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主动式介入的治疗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垚南 蔡守彬 +1 位作者 肖沈月 陈妙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0期2553-2555,共3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患者危险行为主动式介入治疗效果,为临床干预方案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罗定市内有危险行为的397例S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动式介入治疗,干预后3、6、12个月给予随...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患者危险行为主动式介入治疗效果,为临床干预方案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罗定市内有危险行为的397例S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动式介入治疗,干预后3、6、12个月给予随访,分别评估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中文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PAQ)、修改版病耻感经历问卷(MCESQ)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WHOQOL)量表及自行编写的睡眠、自杀问题调查,并评估药物不依从率、复发率。结果治疗3、6、12个月,BPRS、MADRS、RSESE、AIMS、BPAQ、MCESQ量表评分及睡眠、自杀问题调查较治疗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9.395、299.568、2649.984、23.182、2021.087、67.904、4647.049、446.602,P<0.001);ITAQ、WHOQOL量表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2.669、2802.155,P<0.001);干预1年内,患者药物不依从率为21.16%;复发率为10.33%。结论SCH患者应用危险行为主动式介入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社会功能,降低危险行为,为干预患者的肇事肇祸倾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主动介入治疗 危险行为
下载PDF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田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5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主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主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接受主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的护理观察
3
作者 李玲 何虹遐 罗晓辉 《西南军医》 2015年第5期573-575,共3页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与传统外科缝合血管止血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应用血管闭合器,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血管缝合方法,观察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与传统外科缝合血管止血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应用血管闭合器,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血管缝合方法,观察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并发症以及患者舒适度。结果治疗组止血时间、加压包扎时间和肢体制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止血成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股动脉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安全有效,可以明显缩短止血、制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尤其适用于高危患者或不能耐受长时间制动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合器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 止血
下载PDF
主动式介入治疗模式在精神分裂症危险行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蔡守彬 肖垚南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4期38-41,49,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式介入治疗模式在精神分裂症危险行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云浮市(罗定)第三人民医院出院且登记在册的4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0... 目的探讨主动式介入治疗模式在精神分裂症危险行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云浮市(罗定)第三人民医院出院且登记在册的4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主动式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社区管理,为期1年。干预前及干预3、6、12个月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服药依从性行为主观评价问卷(MAQ)、社会功能量表(PSP)、危险性评估等级等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3、6、12个月的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6、12个月的BPRS总分、MAQ及危险等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及暴力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式介入治疗模式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状态,控制患者的危险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是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途径,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介入治疗 精神分裂症 危险行为 疗效
下载PDF
整体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5
作者 周亚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118-119,共2页
谈究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中应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所取得的不同效果。方法:以我院自2020年1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部分行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此次临床调查的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并给予了不同... 谈究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中应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所取得的不同效果。方法:以我院自2020年1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部分行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此次临床调查的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并给予了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将选择常规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纳入至对照组中,剩余的75例患者均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并将其组别命名为研究组,护理疗程设为1个月,护理疗程结束后,由专职护士负责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住院时间与血压水平,得知其在临床上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总体来看,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其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还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干预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专病护理联合赋能宣教在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6
作者 张玮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43-0146,共4页
分析专病护理联合赋能宣教在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以及对患者生理应激指标、负性情绪、并发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介入放射科最近一年(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例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治疗患者,根据不同护... 分析专病护理联合赋能宣教在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以及对患者生理应激指标、负性情绪、并发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介入放射科最近一年(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例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治疗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纳入A组(n=37)与B组(n=37),A组施行常规护理,B组施行常规护理+专病护理联合赋能宣教。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生理应激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负性情绪(BAI得分、BDI得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伤口出血/血肿、血压/心率不稳、疼痛、急性肾衰)、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结果 B组术后1周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71.68±5.03次/min、128.03±4.76mmHg、88.62±3.86mmHg)低于A组(77.83±5.25次/min、134.73±5.22mmHg、97.36±4.13mmHg),P<0.05。B组干预后的BAI得分、BDI得分(13.11±2.14分、11.73±1.69分)低于A组(16.34±2.51分、15.24±2.15分),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81%)低于A组(35.14%),P<0.05。B组的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率(91.89%、94.59%)高于A组(72.97%、78.38%),P<0.05。结论 专病护理联合赋能宣教在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的生理应激指标,缓解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率较常规护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值得采纳、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病护理 赋能宣教 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治疗 护理 生理应激指标 负性情绪 术后并发症 健康知识达标率
下载PDF
Family ca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Mediating effects of coping strategies 被引量:5
7
作者 Li-Xia Liang Yu Liu +5 位作者 Ya-Jie Shi Tong-Tong Jiang Hong-Ru Zhang Bing-Han Liu Peng-Zhu Xu Tie-Ying S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2年第1期79-85,I0005,共8页
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family care,coping strategies and the subject well-being(SWB)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Methods From Novemb... 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family care,coping strategies and the subject well-being(SWB)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9 to October 2020,264 CHD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PCI were enrolled in this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research tools applied included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the Adaptation,Partnership,Growth,Affection and Resolve,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and the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SPSS 24.0 and Amos 23.0 software packages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The mean scores for family care,confrontation,avoidance,acceptance-resignation and SWB,were 7.59±2.24,20.03±3.78,16.49±2.70,10.42±2.01,and 73.31±11.63,respectively.Subgroup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ath coefficient between family ca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was higher in males than females.Family care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coping strategies.The coping strategies were directly related to SWB,while family care showed an indirect association with SWB via coping strategies.Conclusions Family care can improve CHD patients’SWB post-PCI,and coping strategies are important for the link between family care and SWB.Also,men received more family care than women.Based on a patient's characteristics,healthcare providers can promote patients’positive coping strategies,increase their perceived family care,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SW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ing strategies Coronary disease Family car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Subjective well-be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