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菌群的丹参-红花药对抗心肌缺血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小平 杜少兵 +4 位作者 白吉庆 周慧慧 李菁 权利娜 王鹏飞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8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药对抗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等体积纯净水)、模型组(B组,等体积纯净水)、复方丹参滴丸组(C组,73 mg/kg)及丹参-红花低、中、高剂量组(D_(1)组、D_(2)组、D_(3)组,原药材4,8,16...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药对抗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等体积纯净水)、模型组(B组,等体积纯净水)、复方丹参滴丸组(C组,73 mg/kg)及丹参-红花低、中、高剂量组(D_(1)组、D_(2)组、D_(3)组,原药材4,8,16 g/kg),各10只,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纯净水,每天1次,连续7 d。于第6天、第7天灌胃给药1 h后,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85 mg/kg)以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心肌酶水平;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计算各组总效应值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DA)得分,筛选效果最佳的剂量组进行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结果D_(3)组的综合指数最高(7.68),其次是D_(2)组(7.18),D_(3)组和D_(2)组PLS-DA得分差异较小,选用D_(2)组进行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与B组比较,D_(2)组放线菌门、TM7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乳杆菌属、棒状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SMB53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拟杆菌门、软壁菌门、脱铁杆菌门、颤螺菌属和罗斯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参-红花药对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药对 急性心肌缺血 大鼠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病理形态学 心肌细胞凋亡 心肌酶 肠道菌群 16S rRNA基因测序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参-红花药对”抗骨质疏松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罡瑜 何琪 +6 位作者 林瑞婷 温晓雯 杨均政 钟莎 曾嘉旭 王海彬 陈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4-291,319,共9页
目的构建丹参-红花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靶点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研究丹参-红花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丹参-红花药对的潜在活性成分,用Swiss数据库预测... 目的构建丹参-红花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靶点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研究丹参-红花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丹参-红花药对的潜在活性成分,用Swiss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与Disgenet数据库获得的OP靶点相映射,得到丹参-红花药对抗OP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数据库对丹参-红花药对的作用靶点进行GO生物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丹参和红花中具有类药性、口服吸收良好的潜在活性成分分别为65个和22个,其治疗OP的潜在靶点36个。其中成分Poriferast-5-en-3beta-ol、Poriferasterol、Flavoxanthin、Beta-sitosterol、Stigmasterol、Luteolin、Kaempferol、α-amyrin、5,6-dihydroxy-7-isopropyl-1,1-dimethyl-2,3-dihydrophenanthren-4-one、Przewalskin a、Salviolone、Phytoene、Phytofluene、Beta-carotene等能与5个及5个以上的靶点相连接,为丹参-红花药对治疗OP的主要活性成分。蛋白质网络分析显示,靶点基因ESR1、MAPK3、ERBB2、CYP19A1、CYP2B6的Degree值均大于中位数7的2倍以上。GO生物过程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丹参-红花药对治疗OP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有妊娠期乳腺分支、转录后基因沉默的负调控、RNA对基因沉默的负调控、前列腺生长、乳腺导管形态形成分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等过程,主要富集的通路为卵巢类固醇生成、甾类激素生物合成、催乳素信号通路、粘着连接、膀胱癌、雌激素信号通路等,表明丹参-红花可以通过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发挥治疗OP的作用。结论丹参-红花药对治疗OP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丹参-红花药对抗OP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药对 骨质疏松 网络药理学 生物过程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丹参-红花药对不同配伍比例中5种成分含量
3
作者 柴梦宇 缪艳燕 +3 位作者 程纯 卿果 徐剑 张永萍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8期1455-1460,共6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丹参-红花药对不同配伍比例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的含量。方法:采用GL Sciences ODS C(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丹参-红花药对不同配伍比例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的含量。方法:采用GL Sciences ODS C(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以丹参酮Ⅱ为内标物,计算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相对校正因子,并测定其含量。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90%~103.45%,RSD为0.50%~2.08%(n=6)。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丹参-红花药对中5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丹参-红花药对 相对校正因子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的丹参-红花药对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探讨
4
