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调转术后新主动脉瓣反流及根部扩张成因、转归及预防
1
作者 戴捷铭(综述) 鲁亚南(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8-565,共8页
动脉调转术(ASO)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及Taussig-Bing畸形(TBA)的首选术式。ASO手术发展至今,大量术后患儿已至成年,因此ASO的晚期并发症逐渐引起关注。新主动脉瓣反流(NAVR)和新主动脉根部扩张(NARD)是ASO术后再次手术的第二大... 动脉调转术(ASO)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及Taussig-Bing畸形(TBA)的首选术式。ASO手术发展至今,大量术后患儿已至成年,因此ASO的晚期并发症逐渐引起关注。新主动脉瓣反流(NAVR)和新主动脉根部扩张(NARD)是ASO术后再次手术的第二大原因。本文拟对现有研究进行回顾,总结ASO术后NAVR及NARD的原因和预后,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调转术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主动脉根部扩张 主动脉瓣反流
下载PDF
主动脉弹性参数联合血浆Apelin评估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扩张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王栎茗 吴楠 +1 位作者 王莉莉 纳丽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613-621,共9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弹性参数联合血浆apelin在评估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扩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研究包括64例无明显瓣膜功能障碍的BAV患者,并根据经体表面积校正的主动脉内径大小分为两个亚组:主动脉直径 22 mm/m2 (BAV II组,主... 目的:探讨主动脉弹性参数联合血浆apelin在评估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扩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研究包括64例无明显瓣膜功能障碍的BAV患者,并根据经体表面积校正的主动脉内径大小分为两个亚组:主动脉直径 22 mm/m2 (BAV II组,主动脉扩张组,31例),同期纳入33例三叶式瓣主动脉瓣对照受试者。采用二维经胸心声心动图测量和评估各研究对象升主动脉内径及弹性参数(主动脉应变、主动脉僵硬度指数)。ELISA法检测血浆apelin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主动脉弹性参数与血浆apelin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主动脉弹性参数联合、血浆apelin及三者总联合评估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扩张的临床价值。结果:在多组比较中,BAV I组、II组的升主动脉内径及主动脉僵硬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主动脉应变及血浆apeli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BAV II组的升主动脉内径及主动脉僵硬指数显著高于BAV I组,而升主动脉应变及血浆apelin水平显著低于BAV 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AV组血浆apelin水平与升主动脉应变率与呈正相关(r = 0.197, P < 0.05),与升主动脉内径、升主动脉僵硬指数呈负相关(r = −0.284,−0.174,均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主动脉僵硬指数、主动脉应变率、血浆apelin及三者总联合评估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扩张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891、0.753、0.909,敏感性分别为87%、74%、65%、84%,特异性分别为76%、94%、82%、85%。结论:主动脉弹性指标及血浆apelin的联合应用能较好地评估BAV患者主动脉扩张,将对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 主动扩张
下载PDF
基于CTA数据源3D打印技术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教学的运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官泽宇 卢冉 +2 位作者 余朝文 郭飞 韩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58-56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造影(CTA)数据源3D打印技术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硕士、规培生及本科实习生共60人,采用随机数表法抽样分组,双盲法,根据随机...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造影(CTA)数据源3D打印技术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硕士、规培生及本科实习生共60人,采用随机数表法抽样分组,双盲法,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所有入选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选取于院内由于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进行血管介入治疗的典型病例4例。4例病例术前均进行过CTA检查,依据CTA数据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1∶1实体模型。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联合基于CTA数据源3D打印技术辅助教学进行学习。结果:观察组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腹主动脉解剖方面测试成绩、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介入治疗方案选择和介入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方面测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血管系统解剖结构的了解、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特征的了解、对腔内手术器具和过程的了解、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基于CTA数据源3D打印技术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教学中,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CT血管造影 3D打印技术 多媒体 主动扩张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评估升主动脉扩张病人大血管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博 宋丽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2064-2068,共5页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升主动脉扩张人群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弹性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的病人240例,结合临床资料及图像后处理测量血管参数筛选后分为升主动脉扩张...