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文成 昃峰 +5 位作者 李学斌 李鼎 周旭 段江波 王龙 苑翠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评价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起搏器感染行电极拔除术且起搏器依赖患者共415例,均使用心室主动电极体外桥接临时持续起搏。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结... 目的:评价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起搏器感染行电极拔除术且起搏器依赖患者共415例,均使用心室主动电极体外桥接临时持续起搏。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415例患者平均年龄(63.8±11.7)岁,男性315例(75.9%)。局部囊袋感染310例(74.7%),菌血症75例(18.1%),感染性心内膜炎30例(7.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85例(44.6%),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30例(55.4%)。穿刺点位于同侧锁骨下或腋静脉315例(75.9%),右侧颈内静脉入路100例(24.1%)。405例(97.6%)为右心室间隔部临时起搏,10例(2.4%)由于不耐受单腔起搏模式而选择了右心房+右心室双腔体外临时起搏。临时起搏电极保留时间为(15.3±11.6)d,4例(0.9%)出现与临时起搏相关的并发症。中位随访24.5(7.8,51.3)个月期间,1例(0.3%)患者再次出现起搏器感染。结论:对于起搏器依赖患者在感染装置拔除后,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安全、有效,临时起搏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主动电极 起搏器感染 临时起搏 导线拔除
下载PDF
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不同部位起搏的安全性及手术方法
2
作者 邵江 田由鹏 +6 位作者 牟华明 马士容 石伟 吴中杰 黄亮 汪建兵 牟桂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8-1032,共5页
目的探索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不同部位起搏的安全性及便利性,同时总结电极植入的手术方法。方法入选194例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按主动电极在右室高、中、低位间隔3个部位起搏随机分组,高位66例,中位68例,低位60例。记录电极在术... 目的探索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不同部位起搏的安全性及便利性,同时总结电极植入的手术方法。方法入选194例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按主动电极在右室高、中、低位间隔3个部位起搏随机分组,高位66例,中位68例,低位60例。记录电极在术中、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起搏阈值、感知灵敏度、阻抗及并发症发生率来判断不同部位起搏的安全性;记录植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来判断不同部位植入的便利性;记录导丝的塑弯角度及长度总结在不同位置植入右室电极的手术方法。结果3组起搏阈值、感知灵敏度、阻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高位间隔植入后电极脱位率相对较高,低位间隔植入需要更长的时间,心电图中位间隔起搏的QRS波形态与自身下传的QRS波最接近。放置到右室间隔不同位置电极内芯导丝大弯塑形角度:高位多小于90°、中位90°左右,低位多大于90°。结论就右室主动电极植入的手术安全性、便利性而言,中位间隔为最佳,电极内芯导丝大弯塑形90°最方便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主动电极 室间隔 缓慢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患者心肌损伤电流和起搏参数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艾民 颜昌福 +2 位作者 贺剑 夏福纯 江军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0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患者心肌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和电极阻抗的变化。方法 93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根据起搏电极植入的类型和部位,将患者分为主动电极RVS起搏组(ZDRVS组) 56例、被动电极右心...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患者心肌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和电极阻抗的变化。方法 93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根据起搏电极植入的类型和部位,将患者分为主动电极RVS起搏组(ZDRVS组) 56例、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BDRVA组) 37例。临床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电极植入时间,手术总时间,QRS波时限,电极固定即刻、5 min、10 min的COI,术中及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的起搏阈值、R波感知和电极阻抗。结果 ZDRVS组术后QRS波时限短于BDRVA组(P <0. 05)。ZDRVS组电极固定即刻、5 min、10 min的COI均高于BDRVA组(P均<0. 05)。ZDRVS组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起搏阈值均低于BDRVA组(P均<0. 05),ZDRVS组术中及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电极阻抗均低于BDRVA组(P均<0. 05),两组R波感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主动电极RVS起搏植入术患者术中COI高,术后QRS波时限短、起搏阈值低、电极阻抗小,临床随访起搏参数保持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植入术 心脏起搏 主动电极 被动电极 心肌损伤 损伤电流 起搏参数
下载PDF
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崔俊友 张华 +4 位作者 殷泉忠 易桂斌 陆叶 王东升 徐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入组,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各4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起搏心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入组,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各4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起搏心电图的QRS宽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术后发生电极脱位。全部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VOTS组手术X线曝光时间明显延长(19.8±6.4 vs 10.3±4.8,P<0.01);术中心室的起搏阈值RVOTS组高于RVA组(0.61±0.23 vs 0.48±0.17,P<0.05),但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阻抗、感知在术中及术后无统计学差异,起搏心电图QRS波宽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心脏起搏 主动电极
下载PDF
