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与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鲍赛昂夫人与高里奥老头悲剧探微
1
作者 李赐林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在长篇小说《高老头》中,高里奥老头的惨死和鲍赛昂夫人的情场失意是两个典型的悲剧故事;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两个“时代落伍者”的悲剧;从道德角度看,是两个心灵纯洁、伟大的人物的悲剧;从悲剧审美角度看,鲍赛昂夫人的悲剧是知其... 在长篇小说《高老头》中,高里奥老头的惨死和鲍赛昂夫人的情场失意是两个典型的悲剧故事;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两个“时代落伍者”的悲剧;从道德角度看,是两个心灵纯洁、伟大的人物的悲剧;从悲剧审美角度看,鲍赛昂夫人的悲剧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高里奥老头的悲剧是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里奥老头 鲍赛昂夫人 悲剧 落伍者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下载PDF
辛弃疾词的悲剧体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和超越
2
作者 殷文强 《文教资料》 2009年第32期4-6,共3页
中国的古训就是向来是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则反其道而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属于英雄的悲剧.是一种悲情冲动下的悲剧行为,是悲剧心态下的悲剧结果.辛弃疾的一生就是悲苦的一生。他的词中展示着他傲然的英雄... 中国的古训就是向来是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则反其道而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属于英雄的悲剧.是一种悲情冲动下的悲剧行为,是悲剧心态下的悲剧结果.辛弃疾的一生就是悲苦的一生。他的词中展示着他傲然的英雄气概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并在抗争中实现对苦难现实的超越,达到了沉重生命的绚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词 悲剧 抗争 超越 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
下载PDF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存在意义
3
作者 吴燕妮 《社会科学论坛》 2004年第9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存在主义哲学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存在意义 学术工作 韦伯 人生态度
下载PDF
“无所为而为”的人生艺术辨析
4
作者 邱小永 阮晓雪 《文存阅刊》 2023年第5期89-91,共3页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审美化、纯洁化的意象世界,一切关乎利害和得失的关系都被摒弃,超越现实关系,实现非功利。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过程中,都应该把事物...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审美化、纯洁化的意象世界,一切关乎利害和得失的关系都被摒弃,超越现实关系,实现非功利。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过程中,都应该把事物的主客体投入绝无功利的审美世界里去,做到“无所为而为”,去掉目的性,实现去功利的自觉性,让美感融入血液。我们要用“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来艺术人生,应培养美感修养,做到“免俗”。文中,朱先生看待古松,认为应抛开实用性和科学性,而用专持美感的态度,将注意力应该专注在事物本身上面。需要“无所为而为”,做自己心灵的主宰,而不是环境的奴隶。朱先生用美来艺术人生,也用人生来欣赏美,告诉我们人生不要总是在追逐功利的意义和价值,要享受人生的情趣,在人生大道上“慢慢走,欣赏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谈美》 无所为而为 免俗 人生艺术化 审美态度
下载PDF
“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梁启超后期人生观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泽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6,共7页
梁启超晚年在对青年学生所作的多次讲演中,发挥了一种"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的人生观,阐发了其综合中西文化精华的人生思想,展现了其"责任心"和"趣味"相结合的"知行合一"的杰出人... 梁启超晚年在对青年学生所作的多次讲演中,发挥了一种"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的人生观,阐发了其综合中西文化精华的人生思想,展现了其"责任心"和"趣味"相结合的"知行合一"的杰出人格,而且也为当时以及后来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确立合理的人生观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不可而为 为而不有 无所为而为 人生观
下载PDF
论朱光潜“无所为而为” 的美学精神
6
作者 王雪 张健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3期22-24,共3页
何为美?或许是在说一朵绽放的花儿,一朵缓缓飘动的白云,一座秀美的山川,一片茂密的树林,美从来都是无处不在的。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连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也只能说“美是难的”。但我们对美的探索从不停歇,朱光潜在《谈美》中十分认同... 何为美?或许是在说一朵绽放的花儿,一朵缓缓飘动的白云,一座秀美的山川,一片茂密的树林,美从来都是无处不在的。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连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也只能说“美是难的”。但我们对美的探索从不停歇,朱光潜在《谈美》中十分认同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至高的美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①本文通过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分析,体会“无所为而为”的美学精神内涵,为艺术活动的美学自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活动 无所为而为 美学精神
