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主体际关系——在和谐社会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被引量:3
1
作者 胡长生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3-36,共4页
由于传统发展观经历了长期的滥觞与蔓延过程以致根深蒂固,因而科学发展观的实现也是—个长期的社会历史过程,远非一蹴而就.至关重要的是对其进行相应的社会构建。与传统发展观比较而言,科学发展观是—种崭新的发展观。其根本相异之处在... 由于传统发展观经历了长期的滥觞与蔓延过程以致根深蒂固,因而科学发展观的实现也是—个长期的社会历史过程,远非一蹴而就.至关重要的是对其进行相应的社会构建。与传统发展观比较而言,科学发展观是—种崭新的发展观。其根本相异之处在于,后者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两者关系的实质恰恰是隐藏于其后的主体际关系,因此,只有通过构建和谐社会,合理地协调主体际关系,籍此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最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主体际关系 传统发展观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关于教育学中主体际关系的理论思考
2
作者 吕青 《新疆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从理论上摆脱了把学生作为“物”的客体地位,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人”与“人”的平等、和谐关系,对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教育 主体际关系 教育活动 师生
下载PDF
关于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吕青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5-39,共5页
教育的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包括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增强。教育强调人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从理论上摆脱了把学生作为“物”的客体地位,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人”与“人”的平等、和谐关系,对建立“以人... 教育的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包括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增强。教育强调人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从理论上摆脱了把学生作为“物”的客体地位,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人”与“人”的平等、和谐关系,对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科学健康的教学活动,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主体际关系 教育活动 师生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践行主体研究
4
作者 周扬 《山东工会论坛》 2018年第1期76-81,共6页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思想意识的精髓,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所以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教育当代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际关系,既要重视教育者的"培育"过程,加强...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思想意识的精髓,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所以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教育当代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际关系,既要重视教育者的"培育"过程,加强引领主体建设,同时又要关注学习者即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过程,留意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尊重他们在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体地位,使其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而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受教育者自身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下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者 当代大学生 主体际关系
下载PDF
试论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及其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红丽 陈怡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6-28,共3页
本文通过介绍对教育活动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几种不同看法 ,得出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更应该理解为主体际交往关系的结论 ,进而分析说明这一结论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主体交往关系 “双主体说” “教育主体 “教育客体” 全民教育 学校教育
下载PDF
交往活动与主体际: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新解
6
作者 褚凤英 《中国德育》 2007年第12期53-56,共4页
从交往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二者在活动过程中以共同的活动客体为联结纽带,结成"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际关系。交往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际关系生成的内在根源,交往范... 从交往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二者在活动过程中以共同的活动客体为联结纽带,结成"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际关系。交往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际关系生成的内在根源,交往范畴是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交往 主体 主体际关系
原文传递
法律的理想与法理学的担当——评周永坤著《法理学(第二版)》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应平 徐继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3-151,共9页
周永坤教授《法理学》一书中的几个核心命题是:法本质论中的“理想命题”,法价值论中的“平等命题”,法社会论中的“主体际关系命题”和法(学)方法论中的“责任担当命题”。这几个命题是世界法哲学或法理学关注的核心命题,对这几个命题... 周永坤教授《法理学》一书中的几个核心命题是:法本质论中的“理想命题”,法价值论中的“平等命题”,法社会论中的“主体际关系命题”和法(学)方法论中的“责任担当命题”。这几个命题是世界法哲学或法理学关注的核心命题,对这几个命题的澄清也可以看作是对邓正来先生提出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在法理学层面的某种回应。我们和周永坤教授的《法理学》分享一种共同的学术立场,即理想和价值是法律的本体要素,追寻理想目标,担当价值责任,是法理学题中应有的本原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理想 人格平等 主体际关系 责任担当 比较法哲学
下载PDF
教与学关系的价值迷失、理论澄明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申松 《教育探索》 2023年第6期8-11,共4页
教与学关系本质到底该如何厘定与落实,从根本上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受“分数至上”这一错误教学价值观的影响,教与学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价值目标被遮蔽、教学道德性被搁置、评价维度被窄化等问题。基于教与学的实践性和主体性,... 教与学关系本质到底该如何厘定与落实,从根本上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受“分数至上”这一错误教学价值观的影响,教与学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价值目标被遮蔽、教学道德性被搁置、评价维度被窄化等问题。基于教与学的实践性和主体性,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主体性理论和主体际性理论为依据,可将教与学的关系重新界定为“双重互生主体际性关系”。坚持情感链接、学生第一和教学相长,可以提高这一关系的实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与学关系 实践性 主体 双重互生主体关系 差异教育
原文传递
从哈贝马斯到霍耐特--批判理论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才勇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70,共6页
促成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出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在20世纪初德国知识界引发的一种现代性批判。由于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带有反人性的一面并对之批判,批判理论才在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几十年时间里产生了... 促成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出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在20世纪初德国知识界引发的一种现代性批判。由于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带有反人性的一面并对之批判,批判理论才在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几十年时间里产生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开始关注医治现代化的社会和心理病症、调和社会冲突。由此,批判理论看到,社会的症结已经开始由对人性的肢解向间际交往的失落转变,正是通过对交往理性和主体间际关系的看重,批判理论实现了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理论 现代转型 交往理性 主体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