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连湾丹麦细柱藻赤潮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年斌
周遵春
+5 位作者
马志强
韩家波
薛克
宛立
邓欢
王世胜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11,共3页
2002年8月,在黄海北部大连湾棉花岛海域发生的丹麦细柱藻赤潮中,跟踪测定了赤潮生消过程的生物数量及各环境要素。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该海域丹麦细柱藻赤潮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H、叶绿素a、水色、DO、活性磷酸盐、CO...
2002年8月,在黄海北部大连湾棉花岛海域发生的丹麦细柱藻赤潮中,跟踪测定了赤潮生消过程的生物数量及各环境要素。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该海域丹麦细柱藻赤潮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H、叶绿素a、水色、DO、活性磷酸盐、COD以及透明度是指示(影响)赤潮生物细胞总量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丹麦细柱藻
主成分分析
大连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遗传神经网格方法分析赤潮监测数据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建强
高振会
+2 位作者
孙培艳
石强
李钦亮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2,共6页
简要介绍了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的原理 ,探讨了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辽东湾海域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rusdanicus)赤潮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丹麦细柱藻赤潮的贡献。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DIN的变化对研究海...
简要介绍了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的原理 ,探讨了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辽东湾海域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rusdanicus)赤潮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丹麦细柱藻赤潮的贡献。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DIN的变化对研究海域丹麦细柱藻种群密度的增长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DIN是营养限制因子。遗传神经网络是分析赤潮监测数据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BP网络
辽东湾
丹麦细柱藻
赤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暴潮过后秦皇岛海域两次赤潮过程浮标数据变化
被引量:
8
3
作者
周秋伶
马方方
+1 位作者
张永丰
张建乐
《海洋技术学报》
2018年第1期68-73,共6页
使用2016年7月22日-8月12日水质自动监测浮标数据,对秦皇岛近岸海域两次赤潮的诱因进行分析。第一次赤潮由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引发,赤潮期间Chl a浓度最高达到38.84μg/L,平均水温为26℃,盐度在15.9~29.1之间大幅度波动;第...
使用2016年7月22日-8月12日水质自动监测浮标数据,对秦皇岛近岸海域两次赤潮的诱因进行分析。第一次赤潮由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引发,赤潮期间Chl a浓度最高达到38.84μg/L,平均水温为26℃,盐度在15.9~29.1之间大幅度波动;第二次赤潮由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nordenskioldi)和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引起,赤潮期间Chl a浓度最高达到35.12μg/L,水温较赤潮发生前升高2℃。研究结果表明,风暴潮为夜光藻赤潮的重要诱因,温盐变化也影响着赤潮生物种类的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
赤潮
浮标
夜光
藻
丹麦细柱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连湾丹麦细柱藻赤潮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年斌
周遵春
马志强
韩家波
薛克
宛立
邓欢
王世胜
机构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11,共3页
基金
国家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1BA603B-06-02-3)
文摘
2002年8月,在黄海北部大连湾棉花岛海域发生的丹麦细柱藻赤潮中,跟踪测定了赤潮生消过程的生物数量及各环境要素。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该海域丹麦细柱藻赤潮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H、叶绿素a、水色、DO、活性磷酸盐、COD以及透明度是指示(影响)赤潮生物细胞总量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赤潮
丹麦细柱藻
主成分分析
大连湾
Keywords
red tides
Leptocylindrus danicus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Dalian Bay
分类号
S917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遗传神经网格方法分析赤潮监测数据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建强
高振会
孙培艳
石强
李钦亮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
出处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2,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五"攻关--海洋灾害预报及减灾技术 (0 5课题 )资助项目
文摘
简要介绍了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的原理 ,探讨了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辽东湾海域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rusdanicus)赤潮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丹麦细柱藻赤潮的贡献。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DIN的变化对研究海域丹麦细柱藻种群密度的增长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DIN是营养限制因子。遗传神经网络是分析赤潮监测数据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
遗传算法
BP网络
辽东湾
丹麦细柱藻
赤潮
Keywords
genetic algorithm
back propagation network
Liaodong Bay
Lepto cylindrus danicus
red tide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暴潮过后秦皇岛海域两次赤潮过程浮标数据变化
被引量:
8
3
作者
周秋伶
马方方
张永丰
张建乐
机构
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北秦皇岛
出处
《海洋技术学报》
2018年第1期68-73,共6页
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305003)
文摘
使用2016年7月22日-8月12日水质自动监测浮标数据,对秦皇岛近岸海域两次赤潮的诱因进行分析。第一次赤潮由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引发,赤潮期间Chl a浓度最高达到38.84μg/L,平均水温为26℃,盐度在15.9~29.1之间大幅度波动;第二次赤潮由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nordenskioldi)和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引起,赤潮期间Chl a浓度最高达到35.12μg/L,水温较赤潮发生前升高2℃。研究结果表明,风暴潮为夜光藻赤潮的重要诱因,温盐变化也影响着赤潮生物种类的演替。
关键词
秦皇岛
赤潮
浮标
夜光
藻
丹麦细柱藻
Keywords
Qinhuangdao
red tide
bouy
Noctilucascintillans
Leptocylindrus danicus
分类号
P715.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连湾丹麦细柱藻赤潮的主成分分析
王年斌
周遵春
马志强
韩家波
薛克
宛立
邓欢
王世胜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遗传神经网格方法分析赤潮监测数据
杨建强
高振会
孙培艳
石强
李钦亮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风暴潮过后秦皇岛海域两次赤潮过程浮标数据变化
周秋伶
马方方
张永丰
张建乐
《海洋技术学报》
201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