下载PDF
论朱光潜“无所为而为”的批评观
7
作者 钟铭减 程箐 《鄂州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25-29,21,共6页
本文从朱光潜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切入,论述朱光潜关于“无所为而为”批评观的具体理论阐释,并进一步探讨其批评观的理论渊源及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 "无所为而为" 批评观 朱光潜 文学批评 文艺作品 道德 中国 现代文学
下载PDF
对“无所为而为”的认识——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例
8
作者 闵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8年第11期51-53,共3页
朱光潜先生是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的著作《谈美》中"无所为而为"的思想一经提出,很快就得到了时人的响应,引发深刻的影响,给予广大青少年忙碌、枯燥的生活以明... 朱光潜先生是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的著作《谈美》中"无所为而为"的思想一经提出,很快就得到了时人的响应,引发深刻的影响,给予广大青少年忙碌、枯燥的生活以明确的指引,帮助人们深度认识艺术与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无所为而为 开拓者 影响 艺术
下载PDF
《和傅聪谈翻译》及其说明
9
作者 郑延国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8-30,共3页
《和傅聪谈翻译》及其说明长沙交通学院郑延国傅雷(1908-1966)一生,译著等身,而他就翻译所发的议论则如凤毛麟角。通常以为只有四通。一为《致林以亮论翻译书》、二为《〈高老头〉重译本序》、三为《翻译经验点滴》、四为... 《和傅聪谈翻译》及其说明长沙交通学院郑延国傅雷(1908-1966)一生,译著等身,而他就翻译所发的议论则如凤毛麟角。通常以为只有四通。一为《致林以亮论翻译书》、二为《〈高老头〉重译本序》、三为《翻译经验点滴》、四为《论文学翻译书》。(以上均可在罗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扎克 《高老头》 翻译工作 长沙交通学院 思想方式 《幻灭》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傅雷家书》 理论与实践 三部曲
下载PDF
鲁迅的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
10
作者 王景山 《中华文化论坛》 1995年第2期21-21,共1页
鲁迅的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王景山鲁迅是伟大的爱国者,其人其文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极好教材。但鲁迅并不认为凡属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相反,他认为传统文化中虽有许多精华,也有不少糟粕,前者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后者则是我们沉... 鲁迅的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王景山鲁迅是伟大的爱国者,其人其文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极好教材。但鲁迅并不认为凡属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相反,他认为传统文化中虽有许多精华,也有不少糟粕,前者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后者则是我们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传统文化不加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辩证唯物 首都师范大学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伟大的爱国者 改造国民性 睁眼看世界 我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桑提亚哥与中国“渔父”之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霖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2-105,共4页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渔父的形象——老人桑提亚哥,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虽包含不同的民族、文化、时代特色,但均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生的关系的表...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渔父的形象——老人桑提亚哥,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虽包含不同的民族、文化、时代特色,但均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生的关系的表现,揭示了中西方不同文明中,人对于自我的共同确认,以及对于人生的共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提亚哥 渔父 人与自然的关系 海明威 自然观 《老人与海》 行为方式 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作品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下载PDF
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理论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德胜 李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3,共5页
