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导主体说”内涵的理解及其辨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秋玲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共4页
“主导主体说”科学辩证地阐释了教学特殊认识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从目前的一些观点来看,对之还存在着误读和曲解。对“‘主导’与‘主体’所属范畴不同”、“师生关系是一个动态转换过程”、“主导主体说是时代... “主导主体说”科学辩证地阐释了教学特殊认识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从目前的一些观点来看,对之还存在着误读和曲解。对“‘主导’与‘主体’所属范畴不同”、“师生关系是一个动态转换过程”、“主导主体说是时代的产物”等质疑进行辨析,有助于提高理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使之得以丰富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主导主体说 师生关系
下载PDF
论教学实践观——兼评“主导主体说”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健生 王琦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0-44,共5页
长期以来,在我国教学理论界,大多数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忽略了教学活动的实践特性,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理论的和实践的问题,其中,有关师生主体与客体地位的争论最为突出。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出发来考察教学的... 长期以来,在我国教学理论界,大多数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忽略了教学活动的实践特性,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理论的和实践的问题,其中,有关师生主体与客体地位的争论最为突出。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出发来考察教学的实践特性,尤其要考察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对目前较流行的“主导主体说”作一些简单的剖析,以期揭示教学的实践本质,加深人们对教学活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践 教学活动 实践观 教师主体 主体说 教学效果 主体 主体与客体 教学动力 实践本质
下载PDF
也论“双主体说”的逻辑困境与理论出路 被引量:3
3
作者 曾狄 李渊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2,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彰显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双主体说"也因为自身可能的逻辑缺陷备受争议。区分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克服其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彰显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双主体说"也因为自身可能的逻辑缺陷备受争议。区分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克服其逻辑缺陷的理论出路。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了教育与学习两个方面,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特指教育这一个方面;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思想政治学习主体",即"双主体"。凝结"思想政治学习主体"概念能科学确认和恰当安顿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是化解"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逻辑困境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说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主体
下载PDF
试析“双主体说”的理论困境及化解途径 被引量:24
4
作者 祖嘉合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双主体说"的理论困境在于,转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在理论上,"双主体说"同时关照两个过程,导致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混淆;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对主、客体界分的不同。在... "双主体说"的理论困境在于,转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在理论上,"双主体说"同时关照两个过程,导致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混淆;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对主、客体界分的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进主、客体概念可以更清晰地表达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作用的情形,不能因这对概念所引起了关于主客体问题的讼争而放弃引进。如果从理论上做两方面的约定:第一,从特定的视角出发考察主客体的相互关系;第二,将某一过程从整体中暂时分离出来,这样可使关于主客体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说 理论困境 理论共识
下载PDF
“词曲递变”初探——兼析“唐曲暗线说”和“唐宋词乐主体说”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7-125,共9页
