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OFM方法的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1
作者 李臻 陈义华 +3 位作者 陈从喜 李政 任升莲 任芳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文章选择安徽省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区,构建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通过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网络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聚类,根据各聚类结果的区域特征,对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进行研究。结果表... 文章选择安徽省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区,构建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通过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网络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聚类,根据各聚类结果的区域特征,对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矿产资源分布显著集中,矿产资源富集区主要分布在皖江及皖北地区;安徽省整体生态环境较好,研究区内80.77%的县区生态环境适宜进行适度开发;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县区内生态环境适宜开发,而生态环境指数较高的县区矿产资源匮乏,表明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不存在根本冲突。研究结果解释了安徽省矿产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可为分区制定差别化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对安徽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主体功能区划 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 空间开发格局
下载PDF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7
2
作者 朱传耿 仇方道 +4 位作者 马晓冬 王振波 李志江 孟召宜 闫庆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在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依据与原则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生态敏感性等级分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潜力等级分区的空间叠置与地域聚类分析,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方法。并以江苏省新沂市为案例,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 在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依据与原则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生态敏感性等级分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潜力等级分区的空间叠置与地域聚类分析,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方法。并以江苏省新沂市为案例,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 生态敏感性分析 经济社会综合潜力评价 区划方法
下载PDF
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敏 熊丽君 黄沈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5-209,共5页
根据上海市地域特征,研究了该地区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学问题.为解决基础数据划分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的矛盾,提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划分技术路线.以国家编制的《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为基础,通过对可利用水资... 根据上海市地域特征,研究了该地区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学问题.为解决基础数据划分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的矛盾,提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划分技术路线.以国家编制的《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为基础,通过对可利用水资源、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功能重要性和自然灾害危险性4项指标内容的修改或补充,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1 km×1km网格为划分基础单元,分析指标的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包括指标赋值、等级划分、数据归一化处理和权重确定方法.根据技术路线,分析了主体功能区的3种试划方法,并提出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区域 指标体系 GIS 单元网格 上海
下载PDF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方法探讨 被引量:73
4
作者 刘传明 李伯华 曾菊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68,共5页
讨论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方法,认为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应分为6类。区划时选择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分析单元,并遵循“复杂性系统工程—简单化假设处理—合理化分析识别”的总体思路;采用矩阵分类、矩阵分类与标准定位相结合两种路径,基于不同... 讨论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方法,认为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应分为6类。区划时选择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分析单元,并遵循“复杂性系统工程—简单化假设处理—合理化分析识别”的总体思路;采用矩阵分类、矩阵分类与标准定位相结合两种路径,基于不同路径的主体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区划方法采用综合集成法,包括修正的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系统聚类法、矩阵判断、叠加分析和缓冲分析等;区划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县级行政区界限,但保持乡镇行政区的相对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矩阵分类 综合集成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划下的生态补偿标准——基于机会成本和佛冈样域的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代明 刘燕妮 江思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2,共5页
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四类开发区域。显然,实施这种安排需辅之以生态补偿政策,以弥补后两类区域因被限制或禁止(工业)开发而损失的经济... 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四类开发区域。显然,实施这种安排需辅之以生态补偿政策,以弥补后两类区域因被限制或禁止(工业)开发而损失的经济利益。而国内现行或试行的生态补偿因数量太少、标准过低而缺乏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导致各地争相挤入重点开发区域而抗拒被定位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即使被划入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也不甘"寂寞"而设法实行变相开发。这就需要研究生态补偿的合理量化标准,通过对代际和区际公平的充分兼顾来增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可行性。本文基于机会均等观,运用机会成本法,通过建立生态补偿与发展机会成本的数量关系模型,提出了对生态功能区的单项与综合补偿标准并选择样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主体功能区划下,特定区域接受"限制"或"禁止"开发之定位安排的经济底线是所获生态补偿足以弥补因限制或放弃开发而付出的机会成本。因"限制"或"禁止"开发主要针对的是工业,则该机会成本可以理解为一地限制或放弃工业增长后所相应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及其他相关收益。据此核定的生态补偿标准才具有较大公平性和可行性。在实施中,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单项(财政收入)补偿逐渐扩展至综合补偿。在此基础上,未来还可考虑纳入生态建设投入补偿和环境服务付费(PES),使生态补偿标准对各地承担生态屏障、致力可持续发展更具激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生态补偿 机会成本 珠江流域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划方法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仁锋 王筱春 +1 位作者 张猛 刘修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5,共6页
主体功能区划对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提出了挑战。在研习区划理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试点省实践的基础上发现:(1)主体功能区划既是综合性区域划分的方法与过程,又是其结果,同时,还是地域空间管制的科学方法之一。(2)现有方法研究... 主体功能区划对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提出了挑战。在研习区划理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试点省实践的基础上发现:(1)主体功能区划既是综合性区域划分的方法与过程,又是其结果,同时,还是地域空间管制的科学方法之一。(2)现有方法研究集中在实践层面的具体方法上,且仍停留在实证主义和结构主义相融合的哲学基础上,缺乏对区划方法的人本主义探讨。(3)现有研究虽初步形成了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和程序,但区域功能判别和功能区域定界及指标体系构建仍未取得突破。基于此,首次提出了由区划哲学层次方法论、区划科学层次基本方法、区划实践层次具体方法构成三层一体的主体功能区划方法体系,深入阐述了方法体系中每层的功能及逻辑关联,各层方法的内涵、基本内容,梳理出区划实践层次具体方法的方法路线、区划技术程序及其关键步骤常用方法等一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 省级主体功能区划 方法体系 方法建构
下载PDF
生态导向下的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初探 被引量:36
7
作者 叶玉瑶 张虹鸥 李斌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5,共7页
