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学旅游的知识与社区居民的地方认同重构——以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地为例
1
作者 杨继荣 张朝枝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402,共10页
以知识生产和传播为核心的研学旅游逐渐成为自然保护地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的替代性选择,但知识如何影响参与研学旅游的社区居民的地方认同尚未得到充分关注。文章以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地为案例地,探讨丹霞山从观光旅游向研学旅游转型发展... 以知识生产和传播为核心的研学旅游逐渐成为自然保护地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的替代性选择,但知识如何影响参与研学旅游的社区居民的地方认同尚未得到充分关注。文章以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地为案例地,探讨丹霞山从观光旅游向研学旅游转型发展过程中,知识类型的转变以及社区居民的知识学习、传播对他们的地方认同产生影响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1)研学旅游中的知识重新建立社区居民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并产生地方认同;2)知识对于地方差异的界定与学习、传播知识的行为互动过程共同影响社区居民地方认同形成与变化,不同类型的知识界定地方差异并赋予相应的意义;3)地方认同产生于社区居民对于特定知识框架下的地方差异和地方意义的学习内化过程。知识传播过程中的身份展演实现地方认同的社会化,并产生集体层面的地方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认同 知识 身份展演 研学旅游 自然保护地 丹霞山
下载PDF
丹霞山北宋时期摩崖石刻的初步考察
2
作者 李小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5期150-153,共4页
以丹霞地貌闻名世界的丹霞山是广东省内面积最大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与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合称“广东四大名山”。历史上,丹霞山人文景观荟萃,遍布的摩崖石刻是其人文发展的重要见证,最早的摩崖石刻可追溯至宋代,多与寺院有关... 以丹霞地貌闻名世界的丹霞山是广东省内面积最大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与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合称“广东四大名山”。历史上,丹霞山人文景观荟萃,遍布的摩崖石刻是其人文发展的重要见证,最早的摩崖石刻可追溯至宋代,多与寺院有关,锦石岩寺、金龟岩庙内的几题宋代摩崖石刻为探究这一时期该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山 摩崖石刻 文化遗存 寺庙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晓杰 陈灼康 +3 位作者 莫罗坚 严朝东 王卫 罗晓莹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2期155-163,共9页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是景观格局优化、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经营与保护的重要基础。以无人机遥感影像和DEM为基础数据,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所选取的不同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分析了丹霞山森林景观的类型、格局特征及其地形分异规律。结...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是景观格局优化、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经营与保护的重要基础。以无人机遥感影像和DEM为基础数据,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所选取的不同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分析了丹霞山森林景观的类型、格局特征及其地形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从类型水平指数来看,丹霞山森林景观类型以天然林为主,占总面积的78.42%,表现出较高的集中连片性;2)从景观水平指数来看,丹霞山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而蔓延度指数和连通度指数则较高,分别为77.85和99.97,表明景观以少数大面积的斑块为主,斑块间连接密切,自然连通度高;3)从功能分区景观格局和地形分异规律来看,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农田、人工林、裸地、居民地、人工水体和自然水体六类森林景观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较低(60—150 m)、坡度平缓(0—5°)、无坡向的实验区内;灌木、草地、天然林和裸岩四类森林景观则较均衡的分布于海拔60—350 m的各级坡度和坡向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综上所述,丹霞山森林景观保持完好,破碎化程度较低,人为活动干扰较少,斑块之间物质、能量和物种交换的潜力较大。应建立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长期、准确的跟踪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为维持丹霞山森林景观的稳定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地形分异 无人机 FRAGSTATS 丹霞山
下载PDF