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升主动脉扩张人群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弹性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的病人240例,结合临床资料及图像后处理测量血管参数筛选后分为升主动脉扩张组(122例)和升主动脉正常组(118例)。采用前瞻门控进行冠状动脉CTA扫描,回顾性重建主动脉直径最大及最小两个时相的单心跳容积数据。分别对两个时相单心跳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对感兴趣区升主动脉与降主动直径和面积进行测量,结合血压数据进行弹性参数计算。结果:升主动脉扩张组升主动脉顺应性(AC)、动脉扩张性(AD)低于升主动脉正常组(P<0.05),动脉僵硬度(β)高于升主动脉正常组(P<0.05)。升主动脉扩张组降主动脉AD、AC低于升主动脉正常组(P<0.05),β高于升主动脉正常组(P<0.05)。升主动脉正常组收缩压(SBP)、脉压、年龄与升主动脉AD、AC呈负相关(P<0.05),与β呈正相关(P<0.05)。升主动脉扩张组年龄、脉压与升主动脉AD、AC呈负相关(P<0.05),与β呈正相关(P<0.05)。升主动脉正常组SBP、脉压与降主动脉AD、AC、β呈负相关(P<0.05)。升主动脉正常组年龄与降主动脉AC、AD呈负相关(P<0.05),与β呈正相关(P<0.05)。升主动脉扩张组脉压及年龄与降主动脉的β呈正相关(P<0.05),与AC、AD呈负相关(P<0.05)。升主动脉扩张组体质指数(BMI)与降主动脉的AC、AD及β无相关性。结论:升主动脉扩张病人的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弹性水平同时下降,虽然升主动脉扩张是局部的,但大动脉弹性异常改变范围不局限于升主动脉。与升主动脉正常组不同的是,SBP并不是升主动脉扩张病人动脉弹性指标AC、AD、β的相关因素。冠状动脉CTA检查可以准确地评估各节段动脉弹性的微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主动脉弹性 主动扩张 高血压
下载PDF
飞行人员升主动脉扩张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曹钰琨 杨婷 +5 位作者 方舟 薛恒怡 李妍妍 任兴华 张海涛 张婧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探索飞行人员升主动脉扩张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至2022-12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行心血管(含升主动脉)超声检查的223名飞行人员临床资料,分析升主动脉扩张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飞行人员升主动脉扩张患... 目的探索飞行人员升主动脉扩张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至2022-12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行心血管(含升主动脉)超声检查的223名飞行人员临床资料,分析升主动脉扩张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飞行人员升主动脉扩张患病率6.73%,与飞行时间、年龄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现为随飞行时间、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升高,飞行时间在5000 h以上飞行人员患病率为17.02%,年龄在45岁以上飞行人员患病率为15.09%;与血压、血脂及吸烟也存在统计学意义,血压升高、血脂异常及吸烟飞行人员患病率较高;与飞行机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升主动脉扩张在军事飞行人员中有一定的发病率,飞行时间、年龄、血压、血脂及吸烟是升主动脉扩张发病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扩张 航空医学 飞行人员
下载PDF
军事飞行人员升主动脉扩张病变临床资料分析及航空医学鉴定
6
作者 曹钰琨 杨婷 +5 位作者 张婧 任兴华 薛恒怡 缪京莉 周云飞 张海涛 《空军航空医学》 2023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军事飞行人员升主动脉扩张病变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医学鉴定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9年12月—2022年5月收治的6例升主动脉扩张军事飞行人员临床诊治和航空医学鉴定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意见和... 目的 初步探讨军事飞行人员升主动脉扩张病变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医学鉴定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9年12月—2022年5月收治的6例升主动脉扩张军事飞行人员临床诊治和航空医学鉴定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 本组病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44.5岁,中位飞行时间3 950 h,首次诊断时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无显著血流动力学异常。2例合并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动脉病变直径>45 mm,存在手术指征,其中1例手术后恢复良好给予飞行合格,另1例暂要求保守治疗,给予暂时飞行不合格。其余4例依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予限制条件下飞行合格。结论 升主动脉扩张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严重威胁飞行安全,无手术指征飞行人员可视情况给予飞行合格,术后需综合评估后谨慎给予特许飞行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扩张 合格鉴定 飞行人员
下载PDF
二叶主动脉瓣的分型与临床意义
7
作者 刘雅靓 张静 +2 位作者 苟中山 黄青霞 杨娅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484-488,共5页
二叶主动脉瓣(BAV)是成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瓣膜疾病,具有复杂的遗传因素与异质性的表型和临床结局。目前存在的BAV的分型系统众多且标准不一。现对BAV的分型系统做一总结,并分析不同亚型的临床意义,以期完善对BAV的认知,有利于个体化... 二叶主动脉瓣(BAV)是成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瓣膜疾病,具有复杂的遗传因素与异质性的表型和临床结局。目前存在的BAV的分型系统众多且标准不一。现对BAV的分型系统做一总结,并分析不同亚型的临床意义,以期完善对BAV的认知,有利于个体化危险分层和疾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反流 主动扩张
下载PDF
Sievers分型0型与1型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升主动脉扩张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杨铭铭 何垚 于绍梅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22-429,共8页