"人生艺术化"主张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与人生现实,在综合中西方思想文化基础上提出的创造性美学主张,其融审美和启蒙于一体,要求主体以"无所为而为"的人生态度和"超世入世"的处世态度,... "人生艺术化"主张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与人生现实,在综合中西方思想文化基础上提出的创造性美学主张,其融审美和启蒙于一体,要求主体以"无所为而为"的人生态度和"超世入世"的处世态度,超脱现实功利束缚,超越小我而纵身大化,指向人性真善美的完美统一,以追求人格理想、人生意义和生命境界的完美实现为终极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艺术化 无所为而为 超世入世 真善美统一
下载PDF
《游褒禅山记》主题探微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升业 张雪琴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S1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志” “物” 人生抉择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人生道路 诸葛亮 《咏史》诗 主题概括
下载PDF
“民族魂”的知音——重温许寿裳对鲁迅阐释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玉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9-71,共3页
“民族魂”的知音———重温许寿裳对鲁迅阐释的一个侧面●孙玉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身精神的伟大理解者是悲哀的。但是,有了这样的伟大人物而不能正确地理解和阐释,就更加令人悲哀。拥有鲁迅这样一个“民族魂”是我们这个世纪民族的... “民族魂”的知音———重温许寿裳对鲁迅阐释的一个侧面●孙玉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身精神的伟大理解者是悲哀的。但是,有了这样的伟大人物而不能正确地理解和阐释,就更加令人悲哀。拥有鲁迅这样一个“民族魂”是我们这个世纪民族的幸福。鲁迅能得到许寿裳这样一个知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寿裳 鲁迅阐释 鲁迅精神 《离骚》 儒家思想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屈原 韧性的战斗 “仁爱” 仁爱思想
下载PDF
辛陶契合说驳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沙灵娜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5年第2期21-30,共10页
辛弃疾词引用陶渊明诗较多,有人提出辛陶之间有回归、酒、重视友情三个“契合点”,并认为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在辛陶身上都表现得很清楚,认为辛是战士与隐士的统一。本文认为辛陶之间大相径庭。辛陶的经历与思想、性格特点以及待人处世... 辛弃疾词引用陶渊明诗较多,有人提出辛陶之间有回归、酒、重视友情三个“契合点”,并认为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在辛陶身上都表现得很清楚,认为辛是战士与隐士的统一。本文认为辛陶之间大相径庭。辛陶的经历与思想、性格特点以及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均返异,陶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自动地辞官归稳,归隐后心境基本上是宁静、淡泊的;而辛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被迫地罢官退居,退居后始终心系复土大业,心境是愤激、痛苦的。文章具体分析了辛在“三仕三已”过程中处境、心境的变化及表现,并联系涉及陶的重要作品,论证了辛陶并不具有什么“回归”的契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陶渊明 契合说 《贺新郎》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契合点 满江红 韩元吉 《归去来兮辞》 处世态度
下载PDF
教书小议
16
作者 刘选民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现在完成时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教师 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 解词释义 学外语 课程设置思想 语言习得 贴近生活
下载PDF
青春残酷物语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34,共3页
“年轻人就像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永远在你们身上。”
关键词 疏离的人际关系 时代背景 少年 主人公 影片 成人世界 黑社会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体育教师 生命体验
下载PDF
论“自强不息”精神对诸葛亮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殿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诸葛亮 刘备 《三国志》 裴松之注 奋斗精神 蜀汉政权 诸葛亮传 《三国演义》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复兴汉室
下载PDF
取舍复句类别及其修辞作用新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剑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92-94,共3页
取舍复句是复句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它是由表示舍弃与表示采取的两个不同的表意分句组成的“宁可A,也(决)不 B”或“与其A,不如B”的句型。一般表舍弃的是偏句。
关键词 修辞作用 复句 且不说 句类 《小说月报》 虚实性 景泰蓝 生动美 封建迷信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下载PDF
试论王维的人格精神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萍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36-39,共4页
纵观评论王维及其诗歌的文章,多因其终生半官半隐,而对其人格精神有所贬低。如:《晋阳学刊》1988年第二期卢渝的《略论王维后期诗歌的思想意义》中说:“
关键词 人格精神 王维 陶渊明 山水田园诗 佛教思想 精神文明 精神世界 山水诗 中国传统文化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