丹霞山陡坡上风化洞穴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史月欣 陈留勤 +2 位作者 杜丁丁 柴乐 王子涵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风化洞穴在全球不同气候区广泛发育,其形成过程和主控因素是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形成机制至今仍存在不少争议,尤其对丹霞地貌区风化洞穴的研究还较少。丹霞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丹霞”的典型代表,陡坡上发育形态和规模各异的风... 风化洞穴在全球不同气候区广泛发育,其形成过程和主控因素是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形成机制至今仍存在不少争议,尤其对丹霞地貌区风化洞穴的研究还较少。丹霞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丹霞”的典型代表,陡坡上发育形态和规模各异的风化洞穴,是丹霞地貌的重要景观要素,为认识亚热带湿润气候风化洞穴成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文章以丹霞山砾岩和砂岩陡坡上的5处典型风化洞穴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考察、形态测量、气象监测、样品显微观察及盐化学实验等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湿润气候丹霞地貌区风化洞穴的特征和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在砾岩中发育的洞穴一般个体形态较大,洞穴具有较明显的向上和向内生长趋势;砂岩中发育的洞穴大多密集排列,形态较小,常具有蜂巢结构。2)岩石性质是洞穴发育的基本影响因素,在宏观尺度上决定了洞穴的发育位置和排列方式,也决定了不同岩性下发育的风化洞穴的形态特征。在微观尺度上,岩石含有较多长石、钙质胶结物等易溶矿物组分,在酸性雨水渗流过程中发生化学溶解,加上盐结晶作用导致岩石微观结构破坏,诱发洞穴初始形成。3)洞穴尺寸变大后,洞穴内适宜的微气候是洞穴演化的关键因素,为水和盐的聚集及盐风化提供了有利条件,锦石岩洞微气候为蓝绿藻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是龙鳞片石景观形成的主控因素。4)洞穴形成和演化不同阶段的主控因素有所变化且互相影响,但总体过程受到自组织机制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洞穴 丹霞地貌 微气候 自组织 丹霞山
下载PDF
丹霞崖壁的形成机制初探——以丹霞山为例
5
作者 李燕文 李宏卫 +2 位作者 程亮开 涂华 赖忠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13-116,共4页
丹霞地貌是种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彭华等,2020),在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剥落等地质营力的作用下(郭福生等,2020),形成高数十米至数百米的赤壁丹崖。丹霞崖壁与方山、石墙、石柱、石峰、丘陵、孤石、崩积堆和崩积巨石8类地貌... 丹霞地貌是种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彭华等,2020),在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剥落等地质营力的作用下(郭福生等,2020),形成高数十米至数百米的赤壁丹崖。丹霞崖壁与方山、石墙、石柱、石峰、丘陵、孤石、崩积堆和崩积巨石8类地貌共同组成典型的丹霞地貌。其中丹霞崖壁特指坡度>60°,高度>10 m的陡崖坡。以往丹霞地貌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于丹霞崖壁的研究多关注崖壁上蜂窝状洞穴、顺层洞穴等微观形态的形成机制(彭华等,2014;陈留勤等,2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山 丹霞地貌 崖壁后退 崩塌
下载PDF
基于RSEI指数的丹霞山生态质量评价
6
作者 付炳秀 《广东气象》 2023年第5期62-65,共4页
基于2017—2021的Landsat8/OLI影像,综合湿度、干度、热度、绿度4个指标,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构建RSEI综合指数指标,借助遥感质量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分析丹霞山近5年生态质量变化。结果表明:(1)RSEI指数可以从绿度、湿度、干度和... 基于2017—2021的Landsat8/OLI影像,综合湿度、干度、热度、绿度4个指标,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构建RSEI综合指数指标,借助遥感质量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分析丹霞山近5年生态质量变化。结果表明:(1)RSEI指数可以从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生态角度综合表达丹霞山的生态质量,绿度和湿度对生态质量起积极作用,其中绿度对RSEI的贡献度最大,表明植被是丹霞山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近5年丹霞山RSEI指数均在0.68以上,其中2021年较2017上升了20.6%,表明丹霞山的生态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且生态质量呈上升趋势;(3)2021年生态质量为良级以上的面积占了丹霞山绝大部分面积,生态质量为优级的面积较2017年增幅达到65.94%,表明近5年丹霞生态质量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气象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质量 丹霞山
下载PDF
粤北秀美丹壁 亿年绚丽霞光——从丹霞山的美学价值到科学价值
7
作者 闫罗彬 李宏卫 马益冬 《地球》 2023年第4期30-33,共4页
地球内部积蓄的力量总是试图让地表变得崎岖不平,而地球外动力作用无时无刻不在努力抹平棱角,让地表变得更光滑平整。两种力量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强弱表现,时而内动力占据上风,时而外动力表现得更活跃。它们在地表的每个角落展开... 地球内部积蓄的力量总是试图让地表变得崎岖不平,而地球外动力作用无时无刻不在努力抹平棱角,让地表变得更光滑平整。两种力量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强弱表现,时而内动力占据上风,时而外动力表现得更活跃。它们在地表的每个角落展开角力,造就了干姿百态的地表。有彩丘一样色彩斑斓,有沙漠一样辽阔绝望,有砂岩沟谷一样光影变幻,有冰川一样冷峻潇洒,有流水地貌一样喧闹张扬,有海岸一样泰然自若,还有土林和石林一样千变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地貌 丹霞山 地球内部 美学价值 色彩斑斓
下载PDF
丹霞山塔墓的初步考察
8
作者 李小蓉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9期87-89,共3页
