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主体—客体”结构模式的思考
1
作者 缪姝 《长沙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91-93,共3页
"主体—客体"结构模式对人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但如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主体—客体"结构模式的过分张扬,也带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地扬长避短,将其弊端减少到最低程度,付出最小的社会代价,以利... "主体—客体"结构模式对人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但如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主体—客体"结构模式的过分张扬,也带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地扬长避短,将其弊端减少到最低程度,付出最小的社会代价,以利于人类长远的发展,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客体”结构 意义 问题 社会代价
下载PDF
劳动“主体—客体”关系中人的发展形式和所有制历史形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顾海良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4,F0002,206,共12页
人作为劳动主体演进的三大发展形式理论和生产资料作为劳动客体在所有制关系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重要内容,也是对这一手稿思想内涵和学理意蕴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中,要厘清... 人作为劳动主体演进的三大发展形式理论和生产资料作为劳动客体在所有制关系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重要内容,也是对这一手稿思想内涵和学理意蕴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中,要厘清交换关系中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要素的内涵,理解劳动“主体—客体”关系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内在属性;要把握人的发展的三大形式的理论挈要,理解劳动主体演进的“社会形式”的基本特征;要搞清对客体所有和占有关系演进的三大历史形态的理论精微,理解对生产资料客体所有和占有关系的根本性质;要深化《资本论》对劳动“主体—客体”关系的系统探索,理解人的发展形式和所有制历史形态理论的总体关系和本质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主体—客体”关系 人的发展 所有制关系
原文传递
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与历史主动性方法论建构
3
作者 贾丽艳 欧阳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卢卡奇从“总体性范畴”出发对于历史主动性方法论的理论建构,有着其现实而又深刻的思想动机,就是为了克服庸俗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决定论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还原论解读,由此来反思社会革命带来的问题,最终用历史辩证法的思想逻辑来解释... 卢卡奇从“总体性范畴”出发对于历史主动性方法论的理论建构,有着其现实而又深刻的思想动机,就是为了克服庸俗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决定论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还原论解读,由此来反思社会革命带来的问题,最终用历史辩证法的思想逻辑来解释历史决定论与历史主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一种历史主动性的哲学论证,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不仅从社会存在论意义上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总体思想,而且从革命实践论意义上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当然,卢卡奇的哲学论证有着矫枉过正的偏向,他将历史辩证法解释为一种意识辩证法,将他心目中的“共产主义的历史哲学”变成了一种观念论的历史哲学。这种偏向也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从而推动了之后各种“文化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性 方法论建构 总体性范畴 阶级意识 同一的主体—客体
下载PDF
教育起源问题的再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兆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1-85,共5页
研究教育,必须像研究任何其他的社会现象一样,要搞清楚它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在历史上是怎样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教育的起源问题历来为教育学者所重视。西方教育学者提出了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教育... 研究教育,必须像研究任何其他的社会现象一样,要搞清楚它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在历史上是怎样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教育的起源问题历来为教育学者所重视。西方教育学者提出了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教育的心理起原论;苏联教育学者提出了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起源 教育学者 生物起源论 原始人类 人类社会 理论勇气 社会生活经验 主体—客体 师范大学学报 人类教育
下载PDF
口述文本中的“民间评价”对民族音乐学理论及实践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智 欧阳兆晓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138-144,共7页