文学史上的"词曲递变"问题由于年代久远、线索断裂错综而遗留并因20世纪"进化论文学史观"强势书写而遮蔽。"词曲递变"是宋、金对峙时期在南(南宋)、北(金)两个路向上多元发生的,并非线性的进化,即在词曲... 文学史上的"词曲递变"问题由于年代久远、线索断裂错综而遗留并因20世纪"进化论文学史观"强势书写而遮蔽。"词曲递变"是宋、金对峙时期在南(南宋)、北(金)两个路向上多元发生的,并非线性的进化,即在词曲递变的总趋势下,有着南、北两个独立的路径,其过程与内涵并不等同于因王朝更替元曲对宋词的代兴。南、北音乐文艺和歌舞艺术系统的差异和分立,以及"近世文化"的"宋型"和"金型"之别,决定了"词曲递变"在南、北两个独立的路向发生。"词曲递变"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南宋与金朝对峙时期,北宋以降由士人文化和市民文化雅俗二维构型的"近世文化",其二维结构中的雅俗文化已经发生动态消长——文化权力下移、勃兴的市民俗文化日益改变着原先二维结构中的不平衡的弱势地位,并由此导致了社会心理和审美趣尚、审美心理的进一步的"世俗化转向",在此意义上"词曲递变"就是新一轮的"雅俗递变";而作为直接动力的音乐文化传统的嬗变决定了词体文学和曲体文学音乐文艺中心地位的变化及其文体功能迁变——伴随曲体文学和词体文学的音乐文艺中心地位的易位,由词体到所谓"散曲"是抒情性、抒情功能向抒情、叙事功能的迁变,由词体到所谓"剧曲"是由抒情性向表演性的迁变。辨析"唐曲暗线说"和"唐宋词乐主体说"是探讨北方路向上词曲递变之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曲递变 南北路向 唐曲暗线 唐宋词乐主体说
下载PDF
论受益人主体说的人文精神及其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仲崇玉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对于法人否认说中的受益人主体说,学者往往仅止于简介其内容,而未能抓住其精神实质。然而法人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说明了受益人主体说以个人为本,深刻地揭示了法人制度中个人的主体性及其权利的源发性,从而寄托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尤其是... 对于法人否认说中的受益人主体说,学者往往仅止于简介其内容,而未能抓住其精神实质。然而法人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说明了受益人主体说以个人为本,深刻地揭示了法人制度中个人的主体性及其权利的源发性,从而寄托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针对我国目前进行的民法典制定与公司法修改工作,该说对我们有着特别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 受益人主体说 个人主体 人文精神 民法 公司法
下载PDF
基于主体说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观 被引量:1
7
作者 石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3,共3页
总结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质量观方面,存在着"经验说"、"体制说"和"力量说"类型。随着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学习者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将得到更大提高,学习者将重新成为... 总结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质量观方面,存在着"经验说"、"体制说"和"力量说"类型。随着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学习者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将得到更大提高,学习者将重新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观 主体说 学习者
下载PDF
“词曲递变”初探——兼析“唐曲暗线说”和“唐宋词乐主体说”
8
作者 王昊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2期80-86,共7页
"词曲递变"是宋、金对峙时期在南(南宋)、北(金)两个路向上多元发生的,并非线性进化,即在词曲递变的总趋势下,有着南、北两个独立的路径,其过程与内涵并不等同于因王朝更替元曲对宋词的代兴。南、北音乐文艺和歌舞艺术系统的... "词曲递变"是宋、金对峙时期在南(南宋)、北(金)两个路向上多元发生的,并非线性进化,即在词曲递变的总趋势下,有着南、北两个独立的路径,其过程与内涵并不等同于因王朝更替元曲对宋词的代兴。南、北音乐文艺和歌舞艺术系统的差异和分立,以及"近世文化"的"宋型"和"金型"之别,决定了"词曲递变"在南、北两个独立的路向发生。"词曲递变"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南宋与金朝对峙时期,由于北宋以降由士人文化和市民文化雅俗二维构型的"近世文化",其二维结构中的雅俗文化已经发生动态消长——文化权力下降、勃兴的市民俗文化日益改变着原先二维结构中的不平衡的弱势力地位,并由此导致了社会心理和审美趣尚、审美心理的进一步的"世俗化转向",在此意义上"词曲递变"是新一轮的"雅俗递变";而作为直接动力的音乐文化传统的嬗变决定了词体文学和曲体文学音乐文艺中心地位的变化及其文体功能迁变——伴随曲体文学和词体文学的音乐文艺中心地位的易位,由词体到所谓"散曲"是抒情性、抒情功能向抒情、叙事功能的迁变,由词体到所谓"剧曲"是由抒情性向表演性的迁变。文章集中探讨了北方路向上的词曲递变,并辨析"唐曲暗线说"和"唐宋词乐主体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曲递变 南北路向 唐曲暗线 唐宋词乐主体说
下载PDF
诉讼主体说不宜适用于我国刑事诉讼 被引量:2
9
作者 巩富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33-39,共7页
诉讼主体说是17、18世纪为适应资产阶级政治上夺取政权和司法上反对封建纠问主义诉讼的斗争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学说。现今世界不少国家的诉讼理论中均坚持此说。但它是否适用于我国刑事诉讼,对此学术界存在着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根本... 诉讼主体说是17、18世纪为适应资产阶级政治上夺取政权和司法上反对封建纠问主义诉讼的斗争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学说。现今世界不少国家的诉讼理论中均坚持此说。但它是否适用于我国刑事诉讼,对此学术界存在着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作者一贯力主否定说,并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 主体 诉讼主体说 刑事诉讼
下载PDF
对新闻采访互动交换说及双主体说的不同看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永年 李刚 《今传媒》 2013年第6期130-131,共2页