早期下床对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袁扬阳 刘永花 +2 位作者 杨爱玲 胡怀宁 于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1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患者舒适度的方法。方法将88例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4例。常规组术后24h下床活动,观察组术后6h即下床活动。分别于术后6h、24h、7d比较两组舒适度、电极脱位和囊袋出血发生... 目的探讨提高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患者舒适度的方法。方法将88例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4例。常规组术后24h下床活动,观察组术后6h即下床活动。分别于术后6h、24h、7d比较两组舒适度、电极脱位和囊袋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24h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电极脱位和囊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指导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6h下床活动,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并不增加电极脱位和囊袋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下床活动 主动电极 起搏器植入 舒适度 并发症
下载PDF
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损伤电流、起搏参数和电极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艾民 颜昌福 +2 位作者 贺剑 夏福纯 江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15-3417,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电极阻抗和被植入电极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主动电极RVS起搏患者82例,术中或术后根据电极是否发生脱位分为A组(无脱位组)76例和B组(脱位组)6例,分别测... 目的探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电极阻抗和被植入电极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主动电极RVS起搏患者82例,术中或术后根据电极是否发生脱位分为A组(无脱位组)76例和B组(脱位组)6例,分别测试电极固定即刻损伤电流(COI0 min)和10 min后损伤电流(COI10 min),测试电极固定术后10 min和3个月后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和电极阻抗。结果术中A组COI0 min、COI10 min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电极固定10 min后测试A组起搏阈值低于B组,A组R波感知阈值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主动电极RVS起搏植入术中损伤电流大、起搏阈值低、R波感知阈值高提示主动电极固定的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主动电极 损伤电流 起搏参数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室间隔主动电极和右室心尖部被动电极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毛家亮 郝静 +8 位作者 张琪 章隆泉 刘辉 周笙珩 何奔 张彦周 康瑜 黄定九 陈润芬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RVOT)室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50例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室间隔起搏术(主动电极组),50例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术(被动电极...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RVOT)室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50例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室间隔起搏术(主动电极组),50例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术(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固定次数、曝光时间无差异(1.7±1.3次vs1.3±0.5次,7.9±5.2minvs5.4±4.4min,P均>0.05)。主动电极置入后即刻可达到理想阈值,比被动电极高(0.6±0.27Vvs0.5±0.25V,P<0.05),被动电极阻抗比主动电极高(911±225.31Ωvs668±168.03Ω,P<0.05),两组的感知阈值无差异。术后随访1个月时,两组的起搏阈值无差异。主动电极组2例,被动电极组1例出现导线脱位。结论使用主动电极行RVOT室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右室流出道 室间隔 主动电极 右室心尖部 被动电极 起搏参数 并发症
下载PDF
主动电极右室不同部位起搏的长期动态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向辉 张翼 +2 位作者 汤长春 彭珍云 向力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099-3102,共4页
目的长期动态观察主动电极右室心尖部(RVA)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参数,探讨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部的可行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结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影响。方法将6... 目的长期动态观察主动电极右室心尖部(RVA)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参数,探讨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部的可行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结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影响。方法将69例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配对分为RVA组和RVS组,RVA组34例,RVS组35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6例。分别于术中即刻、术后1 d、1个月、12个月测量心室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R波高度,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测定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结构、LVEF、血清NT-proBNP浓度变化及观察心包压塞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即刻电极阻抗较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均显著增高(P<0.05)。随访12个月后,两组间及组内比较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R波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RVS组显著增大[(45.8±4.6)mm vs(41.8±3.0)mm,P<0.05];RVA组血清NT-proBNP浓度[(578.9±390.8)ng/mL]较RVS组[(492.2±108.6)ng/mL]显著升高(P<0.05);RVA组LVEF[(53.6±3.2)%]较RVS组[(62.3±2.5)%]显著降低(P<0.05)。长期动态观察提示RVA组血清NT-proBNP浓度较RVS组高,且与左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71,P<0.01),与左心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1,P<0.01)。两组均未发现心包压塞并发症。结论主动电极在RVA和RVS起搏均安全可行,长期动态观察显示RVS起搏在减少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RVA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电极 右室不同部位起搏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脏结构 心功能