目的 分析Sievers分型0型与1型二叶式主动脉瓣(BAV)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升主动脉扩张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例确诊的BAV患者分为Sievers分型0型组(n=115)及Sievers分型1型组(n=85),0型组又分为左右排列式组(n=54)、前后排列式组(n=28... 目的 分析Sievers分型0型与1型二叶式主动脉瓣(BAV)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升主动脉扩张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例确诊的BAV患者分为Sievers分型0型组(n=115)及Sievers分型1型组(n=85),0型组又分为左右排列式组(n=54)、前后排列式组(n=28)、左前右后排列式组(n=28)及右前左后排列式组(n=5) 4个亚组,1型组分为左右冠瓣融合组[R-L型组(n=52)]、右无冠瓣融合组[R-N型组(n=33)]2个亚组;收集所有BAV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后壁厚度、主动脉瓣环径、升主动脉径、窦部前后径、右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主肺动脉径、左室射血分数、主动脉瓣口峰值流速、跨瓣平均压差)、主动脉并发症情况(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反流、同时存在主动脉瓣狭窄及反流的混合病变)、性别及年龄信息,比较Sievers分型0型组和Sievers分型1型组、Sievers分型0型组4个亚组及Sievers分型1型组2个亚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升主动脉扩张的影响因素。结果 Sievers分型0型BAV患者较为常见,其升主动脉径、左室后壁厚度、主动脉瓣流速及压差均大于Sievers分型1型BAV组(P <0.05),更易合并主动脉瓣狭窄(P <0.05);Sievers分型0型组患者的瓣膜表型(P=0.005)、主动脉瓣环径(P=0.013)及窦部前后径(P=0.032)是升主动脉扩张的影响因素,BAV患者升主动脉扩张发病率约40%。结论 Sievers分型0型BAV的发病率高于Sievers分型1型BAV,且易合并主动脉瓣狭窄;Sievers分型0型瓣膜表型、主动脉瓣环径及窦部前后径是升主动脉扩张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 主动扩张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反流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下载PDF
比较应用拘禁球囊主动与被动扩张技术对PCI边支保护的效果
9
作者 姜海兵 张莉晶 杨毅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11期33-34,共2页
目的比较拘禁球囊主动与被动扩张技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边支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冠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主... 目的比较拘禁球囊主动与被动扩张技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边支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冠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主动扩张组和被动扩张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边支血管夹层发生率和边支血流分级。结果主动扩张组的边支血管夹层发生率为11.25%,明显高于被动扩张组的2.5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分析主动扩张组血流TIMI3级比例为97.50%、被动扩张组为93.7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拘禁球囊被动扩张技术可以很好的保护边支血管,减少支血管夹层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拘禁球囊技术 主动扩张 被动扩张 PCI边支保护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叶主动脉瓣畸形与升主动脉扩张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春燕 任卫东 +4 位作者 杨军 唐力 陈昕 王立建 富维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叶主动脉瓣畸形 (BAV)与升主动脉扩张的关系。方法 使用二维超声在四个部位检测 42例主动脉瓣功能正常的BAV患者 (病例组 1)、3 7例主动脉瓣狭窄的BAV患者 (病例组 2 )和 40例年龄、体表面积、血压等匹配的...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叶主动脉瓣畸形 (BAV)与升主动脉扩张的关系。方法 使用二维超声在四个部位检测 42例主动脉瓣功能正常的BAV患者 (病例组 1)、3 7例主动脉瓣狭窄的BAV患者 (病例组 2 )和 40例年龄、体表面积、血压等匹配的健康人 (对照组 )的升主动脉内径 :瓣环、瓦氏窦、主动脉上嵴及升主动脉近端。结果 病例组 2升主动脉瓦氏窦、主动脉上嵴及近端内径最大 ,其次为病例组 1(P <0 .0 5~P <0 .0 0 1)。但病例组 1中有一部分BAV患者的升主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BAV常合并升主动脉扩张 ,提示两者可能为同一发育异常 ,即先天性主动脉壁发育缺陷的不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主动脉瓣 主动扩张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主动球囊扩张术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绍春 杨永超 +3 位作者 刘莉 饶江 王珧 朱慧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98-403,共6页
目的探讨主动球囊扩张术对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38例诊断明确并经头部CT/MRI证实,经数字化吞咽造影检查(VFSS)证实为环咽肌失弛缓的清醒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主动球囊扩张术对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38例诊断明确并经头部CT/MRI证实,经数字化吞咽造影检查(VFSS)证实为环咽肌失弛缓的清醒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给予主动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每周治疗7次)。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DSA设备下的数字化VFSS、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OIS)及VFSS评估食管上括约肌开放程度及吞咽障碍程度。结果 (1)食管上括约肌完全开放比例比较:经主动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4周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食管上括约肌完全开放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0/19、1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4)。