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命在“叙述”中隐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细读
1
作者 李国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9-107,共9页
柔石在《为奴隶的母亲》中贴着小说女主人公的视点进行叙述,形成了小说的双重结构,即婚恋的显在结构和革命的潜在结构。柔石以平等的方式传达出的对于女主人公的同情态度,不是落脚在其感情问题上,而是落脚在其生存问题上。同情因此构成... 柔石在《为奴隶的母亲》中贴着小说女主人公的视点进行叙述,形成了小说的双重结构,即婚恋的显在结构和革命的潜在结构。柔石以平等的方式传达出的对于女主人公的同情态度,不是落脚在其感情问题上,而是落脚在其生存问题上。同情因此构成柔石理解女主人公生活世界与革命关系的通道,柔石通过《为奴隶的母亲》的写作,不仅试图克服自己过去的爱欲书写,而且暗示了一个自由、平等、无阶级的社会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叙述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 隐现
下载PDF
论《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对话类型
2
作者 郑晓萱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2期5907-5913,共7页
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通过多样的人物对话和叙述方式,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容纳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问题思考,展现出柔石对现代小说技巧的理解和运用。小说主要有四种对话类型:一是人物间的直接对话,小说借此表现... 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通过多样的人物对话和叙述方式,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容纳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问题思考,展现出柔石对现代小说技巧的理解和运用。小说主要有四种对话类型:一是人物间的直接对话,小说借此表现人物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二是人物间的间接对话,通过有限的全知叙事和话语预设,小说揭露的不平等对话关系下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三是独白,独白揭示了女性无法言说的孤独境遇。四是偷听模式,亦是信息的间接传递,表现出人物的畸形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 全知叙事 对话
下载PDF
《为奴隶的母亲》小说叙事的性别分析——兼及与《生人妻》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乔以钢 宋声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奴隶的母亲》创作主体的男性身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本的内在面貌,其人生经历和精神体验的性别烙印构成文本所负载的丰富信息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到小说的形式层面:叙事者对小说人物称谓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性别意识;小说的聚焦者与观... 《为奴隶的母亲》创作主体的男性身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本的内在面貌,其人生经历和精神体验的性别烙印构成文本所负载的丰富信息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到小说的形式层面:叙事者对小说人物称谓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性别意识;小说的聚焦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存在着性别上的意识形态关系;叙事者有意隐蔽的声音往往暗含着一定的性别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小说叙事 性别 《生人妻》
下载PDF
一篇现代主义文学的文本——《为奴隶的母亲》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东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4,共5页
柔石的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内质上是一部现代主义文学的文本,从创作主体来看,柔石是左翼作家中的"现代派";就主题而言,《为奴隶的母亲》透视了人生存在的困境,具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内蕴;从文体的角度考察,《为奴隶的... 柔石的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内质上是一部现代主义文学的文本,从创作主体来看,柔石是左翼作家中的"现代派";就主题而言,《为奴隶的母亲》透视了人生存在的困境,具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内蕴;从文体的角度考察,《为奴隶的母亲》具有现代叙事方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柔石 存在主义哲学 叙事学
下载PDF
论《为奴隶的母亲》与《生人妻》的审美异趣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庆华 《理论月刊》 2004年第9期130-131,共2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奴隶的母亲》与《生人妻》是“典妻”题材小说的双璧,但二者的审美情趣却大相径庭,前者走的是启蒙文学之路,是对腐朽传统文化妇女观的严竣审视与尖锐批判,后者走的却是革命文学之路,是对女权主义的形象言说。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生人妻》 启蒙 革命 文化审判 女权主义
下载PDF
