)(DT&HP-β-CD@IC)制备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DT与HP-β-CD的配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DT包封率及包合物载药量为综合评价指标,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DT&HP-β-CD@IC制备工艺,并采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薄层色谱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DT&HP-β-CD@IC进行评价。结果DT&HP-β-CD@IC最佳制备工艺为HP-β-CD质量浓度0.1 g/mL,药物与载体材料配比1∶3,包合时间2 h,包合温度40℃。DT&HP-β-CD@IC的包封率达68.78%,载药量达5.44%。紫外、红外光谱和薄层色谱等结果表明DT&HP-β-CD@IC的形成。结论DT&HP-β-CD@IC载药量较高,溶解性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活性部位 丹参二萜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Box-Behnken响应面 二氢丹参酮Ⅰ 丹参 丹参酮Ⅰ 丹参酮ⅡA
原文传递
丹参二萜醌通过调控CCL3影响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
18
作者 王鹏 张慧 张征宇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 探讨丹参二萜醌对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丹参二萜醌体外处理骨髓瘤细胞RPMI8226。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 目的 探讨丹参二萜醌对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丹参二萜醌体外处理骨髓瘤细胞RPMI8226。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2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和趋化因子配体3(CCL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CL3 mRNA的表达。将CCL3小干扰RNA(si-CCL3)转染RPMI8226,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凋亡、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丹参二萜醌处理后,RPMI8226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目、细胞迁移数目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21、Caspase-3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5)。转染si-CCL3后,RPMI8226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目、细胞迁移数目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21、Caspase-3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丹参二萜醌可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CL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丹参二萜 CCL3 增殖 凋亡 迁移
原文传递
藏药红秦艽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学民 萧倬殷 《中草药》 CAS 1984年第1期1-4,共4页
红秦艽中分离得到结晶Ⅶ、Ⅷ、Ⅸ,经光谱分析与理化常数测定,证明晶Ⅶ是紫丹参甲素(przewaquinone A),晶Ⅷ是紫丹参乙素(przewaquinone B),晶Ⅸ是次甲丹参醌(methylene tanshiquinone)与其同分异构体1,2-二氢丹参醌(1,2-dihydrotanshiqu... 红秦艽中分离得到结晶Ⅶ、Ⅷ、Ⅸ,经光谱分析与理化常数测定,证明晶Ⅶ是紫丹参甲素(przewaquinone A),晶Ⅷ是紫丹参乙素(przewaquinone B),晶Ⅸ是次甲丹参醌(methylene tanshiquinone)与其同分异构体1,2-二氢丹参醌(1,2-dihydrotanshiquinone)的混合体。结品Ⅹ、Ⅺ、Ⅻ、ⅩⅢ正在鉴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红秦艽 丹参甲素 丹参乙素 次甲丹参醌 1 2-二氢丹参醌
下载PDF
丹参二萜醌活化ERS介导的凋亡通路抗肺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楼招欢 夏榕蔓 +3 位作者 李晓娟 程汝滨 邵科钉 张光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900-4907,共8页
当前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第二和第一,寻找新型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且作用机制相对明确的抗肺癌药物迫在眉睫。内质网应激(ERS)介导的凋亡通路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有效途径;丹参二萜醌(DT)为丹参抗肿瘤有效部位,前期发现... 当前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第二和第一,寻找新型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且作用机制相对明确的抗肺癌药物迫在眉睫。内质网应激(ERS)介导的凋亡通路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有效途径;丹参二萜醌(DT)为丹参抗肿瘤有效部位,前期发现其能触发PC9细胞内质网应激,激活PERK-EIF2α通路,促进人肺癌PC9细胞凋亡,具有潜在抗肺癌作用。该文拟通过人肺腺癌PC9细胞及其移植瘤模型,进一步明确DT体内外抗肺癌作用,并从ERS介导的IRE1α/caspase 12凋亡通路阐述其抗肺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体内,DT能浓度依赖地促进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上调瘤组织Bip,TRAF2蛋白表达,降低瘤重,改善荷瘤裸鼠体质量减轻症状。在体外,DT能浓度依赖地抑制PC9细胞增殖,时间依赖地损伤PC9细胞线粒体结构,上调Bax及ERS凋亡通路蛋白IRE1α,Bip,TRAF2,caspase 12的表达水平,下调Bcl-2表达,促进肺癌细胞凋亡。提示,DT具有良好的抗肺癌作用,该作用与活化ERS介导的IRE1α/caspase 12凋亡通路,促进肺癌细胞凋亡有关。ERS介导的凋亡通路可能是DT抗肺癌的重要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二萜 肺癌 内质网应激 IRE1α/caspase 12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