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评价与构建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于长立 《中州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1-16,共6页
根据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节点城市的发展状况,按照聚类分析原理,运用聚类分析法、相关系数法、极大不相关法和征询专家意见法,选取自然生态相与人文生态相中的27个因子,构建生态宜居评价体系。引用熵值理论,采用物元分析法,联系模糊集... 根据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节点城市的发展状况,按照聚类分析原理,运用聚类分析法、相关系数法、极大不相关法和征询专家意见法,选取自然生态相与人文生态相中的27个因子,构建生态宜居评价体系。引用熵值理论,采用物元分析法,联系模糊集与欧氏贴近度,建立熵权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整体水平为中等偏好,提升空间很大;群域内各节点城市发展不均衡,生态宜居水平差别较大,其中,郑州最好,济源、新乡、漯河、许昌次之,焦作、洛阳、开封、平顶山较差。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宜居 中原经济区 主体城市群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性建设的意义与思路探析
2
作者 于长立 《价值工程》 2012年第34期321-323,共3页
城市的生态宜居性就是指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居住、健康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空间环境。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性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以新型城... 城市的生态宜居性就是指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居住、健康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空间环境。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性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是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的需要,是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性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意义重大,建设中需要构建强大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宜居性 主体城市群 中原经济区
下载PDF
基于交流演化的城市群创新主体协同博弈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爱君 晏敬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7-50,共4页
城市群创新主体交流沟通是其产生协同意愿的充分条件,会影响协同稳定性和系统演化结果。构建了城市群创新主体协同交流博弈模型,分析了创新主体交流动因,并用间接演化方法探讨了其协同稳定性问题,认为创新利润是直接的协同动因,同质和... 城市群创新主体交流沟通是其产生协同意愿的充分条件,会影响协同稳定性和系统演化结果。构建了城市群创新主体协同交流博弈模型,分析了创新主体交流动因,并用间接演化方法探讨了其协同稳定性问题,认为创新利润是直接的协同动因,同质和异质性创新主体协同会影响协同意愿,且其规模差异及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演化路径。最后对城市群创新主体协同保障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演化 城市创新主体 协同博弈
下载PDF
城镇化为何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被引量:5
4
作者 樊杰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4年第2期16-17,共2页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完全符合全球化背景下的城镇化一般规律,符合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本特征。目前,我国城市群普遍存在重形态建设、轻实质发展的问题,多数城市群其实只是在空间分布上相...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完全符合全球化背景下的城镇化一般规律,符合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本特征。目前,我国城市群普遍存在重形态建设、轻实质发展的问题,多数城市群其实只是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的“一群城市”。今后,应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着力提升城市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为何以城市主体形态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陆立军 陈丹波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与理论渊源。文章基于本世纪初习近平主政浙江省时对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谋篇布局,考察了浙江城市化的时空演化和以三大城...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与理论渊源。文章基于本世纪初习近平主政浙江省时对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谋篇布局,考察了浙江城市化的时空演化和以三大城市群为主体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浙江三大主体城市群 新型城市
下载PDF
长沙借鉴沿海经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构想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红玲 张富泉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2-88,共7页
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沿海地区先富起来,主要得益于省域城镇化与珠三角、环渤海和长三角三大城市群主体的形成;而其根本动因和推动力则分别在于广州、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宁波、杭州、南京等2个甚至数个副省级以上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与... 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沿海地区先富起来,主要得益于省域城镇化与珠三角、环渤海和长三角三大城市群主体的形成;而其根本动因和推动力则分别在于广州、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宁波、杭州、南京等2个甚至数个副省级以上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与支撑。由之主张借鉴沿海成功经验,采取开放放权、升格放权等改革措施,在中西部培育壮大与崛起一批拥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形成新的城市群经济增长极,以加快推进内地人的城镇化和实现共同富裕。且认为需进一步改革以行政层级为主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转向依托中心城市与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并辅之以行政层级管理和服务,从而在体制机制上促使市场起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城镇化 中心城市 城市主体 改革放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