全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工作,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目前,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工作已经启动... 全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工作,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目前,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工作已经启动,一些省份也已开展前期研究和试划工作。然而,由于该项工作刚刚起步,各地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整可循的技术方法。本文从计量革命到生态人文化思潮的方法论思变以及"开发"与"保护"的内在逻辑出发,以生态功能分析为基本视角与切入点,探索性地提出了生态导向下的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并着重对生态导向下的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的流程、指标体系和判别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以"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开发潜力"为特征指标的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初步构建了主体功能区划层次判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导向 主体功能区划 生态环境 资源环境
下载PDF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初探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振波 朱传耿 +1 位作者 刘书忠 张学波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49,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它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开启了我国地理区划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进行初步探索,认为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它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开启了我国地理区划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进行初步探索,认为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对地域要素高度综合的前提下,突出地域主体特征,使区划落地区域,具有地域性、主体性、层次性、综合性、和谐性特征。具有独立的政策体系,包括明确规划层次,健全法制保障;科学利用土地,实施生态补偿;统筹投资融资,优化产业结构;分异评价指标,突出功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 内涵 可持续发展 生态补偿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划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传明 李伯华 曾菊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27-631,共5页
认为主体功能区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应在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编制主体功能区划;省级主体功能区可以分成6大类型;区划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以及"开放式"的区划理念... 认为主体功能区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应在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编制主体功能区划;省级主体功能区可以分成6大类型;区划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以及"开放式"的区划理念;区划思路可以选择"复杂性系统工程-简单化假设处理-合理化分析识别";县级行政区是目前相对理想的基本分析单元;根据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的主导因子及彼此关系分析,认为可以选择3种不同的区划路径,即矩阵分类、矩阵分类与标准定位相结合、矩阵分类与序列分类相结合;主体功能区划成果应得到严格审批和严格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 矩阵分类 综合集成分析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划下过渡期辽宁省限制开发区发展模式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富佳 韩增林 王利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3-111,共9页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制定和落实是一个长时间跨度的复杂过程。其中,各区域由传统发展格局向主体功能区划所建立的新格局过渡的时期,可以称为过渡期。在过渡期,需要解决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模式变更等重大现实问题,是主体功能区划落实的关...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制定和落实是一个长时间跨度的复杂过程。其中,各区域由传统发展格局向主体功能区划所建立的新格局过渡的时期,可以称为过渡期。在过渡期,需要解决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模式变更等重大现实问题,是主体功能区划落实的关键一环,这一阶段限制开发区所面临的过渡、发展问题最为突出。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为例,分析了过渡期省内限制开发区的发展难点:传统产业与环境保护政策的调和问题、过载人口安置问题、资源匮乏型区域产业替代问题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限制开发区周边建立工业聚集园区,促进传统工业合理转型;在区内发掘特色产业,走生态经济道路的发展模式设想和完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健全与区划配套的地方政绩考核体系和法规体系等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过渡期 限制开发区 发展模式 辽宁省
下载PDF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利 于欣 +1 位作者 王丹 张卓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在国家推荐的《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试用)》以及具体建议的基础上,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提出选择区划关键指标的基本原则,并对全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进行了选择和优化。基于以上基础工作,进一步以全省100个县(市、区)... 在国家推荐的《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试用)》以及具体建议的基础上,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提出选择区划关键指标的基本原则,并对全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进行了选择和优化。基于以上基础工作,进一步以全省100个县(市、区)为基础,将全省合并为58个分析评价单元,采用选择的关键划分指标和实际数据,运用SPSS软件的K-均值聚类方法,初步划分出9个优化开发区、27重点开发区、14个限制开发的农业地区和8个限制开发的生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指标体系 优化 辽宁省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划与中国区域规划创新 被引量:60
12
作者 方忠权 丁四保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3-487,共5页
"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将区域规划工作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这是解决中国区域重大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规划"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将区域规划工作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这是解决中国区域重大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规划"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对中国区域规划将产生创新性影响:①完善了区域规划理论体系;②创新了区域规划理念;③丰富了区域规划内容;④重构了区域规划的空间体系;⑤推动了区域规划与其它空间规划的融合;⑥保障了区域规划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区域规划 创新
下载PDF
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颜利 吴耀建 +3 位作者 陈凤桂 蒋金龙 王春子 罗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6,共10页
研究了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边界范围的确定、基本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等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范围必须涵盖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集中区域,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边界范围为:陆域界限... 研究了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边界范围的确定、基本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等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范围必须涵盖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集中区域,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边界范围为:陆域界限为海岸线向陆一侧的沿海县(市、区)行政管理界线,海域界限为海岸线至海湾外20 m(等深线);划分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基本单元时把海域及依托的陆域作为一个整体,把沿海县(市、区)行政管辖的陆域和海域作为基本评价单元,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单元为24个,区划陆域面积为27 689 km2,海域面积为13 393km2;筛选了23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土地面积、海域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海岸线长度等;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W),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综合指数进行等级划分(低、中、较高、高4个等级),最后得出福建省海岸带区域各基本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A1)、现有开发密度(A2)和发展潜力(A3).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海岸带区域管理实际,为其他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海岸带 主体功能区划 边界 基本单元 指标 福建省
下载PDF