下载PDF
3830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不同部位起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陆叶 殷泉忠 +2 位作者 张华 崔俊友 易桂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比较Medtronic 3830主动固定导线在右室间隔不同部位(流出道间隔部和中位间隔部)起搏的优劣。方法 42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根据心室电极位置的不同,随机分为流出道组(n=21)和中位组(n=21),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心室导线参数... 目的比较Medtronic 3830主动固定导线在右室间隔不同部位(流出道间隔部和中位间隔部)起搏的优劣。方法 42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根据心室电极位置的不同,随机分为流出道组(n=21)和中位组(n=21),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心室导线参数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全部植入成功,术后未发生导线脱位或心肌穿孔。流出道组有2例术后并发肺栓塞。流出道组曝光时间较中位组略有延长(10.8±4.4 min vs 9.3±3.8 min,P>0.05),但中位组QRS波时限要略短于流出道组(136.50±30.34 ms vs 153.08±12.67 ms,P<0.05)。术中及术后1,3个月两组的心室起搏阈值、阻抗、R波振幅无差异。结论采用3830主动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可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可能要优于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起搏 主动电极 3830电极
下载PDF
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武琦 顾成圻 +2 位作者 孟泽军 刘雅娜 白如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4期2405-2407,共3页
目的比较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以评估主动电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分为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术中、术后3个月分别测定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并观察术后... 目的比较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以评估主动电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分为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术中、术后3个月分别测定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并观察术后电极脱位、心肌穿孔、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主动电极组术中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均高于被动电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心房、心室起搏阈值与被动电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电极组术中心房、心室电极阻抗高于被动电极组(P<0.05);术后3个月心房、心室电极阻抗与被动电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电极组有2例脱位(心房、心室各1例),主动电极组未发生电极脱位、心肌穿孔、感染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稳定,且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主动电极 被动电极 起搏参数
下载PDF
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在右室不同部位起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利民 沈童童 刘俊 《安徽医学》 2012年第7期850-852,共3页
目的比较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在右室不同部位应用时的各种参数,探讨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需安装起搏器的患者60例,随机采用主动电极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主动电极组,n=30例)和被动电极右室心尖部起搏... 目的比较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在右室不同部位应用时的各种参数,探讨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需安装起搏器的患者60例,随机采用主动电极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主动电极组,n=30例)和被动电极右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n=30例),记录2组术中测试及术后随访期程控的各项参数。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及随访期均无并发症出现。主动电极组电极植入即刻起搏阈值较被动电极组高(P<0.05),而阻抗较被动电极组低(P<0.05)。术后心电图,主动电极组心室起搏时QRS波时限较被动电极组窄(P<0.05)。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程控各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主动电极RVOTS起搏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电极 右室流出道 心脏起搏
下载PDF
主动电极在超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艳杰 魏璇 +5 位作者 王俊华 黄丛春 李玉茜 韦光胜 张伟 罗惠兰 《空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主动心脏起搏电极在超高龄(≥90岁)患者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超高龄患者右房及右室心尖部主动起搏电极的使用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肌穿孔、电极脱位、囊袋血肿或感染、术后心、肾功能变化等,以及术中即... 目的观察主动心脏起搏电极在超高龄(≥90岁)患者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超高龄患者右房及右室心尖部主动起搏电极的使用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肌穿孔、电极脱位、囊袋血肿或感染、术后心、肾功能变化等,以及术中即刻、术后1个月起搏参数的变化特点。