梅里亚姆(Merriam,AlanP.)在《音乐人类学》(1964)中借鉴了保罗·博安南(Paul Bohannan)提出的“民间评价(folk evaluation)”和“分析评价(analytical evaluation)”的概念,用以强调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调查者对其材料的分析必须... 梅里亚姆(Merriam,AlanP.)在《音乐人类学》(1964)中借鉴了保罗·博安南(Paul Bohannan)提出的“民间评价(folk evaluation)”和“分析评价(analytical evaluation)”的概念,用以强调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调查者对其材料的分析必须基于他从那种文化中学到的有关其音乐和音乐体系的最广义的知识。从理论层面上看,将“民间评价”直接置于研究中,主客体的关系将发生改变,音乐文化持有者作为二级主体显现,与作为一级主体的研究者形成互动关系,这对进一步深化民族音乐学“双视角”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实践层面,“民间评价”是音乐民族志“描写”的核心基础,“分析评价”是基于“民间评价”的进一步理解,“分析评价”与“民间评价”互补互哺。本文从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问题的思考出发,结合来自田野考察的案例及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口述文本的介入对深化民族音乐学“双视角”研究理念及音乐民族志实践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口述文本 民间评价 分析评价 主位—客位 主体—客体
下载PDF
直观内心冲突及其它——《通往太阳的路》之欣赏
6
作者 陈珂 林承国 《上海戏剧》 1983年第4期19-20,共2页
话剧《通往太阳的路》主要通过时相曾同他第二自我的矛盾冲突,以及父子两辈的关系,表达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理想。该剧在人和自己、理想和现实,以及戏剧美学几方面都作了一些新探索。是值得基本肯定的。该剧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推... 话剧《通往太阳的路》主要通过时相曾同他第二自我的矛盾冲突,以及父子两辈的关系,表达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理想。该剧在人和自己、理想和现实,以及戏剧美学几方面都作了一些新探索。是值得基本肯定的。该剧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推动全剧运动的,不是性格冲突,不是人与人、人与物的冲突,而是“我”同“我”的冲突。它把人物内心活动——内心矛盾,矛盾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心冲突 戏剧美学 内心活动 象征意义 超我 本我 主体—客体 重虚 艺术再现 文艺史
下载PDF
论人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7
作者 厄·姆·斯米尔诺夫 孙映通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3年第13期30-37,共8页
当代对科学技术革命的研究,已经达到一个高度,其特点是对那些与解决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任务直接有关的综合性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其中,可以举出这样一些问题:研究科学技术进步的一般逻辑、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揭示社会主... 当代对科学技术革命的研究,已经达到一个高度,其特点是对那些与解决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任务直接有关的综合性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其中,可以举出这样一些问题:研究科学技术进步的一般逻辑、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由于科技革命而发生的质的变化;认识科技革命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后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技术 自动机 科技革命 生产过程 主体—客体 人类劳动 科学技术革命 社会经济 手工工具 控制结构
下载PDF
论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8
作者 肖君和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98-105,共8页
西方的典型说,中国的意境说,都是揭示文学艺术基本特征的美学基本范畴。这两个美学基本范畴之间,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将典型和意境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对于建立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文艺理论体系是有重大意义的。一美学、文艺理论中的典... 西方的典型说,中国的意境说,都是揭示文学艺术基本特征的美学基本范畴。这两个美学基本范畴之间,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将典型和意境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对于建立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文艺理论体系是有重大意义的。一美学、文艺理论中的典型和意境的关系问题,与哲学上的主体—客体关系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典型和意境的关系是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说 文艺理论 主体—客体 以意为主 客观景物 客体关系 美学理论 对比性 情与景 矛盾的主要方面
下载PDF
第九章 认识和实践
9
作者 罗迎福 《实事求是》 1985年第S1期42-46,共5页
目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科学地阐明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正确揭示了认识同实践的辩证关系。通过学习。
关键词 辩证关系 主体—客体 理论活动 九章 人类社会 辩证发展过程 检验真理的标准 理论体系 客观事物本身 事物联系
下载PDF
第九章 认识和实践
10
作者 罗迎福 《实事求是》 1985年第4期63-67,共5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科学地阐明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正确揭示了认识同实践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辩证关系 理论活动 主体—客体 九章 人类社会 检验真理的标准 辩证发展过程 理论体系 客观事物本身 事物联系
