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湾丹麦细柱藻赤潮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年斌 周遵春 +5 位作者 马志强 韩家波 薛克 宛立 邓欢 王世胜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11,共3页
2002年8月,在黄海北部大连湾棉花岛海域发生的丹麦细柱藻赤潮中,跟踪测定了赤潮生消过程的生物数量及各环境要素。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该海域丹麦细柱藻赤潮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H、叶绿素a、水色、DO、活性磷酸盐、CO... 2002年8月,在黄海北部大连湾棉花岛海域发生的丹麦细柱藻赤潮中,跟踪测定了赤潮生消过程的生物数量及各环境要素。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该海域丹麦细柱藻赤潮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H、叶绿素a、水色、DO、活性磷酸盐、COD以及透明度是指示(影响)赤潮生物细胞总量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丹麦细柱藻 主成分分析 大连湾
下载PDF
应用遗传神经网格方法分析赤潮监测数据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建强 高振会 +2 位作者 孙培艳 石强 李钦亮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2,共6页
简要介绍了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的原理 ,探讨了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辽东湾海域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rusdanicus)赤潮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丹麦细柱藻赤潮的贡献。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DIN的变化对研究海... 简要介绍了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的原理 ,探讨了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辽东湾海域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rusdanicus)赤潮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丹麦细柱藻赤潮的贡献。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DIN的变化对研究海域丹麦细柱藻种群密度的增长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DIN是营养限制因子。遗传神经网络是分析赤潮监测数据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BP网络 辽东湾 丹麦细柱藻 赤潮
下载PDF
风暴潮过后秦皇岛海域两次赤潮过程浮标数据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周秋伶 马方方 +1 位作者 张永丰 张建乐 《海洋技术学报》 2018年第1期68-73,共6页
使用2016年7月22日-8月12日水质自动监测浮标数据,对秦皇岛近岸海域两次赤潮的诱因进行分析。第一次赤潮由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引发,赤潮期间Chl a浓度最高达到38.84μg/L,平均水温为26℃,盐度在15.9~29.1之间大幅度波动;第... 使用2016年7月22日-8月12日水质自动监测浮标数据,对秦皇岛近岸海域两次赤潮的诱因进行分析。第一次赤潮由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引发,赤潮期间Chl a浓度最高达到38.84μg/L,平均水温为26℃,盐度在15.9~29.1之间大幅度波动;第二次赤潮由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nordenskioldi)和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引起,赤潮期间Chl a浓度最高达到35.12μg/L,水温较赤潮发生前升高2℃。研究结果表明,风暴潮为夜光藻赤潮的重要诱因,温盐变化也影响着赤潮生物种类的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 赤潮 浮标 夜光 丹麦细柱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