丹霞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的发现与研究闻名于世界,2010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0年底开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多家单位,对丹霞山文化遗... 丹霞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的发现与研究闻名于世界,2010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0年底开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多家单位,对丹霞山文化遗产开展全面调查,对长老峰一带的塔墓进行详细考察,为研究丹霞山的人文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山 塔墓 文化遗产
下载PDF
旅游开发对丹霞山植被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7
9
作者 李贞 保继刚 覃朝锋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54-561,共8页
本文从植被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色质量管理的角度,以群落景观重要值、旅游影响系数、敏感水平等定量分析为依据,初步研究了旅游开发对丹霞山植被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植被管理对策。
关键词 丹霞山 景观重要值 旅游影响 植被 旅游开发
下载PDF
广东丹霞山砂岩蜂窝状洞穴及白斑成因 被引量:15
10
作者 谭艳 朱诚 +5 位作者 吴立 孙伟 王晓翠 贾天骄 彭华 侯荣丰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9-287,共9页
为研究广东韶关市丹霞山砂岩蜂窝状洞穴及白斑成因,对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景区内玉女拦江洞中采集的6个砂岩蜂窝状洞穴样品,以及在鸭麻岩地区采集的4个白斑样品,进行XRF和ICP-MS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及岩石薄片偏光显微镜鉴定。结果表明,... 为研究广东韶关市丹霞山砂岩蜂窝状洞穴及白斑成因,对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景区内玉女拦江洞中采集的6个砂岩蜂窝状洞穴样品,以及在鸭麻岩地区采集的4个白斑样品,进行XRF和ICP-MS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及岩石薄片偏光显微镜鉴定。结果表明,发育蜂窝状洞穴的砂岩体与其基岩砂岩体的成分含量相近,岩体内部成分差异不是蜂窝状洞穴的成因。综合分析认为,丹霞山砂岩蜂窝状洞穴的产生是岩石的矿物组成及结构、洞穴所在的地形条件、气候因素和蜂窝状洞穴所形成的微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白斑的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发育白斑的砂岩在成岩过程中,红色基岩形成于氧化环境,而白斑形成于还原环境中,赤铁矿被还原形成白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丹霞山 砂岩 成分分析 蜂窝状洞穴 白斑
下载PDF
丹霞山风景地貌的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蔚秋 李植华 刘兰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21,共7页
描述了丹霞山植物区系的特征,对其科、属、种进行系统分析,并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作了对比研究,探讨了丹霞地貌对本区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的影响。丹霞山植物区系体现了华夏植物区系的特征,其表征科有不少同时也是华夏区系的表征科。从... 描述了丹霞山植物区系的特征,对其科、属、种进行系统分析,并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作了对比研究,探讨了丹霞地貌对本区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的影响。丹霞山植物区系体现了华夏植物区系的特征,其表征科有不少同时也是华夏区系的表征科。从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来看,以泛热带分布局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热带亚洲分布属、东亚分布局及北温带分布属。丹霞山植物区系相对其纬度来说热带性较强,这与其特定的地貌特征有关。另外,本区的苦藓植物较为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27科70属,其中石生性苔藓分布尤其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山 丹霞地貌 植物区系 分布区类型
下载PDF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蜂窝状洞穴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留勤 李馨敏 +3 位作者 郭福生 李鹏程 李余亮 刘鑫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5-904,共10页
蜂窝状洞穴以其精致的形貌和众说纷纭的成因吸引着科研人员和普通大众的兴趣。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蜂窝状洞穴主要产于晚白垩世丹霞组二段(锦石岩段)风成砂岩的崖壁上。本文以园区长老峰锦石岩寺和睡美人禄意堂两处蜂窝状洞穴为研究对象... 蜂窝状洞穴以其精致的形貌和众说纷纭的成因吸引着科研人员和普通大众的兴趣。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蜂窝状洞穴主要产于晚白垩世丹霞组二段(锦石岩段)风成砂岩的崖壁上。本文以园区长老峰锦石岩寺和睡美人禄意堂两处蜂窝状洞穴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了解洞穴生长环境,定量统计分析其形态特征,并采集砂岩样品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探讨洞穴形成与盐风化作用的关系。