(2)FOIS评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O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分别为4(3,6)分比2(1,3)分,6(5,7)分比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75、3.85,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OI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3)。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4例,两组治疗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P=0.45)。(3)VFSS评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分别为4(3,8)分比2(1,4)分,8(7,9)分比1(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65、3.86,均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P=0.01)。VFSS各分项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口腔期、咽期、误咽程度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Z值分别为2.64、3.29、3.35,均P〈0.01;观察组Z值分别为2.44、3.99、3.87,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口腔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4,P=0.89),咽期和误咽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51、3.29,均P〈0.01)。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9例,治愈3例;观察组有效8例,治愈10例;治疗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P=0.042)。结论主动球囊扩张术对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主动球囊扩张 环咽肌失弛缓 吞咽造影检查
下载PDF
升主动脉扩张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升主动脉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焕雷 肖学钧 +3 位作者 卢聪 范瑞新 刘菁 吴若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研究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病人在瓣膜置换术后其升主动脉大小的变化。【方法】对51例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直径在35~55mm之间)的病人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进行随访,马凡氏综合症、升主动脉夹层、人工瓣膜失... 【目的】研究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病人在瓣膜置换术后其升主动脉大小的变化。【方法】对51例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直径在35~55mm之间)的病人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进行随访,马凡氏综合症、升主动脉夹层、人工瓣膜失功能的病人以及行升主动脉置换和冠脉搭桥的病人除外。升主动脉直径的测量采用心脏超声检查法,测定平面为主动脉根部窦管交界处上方2cm处。以术前升主动脉直径为基础值,按基础值的大小分为直径<40mm组和直径≥40mm组,并按主动脉瓣形态分为二叶主动脉瓣组和三叶主动脉瓣组。按不同的分组对升主动脉直径的大小进行比较,研究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升主动脉直径的变化趋势。【结果】全组病人随访1~9.8年,未发现主动脉并发症,未见有夹层形成。远期死亡的病人有3例均与主动脉扩张无关,2例死于与抗凝治疗有关的脑出血,另一例死于心功能衰竭。在升主动脉直径<40mm组和≥40mm组中,升主动脉直径的变化率分别为(-0.2±1.4)mm/年和(-0.18±0.98)mm/年,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二叶主动脉瓣组和三叶主动脉瓣组升主动脉直径的变化率分别为(0.8±1.6)mm/年和(-0.3±1.5)mm/年,二叶主动脉瓣组病人的升主动脉直径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仍继续扩大。【结论】在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直径在35~55mm之间的病人,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可取得良好效果,其升主动脉直径总体上出现缩小的趋势;而二叶主动脉瓣病人的升主动脉扩张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仍将继续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主动扩张
下载PDF
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升主动脉扩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翔 王志斌 +1 位作者 孙品 王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升主动脉内径是否存在相关性,并分析心外膜脂肪厚度是否为升主动脉扩张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90例患者的升主动脉内径和心外膜脂肪厚度,包括升主动脉内径正常组45例和升主动脉扩张组45例...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升主动脉内径是否存在相关性,并分析心外膜脂肪厚度是否为升主动脉扩张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90例患者的升主动脉内径和心外膜脂肪厚度,包括升主动脉内径正常组45例和升主动脉扩张组45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心外膜脂肪厚度升主动脉内径的相关关系。结果升主动脉扩张组心外膜脂肪厚度(5.6±0.9)mm与升主动脉内径正常组(4.5±0.6)mm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升主动脉内径存在强相关性(r=0.512,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AT和年龄是升主动脉扩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心外膜脂肪增厚是升主动脉扩张的独立影响因素,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可以作为升主动脉扩张的新的评价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组织 主动扩张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成形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向阳 梁志强 +3 位作者 王平凡 何发明 刘延华 宋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458-459,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升主动脉成形术后的中期疗效。