《为奴隶的母亲》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彭金玲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8期165-167,共3页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篇佳作。该文拟通过对该小说斯诺和张培基所翻译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译者对人名、比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分析所采取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斯诺译本偏向直译,重保留原作词藻,而张培...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篇佳作。该文拟通过对该小说斯诺和张培基所翻译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译者对人名、比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分析所采取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斯诺译本偏向直译,重保留原作词藻,而张培基译本偏向意译和厚翻译,重增补和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直译 意译 厚翻译
下载PDF
生命的无奈与生存的执着——《为奴隶的母亲》之我见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壤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06-208,共3页
《为奴隶的母亲》问世几十年仍饱含生命,大放光彩。就其中的"典妻命题",许多批评家多从政治学、女性主义的角度加以解读。作者从生命生存繁衍本能的角度,表现了其间的强烈的悲剧意识和对原始生命的理性思考。典妻的命题,实际... 《为奴隶的母亲》问世几十年仍饱含生命,大放光彩。就其中的"典妻命题",许多批评家多从政治学、女性主义的角度加以解读。作者从生命生存繁衍本能的角度,表现了其间的强烈的悲剧意识和对原始生命的理性思考。典妻的命题,实际上是生存与死亡的命题,也是生命的无奈与执着的社会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典妻 生命 执着
下载PDF
《为奴隶的母亲》中春宝娘的形象分析
8
作者 祝震 《黑河教育》 2010年第2期21-22,共2页
"《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1930年创作的小说,经过70多年漫长时间的考验,至今仍然饱含生命的光彩,这正是因为小说阐述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即人性。"[1]唐韬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评价说:"《为奴隶的母亲》写作的年代,... "《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1930年创作的小说,经过70多年漫长时间的考验,至今仍然饱含生命的光彩,这正是因为小说阐述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即人性。"[1]唐韬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评价说:"《为奴隶的母亲》写作的年代,中国的农村斗争已风起云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为奴隶的母亲 形象分析
下载PDF
《为奴隶的母亲》中悲剧女性的形象 被引量:1
9
作者 汪羽旎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2-74,共3页
悲剧女性形象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可谓比比皆是,俯仰即拾。而在这些成功塑造悲剧女性艺术形象的作品中,《为奴隶的母亲》又是其中一篇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之作。小说塑造了春宝娘和秀才妻两个悲剧性女性形象,将她们可悲可叹的命运表... 悲剧女性形象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可谓比比皆是,俯仰即拾。而在这些成功塑造悲剧女性艺术形象的作品中,《为奴隶的母亲》又是其中一篇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之作。小说塑造了春宝娘和秀才妻两个悲剧性女性形象,将她们可悲可叹的命运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对社会的感悟和批判算得上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悲剧 女性形象
下载PDF
《为奴隶的母亲》当代接受轨迹寻踪
10
作者 陈娇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91-98,共8页
《为奴隶的母亲》自1930年问世以来不断地被重读、接受,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当代接受经历了一个由社会历史批评到文化、人性批评,再到多元化阐释的发展轨迹。这既是作品本身具有的优秀艺术品质决定的,也体现了作品创作时的过渡性特... 《为奴隶的母亲》自1930年问世以来不断地被重读、接受,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当代接受经历了一个由社会历史批评到文化、人性批评,再到多元化阐释的发展轨迹。这既是作品本身具有的优秀艺术品质决定的,也体现了作品创作时的过渡性特征。同时,这种接受演变轨迹既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演变息息相关,也是中国当代社会历史、文化思潮和审美风尚的发展演变在文学接受上的反映。考察《为奴隶的母亲》的当代接受具有丰富的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文学经典 当代接受
下载PDF
地域·经验·叙事:《赌徒吉顺》和《为奴隶的母亲》再解读
11
作者 徐琼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5-19,共5页