河北省自然灾害危险性分析及其在主体功能区划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文 张新 陈华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4,共6页
自然灾害危险性是主体功能区划评判的基础指标之一,用于反映特定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灾害损失的严重性,是评价区域开发支撑条件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分析自然灾害危险性指标评价方法、流程及其在主体功能区划评价中的作用的基础上... 自然灾害危险性是主体功能区划评判的基础指标之一,用于反映特定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灾害损失的严重性,是评价区域开发支撑条件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分析自然灾害危险性指标评价方法、流程及其在主体功能区划评价中的作用的基础上,依据河北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主要自然灾害情况,选取其主要灾害要素为评价对象,利用G IS技术对河北省自然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河北省自然灾害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危险性 主体功能区划 GIS 河北省
下载PDF
辽宁省空间开发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划协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利 韩增林 关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随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正式颁布,省域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内涵、区划原则和区划依据更加明晰,以往基于《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试用)》的主体功能区划的一般思路有所不同,新的背景下主体功能区划分更加注重区域发展战略与... 随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正式颁布,省域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内涵、区划原则和区划依据更加明晰,以往基于《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试用)》的主体功能区划的一般思路有所不同,新的背景下主体功能区划分更加注重区域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协调性.从省域"面状"主体功能区类型确定、基础区划方案形成等两个方面,分析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基础方案的类型、基本单元、属性特征指标、具体步骤、初步方案;从辽宁在全国空间开发总体战略中的定位、内部空间开发战略等两个方面,研究辽宁省空间开发总体战略及其与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协调性,提出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辽宁省 空间开发战略 协调性
下载PDF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综述与分析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李雯燕 米文宝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7-361,共5页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实践操作方法、研究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 主体功能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 综述
下载PDF
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建军 王新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9,共5页
依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了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特征、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前提及基本地域单元的确定。从现有开发密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设计评价指标... 依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了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特征、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前提及基本地域单元的确定。从现有开发密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现有开发密度评价法、状态空间法、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模型作为省域功能区划的评价方法。在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实现对主体功能区进行科学功能定位,从而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开发强度适当,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现有开发密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 发展潜力
下载PDF
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与黄土高原生态恢复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勇 刘艳华 汤青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解决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和农民生计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人口外迁和减轻土地的人口压力。目前尚在执行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显著恢复生态成效,但在解决农民生计方面存在着缺陷。即将实施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明确了黄土高原的空间功能格局... 解决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和农民生计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人口外迁和减轻土地的人口压力。目前尚在执行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显著恢复生态成效,但在解决农民生计方面存在着缺陷。即将实施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明确了黄土高原的空间功能格局,并从引导过载人口外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态得到持久恢复等方面为黄土高原提供了的政策保障。黄土高原各省区应抓住国家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机遇,宜及早组织和开展一批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重点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状态空间法在省域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应用——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熊鹰 李艳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系统因素出发,确定了区域主体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状态空间理论的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综合方法。以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该方法进行了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结果表... 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系统因素出发,确定了区域主体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状态空间理论的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综合方法。以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该方法进行了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结果表明:除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散布在各地级市外,属于省级重点开发或优化开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限制开发区则集中在西部地区。应用状况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主体功能区划,能较好地反映区域的整体承载状况,为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与布局,统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决策依据,并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提供理论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状态空间法 指标体系 承载力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划问题及解决思路探讨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振波 徐建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6-131,共6页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基础理论和具体实践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使主体功能区划这一概念进入了炙手可热之后的无奈境地。在理论方面,主体功能区划在概念内涵、划分标准及划分依据方面尚有模糊难辨之处,区域划...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基础理论和具体实践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使主体功能区划这一概念进入了炙手可热之后的无奈境地。在理论方面,主体功能区划在概念内涵、划分标准及划分依据方面尚有模糊难辨之处,区域划分的空间层级之间、主体功能和非主体功能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在全国及各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实践过程中,在类型区与行政区、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公平、动态性与区域管治以及主体功能区划与城乡规划四组基础性问题之间仍然存在难以协调的局面。总结了中国主体功能区的相关理论建设及具体实践之后,文章重新整理了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内涵、指标体系与方法,认为在管理主体方面应该实施国家、大区域、省级三层管理模式,在管理对象方面应该采取"3层+2类+X分区"的综合模式,在管理方式方面,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划分单元、区域协调、功能区管治以及与城乡规划的关系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思路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指标体系 管理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