研究表明:蜂窝状洞穴所在的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发育大型高角度交错层理,渗透性较好;洞穴开口均向下朝向锦江,有利于来自锦江河流的湿润水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小洞内部;洞穴开口基本服从泰森多边形分布。因此,碎屑颗粒相对比较均匀的风成砂岩为丹霞山蜂窝状洞穴的发育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基础,锦江河流为盐风化提供了必要的湿润水汽和盐分。在初始发育阶段,从岩壁上最适合盐风化作用的若干个点开始形成细小的坑洼,逐步向同层位扩张。单个小洞穴由于盐风化作用,洞穴内部风化速率大于洞穴开口边缘,导致蜂窝状洞穴内部空间扩大较快。然后,蜂窝状洞穴的发育突破纹层的限制,逐步加大、变深而呈泰森多边形规则分布。最终,随着洞穴加深,在重力、风力的影响下,蜂窝状洞穴隔壁减薄失稳,洞穴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状洞穴 盐风化 风成砂岩 丹霞地貌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下载PDF
自然风光型景区的低碳舒适度研究——以世界遗产地丹霞山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航飞 唐承财 +1 位作者 许树辉 左盘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基于低碳理念,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由目标层、结构层和测量层组成的景区低碳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三角模糊数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以世界遗产地广东丹霞山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引导景区往低碳、舒适方向发展,... 基于低碳理念,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由目标层、结构层和测量层组成的景区低碳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三角模糊数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以世界遗产地广东丹霞山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引导景区往低碳、舒适方向发展,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旅游资源观赏游憩价值、空气质量、卫生满意程度、服务质量满意度等四项指标对景区低碳舒适度的建设影响较大,景区要更多的关注"软服务"质量的建设;丹霞山景区的低碳舒适建设质量整体上较好,但在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建设质量则为一般,在以后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丹霞山景区应注意这些问题,努力建设成为既低碳又舒适的旅游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旅游 旅游舒适度 三角模糊数 丹霞山
下载PDF
广东丹霞山柿树科一新种——彭华柿(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万义 凡强 +4 位作者 陈昉 黄翠莹 陈再雄 侯荣丰 廖文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3,共6页
报道柿树科一新种彭华柿Diospyros penghuae,为广东省丹霞山特有种。彭华柿形态特征与乌柿D.cathayensis及老鸦柿D. rhombifolia相近,但本种常绿,无枝刺,叶形及果实大小均可区别于两者。本种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 报道柿树科一新种彭华柿Diospyros penghuae,为广东省丹霞山特有种。彭华柿形态特征与乌柿D.cathayensis及老鸦柿D. rhombifolia相近,但本种常绿,无枝刺,叶形及果实大小均可区别于两者。本种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彭华教授,他在丹霞地貌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华柿 柿树科 新种 广东省 丹霞山
下载PDF
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以丹霞山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长运 茆长荣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9-583,共5页
文章以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为例,根据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包括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规模、类型、布局、就业人口特征、从业人员招聘、从业人员的稳定性与流动性;依附型旅游小企业主的基本特征、政府政策引导所发挥的关... 文章以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为例,根据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包括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规模、类型、布局、就业人口特征、从业人员招聘、从业人员的稳定性与流动性;依附型旅游小企业主的基本特征、政府政策引导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小企业对景区的依附特征;找出企业当前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及产生困难的原因;提出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国内较为薄弱的旅游小企业研究提供了有益充实和新的案例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附型 旅游小企业 发展特征 丹霞山
下载PDF
旅游地拓展开发研究——以丹霞山阳元石景区为例 被引量:58
16
作者 保继刚 彭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3-70,共8页
分析了丹霞山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游客近年停滞增长,过夜游客比例低,总体经济效益不高,原因是丹霞山旅游形象直传不够.文章提出开发新的高质量旅游资源、扩大景区、加强宣传、树立崭新的旅游形象.