新闻采访作为新闻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要素在我国已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近些年,有些学者在对新闻采访的定义研究中又提出了"互动交换"说和"双主体说",笔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新闻采访作为新闻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要素在我国已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近些年,有些学者在对新闻采访的定义研究中又提出了"互动交换"说和"双主体说",笔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从新闻采访的定义、本质以及实践几个方面进行了批驳论述,并分别针对互动说、交换说、双主体说的片面性和矛盾点一一进行了反例论证,最终本着科学精神,探讨性地提出了新闻采访的最本质特征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去认识和采集重要的(即有价值的)新闻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采访 互动交换 主体说 采访实践
下载PDF
思政“双主体说”对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清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8-30,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在近四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其相关理论不断细化和发展。"双主体说"将教育对象的地位提升到与教育者相同的位置,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要认识到教育主体的变化,尊... 思想政治教育学在近四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其相关理论不断细化和发展。"双主体说"将教育对象的地位提升到与教育者相同的位置,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要认识到教育主体的变化,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本文将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理论作为切入点,分析其理论内涵,结合师德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说 职业道德
下载PDF
从“主导主体说”到“动力素质说”
12
作者 杨紫祥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1994年第4期8-11,共4页
从“主导主体说”到“动力素质说”河南省南阳教育学院杨紫祥在教学主客体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主导主体说”是当前被普遍认可的一个学说。因为它是在批判了“教师中心说”和“儿童中心说”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前一个时期的教学经验... 从“主导主体说”到“动力素质说”河南省南阳教育学院杨紫祥在教学主客体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主导主体说”是当前被普遍认可的一个学说。因为它是在批判了“教师中心说”和“儿童中心说”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前一个时期的教学经验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比较先进的对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主体说 “动力素质 教学理论 教学经验 教学改革 教学活动
下载PDF
人才管理的人才主体说与柔性控制说
13
作者 刘小敏 《党建与人才》 1994年第2期37-38,共2页
人才管理的人才主体说与柔性控制说刘小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命题的提出,我国的人才管理工作出现了振奋人心的变化,各类人才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人才管理研究获得重大成果。但是,我们在人才管理方... 人才管理的人才主体说与柔性控制说刘小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命题的提出,我国的人才管理工作出现了振奋人心的变化,各类人才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人才管理研究获得重大成果。但是,我们在人才管理方面进行理论探索毕竟还历时不长,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管理 柔性控制 主体说 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劳动者 尊重人才 社会化服务体系 计划模式 古典管理理论
下载PDF
“教学主体论”辨析——兼论“双重主体说”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锦源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当前流行的“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提法不科学 ,二者不是同一矛盾体中的两个方面。教师与学生的“双重主体说”
关键词 教学主体 “双重主体说 教学模式 学生 教师
全文增补中
教育政策主体分类说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谭诤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0,共4页
教育政策主体是任何教育政策得以开展的条件和目的,也是必要条件,教育政策主体是教育政策活动的灵魂。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学界先后提出了教育政策"单一主体说"、"三分法主体说"和"四分法主体说",随着概... 教育政策主体是任何教育政策得以开展的条件和目的,也是必要条件,教育政策主体是教育政策活动的灵魂。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学界先后提出了教育政策"单一主体说"、"三分法主体说"和"四分法主体说",随着概念内涵讨论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政策主体分类也逐渐明朗和科学,促进了教育政策的研究进展。教育政策主体分类的新"四分法主体说"包括制定主体、实施主体、对象主体和评价主体四类。教育政策主体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往往体现在各政策主体之间主体性价值的关系和矛盾上。教育政策主体分类具有层级性和交叉性特征,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存在差异性和多元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主体 “单一主体论” “三分法主体说 “四分法主体说 新“四分法主体说
