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输血角度的主动脉夹层A型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粟昭隐 张红良 +7 位作者 林奕丰 康巍瀚 潘毅 夏黑旦·木塔力甫 吴国君 刘瑶 芦帅 郑昕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 基于输血角度分析主动脉夹层A型手术患者的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199例主动脉夹层A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 199例主动脉夹层A型患... 目的 基于输血角度分析主动脉夹层A型手术患者的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199例主动脉夹层A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 199例主动脉夹层A型患者中159例预后良好,40例预后不良,预后不良患者占比2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主动脉夹层A型患者预后不良与围术期输注红细胞量、围术期输注血小板量、住院时长有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住院天数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01。结论 围术期输注过多红细胞会提高主动脉夹层A型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适当延长住院时长有助于避免预后不良的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主动脉夹层a型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术前禁饮时间与主动脉夹层A型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关系
2
作者 苏萍 江菲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禁饮持续时间是否为主动脉夹层A型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行手术患者。收集患者基线人口资料、术前、术中、术后临床数据,每天跟踪短期临床结果,分析术后谵妄... 目的 探讨术前禁饮持续时间是否为主动脉夹层A型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行手术患者。收集患者基线人口资料、术前、术中、术后临床数据,每天跟踪短期临床结果,分析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入室状态(P=0.010)、禁饮时间[(4.8±1.2)h vs.(4.2±1.1)h,P<0.001]、动脉阻断时间[(107.1±36.0)min vs.(64.2±23.6)min,P<0.001]、体外循环时间[(177.3±55.7)min vs.(112.8±22.5)min,P<0.001]、出血量[(464.1±324.4)mL vs.(392.4±243.4)mL,P=0.016]、手术持续时间[(335.3±96.9)min vs.(309.0±88.0)min,P=0.008]、机械通气时间[(352.0±317.9)h vs.(77.6±109.2)h,P<0.001]、ICU持续时间[(17.2±13.5)h vs.(5.4±5.3)h,P<0.001]、住院时间[(28.1±15.3)h vs.(18.8±14.2)h,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禁饮时间(OR=1.587,P=0.041)、主动脉阻断时间(OR=1.039,P=0.002)、体外循环时间(OR=1.044,P<0.001)等因素对术后谵妄的影响显著。结论 术前禁饮持续时间是主动脉夹层A型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医生识别和预防POD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术前禁饮时间 术后谵妄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A型术后复温时间与谵妄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刘华雪 王瑞 +1 位作者 李方 陈祖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116-1121,共6页
目的主动脉夹层A型术后复温时间与谵妄发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中心阜外医院外科SICU 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主动脉夹层A型术后患者295例患者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基础疾病、手术时... 目的主动脉夹层A型术后复温时间与谵妄发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中心阜外医院外科SICU 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主动脉夹层A型术后患者295例患者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后最高钠离子值,肌酐值,总胆红素值,直接胆红素值、深低温停循环时间、脑保护方式以及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结果共29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19例发生术后谵妄,发生率40.3%。即刻体温36℃以上的患者共47例,发生谵妄的例数为22例。1~5 h复温到36℃的总例数为161例,发生谵妄的例数为10例,发生率为6.2%。6~10 h复温到36℃的总例数为76例,全部病例发生谵妄,发生率为100%。复温时间>10 h的病例例数为11例,全部发生谵妄,发生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之间的χ^(2)为207.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脑卒中病史、急诊手术、最高钠离子值、肌酐值、手术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脑保护方式因素的影响后,复温时间过长(OR=3.01,95%CI 1.22~7.38,P<0.02),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越高。结论主动脉夹层A型术后复温时间越长,谵妄发生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a型 复温时间 谵妄
下载PDF
1例剖宫产术后突发主动脉夹层A型破裂患者的护理
4
作者 吴文平 练荣丽 +1 位作者 郭远 周松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第4期261-264,共4页
报道1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行人工血管置换术后的护理,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循环血容量、肺部早期康复、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产褥期护理、心理护理。术后4 d患者由ICU顺利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6 d... 报道1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行人工血管置换术后的护理,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循环血容量、肺部早期康复、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产褥期护理、心理护理。术后4 d患者由ICU顺利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6 d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a型 剖宫产 重症监护 护理
下载PDF
多学科呼吸管理小组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促肺康复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孔颖 刘红丽 +3 位作者 郭凌翔 孙惠 刘雪花 祝欣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53-85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联合的多学科呼吸管理小组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促肺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联合的多学科呼吸管理小组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促肺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医护联合的多学科呼吸管理小组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动态肺顺序性(Cdyn)、静态肺顺应性(Cst)]、临床指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T1时2组OI值、RI值、Cdyn水平及C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OI值、Cdyn水平及C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I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使用高流量氧疗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LU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护联合的多学科呼吸管理小组可明显改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合 多学科 呼吸管理小组 a型主动脉夹层 肺功能
下载PDF
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短期脏器功能改善效果
6