下载PDF
作为解放实践之典范的现代艺术——哈贝马斯之后重读阿多诺美学
11
作者 凌海衡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7年第1期295-307,共13页
哈贝马斯对阿多诺的批判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然而本文认为,阿多诺并不像哈贝马斯所认为的那样彻底否定理性。恰恰相反,阿多诺试图以美学来拯救被工具合理性所取代了的理性。因此,阿多诺的美学强调的是工具合理性与审美合理性的辩证关... 哈贝马斯对阿多诺的批判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然而本文认为,阿多诺并不像哈贝马斯所认为的那样彻底否定理性。恰恰相反,阿多诺试图以美学来拯救被工具合理性所取代了的理性。因此,阿多诺的美学强调的是工具合理性与审美合理性的辩证关系。这就赋予艺术以认知的功能。在阿多诺那里,艺术的认知特性体现在艺术作品的真理内容上。不过,这种真理内容并非纯粹客观的知识,而是指艺术作品对社会现实本质的认识,它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上。当然,阿多诺心目中的艺术作品,主要指的是现代主义的自律性作品,在其中,摹仿行为体现了主体—客体问的自由交往。因此,阿多诺认为,现代自律艺术乃是人类解放实践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艺术 真理内容 摹仿 主体—客体的交往
原文传递
环境伦理学理论前提的批判
12
作者 叶冬娜 《社会科学文摘》 2016年第5期35-37,共3页
环境伦理学作为伦理学学科的新兴分支期望并呼吁一种伦理变革。然而,自环境伦理学形成之初,"环境伦理何以可能"的质疑之音仍然不断,这些怀疑实际上是对环境伦理学理论前提的追问,这就要求我们直面问题本身,在人和自然关系的... 环境伦理学作为伦理学学科的新兴分支期望并呼吁一种伦理变革。然而,自环境伦理学形成之初,"环境伦理何以可能"的质疑之音仍然不断,这些怀疑实际上是对环境伦理学理论前提的追问,这就要求我们直面问题本身,在人和自然关系的广阔背景下重新探讨环境伦理学理论前提的基础问题。"客体中心论"的古代环境伦理学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环境伦理学来自人本于天。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学 伦理学理论 盘古开天辟地 对象性活动 主体—客体 生态中心主义 伦理学说 人类中心主义 辩证统一 伦理学领域
原文传递
我者自述之———巴赫金视角观照下的叙事身份 被引量:3
13
作者 D.E.维康 王静 《叙事(中国版)》 2010年第1期99-113,共15页
本文标题借用德里达的著作《他者之耳》(第13页),其含混性并非偶然。因为"我"(I)作为受话者和作为述行叙述者的主体—客体,确切地说,这是一个有关叙事身份(narrative identity)的探讨。
关键词 赫金 主体—客体 陀思妥耶夫斯基 受话者 含混性 NARRATIVE 美学意义 道德主体 小说叙事
原文传递
道德教育的新视角——交往实践观
14
作者 朱晶晶 《中国教师》 2013年第S1期208-209,共2页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提出如果人生发展是一条直线,大学阶段就是一种蜕变的时期。应该说,这一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时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精神上的辅导重于物质上的服务。大学生时期的道德教育,主要...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提出如果人生发展是一条直线,大学阶段就是一种蜕变的时期。应该说,这一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时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精神上的辅导重于物质上的服务。大学生时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指"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学生时期 思想观念 实践观 思想品德 交往实践 主体—客体 教育过程 教学效果 现实生活
原文传递
巨大的变化
15
作者 布洛夫 张凌云 马积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88年第3期55-57,共3页
自然,按照我的职分,我了解中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写过关于她的情况。但当我在间断了26年长时间之后重新出现在这个国家的时候,正如俗话所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她在许多方面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切都在变化,许多变化都是农村、城市进行大... 自然,按照我的职分,我了解中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写过关于她的情况。但当我在间断了26年长时间之后重新出现在这个国家的时候,正如俗话所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她在许多方面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切都在变化,许多变化都是农村、城市进行大规模改革的直接结果。这种改革与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或者如中国人所说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哲学家 精神文明建设 理论活动 主体—客体 政治改革 苏联人 社会精神 哲学教科书
原文传递
网络社会的十大特征
16
作者 林永青 《金融博览》 2017年第3期50-51,共2页
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在世纪之交出版的三卷本巨著《网络社会的崛起》(1999)一书中写道:“‘网络社会’并不是即将出现的一种社会结构,而是唯一的社会结构!这不是未来学,而是‘现在学’:它分析的是正在浮现中的新的社会结构... 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在世纪之交出版的三卷本巨著《网络社会的崛起》(1999)一书中写道:“‘网络社会’并不是即将出现的一种社会结构,而是唯一的社会结构!这不是未来学,而是‘现在学’:它分析的是正在浮现中的新的社会结构。”卡斯特尝试将正在出现的社会结构,概念化为“网络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人类社会 卡斯特 三卷本 信息产业 多维化 用户化 令人 客户化 主体—客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