结果术后1例患者心功能不全加重,其他患者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随访起搏电极的阈值及阻抗低于术中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电极在超高龄患者心脏起搏治疗中有效、安全,术中起搏阈值和阻抗明显升高,术后1个月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电极 超高龄患者 心脏起搏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后巨大左心房合并附壁血栓心外膜主动电极永久起搏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康 丁燕生 +3 位作者 周菁 贺鹏康 宋波 董士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649-651,共3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山西农民,主因"心悸10年,阵发头晕黑矇10个月"入院。10年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经胸骨正中开胸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及左心房取栓术,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未达标(1.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山西农民,主因"心悸10年,阵发头晕黑矇10个月"入院。10年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经胸骨正中开胸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及左心房取栓术,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未达标(1.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左心房血栓 心外膜主动电极
下载PDF
心室主动电极导线在临时心脏起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志勇 钱钢 +1 位作者 徐金英 唐关敏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心室主动电极导线连接外置的心脏永久起搏器作为临时起搏的疗效和实用性。方法选取合并心动过缓的拟外科手术患者或预计植入后需观察时间较长,需行临时起搏的患者共53例,分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5)。观察组经锁骨下静脉... 目的探讨应用心室主动电极导线连接外置的心脏永久起搏器作为临时起搏的疗效和实用性。方法选取合并心动过缓的拟外科手术患者或预计植入后需观察时间较长,需行临时起搏的患者共53例,分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5)。观察组经锁骨下静脉植入心室主动电极导线,头端固定于右心室间隔或心尖部,连接外置的心脏永久起搏器,作为临时心脏起搏;对照组行传统的心脏临时起搏电极植入。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临时起搏过程。观察组无电极脱位、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3例电极脱位,1例血栓形成,2例继发肺部感染。结论心室主动电极导线可连接外置的心脏永久起搏器作为临时起搏应用,不增加患者的风险,增加患者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主动电极导线 心动过缓 临时起搏应用
下载PDF
主动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亓俊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疗效。方法以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四组:单腔起搏器(VVI)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2例,A组)、VVI右室间隔部起搏组...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疗效。方法以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四组:单腔起搏器(VVI)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2例,A组)、VVI右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B组)、双腔起搏器(DDD)右室心尖部起搏组(33例,C组)和DDD右室间隔部起搏组(19例,D组)。分析四组在术后即刻及术后1、6、12、24个月的起搏阈值、导线阻抗、QRS波时限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四组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B、D组术后即刻的起搏阈值较A、C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起搏感知及阻抗均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后,A、B、C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较D组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因此,DDD右室间隔部起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脏起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电极 心脏起搏 右室间隔部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主动电极植入2年随访安全性分析
16
作者 刘龙斌 郭航远 +3 位作者 史亚非 周妍 邢杨波 裘宇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32-1634,共3页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主动电极起搏的长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7年7月101例右心室起搏患者的主动电极指标,其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54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47例。术后随访2年,测定右心室主动电极...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主动电极起搏的长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7年7月101例右心室起搏患者的主动电极指标,其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54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47例。术后随访2年,测定右心室主动电极的阈值、R波高度和阻抗,比较两组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6、12、24个月起搏阈值和阻抗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和阻抗保持平稳。R波高度在术后即保持稳定。两组心室起搏阈值、R波高度和阻抗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起搏和感知不良,无阻抗过高。结论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同样长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主动电极 心室 安全性
下载PDF