方法入选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34例,在全麻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同时行升主动脉成形术并对升主动脉应用人工血管外包裹,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手术前、出院...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升主动脉成形术后的中期疗效。方法入选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34例,在全麻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同时行升主动脉成形术并对升主动脉应用人工血管外包裹,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手术前、出院前及随访(3~60)月的升主动脉直径,以观察升主动脉成形术后的中期疗效。结果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出院时升主动脉直径较术前减少[(29.4±5.1)mmvs.(46.2±7.2)mm,P<0.05]。术后随访3~60个月,升主动脉直径(30.3±5.2)mm,较出院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升主动脉成形术同时应用人工血管外包裹的手术中期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主动扩张 主动脉成形术
下载PDF
主动脉根部扩张50例的临床观察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晖 徐迎佳 倪幼方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 :总结 5 0例主动脉根部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因病理、影像学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分析了 5 0例主动脉根部扩张病人的临床资料 ,男性 36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4~ 6 9岁 ,平均 42 0±12 2岁。病因中高血压者 10例 (2 0 ... 目的 :总结 5 0例主动脉根部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因病理、影像学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分析了 5 0例主动脉根部扩张病人的临床资料 ,男性 36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4~ 6 9岁 ,平均 42 0±12 2岁。病因中高血压者 10例 (2 0 % ) ,Manfan’s综合征 30例 (6 0 % ) ,特发性 3例 (6 % ) ,先天性二瓣畸形 1例 (2 % ) ,其余原因不明。主动脉根部内径 3 8~ 9 0cm ,平均 6 2± 1 5cm ,有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4例 ,均由主动脉根部扩张所致。其中升主动脉瘤 19例 (38% ) ,夹层形成 2 8例 (5 6 % ) ,主动脉窦瘤 3例 (6 % )。结果 :主动脉根部内径越大 ,发生破裂或形成夹层的比例越高。共 2 0例进行了手术治疗 ,手术死亡 5例。内科保守治疗 30例 ,其中死亡 6例 (心力衰竭死亡 2例 ,动脉瘤破裂 4例 ) ,因病重自动出院 7例。结论 :早期药物治疗能延缓病情发展 ,对高度扩张并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合并有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扩张 主动脉瘤 夹层 治疗 临床特点 病因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申达甫 黄日太 +3 位作者 胡振雷 连锋 徐根兴 薛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外科处理方式。方法按照主动脉瓣瓣叶情况和外科处理方式将患者分组,利用心脏彩超随访测量不同方式处理后的升主动脉变化情况。结果三叶主动脉瓣行单纯置换瓣膜者的升主动脉年平均减少0.471 mm,...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外科处理方式。方法按照主动脉瓣瓣叶情况和外科处理方式将患者分组,利用心脏彩超随访测量不同方式处理后的升主动脉变化情况。结果三叶主动脉瓣行单纯置换瓣膜者的升主动脉年平均减少0.471 mm,同期行升主动脉成形者的升主动脉年平均减少0.27 mm;二叶主动脉瓣患者单纯置换瓣膜者其升主动脉年平均增加2.28 mm,同期行成主动脉成形者其升主动脉年平均增加2.923 mm。结论二叶主动脉瓣患者术后升主动脉扩张明显。二叶主动脉瓣患者术前升主动脉>40 mm宜进行置换手术,三叶主动脉瓣患者应谨慎同期处理升主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扩张 主动脉瓣病变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以单纯升主动脉扩张为主要表现的大动脉炎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瑶 杨京华 +3 位作者 黄小勇 李宇 郭伟 孙茜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以单纯升主动脉扩张为主要表现的大动脉炎的病例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方法:对1例以单纯升主动脉扩张为主要表现,而无其他动脉及其分支狭窄闭塞的大动脉炎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发热、咳... 目的:探讨以单纯升主动脉扩张为主要表现的大动脉炎的病例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方法:对1例以单纯升主动脉扩张为主要表现,而无其他动脉及其分支狭窄闭塞的大动脉炎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发热、咳嗽、胸背疼痛"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除外感染性疾病,并完善相关动脉血管检查发现:升主动脉增宽,降主动脉近段、右侧无名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近段管壁增厚水肿,考虑"多发性大动脉炎"转入风湿免疫科给与口服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改善。3个月后电话随诊,病情稳定未进展。经文献检索国外类似报道5例,复习文献发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血管多普勒检查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炎症活动的评估,术前及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论:单纯以升主动脉扩张为首发表现,而无其他血管狭窄闭塞的TA病例临床少见。疾病多处于早期,且伴有血管炎性活动;大血管检查发现早期管壁的炎症水肿、增厚是管腔狭窄出现前做出诊断大动脉炎的最重要依据,应仔细甄别,以免漏诊。规范的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主动扩张
下载PDF
