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主产棉区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区域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乃银 李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47-1554,共8页
我国主产棉区及其亚区的棉纤维品质区域特征明显,适时评价各棉区的纤维品质发展现状有助于稳定优势棉花产区和促进特色棉花产区的发展。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分析了2011—2015年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各亚区环境与纤维品质性状的互作模... 我国主产棉区及其亚区的棉纤维品质区域特征明显,适时评价各棉区的纤维品质发展现状有助于稳定优势棉花产区和促进特色棉花产区的发展。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分析了2011—2015年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各亚区环境与纤维品质性状的互作模式,分析比较了各主产棉区和亚区的纤维品质特征。结果表明:1)在主产棉区尺度上,长江流域棉区纤维长度和比强度最好,并且都达到了国家棉花品种审定的Ⅱ级标准,而马克隆值和纺纱均匀性指数居中;黄河流域棉区的纤维长度和比强度较好,但马克隆值偏高;西北内陆棉区的马克隆值和纺纱均匀性指数表现最好,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达到了国家棉花品种审定的Ⅱ级标准,但比强度在三大棉区中表现最差。2)在棉花亚区尺度上,纤维长度表现以长江下游和长江上游亚区为最好,黄土高原亚区稍差,其余亚区表现较好;比强度表现以长江下游、长江中游、淮北平原、南襄盆地和黄土高原最好,而南疆棉区、长江上游和北疆棉区比强度稍差;马克隆值以北疆棉区、南疆棉区和长江上游表现最好,而黄土高原、淮北平原、长江中游和华北平原的马克隆值偏高。3)在纤维品质的综合表现上,北疆棉区、长江下游、长江上游和南疆棉区的纤维品质综合表现最好,淮北平原、长江中游和南襄盆地次之,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稍差。本研究展示了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在纤维品质区域特征评价方面的应用效果,可为我国棉花优势产区发展和棉纺企业合理用棉提供理论依据,也对全国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Gossypium hirsutum L.) GGE双标图 纤维品质 主产棉区 域试验 环境与性状互作
下载PDF
我国主产棉区国审棉花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毅 《棉花科学》 2018年第1期2-7,共6页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主产棉区国审棉花品种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探索国审棉花品种的区域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五年来西北内陆棉区审定品种的皮棉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棉区,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表现最好;长江流域棉区审定品种产...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主产棉区国审棉花品种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探索国审棉花品种的区域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五年来西北内陆棉区审定品种的皮棉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棉区,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表现最好;长江流域棉区审定品种产量水平较高,纤维长度居中,比强度和马克隆值表现一般;黄河流域审定品种的皮棉产量较低,但纤维比强度表现较好,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表现一般。(2)西北内陆棉区的品种皮棉产量在近五年中处于高位徘徊,基本上稳定在2250.0~2400.0 kg/hm^2;长江流域棉区的品种皮棉产量水平变化幅度大致在1650.0±75.0 kg/hm^2;黄河流域棉区自2013年以来呈上升趋,但总体产量水平较低;纤维品质性状的改良都表现不明显。(3)黄河流域棉区近五年26个国审棉花品种中有6个品种属于Ⅱ型,其余均为Ⅲ型;长江流域棉区15个国审品种中2个属于Ⅱ型,其余为Ⅲ型;而西北内陆棉区14个国审品种中"万氏472"为优质Ⅰ型品种,"新46"和"惠远720"为Ⅲ型品种,其余11个品种均为Ⅱ型。可见,西北内陆棉区国审品种的纤维品质显著优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三个主产棉区同类型品种的皮棉产量水平也以西北内陆棉区的品种表现最高,长江流域棉区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Gossypium HirsutumL.) 产量 纤维品质 品种审定 主产棉区
下载PDF
我国棉花大品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白岩 彭军 +2 位作者 赵素琴 付小琼 许乃银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5-337,共13页
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棉花品种推广面积为依据,将年推广应用面积在主产棉区中列首位的品种,或最大年推广面积在33.3万hm2以上且列主产棉区前3位的品种定义为大品种,分析大品种的累计推广面积、单年最大推广面积、列前3... 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棉花品种推广面积为依据,将年推广应用面积在主产棉区中列首位的品种,或最大年推广面积在33.3万hm2以上且列主产棉区前3位的品种定义为大品种,分析大品种的累计推广面积、单年最大推广面积、列前3名的年限及推广面积占比的变化趋势。近40年来,黄河流域棉区有16个、长江流域棉区有15个和西北内陆棉区有14个棉花大品种,其中鲁棉研15号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共同的大品种。分析发现我国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数量逐年上升,其中1981―2000年品种数量增幅较小,2001―2020年增幅较大。各年份大品种种植面积占各主产棉区总面积的比例呈现出明显的时代变化特征,其中,1981-1995年期间大品种的面积占比相对稳定,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大品种的面积占比分别稳定在61%、36%和83%左右;1996―2006年为大品种面积占比的剧烈下滑期,三大棉区大品种的面积占比平均下降到20%左右;2007―2020年为缓慢下降期,到2020年占比总体下降到15%左右。棉花大品种在我国植棉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但为适应种业和市场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当前和未来棉花育种的目标功能和区域定位将更加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品种 主产棉区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西北内陆
下载PDF
利用GGE双标图划分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 被引量:8
4
作者 许乃银 金石桥 李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1-198,共8页
我国主产棉区棉花纤维品质区域特征明显,合理划分纤维品质生态区有助于提高原棉的纺纱品质.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分析了2011—2015年期间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传统棉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互作,并提出了我... 我国主产棉区棉花纤维品质区域特征明显,合理划分纤维品质生态区有助于提高原棉的纺纱品质.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分析了2011—2015年期间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传统棉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互作,并提出了我国主产棉区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域划分.结果表明:我国主产棉区可划分为"优质纤维生态区"、"低马克隆值生态区"、"高比强度与马克隆值生态区"和"普通纤维生态区".其中,优质纤维生态区包括长江上游和长江下游棉区,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等指标协调较好,且纺纱均匀性指数表现最好;低马克隆值生态区位于南疆和北疆棉区,马克隆值和比强度低,纺纱均匀性指数较好;高比强度与马克隆值生态区涵盖长江中游、南襄盆地和淮北平原棉区,比强度和马克隆值高,其余性状表现一般;普通纤维生态区包括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棉区,各项纤维品质指标表现中等或较差.本研究应用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划分的纤维品质生态区可为优化我国棉花品质区域化种植和纺织企业合理用棉提供决策支持,也可为其他作物生态区划分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E双标图 纤维品质 生态划分 域试验 主产棉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