《赌徒吉顺》和《为奴隶的母亲》是写于20世纪20、30年代的典妻题材小说,依照作家的传记性材料从地域文化、个人经验、文本叙事等视角对它们进行再解读:许杰和柔石同为浙东人,相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孕育出的同题材作品;从创作的无意识动机... 《赌徒吉顺》和《为奴隶的母亲》是写于20世纪20、30年代的典妻题材小说,依照作家的传记性材料从地域文化、个人经验、文本叙事等视角对它们进行再解读:许杰和柔石同为浙东人,相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孕育出的同题材作品;从创作的无意识动机来看,两篇小说都暗含了作者对自身生活经验尤其是婚恋经验的思考;而在叙事重点和写作风格上两篇小说有些区别,这与两位作家各自的文学交往和所受影响不无关系,他们都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但在具体的写作层面,《赌徒吉顺》受创造社尤其是郁达夫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杰 《赌徒吉顺》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
下载PDF
革命集体记忆的建构与自我消解——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的泛本文研究
12
作者 王宗峰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59-62,共4页
对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的研究中存在着本质主义倾向,其中对柔石的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定位和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对该小说的格式化批评。实际上,尽管柔石试图以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等作品介入革命文学的潮流,但是基于特定的语境和个... 对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的研究中存在着本质主义倾向,其中对柔石的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定位和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对该小说的格式化批评。实际上,尽管柔石试图以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等作品介入革命文学的潮流,但是基于特定的语境和个人原因,该小说与革命意识形态的期许还是相去甚远,在试图建构革命集体记忆的同时又自我消解,导致文本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 革命集体记忆 消解
下载PDF
论电影《为奴隶的母亲》的改编艺术
13
作者 俞王毛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12期79-81,共3页
改编自柔石短篇小说的电影《为奴隶的母亲》通过对原著情节的重组、置换和增删,既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又极大地丰富了原著的内容。它强化了小说的戏剧性,使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更为紧张激烈,"为奴隶的母亲"的悲剧更为彻底。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改编艺术 电影 短篇小说 矛盾冲突 原著 戏剧性 柔石
下载PDF
解读《为奴隶的母亲》并兼与《生人妻》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蓝棣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88,共8页
柔石的作品是我所喜爱的,他的小说总是蕴有一股奇异的魅力,一股缠绵悱恻之情,他的小说往往表现出他体验的独特性。《为奴隶的母亲》虽然是他从小资产阶级作家到无产阶级左翼作家“转换方向”时期的作品,但仍然有很强的可读性和魅力。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柔石 左翼作家 典妻 奇异的 旧时代之死 农村姑娘 罗淑 叙述模式 人的悲剧
下载PDF
张力蕴藉的全知叙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重读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斌 《写作》 2007年第4期18-21,共4页
《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的一篇代表作,也是一部经典小说。像其它经典一样,自问世以来,不同的解读,是从来就未曾断绝过的。最初的,也是最具影响的解读,是将它视为无产阶级文学的突出代表,说它表现的,是妇制度对下层人民的压制... 《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的一篇代表作,也是一部经典小说。像其它经典一样,自问世以来,不同的解读,是从来就未曾断绝过的。最初的,也是最具影响的解读,是将它视为无产阶级文学的突出代表,说它表现的,是妇制度对下层人民的压制与迫害。自“改革开放”始,不同的解读就众声喧哗了:有人从人道立场出发,体验到作品深刻的人性思考;有人从文化批判入手,感悟到作家深层的传统文化忧虑;也有人从女性主义着眼,读出了对“男权中心”的无情批判;还有人从精神分析切入,发现了“潜在结构里”的“一个特殊的爱情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全知叙述 柔石 重读 蕴藉 张力 无产阶级文学 文化批判
下载PDF
典妻:中国封建社会“无我”文化的怪胎──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文化解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兴泉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3-54,共2页
《为奴隶的母亲》发表后,许多评论家从社会学、政治学角度予以解读,本文则突破这一局限,另辟蹊径,把它放在中国封建社会“无我”文化的大背景上重新加以审视,并进一步指出:小说的深刻意义在于揭示了封建宗法文化对人性的戕害。
关键词 中国 封建社会 "无我"文化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 文化解读 典妻制度 小说
下载PDF
被剥夺了做母亲的权利——谈《为奴隶的母亲》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巍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3期26-29,共4页