升主动脉成形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升主动脉扩张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江 李卓东 +3 位作者 钟铿 谈梦伟 唐昊 徐志云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升主动脉成形术(reduction ascending aortoplasty,RAA)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BAV)患者升主动脉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长海医院208例因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行主... 目的:探讨升主动脉成形术(reduction ascending aortoplasty,RAA)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BAV)患者升主动脉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长海医院208例因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联合RA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主动脉瓣情况,分为BAV组和三叶式主动脉瓣(tricuspid aortic valve,TAV)组;在BAV组中,根据术中升主动脉的目标直径,将患者分为<30 mm组和≥30 mm组。结果:BAV组与TAV组的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比例和随访升主动脉直径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AV组术中升主动脉目标直径<30 mm组的随访升主动脉直径、术后5年和9年升主动脉扩张程度均明显小于术中升主动脉≥30 mm组(P均<0.05)。结论:对于BAV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BAV不是行RAA的不利因素,在RAA术中将升主动脉目标直径控制在30 mm以下,中远期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 主动扩张 治疗 主动脉成形术
下载PDF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开虎 宣海洋 +2 位作者 张飞 徐盛松 曹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21-1323,共3页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可发生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而且可导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甚至并发主动脉夹层。因此,心血管外科手术在处理主动脉瓣畸形的同时应...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可发生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而且可导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甚至并发主动脉夹层。因此,心血管外科手术在处理主动脉瓣畸形的同时应积极处理扩张的升主动脉。2006年1月~2010年6月,笔者对29例BAV伴升主动脉扩张患者在进行主动脉瓣置换同时行升主动脉成形或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 主动扩张 主动脉瓣置换 主动脉成形术
下载PDF
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路新磊 王效增 +5 位作者 荆全民 史亚娜 王凡非 刘晓江 张雪峰 韩雅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6期697-702,共6页
目的 分析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今后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同时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 目的 分析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今后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同时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介入诊治术及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42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特点.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138例(32.32%),其中单支血管病变79例(占冠心病患者57.25%),双支血管病变37例(占冠心病患者26.81%),三支血管病变22例(占冠心病患者15.94%)(包括合并左主干病变4例).非冠心病组患者289例(67.68%),其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50例(11.71%),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239例(55.97%).冠心病组比非冠心病组年龄大[(60.62±9.66)岁vs.(55.12±11.42)岁,P<0.001],≥60岁的老年患者比例高(50.72%vs.32.53%,P<0.001),并发糖尿病(8.70% vs.2.77%,P=0.012)及脑血管病(19.57% vs.11.76%,P=0.038)的患者比例多,高三酰甘油血症发病率高(26.81% vs.14.53%,P=0.005),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高[(5.41±2.94)g/L vs.(4.88±1.93)g/L,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冠心病组患者白细胞计数[(10.33±3.55) ×10^9/Lvs.(9.55 ±3.17)×10^9/L,P=0.029]、肌酸激酶[(128.29±149.95)U/L vs.(98.92±102.05)U/L,P=0.038]及肌酸激酶同工酶[(13.90±9.91)U/L vs.(11.59±5.15)U/L,P=0.010]高,主动脉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外缘更近[(15.92±22.98)mm vs.(24.74±29.78)mm,P=0.001],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急性发病率高(66.09% vs.54.35%,P=0.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高血压患者比例及高血压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9,95%CI:1.024-1.075,P<0.001)、糖尿病史(OR=3.876,95%CI:1.244-12.083,P=0.020)、高三酰甘油血症(OR =2.290,95%CI:1.274-4.119,P=0.006)、主动脉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外缘距离(OR=1.011,95%CI:1.003-1.020,P=0.011)是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为32.32%,年龄、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主动脉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外缘距离为其合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介入诊治术的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明确冠心病诊断,必要时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扩张性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联合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