作者 刘冰 高晴云 +4 位作者 刘海渊 张成鑫 冯俊波 韩继彪 葛圣林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990-9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短期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00例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体外循环中是否使用血液灌流器分为灌流组与...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短期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00例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体外循环中是否使用血液灌流器分为灌流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策略,灌流组在此基础上于体外循环开始后同步血液灌流器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转机时间、手术时间、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超滤、尿量、术中输血量)和临床实验室指标(术前、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白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改善效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有助于TAAD术后短期肝功能改善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血液灌流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不同用量外科用封合剂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影响
7
作者 李碧兰 陈秒 秦超毅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评估不同用量的Coseal■外科用封合剂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影响。方法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对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依据使用Cosea... 目的评估不同用量的Coseal■外科用封合剂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影响。方法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对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依据使用Coseal■外科用封合剂的用量分为12 ml组(32例)和16 ml组(68例),观察术后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血制品用量、止血药物使用情况、术后24 h引流量、重症监护室驻留时间及患者早期不良事件。结果16 ml组较12 ml组的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术中Ⅶ因子用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均显著下降或减少(均为P<0.05)。本研究中因引流量增加再次开胸止血的患者,12 ml组多于16 ml组(9.4%比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再次手术患者出血点分布位置:12 ml组分别在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吻合处1例,人工血管与人工血管吻合处1例,以及主动脉根部1例;16 ml组出血点位于胸骨后。术后12 ml组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16 ml组患者因心室颤动和脑卒中死亡各1例。结论对于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相比Coseal■外科用封合剂12 ml的基础用量,16 ml的用量对于术中减少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均有积极作用,且有助于降低术后早期引流量及再次开胸止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止血 外科用封合剂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
8
作者 范永峰 向道康 +1 位作者 刘秀伦 蒋振威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39-842,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 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 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 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氧合指数低于200 mmHg)与非低氧血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围术期指标,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ATAAD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患者中,62例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入院心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输血量以及体外循环时间高于非低氧血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hs-CRP、输血量以及体外循环时间是ATAAD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NF-α、hs-CRP、输血量以及体外循环时间是是ATAAD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临床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年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疗效差异
9
作者 范永峰 向道康 +1 位作者 刘秀伦 蒋振威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96例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l...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96例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60岁纳入中青年组(75例),≥60岁纳入老年组(2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孙氏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围术期指标、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术后30 d死亡率。结果:中青年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均少于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卒中、急性肾损伤及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术后30 d死亡率(9.33%)低于老年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中青年患者疗效明显优于老年患者,恢复更快、术后肺部感染率更低,可作为中青年患者的优先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置换治疗 疗效 差异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带教策略
10
作者 王玲 孙伟 +1 位作者 张世明 刘瑞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189-193,共5页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外科的危急重症,病情凶险,进展快速,临床表现和主动脉夹层撕裂的范围及程度相关,因而误诊率较高。此类患者一经确诊,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是成功救治的唯一途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教学医院...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外科的危急重症,病情凶险,进展快速,临床表现和主动脉夹层撕裂的范围及程度相关,因而误诊率较高。此类患者一经确诊,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是成功救治的唯一途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教学医院,每年收治急诊及外院转诊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约100例。对于首诊医师而言,如何进行快速正确的诊断、鉴别诊断、并完善术前相关准备,需要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文章针对外科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就近年来在心血管外科临床带教的教学体会,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正确诊断(症状和体征、人群分布特点、时间生物模式及辅助检查几个方面)、鉴别诊断及术前准备等方面进行总结,提高初学者对该病的临床辨别能力、初步救治能力及转诊能力,进而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患者的整体救治能力,尽可能减少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术前诊断 鉴别诊断 术前准备 临床教学 整体救治
下载PDF
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张慧敏 王丹凤 史晓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4期7-9,64,共4页
