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体会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素霞
-
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1-72,共2页
-
-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学生培养
主动探索精神
情感因素
创新精神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 2
-
-
作者
薛利红
-
机构
偃师市教育局教研室
-
出处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10年第7期112-112,共1页
-
文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探究的能力呢?下面我依据自己课堂教学的实际,谈以下几点认识,和大家进行交流.
-
关键词
主动探索精神
学生主动参与
数学教学
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际教学
独立探究
学习习惯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科学组织区角活动,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
- 3
-
-
作者
陈亚军
-
机构
河北
-
出处
《幼教博览》
2012年第4期30-31,共2页
-
文摘
《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活动条件,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材料,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并尝试运用工具,主动获取信息,寻找问题答案,充分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
关键词
主动探索精神
区角活动
幼儿
科学组织
培养
教育指导纲要
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 4
-
-
作者
施威飞
-
机构
浙江省天台县实验中学 浙江天台
-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
2008年第3期89-89,共1页
-
文摘
问题意识是一种怀疑精神,是一种探究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精神。我们的教育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其实,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启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思维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着力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
关键词
学生为本
主动学习
引领
创造性思维
问题意识
素质教育
提出问题
主动探索精神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213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高职生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晓红
-
机构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12期96-97,共2页
-
-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
高职生
主动探索精神
写作人才
教育工作者
社会发展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试论小学生数学问题表征能力的培养
- 6
-
-
作者
李辉
-
机构
贺州学院教育科学系
-
出处
《广西教育》
2008年第34期26-27,共2页
-
文摘
“问题表征是指根据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问题的结构,构建自己的问题空间的过程,也是把外部的物理刺激转变为内部心理符号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表征可以说是一种过程,即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内化;也是问题理解的一种结果,即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学生问题表征能力的强弱对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因其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问题表征的能力也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
关键词
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习过程
问题表征
小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主动探索精神
新课程教学
知识经验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新课改下学生作文创新的方法
- 7
-
-
作者
索明堂
-
机构
河南省南阳幼师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第5期18-19,共2页
-
文摘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教师除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引发和培养外,还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以勤补"拙",运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步强化学生作文创新的效果。笔者积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作文的命题、立意、题材、布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可使学生能写出新颖、新奇、有趣的好文章。一、命题的新设计首先,注重命题的新颖性,促使学生开启创造性思维。"题好一半文",好的作文题目,
-
关键词
作文创新
学生
创造性思维
课改
主动探索精神
创新意识
科学的方法
脑力劳动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试错教学法”在基础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徐永义
-
机构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7年第5期143-144,共2页
-
文摘
美术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基础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意识。然而,在美术课堂中,有的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在绘画中的一些“错误”现象,一味地要求学生作画程序的规范化、程序式化,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索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
-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教学法
青少年学生
应用
主动探索精神
学习积极性
学习方式
美术学习
-
分类号
G623.7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职校英语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黄文君
-
机构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
出处
《教师》
2011年第8期101-101,共1页
-
文摘
职校英语任务型学习活动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从2003年开始探索的,目标是实现新课程的标准,即帮助职校生树立信心,培养和激发职校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兴趣,使职校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的语言知识,从而打下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获得语言的基本运用能力,初步建立语感。
-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职校生
任务教学法
应用
课堂教学改革
主动探索精神
语言知识
学习活动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演绎主导与主体教学关系的教学策略
- 10
-
-
作者
杭太宏
-
机构
江苏海安县海陵中学
-
出处
《中学教学参考》
2013年第22期67-67,共1页
-
文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思维不灵活、表达能力差、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笔者积极探索并尝试了教师点拨、学生说学、教师点评(简称“点、说、点”)三者循序渐进、默契配合的教学策略,将新课程倡导的主导与主体的教学关系演绎成为具体有效的教学行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关键词
教学策略
主体教学
演绎
数学课堂教学
主动探索精神
学生思维
主导与主体
表达能力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江满香
-
机构
江西南康市凤岗中学
-
出处
《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第13期107-107,共1页
-
文摘
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提倡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主动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困境,从而开辟出素质教育的新天地。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是新世纪人才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以学生为本
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动探索精神
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
新世纪人才
课堂教学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让课堂活起来
- 12
-
-
作者
王茹
-
机构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中小学总校
-
出处
《新课程(教研版)》
2010年第12期6-6,共1页
-
文摘
学习、理解新课标的新理念,我深刻地体会到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面向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这就迫切要求教师要改革以前的课堂教学,建立符合课标要求的开放式课堂。本文结合新课标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实施新课程的儿点感悟。
-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主动探索精神
开放式课堂
自主发展
生活实践
教学方法
新课标
学生
-
分类号
G42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学案导学”教学法之我见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王鑫
-
机构
辽宁大连市一二七中学
-
出处
《教育艺术》
2010年第6期44-45,共2页
-
文摘
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
关键词
学案导学
教学法
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
师生互动模式
主动探索精神
主动参与意识
学习策略
-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课程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关注“教师示范”
- 14
-
-
作者
贾鑫
-
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铁一中东校区
-
出处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0年第5期151-151,共1页
-
文摘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对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造,它要求语文教师通过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
关键词
语文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
教师示范
学生的主体性
以教师为中心
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学习活动
主动探索精神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邱家聪
-
机构
盘山县坝墙子学校
-
出处
《新校园(中旬刊)》
2015年第2期6-6,共1页
-
文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解放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更多的主动探索精神、乐于合作学习、能够获得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改变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功不可没,它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手段,使学校变成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场所.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关键词
教育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教学
新课程改革
主动探索精神
自主学习环境
合作学习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意识
- 16
-
-
作者
李秀福
-
机构
淅川县盛湾一中
-
出处
《教育论坛》
2006年第2期33-33,共1页
-
文摘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文的命题、立意、题材、布局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学生写作
培养
主动探索精神
创新改革
作文
命题
立意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幼儿学具的设计与制作
- 17
-
-
作者
刘蔚茹
-
机构
广州市第一幼儿园
-
出处
《师道(教研)》
2013年第2期67-67,共1页
-
文摘
学具能否有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探索问题,起到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精神、提高幼儿自我发现和自我学习能力的作用,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幼师对学具的设计与制作。
-
关键词
幼儿
学具
制作
设计
主动探索精神
自我学习能力
探索问题
自我发现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 18
-
-
作者
关磊
-
机构
六安市金安区左大桥学校
-
出处
《小学科学》
2013年第7期39-39,共1页
-
文摘
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关键词
数学活动
合作探究
学生
意识
培养
数学学习活动
主动探索精神
动手实践
-
分类号
G613.4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
-
题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物理教学策略
- 19
-
-
作者
黄贺帮
-
机构
温州市苍南县钱库第二高级中学
-
出处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第5期156-156,共1页
-
文摘
我们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其实,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启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思维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
-
关键词
“问题意识”
学生
教学策略
培养
创造性思维
物理
提出问题
主动探索精神
-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如何将学生引向主动探索
- 20
-
-
作者
周共泉
-
机构
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
出处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03年第7期19-20,共2页
-
文摘
随着中学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和“多样”的学习,这是教师时时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坚持“变教为诱”,坚持把学生引向主动探索,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他们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一般经过半个学期,就可看到学生主动探索精神有明显的增强。
-
关键词
中学
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
主动探索精神
课堂教学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