中外文学史上,呈现过无数部绚丽多姿的悲剧作品。它们以深沉的社会思索和独特的艺术典型,在揭示悲剧的命运和控诉产生悲剧的时代上,不仅有着一种震聋发聩的社会认识力量,而且具有一种凝重的历史审美价值。柔石的《为奴隶的母系》,就是... 中外文学史上,呈现过无数部绚丽多姿的悲剧作品。它们以深沉的社会思索和独特的艺术典型,在揭示悲剧的命运和控诉产生悲剧的时代上,不仅有着一种震聋发聩的社会认识力量,而且具有一种凝重的历史审美价值。柔石的《为奴隶的母系》,就是一部蕴含着丰富的悲剧美学特征和美学意义的作品。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对悲剧给予如下的概括:“悲剧是人底伟大的痛苦和伟大人物的灭亡”。这就是说,构成悲剧,必须是合理的、正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物,陷于不幸、痛苦或灭亡。这些悲剧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民真的、善的、美的品德、愿望和要求,他们或为正义、为真理、为人民利益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或为个人的幸福和生存权利而艰难地挣扎,最终却陷于毁灭。这种不幸、痛苦和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宝娘 为奴隶的母亲 悲剧命运 主人公 悲剧人物 柔石 阶级压迫 丈夫 地主 性格因素
下载PDF
民主的思想 真实的形象——谈《一生》、《祝福》、《为奴隶的母亲》和《生人妻》中的劳动妇女形象
18
作者 陆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着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恩格斯《反杜林论》第257页)正因为如此,妇女问题,就成为研究社会改革的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成为许多文学家着力描写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现代短篇小说中,... “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着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恩格斯《反杜林论》第257页)正因为如此,妇女问题,就成为研究社会改革的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成为许多文学家着力描写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现代短篇小说中,开始出现了千姿百态,为数众多的劳动妇女形象。而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地位之低下,苦难之深重,性格之复杂,在文学家的勾勒和描绘下,显得更加引人注目,足以构成一条绵延伸展、幽曲尽致的农村劳动妇女的画廊。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叶圣陶《一生》中的“她”,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祝福》 妇女形象 柔石 罗淑 妇女解放 《反杜林论》 妇女问题 民主主义思想 社会改革
下载PDF
《为奴隶的母亲》悲剧的文化价值——纪念“左联”成立六十周年 被引量:2
19
作者 池应智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991年第2期93-96,57,共5页
在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众多的左翼青年作家中,柔石是引入注目的。这里固然有他作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原因,但更有其作为鲁迅的忠实学生,一个才华出众的优秀小说家的艺术的原因。 三○年前后,急遽变化的政治斗争,把许多原来从事实... 在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众多的左翼青年作家中,柔石是引入注目的。这里固然有他作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原因,但更有其作为鲁迅的忠实学生,一个才华出众的优秀小说家的艺术的原因。 三○年前后,急遽变化的政治斗争,把许多原来从事实际革命斗争的知识分子,推到文学的道路上来。他们打出了“左翼文学”的旗帜,用笔杆子与中国被压迫的劳苦大众一道,从黑暗中杀出一条生路,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有些人肤浅地理解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不适当地强调了文艺的社会功利性,在创作中出现了标语口号式的简单化倾向。在小说创作方面,蒋光赤、华汉、胡也频等人首倡的“革命加恋爱”模式风行一时,对此,鲁迅先生曾经给予了严厉而中肯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左联” 标语口号式 才华出众 柔石 蒋光赤 革命加恋爱 鲁迅文学 青年作家 简单化倾向
下载PDF
以女性民俗视角重读《为奴隶的母亲》及其女性命运 被引量:2
20
作者 祝林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以往的研究者基本上是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来解读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笔者试图从女性民俗的视角出发,考察春宝娘是如何在典妻的民俗下被不断地塑造和加固性别角色及遭遇权利的不平等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又是如何通过民俗被合法化... 以往的研究者基本上是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来解读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笔者试图从女性民俗的视角出发,考察春宝娘是如何在典妻的民俗下被不断地塑造和加固性别角色及遭遇权利的不平等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又是如何通过民俗被合法化,但女性又以自身的丰富性和辩证性抗拒着凝固为绝对法则的民俗陋俗。同时,也看到作者的男性身份使得文本并未完全表达出女性在典妻民俗下的生命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民俗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 性别压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