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性的全面唤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现代化的路向阐释 被引量:8
1
作者 侯秋月 李建群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6期165-170,共6页
主体性是现代性的基本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内涵是本体论维度主体性和认识论维度主体性的统一体,本体论维度主体性强调的是人本身拥有的不能被抽象权威和外在力量掩盖的独立价值,突出的是人作为目的的存在;认识论维度主体性强调... 主体性是现代性的基本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内涵是本体论维度主体性和认识论维度主体性的统一体,本体论维度主体性强调的是人本身拥有的不能被抽象权威和外在力量掩盖的独立价值,突出的是人作为目的的存在;认识论维度主体性强调人理性的发挥,突出的是人作为手段的存在。现代性所具有的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双重结构共同消解了人之为人的独立价值,造成所谓的现代性问题,这就决定了要规避现代性问题就必须唤醒人本体论维度的主体性。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现代性在我国的展示过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主体性被渐次全面唤醒的过程。由此,我国文化现代化的路向就是渐次全面唤醒人的主体性,具体表现为本体论维度主体性从警示到唤醒、认识论维度主体性从唤醒到确立的过程。在这一路向指引下,民众开始秉持个体与整体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人民主体与人类主体意识得以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维度主体性 本体论维度主体性 文化现代化 个体主体 人民主体 人类主体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研究的进程
2
作者 冯建华 李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8-72,共5页
中国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研究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发展而兴起、转型、式微。实践本体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中,其目的是呼唤和论证市场经济,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精神。其前期形态是主体性实践本体论,它以主体性... 中国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研究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发展而兴起、转型、式微。实践本体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中,其目的是呼唤和论证市场经济,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精神。其前期形态是主体性实践本体论,它以主体性为根本原则,高扬人的个性独立和自由、弱化了传统物质本体论;其后期形态是生存论实践本体论,它流行于新旧世纪更替的十余年中,基本追求是凸显人的生命意义、价值意义,以缓解市场经济初期带来的意义迷茫问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深入推进、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新内涵的确立,实践本体论研究式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重新回归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以聚焦中国道路,提炼时代精神,凸显马克思哲学内含的历史维度、现实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本体论 研究进程 历史唯物主义 主体性实践本体论 生存论实践本体论
下载PDF
僧肇心学辨析
3
作者 程平源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97,共5页
僧肇之学向来被认为承袭了龙树中观思想的精髓,是对玄佛合流思想的终结和中国化佛教的开端。在探询僧肇"圣心"、"即体即用"学说之后,笔者认为僧肇以其心学立场对大乘般若学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造。僧肇之学开始了一种... 僧肇之学向来被认为承袭了龙树中观思想的精髓,是对玄佛合流思想的终结和中国化佛教的开端。在探询僧肇"圣心"、"即体即用"学说之后,笔者认为僧肇以其心学立场对大乘般若学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造。僧肇之学开始了一种有异于印度大乘空宗思想原意的中国化的佛教,其心学圣人论,将缘起性空的中观学说转化成了主体性本体论,为以后的涅佛性论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肇 圣心 即体即用 主体性本体论
下载PDF
中国实践本体论的出场与退场——基于出场学研究范式的考察
4
作者 冯建华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0,共4页
中国实践本体论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包括前期的主体性实践本体论、后期的生存论实践本体论。基于出场学研究范式考察,实践本体论出场的现实语境是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成就和问题,两种理论形态分别体现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本质精... 中国实践本体论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包括前期的主体性实践本体论、后期的生存论实践本体论。基于出场学研究范式考察,实践本体论出场的现实语境是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成就和问题,两种理论形态分别体现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本质精神。近年来随着时代语境转向中国道路,需要理论聚焦中国道路、提升中国经验、面对中国问题,最能体现这一要求的历史唯物主义总体视域重新出场,它以辩证法为基本原则,致力于建构历史唯物主义出场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本体论 出场学 主体性实践本体论 生存论实践本体论 历史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