关键词 旅游地 拓展开发 丹霞山风景区 旅游
下载PDF
旅游引导的新型农村城镇化研究——以丹霞山瑶塘村与断石村为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3-870,共8页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揭示1980~2014年间丹霞山瑶塘村和断石村在旅游引导下实现农村城镇化的过程特征和机制。研究发现,在旅游驱动下,地方政府、农村社区、外来力量等多元主体共同作用下两村逐步实现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农村城镇化;地...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揭示1980~2014年间丹霞山瑶塘村和断石村在旅游引导下实现农村城镇化的过程特征和机制。研究发现,在旅游驱动下,地方政府、农村社区、外来力量等多元主体共同作用下两村逐步实现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农村城镇化;地方政府的有效管理和资金扶持,有力保障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旅游企业发展,防止"公地悲剧"和"虚假城镇化"现象发生;农村社区以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主动参与旅游经营和社区建设,实现了产业、就业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是农村城镇化的主导力量;以外来资本、旅游移民和旅游者等为主的外来力量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资金、劳动力、文化和信息等支持,其作用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加大。研究认为,当前旅游驱动型农村城镇化并非传统意义上农民空间、职业和身份都发生转化的城镇化,而是农民通过参与旅游就地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内生型城镇化,未来可通过"村改居"方式逐步向区域城镇化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农村城镇化 丹霞山 瑶塘村 断石村
下载PDF
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隋春花 陆宏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97-1306,共10页
基于能值理论与方法,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咨询和查阅文献,搜集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构建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能量分析结构图和能值指标体系。从遗产地母系统和景区、乡村旅游亚系统两个层面,从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角度,对丹霞山旅游生态系... 基于能值理论与方法,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咨询和查阅文献,搜集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构建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能量分析结构图和能值指标体系。从遗产地母系统和景区、乡村旅游亚系统两个层面,从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角度,对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的自然资产、生态服务、经济功能和社会效益等主要能值指标进行分析,并将丹霞山的能值研究结果,与其他方法研究丹霞山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地区的能值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的砂砾岩自然资产总能值为1.94×10^43 sej,生物多样性总能值为6.09×10^27 sej,二者合计的总能值--货币价值为4.25×10^31 yuan(¥)。同时,2016年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服务总能值为2.61×10^20 sej·a^-1,社会教育总能值为4.27×10^21 sej·a^-1。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丹霞山景区旅游亚系统社会经济投入强度较低,其能值自给率和能值经济效益分别是乡村旅游亚系统的45倍和4倍。以餐饮和民宿为主的乡村旅游亚系统的人力投入是景区旅游的3倍多的同时,污染物排放环境压力是景区的81倍。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景区旅游亚系统和乡村旅游亚系统的能值可持续ESI指数分别为10.83、4.05和0.02,3个系统分属不同旅游经济发展状态。最后从遗产地、景区、乡村和政府4个方面提出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的优化建议,如遗产地方面,扩大遗产地接待游客的面积;景区旅游方面,重点打造科普旅游品牌;乡村旅游方面,规范管理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政府方面,加强环境整治和开发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山 世界自然遗产地 景区旅游 乡村旅游 能值评价
下载PDF
丹霞山植被及其保护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道泉 敖惠修 伍辉民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2-269,共8页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阐述了丹霞山的植物区系和主要植被类型,并对植被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植被 保护 丹霞山 广东
下载PDF
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调查——以丹霞山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长运 茆长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403-9406,共4页
分析了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性质、经营方式、接待游客的类型、企业经营能力、企业建筑外观及内部设施的适应性等,提出了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依附型旅游小企业 发展 经营 丹霞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