下载PDF
“双主体说”和“单一主体说”的比较分析
16
作者 刘放 《才智》 2012年第11期175-175,共1页
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是近年教育界极为关注并争论很多的基本问题。本文主要以"双主体说"和"单一主体说"为参考,从结构内涵、各自优势为切入点,在从二者近年来关于学术和实践的争论中比较二者的不同。
关键词 主体说 单一主体说 比较 主体 客体
原文传递
松绑,让用人主体说了算——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
17
作者 丁艳丽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21,共3页
乘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近年来,各地在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中大力推进简政放权,通过政府权力做“减法”,优化服务做“加法”,努力保障用人主体自主权的发挥。
关键词 人才管理体制改革 用人主体 主体说 简政放权 政府权力 自主权
原文传递
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评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顾钰民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0-105,共6页
"双主体说"的实质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上升到主体位置,与教育者并列成为主体。这一观点存在着逻辑上、理论上的诸多问题,难以成立。"双主体说"把教育过程涉及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两个方面,说成是两... "双主体说"的实质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上升到主体位置,与教育者并列成为主体。这一观点存在着逻辑上、理论上的诸多问题,难以成立。"双主体说"把教育过程涉及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两个方面,说成是两个过程,由此产生了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双主体说"在理论研究上也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模糊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基本关系;二是模糊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不同功能;三是模糊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不同作用。同时也淡化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责任和自信。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对象的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体 逻辑矛盾 理论误区 责任与自信
原文传递
明代士人文集见存陕西盐商传记述论--兼论藤井宏先生之“关中主体说”
19
作者 呼啸 《地域文化研究》 2022年第4期42-51,共10页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士商阶层频繁互动、陕西盐商因“贾而好儒”所引发的传记需求以及当时如火如荼的修志活动等共同促成了明代士人文集中陕西盐商传记的大量涌现。在传记创作的过程之中,受累于当时的社会观念,陕西盐商往往会寻求那些关...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士商阶层频繁互动、陕西盐商因“贾而好儒”所引发的传记需求以及当时如火如荼的修志活动等共同促成了明代士人文集中陕西盐商传记的大量涌现。在传记创作的过程之中,受累于当时的社会观念,陕西盐商往往会寻求那些关系较为亲密者或出身于盐商、商人家庭的乡族士人作为请托对象。而在传记的实际撰写过程中,除“铭而不实”的书写特征以外,撰者的撰写思路明显受到了《史记·食货列传》以及当时正史地方志书中“节”“孝”撰写模式的影响。此外,在“关中主体说”依然成立的前提下,清代陕西盐商的籍贯构成相较于明代可能更为多元和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盐商 士人文集 传记 “关中主体说
原文传递
关于师生关系的“主体主导说”质疑
20
作者 石春兰 《凯里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69-70,共2页
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问题,现在我国比较有影响和流行的是“主导主体说”合题论。笔者以为目前流行的“主导主体说”有值得质疑的地方,主要表现为理论本身缺乏内在的(指对教师和学生之间)同一的衡量标准。造成其理论的缺陷。“主导主... 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问题,现在我国比较有影响和流行的是“主导主体说”合题论。笔者以为目前流行的“主导主体说”有值得质疑的地方,主要表现为理论本身缺乏内在的(指对教师和学生之间)同一的衡量标准。造成其理论的缺陷。“主导主体说”的基本含义是: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发展的主要因素,学生是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其实,这里引用的“主导”、“主体”是两个不同哲学范畴的概念,它们不能构成同一标准来衡量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地位与作用。“主体”是相对于“客体”,并与之构成一对的哲学认识论范畴的术语。“主体”是认识论范畴的概念,一般指有认识、实践等能动行为的载体,具体为能动的认知者(或感觉者、思维者)。“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相对于“主体”的概念,它指的是“主体”的行为对象。“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是指认识能动者与被认识者之间的一种认识关系。然而,“主导”与“主体”是有区别的。“主导”是对立论范畴的哲学概念,指矛盾对立双方的主要方面。这里的“主导”即决定性作用的含义。另外,“主导”源于传统教学术语中的“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现代教学论术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主体主导 地位与作用 教学过程 矛盾关系 教育目标 认识论范畴 主体说 教师 中师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