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支配的扬弃:回到马克思的自然概念——马克思自然概念的主体性逻辑和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挺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24,共3页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主体性逻辑,蕴涵了哲学唯物主义的非本体论维度和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历史维度。马克思扬弃了自然支配的客体性思维,按照"自然的支配—支配自然—自然的全面复活"的主体性逻辑,科学衡量了社会历史形态划...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主体性逻辑,蕴涵了哲学唯物主义的非本体论维度和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历史维度。马克思扬弃了自然支配的客体性思维,按照"自然的支配—支配自然—自然的全面复活"的主体性逻辑,科学衡量了社会历史形态划分的主客体形上标准,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自然概念的缺陷,提示了新唯物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深层意蕴,在发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逻辑 思想史意义 自然概念 马克思 扬弃
下载PDF
主体生成辩证法的内在逻辑
2
作者 卞伟伟 冯建华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9-93,124,共16页
主体生成辩证法是梅洛-庞蒂的辩证法理论。主体生成辩证法认为,历史不是既定存在的,而是在现实的历史活动中不断生成的,且历史的生成性根源于历史主体。主体生成辩证法的内在逻辑至少包含主体性逻辑、多元主体间性逻辑和差异性逻辑三个... 主体生成辩证法是梅洛-庞蒂的辩证法理论。主体生成辩证法认为,历史不是既定存在的,而是在现实的历史活动中不断生成的,且历史的生成性根源于历史主体。主体生成辩证法的内在逻辑至少包含主体性逻辑、多元主体间性逻辑和差异性逻辑三个方面。这些内在逻辑的积极意义表现为其对于坚持和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具有不可忽视的方法论和资料性价值,其理论局限性表现为主体生成辩证法虽然有着对马克思辩证法的正确理解,但又不同于马克思的辩证法,即主体生成辩证法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生成辩证法 梅洛-庞蒂 主体性逻辑 多元主体间性逻辑 差异性逻辑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发展评价尺度理论深化的双重逻辑
3
作者 吴荣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4,142,共5页
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对发展本身的正确认识与科学评价。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出发,提出了评价社会发展的双重尺度,即历史性尺度与价值性尺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分别从物质... 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对发展本身的正确认识与科学评价。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出发,提出了评价社会发展的双重尺度,即历史性尺度与价值性尺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分别从物质生产的客观性逻辑和人类价值追求的主体性逻辑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理论进行了丰富、发展和深化,并由此生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评价尺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 评价尺度 客观性逻辑 主体性逻辑 辩证统一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未来社会双重逻辑论证探究——兼评奈格里的《大纲》“超越论”
4
作者 许恒兵 许迪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0,共7页
深入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可发现,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以及作为其思想表征的政治经济学展开批判的同时,对未来社会展开了双重逻辑论证。一方面,基于主体性逻辑的视角,即从主体和自由、主体和劳动以及主体和财富的关系等维... 深入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可发现,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以及作为其思想表征的政治经济学展开批判的同时,对未来社会展开了双重逻辑论证。一方面,基于主体性逻辑的视角,即从主体和自由、主体和劳动以及主体和财富的关系等维度,对未来社会存在样态展开了富有原则性的高度设想;另一方面,基于客体性逻辑的视角,即通过把握资本运动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暴露资本的历史局限性,揭示其走向崩溃以及为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基于《大纲》中的双重逻辑论证考察马克思从《手稿》到《资本论》的思想演进,《资本论》绝非如奈格里所认为的是《大纲》的倒退,而是实现了对《大纲》中建构起来的客体性逻辑的完美建构,并为主体性逻辑论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及思想的最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未来社会 主体性逻辑论证 体性逻辑论证 《资本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