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之洞为官之道简析
1
作者 李维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81-83,共3页
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以"儒臣"身份著称于世。面对鸦片战争后时局的变化,他形成了一套从其儒家正统思想出发,以经世致用为理念,辅以其为官哲学,以卫国护道救民为宗旨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他明确提出&... 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以"儒臣"身份著称于世。面对鸦片战争后时局的变化,他形成了一套从其儒家正统思想出发,以经世致用为理念,辅以其为官哲学,以卫国护道救民为宗旨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他明确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并充分应用于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可谓"立德、立言、立功"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为官之道 经世致用 为官哲学 卫国护道救民
下载PDF
浅析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闹剧成因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乃维 李帛芊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以李雪莲十几年的"人代会期间进京上访、当地政府持续截访",映射了当下中国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整个闹剧从内因的角度来分析,是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之间存在缝隙,使...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以李雪莲十几年的"人代会期间进京上访、当地政府持续截访",映射了当下中国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整个闹剧从内因的角度来分析,是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之间存在缝隙,使李雪莲在道德上的"冤"不被法律认可;而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理李雪莲问题时,工作方法不得当,是整个闹剧不断发展扩大的外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不是潘金莲》 李雪莲 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缝隙 为官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