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年来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研究综述
1
作者
翟芳涛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6期109-111,118,共4页
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向来是颇有争议又极富研究价值的一类格式,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新观点,主要涉及“非定式句”“话题句”“生成语法”“语言类型学”等理论。本文对以上研究成果分别做出总结,提取典型案例着重进行评析,以了...
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向来是颇有争议又极富研究价值的一类格式,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新观点,主要涉及“非定式句”“话题句”“生成语法”“语言类型学”等理论。本文对以上研究成果分别做出总结,提取典型案例着重进行评析,以了解此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此问题研究进一步发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
主之
谓
”
结构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古—中古汉语“其S”结构的演变——兼论第三身代词“其”的产生过程
2
作者
龚波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41,共18页
文章考察与“主之谓”结构(简称“之S”)相当的“其+VP”结构(简称“其S”)在上古—中古汉语中的演变。“其S”与“之S”在语用功能上并不完全一致,“其S”的可及性程度高于“之S”。“其”是“之”位于空代词Pro之后的屈折形式。“其S...
文章考察与“主之谓”结构(简称“之S”)相当的“其+VP”结构(简称“其S”)在上古—中古汉语中的演变。“其S”与“之S”在语用功能上并不完全一致,“其S”的可及性程度高于“之S”。“其”是“之”位于空代词Pro之后的屈折形式。“其S”的演变与“之S”不同步,当“之S”从口语中消失以后,“其S”仍然存在,甚至在部分文献中的使用频率还有所上升。从战国后期开始,“其S”发展出了一些新的用法。“之S”的消失促使“其S”和“其”都发生了重新分析:“其S”由“主之谓”结构重新分析为主谓结构;“其”也重新分析为第三身代词。“其S”功能的扩展是其重新分析的产物。“其”发展成为功能完备的第三身代词是在近代汉语时期,在“其”的白读形式“渠(佢)”取代“其”以后在南方方言中最终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之谓结构
其VP
Pro
功能扩展
第三身代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的话题性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74,共13页
本文探讨上古汉语里的"主之谓"结构,认为"主之谓"结构包含话题性,"之"前主语、"之"后谓语以及整个结构都可以被当作话题。其次,探讨"主之谓"结构可以充当话题的成因,指出"之&qu...
本文探讨上古汉语里的"主之谓"结构,认为"主之谓"结构包含话题性,"之"前主语、"之"后谓语以及整个结构都可以被当作话题。其次,探讨"主之谓"结构可以充当话题的成因,指出"之"的事件化和提高指别度和可及性作用让主谓结构满足话题成分的语义语用特征。最后,从跨语言的视角讨论了系词由连接向话题标示的功能转变,以此说明"之"除了可以连接主语和谓语之外,还具有标示话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
结构
“
主之
谓
”
结构
事件化
指别度
可及性
话题标示
原文传递
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的句法分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6
4
作者
邓盾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15年第1期295-332,共38页
我们认为上古汉语里不成句的"主之谓"结构在句法上是一个CP,由引句词"之"充当核心词。成句的"主之谓"结构则是一个由CP经过结构上的重新分析得到的限定词短语DP。上述假设可以解释"主之谓"结...
我们认为上古汉语里不成句的"主之谓"结构在句法上是一个CP,由引句词"之"充当核心词。成句的"主之谓"结构则是一个由CP经过结构上的重新分析得到的限定词短语DP。上述假设可以解释"主之谓"结构的所有句法分布,并能对"主之谓"和"定之中"之间的关系,"主之谓"里"之"的来源和消亡提供合理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主之
谓
”
结构
CP
引句词
重新分析
DP
原文传递
题名
近年来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研究综述
1
作者
翟芳涛
机构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6期109-111,118,共4页
文摘
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向来是颇有争议又极富研究价值的一类格式,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新观点,主要涉及“非定式句”“话题句”“生成语法”“语言类型学”等理论。本文对以上研究成果分别做出总结,提取典型案例着重进行评析,以了解此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此问题研究进一步发出展望。
关键词
上古汉语
“
主之
谓
”
结构
研究综述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古—中古汉语“其S”结构的演变——兼论第三身代词“其”的产生过程
2
作者
龚波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41,共18页
基金
香港特区政府香港研究资助局(GRF)资助项目(项目号18600915)的支持。
文摘
文章考察与“主之谓”结构(简称“之S”)相当的“其+VP”结构(简称“其S”)在上古—中古汉语中的演变。“其S”与“之S”在语用功能上并不完全一致,“其S”的可及性程度高于“之S”。“其”是“之”位于空代词Pro之后的屈折形式。“其S”的演变与“之S”不同步,当“之S”从口语中消失以后,“其S”仍然存在,甚至在部分文献中的使用频率还有所上升。从战国后期开始,“其S”发展出了一些新的用法。“之S”的消失促使“其S”和“其”都发生了重新分析:“其S”由“主之谓”结构重新分析为主谓结构;“其”也重新分析为第三身代词。“其S”功能的扩展是其重新分析的产物。“其”发展成为功能完备的第三身代词是在近代汉语时期,在“其”的白读形式“渠(佢)”取代“其”以后在南方方言中最终实现的。
关键词
主之谓结构
其VP
Pro
功能扩展
第三身代词
Keywords
S+zhi+VP
construction
qi VP
Pro function expansion
third person pronoun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的话题性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强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74,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项目编号:12&ZD175)
文摘
本文探讨上古汉语里的"主之谓"结构,认为"主之谓"结构包含话题性,"之"前主语、"之"后谓语以及整个结构都可以被当作话题。其次,探讨"主之谓"结构可以充当话题的成因,指出"之"的事件化和提高指别度和可及性作用让主谓结构满足话题成分的语义语用特征。最后,从跨语言的视角讨论了系词由连接向话题标示的功能转变,以此说明"之"除了可以连接主语和谓语之外,还具有标示话题的作用。
关键词
话题
结构
“
主之
谓
”
结构
事件化
指别度
可及性
话题标示
Keywords
topic structure
'subject+zhī(之)+predicate' structure
eventalization
deixis
accessibility
topicmarking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的句法分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6
4
作者
邓盾
机构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出处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15年第1期295-332,共38页
文摘
我们认为上古汉语里不成句的"主之谓"结构在句法上是一个CP,由引句词"之"充当核心词。成句的"主之谓"结构则是一个由CP经过结构上的重新分析得到的限定词短语DP。上述假设可以解释"主之谓"结构的所有句法分布,并能对"主之谓"和"定之中"之间的关系,"主之谓"里"之"的来源和消亡提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
“
主之
谓
”
结构
CP
引句词
重新分析
DP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年来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研究综述
翟芳涛
《今古文创》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上古—中古汉语“其S”结构的演变——兼论第三身代词“其”的产生过程
龚波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的话题性及相关问题
李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原文传递
4
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的句法分析及相关问题
邓盾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15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