采用主动电极行右心室起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同祥 郝军强 +1 位作者 孙素贞 鲍庆秋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心室起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65例,其中男29例,女36例,年龄41~85(69.6±18.8)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主动电极41例,其中,主动电极间隔组19例,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心室起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65例,其中男29例,女36例,年龄41~85(69.6±18.8)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主动电极41例,其中,主动电极间隔组19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心室间隔部;主动电极心尖组22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心室心尖部。被动电极组24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心室心尖部。结果主动电极间隔组、主动电极心尖组与被动电极组即刻起搏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出院后2,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与置入时比较也无差异,但有1例出现被动电极脱位,、主动电极间隔组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被动电极组、主动电极心尖组延长(P〈0.05),被动电极组与主动电极心尖组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主动电极进行右心室起搏(无论心尖部还是室间隔部起搏)都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电极 被动电极 右心室心尖部 右心室间隔部
下载PDF
主动电极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曾向辉 张翼 +2 位作者 汤长春 彭珍云 向力群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20期11-14,共4页
目的长期动态观察主动电极右室心尖部(RVA)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参数,探讨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部的可行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结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将6... 目的长期动态观察主动电极右室心尖部(RVA)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参数,探讨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部的可行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结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将69例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配对分为RVA组和RVS组,分别于术中即刻、术后1d、1个月、12个月测量心室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R波高度,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测定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结构、LVEF、血清NT-proBNP浓度变化及观察心包填塞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即刻电极阻抗较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均显著增高(P<0.05)。随访12个月后,两组间、组内比较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R波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RVS组显著增大[(45.8±4.6)vs(41.8±3.0)mm,P<0.05)];RVA组血清NT-proBNP浓度较RVS组显著升高[(578.9±390.8)ng/mlvs(492.2±108.6)mmng/ml,P<0.05)];RVA组LVEF较RVS组显著降低[(53.6±3.2)%vs(62.3±2.5)%,P<0.05)]。长期动态观察提示RVA组血清NT-proBNP浓度较RVS组高,且与左室舒张末内径成正相关(r=0.71,P<0.01),与射血分数成负相关(r=-0.51,P<0.01)。两组均未发现心包填塞并发症。结论主动电极在RVA和RVS起搏均安全可行,长期动态观察显示RVS起搏在减少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RVA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电极 右室不同部位起搏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脏结构 心功能
下载PDF
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应用
19
作者 郭晓玲 蔺雪峰 +4 位作者 金丁 金树琦 周丽芹 王蒙琴 张杰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9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先进性。方法:33例患者,男12例,女21例;右室心尖部起搏9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4例,观察电极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QRS波时限。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阻抗、R波幅度,心功能情...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先进性。方法:33例患者,男12例,女21例;右室心尖部起搏9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4例,观察电极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QRS波时限。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阻抗、R波幅度,心功能情况。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置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电极组(34.34±6.54 min vs 16.78±5.38 min,20.86±4.32 min vs 8.67±4.52 min);QRS波时限(0.14±0.04 s vs 0.16±0.03 s,P<0.01)。经过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阻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改善。结论:主动固定电极植入优于被动电极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电极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起搏
下载PDF
起搏分析仪测定的兔离体心脏损伤电流与主动电极导线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沙来买提.沙力 刘恩焘 +3 位作者 贾林 姚瑞明 宿燕岗 葛均波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损伤电流(COI)与主动起搏电极导线稳定性的关系,为临床上判断起搏电极导线固定的可靠性提供依据。方法 Langendorff法灌流离体兔心,应用起搏分析仪采集并记录电极接触、半旋入及全旋入心内膜时产生的腔内心电图,观察COI变化特征... 目的探讨损伤电流(COI)与主动起搏电极导线稳定性的关系,为临床上判断起搏电极导线固定的可靠性提供依据。方法 Langendorff法灌流离体兔心,应用起搏分析仪采集并记录电极接触、半旋入及全旋入心内膜时产生的腔内心电图,观察COI变化特征,比较三者的COI持续时间及大小,分析COI与电极固定牢靠度的相关性。结果螺旋电极COI大小,即R波起始后80 ms时的ST段振幅(ST80ms)、ST80ms/R及ICEG时程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P<0.01)。全旋入电极COI持续时间为30.05±11.38 min,半旋入电极持续5.49±2.41 min,接触电极则在1.04±0.47 min内迅速消失(P<0.01)。全旋入电极在大部分时点产生的COI最大,接触电极最小,半旋入电极介于二者之间(P<0.001)。COI大小与水平相匀速牵拉导线至脱离心内膜所需拉力呈正相关(n=24,r=0.762 5,P<0.001)。结论 COI大及持续时间长均提示电极固定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损伤电流 主动电极 兔离体心脏 起搏分析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