作者 薛志鹏 杜少兵 +4 位作者 周慧慧 李菁 孟祎 白吉庆 王小平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759-771,共13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究丹参-红花药对治疗心肌缺血的潜在作用和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手动补充确定丹参-红花的活性成分及治疗心肌缺血靶点。以“心肌缺血”及“急性心肌缺血”为关键词...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究丹参-红花药对治疗心肌缺血的潜在作用和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手动补充确定丹参-红花的活性成分及治疗心肌缺血靶点。以“心肌缺血”及“急性心肌缺血”为关键词,在CTD、DisGeNET、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检索疾病的潜在靶点。利用Venny 2.1.0将筛选得到的有效化学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交集,确定丹参-红花药对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靶点。将交集靶点信息上传至STRING v11.0,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通过DAVID数据库对丹参-红花治疗心肌缺血的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40只SD雄性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73 mg·kg^(−1)·d^(−1))组、丹参-红花(生药量16 g·kg^(−1)·d^(−1))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ig等量0.9%氯化钠溶液,给药组ig相应剂量的药物,每天1次,共7 d。于第6天,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药1 h后sc异丙肾上腺素(ISO,85 mg·kg^(−1)),连续2 d造模。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磷酸化转录激活蛋白3(p-STAT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DGF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丹参-红花药对治疗心肌缺血的活性成分91个,靶点246个。PPI网络结果显示主要靶点包括STAT3、MAPK1、JUN、RELA、MAPK3、AKT1、SRC、APP、TNF、PIK3CA、CXCL8、KNG1、IL6、VEGFA、MAPK14、HSP90AA1、MAPK8、EGFR、FOS和IL2等。主要靶点相关的通路涉及血管生成(如HIF-1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炎症反应(如NF-κB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如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p53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HE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正常;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肿胀且有断裂,心肌细胞增宽,局部有明显水肿、渗出、炎性细胞浸润;复方丹参滴丸组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心肌纤维排列略微紊乱且较窄,病理改变程度有所减轻。丹参-红花组大鼠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形态结构完整,心肌纤维肿胀轻,无毛细血管扩张,接近正常心肌形态。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HIF1α、VEGFA、PDGFA和bFGF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p-mTOR和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红花显著上调了p-mTOR、p-STAT3、HIF-1α、VEGFA、PDGFA和bFGF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丹参-红花可能通过上调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蛋白水平来促进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缺血心肌组织的血管生成,从而改善其缺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药对 心肌缺血 网络药理学 血管生成 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单向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丹参-红花药对”中主要活性成分肠转运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白吉庆 王鹏飞 +3 位作者 王小平 胡锦萍 王亚恒 王金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药对中主要活性成分的肠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为评价指标,研究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两个主要成分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药对中主要活性成分的肠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为评价指标,研究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两个主要成分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在吸收最佳的肠段考察质量浓度、P-糖蛋白(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多药耐药蛋白相关蛋白2(MRP2)抑制剂丙磺舒和能量抑制剂2,4-二硝基苯酚对上述两个成分肠吸收的影响。结果:丹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各肠段均有吸收,且回肠的吸收最佳;在回肠段:丹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吸收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2 mg/mL^6 mg/mL)具有浓度依赖性;和不含抑制剂的组比较,盐酸维拉帕米(100 mg/mL),丙磺舒(12 mg/mL, 24 mg/mL)和2,4-二硝基苯酚(20 mg/mL^60 mg/mL)对丹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Ka和Papp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回肠段: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丹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吸收均有能量依赖性,吸收机制可能属于主动吸收;丹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能是P-糖蛋白和多药耐药蛋白相关蛋白2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药对 在体单向肠灌流 肠吸收 丹酚酸B 羟基花黄色素A
原文传递
基于PI3K/PDK1/Akt信号通路研究丹参-红花药对对寒凝血瘀型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小平 薛志鹏 +6 位作者 杜少兵 周慧慧 白吉庆 李菁 王鹏飞 谢李红 陈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085-5092,共8页
目的 研究丹参-红花药对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ISO)诱导的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73 mg/kg)组和丹参-红花低、中、高剂量(4、8、16 g/kg)组,给予相应药... 目的 研究丹参-红花药对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ISO)诱导的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73 mg/kg)组和丹参-红花低、中、高剂量(4、8、16 g/kg)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7 d。于第6天开始ig药物1 h后,大鼠于0℃的冰浴中寒冷刺激4 min,sc ISO(85 mg/kg),连续2 d。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CK-肌红蛋白(myoglobin,MB)活性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CTn-T、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MB、N末端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B型脑利钠肽(B-brainnatriureticpeptides,BNP)水平;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PI3K(phosphorylated PI3K,p-PI3K)、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isozyme 1,PDK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p-eNOS、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p-NF-κB p65、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asparate protease-3,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 丹参-红花药对显著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P<0.01);改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显著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P<0.05、0.01);显著降低血浆中心肌酶活性以及心肌蛋白水平(P<0.05、0.01);显著上调心肌组织中Bcl-2、PDK1、p-eNOS、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降低Bax、Cyt C、剪切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 丹参-红花药对能够通过调控PI3K/PDK1/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对ISO诱导的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药对 心肌缺血 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心肌酶 心肌蛋白 丹参 羟基花黄色素A 迷迭香酸 紫草酸 丹酚酸B
原文传递
HPLC-Q-TOF-MS/MS分析丹参-红花药对在离体肠道菌群中的代谢产物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慧慧 环诚 +5 位作者 薛志鹏 杜少兵 李菁 孟祎 白吉庆 王小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71-3377,共7页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别丹参-红花药对在离体大鼠肠道菌群中的代谢产物。通过在离体大鼠的肠菌孵育液以及灭活的肠菌孵育液中,分别加入丹参-红花药对提取液,厌氧条件下共孵育。动物实验和方案经陕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别丹参-红花药对在离体大鼠肠道菌群中的代谢产物。通过在离体大鼠的肠菌孵育液以及灭活的肠菌孵育液中,分别加入丹参-红花药对提取液,厌氧条件下共孵育。动物实验和方案经陕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TCM-2020-030-E05)。结果发现在离体大鼠肠道孵育液中共检测鉴定出14种化合物,其中包括了5种原形成分以及9种代谢产物。而在灭活的肠菌液中除了原形成分外并未检测出代谢产物。结果表明丹参-红花药对中的主要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均可被肠道菌群代谢,且这些有效成分在大鼠离体肠道菌群中主要发生羟基化反应、脱羧反应、去氧、脱羧以及脱水反应等Ⅰ相代谢、硫酸酯化反应和甲基化反应Ⅱ相代谢。从而证明丹参-红花药对能够在大鼠肠道菌群作用下转化为多种代谢产物,进一步明确肠道菌群在中药有效成分代谢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为完善该药对药效物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药对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HPLC-Q-TOF-MS/MS 裂解途径 裂解规律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丹参-红花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少兵 王鹏飞 +5 位作者 白吉庆 周慧慧 薛志鹏 高速 李菁 王小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11期16-19,26,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红花配方颗粒中丹酚酸B、丹参素、紫草酸、迷迭香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方法:采用ThermoHypersilGOL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检...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红花配方颗粒中丹酚酸B、丹参素、紫草酸、迷迭香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方法:采用ThermoHypersilGOL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88 nm;流速:1.0 mL/min。结果:丹酚酸B、丹参素、紫草酸、迷迭香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分别在31.50~315.00 ng(r=0.9995)、8.40~84.00 ng(r=0.9991)、3.60~36.00 ng(r=0.9994)、5.80~58.00 ng(r=0.9991)、6.70~67.00 ng(r=0.999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4.51%~99.09%,RSD均低于4.9%。3批样品中丹酚酸B、丹参素、紫草酸、迷迭香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分别为37.27~42.21 mg/g、7.11~8.11 mg/g、4.48~4.94 mg/g、2.74~3.50 mg/g、和1.39~1.76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稳定性好,可用于丹参-红花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药对 配方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价丹参-红花配方颗粒提取工艺
9
作者 杜少兵 王鹏飞 +5 位作者 高速 李娜 杨蕾 李菁 白吉庆 王小平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93-99,共7页
目的优化丹参-红花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羟基红花色素A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丹参-红花配方颗粒提取有影响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再将优化后... 目的优化丹参-红花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羟基红花色素A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丹参-红花配方颗粒提取有影响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再将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用于丹参、红花的合提与单提中,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以8倍量的水进行温浸提取3次,每次120 min,丹酚酸B、迷迭香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紫草酸合提时的含量分别为59.69、2.57、5.69、7.06 mg·g^(-1);单提时含量分别为30.06、1.79、7.82、3.33 mg·g^(-1),合提优于单提。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丹参-红花药对加8倍量的水浸泡60 min之后,温浸提取3次,每次120 min;该工艺稳定可行,为丹参-红花配方颗粒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药对 配方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基于经典丹参药对“丹参-冰片”、“丹参-红花”的药动学研究探讨中药配伍增效的药动学研究策略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翠英 任伟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13-2419,共7页
药对是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常用的配伍形式和复方来源之一,基于体内药动学研究是阐述药对配伍增效减毒机制的1个重要内容。该文全面总结整理丹参-红花(君臣配伍)和丹参-冰片(君使配伍)2类经典丹参药对的"标识成分"药动学研究报道... 药对是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常用的配伍形式和复方来源之一,基于体内药动学研究是阐述药对配伍增效减毒机制的1个重要内容。该文全面总结整理丹参-红花(君臣配伍)和丹参-冰片(君使配伍)2类经典丹参药对的"标识成分"药动学研究报道,评价其阐释药对配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今后药对配伍的药动学机制提出可行性建议。基于药对的药效组分"标识成分"的药动学比较研究,基本上考虑了中药的复杂体系存在背景、未脱离与其天然共存的化学体系,可以较好阐述药对配伍的君臣、君使增效机制,佐证了中药的"药辅共生"理论,这种药动学研究思路能较好地诠释药对配伍的增效机制。而基于单体化学成分、脱离中药复杂化学环境的"标识成分"药动学研究阐释药对配伍的增效机制尚存在一定空间,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冰片药对 丹参-红花药对 药对配伍 药动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