目的观察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手术方案不同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进行治疗的68例A型A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手术方案不同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进行治疗的68例A型A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浆输注量、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升主动脉最大径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关胸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LVEF、LVEDd、LVESd、升主动脉最大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与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均为治疗A型AD有效术式,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但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手术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短、血浆输注量少,可简化手术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 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杜真 席祖洋 《巴楚医学》 2024年第2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288例ATAAD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院内死亡组(n=30)和生存组(n=258),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指标作...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288例ATAAD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院内死亡组(n=30)和生存组(n=258),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患者院内死亡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心率、白细胞计数(WB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807,95%CI:2.341,3.365)、WBC>10×10^(9)/L(OR=2.837,95%CI:2.360,3.410)、ALT≥40 U/L(OR=3.081,95%CI:2.525,3.760)均为ATAAD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60岁、WBC>10×10^(9)/L、ALT≥40 U/L均为A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院内死亡 生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体外循环技术在A型主动脉夹层产妇救治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彩霞 汪玲 +1 位作者 易杰 覃方芳 《巴楚医学》 2024年第3期30-33,共4页
产妇并发A型主动脉夹层(TAAD)是一种罕见且极度危重的临床紧急情况,亟需紧急手术治疗。由于产后特殊的生理状态、夹层对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显著消耗,以及体外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凝血因子大量破坏,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子宫内大出血的高... 产妇并发A型主动脉夹层(TAAD)是一种罕见且极度危重的临床紧急情况,亟需紧急手术治疗。由于产后特殊的生理状态、夹层对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显著消耗,以及体外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凝血因子大量破坏,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子宫内大出血的高危风险。因此,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实施夹层手术,无疑是一项技术性与挑战性并存的医学任务。体外循环灌注师不仅需要精准掌控体外循环系统的运行,更要对手术过程中的出血与止血情况保持高度警觉。本文深入探讨了TAAD产妇行体外循环技术的操作要点,旨在为临床实践中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提供宝贵的参考,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a型主动脉夹层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延迟拔管的影响
14
作者 吴淑敏 王明伟 +6 位作者 史博伦 曹向波 李艳凤 张峰 于洋涛 王晖 何发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559-564,共6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TAAD)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 ...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TAAD)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BMI分为肥胖组(BMI≥28kg/m2, 119例)和非肥胖组(BMI<28 kg/m2, 281例),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征、术中以及术后资料的差异, 以转入ICU为起始时间, 第1次拔管成功为终点时间, 分析ATAAD患者术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危险因素, 评估相关因素对患者术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 48 h的预测效能。结果与非肥胖组相比, 肥胖组患者高血压病占比、糖尿病占比、入院心率、入院收缩压、入院舒张压、术前白细胞数显著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红细胞输注量、术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二次开胸止血率以及住院总费用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BMI、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年龄、高血压病、红细胞输注量是ATAAD患者术后有创机械通气≥48 h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BMI升高(OR=1.213, P<0.05)、年龄大(OR=1.020, P<0.05)是ATAAD患者术后有创机械通气≥48 h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 BMI预测ATAAD患者术后有创机械通气≥48 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P<0.05), 最佳预测截点值为25.64 kg/m2。结论 BMI≥28 kg/m2增加ATAAD患者手术难度及术后有创机械通气, 且BMI对ATAAD患者术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48 h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临床可据此制订有效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延迟拔管
原文传递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中重度急性肾损伤、院内死亡及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程兆晶 卫金花 +2 位作者 陈祖君 刘莉莉 蔡建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591,共6页
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中重度急性肾损伤(AKI)、院内死亡及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升主动脉置换、全主动脉弓置换术联合支架象鼻手术、发病... 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中重度急性肾损伤(AKI)、院内死亡及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升主动脉置换、全主动脉弓置换术联合支架象鼻手术、发病距就诊时间<14 d且资料完整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94例。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12年标准进行AKI的诊断和分期,AKI 2或3期为中重度AKI,未发生AKI及AKI 1期为非中重度AKI。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及AKI的严重程度分为非中重度AKI组(n=186)和中重度AKI组(n=10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中重度AKI、院内死亡或出院时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AKI 1期、AKI 2期、AKI 3期的发生率分别为42.2%(124/294)、15.3%(45/294)、21.4%(63/294),总AKI发生率为79.3%(232/294)。需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比例为9.2%(27/294)。出院时透析依赖的患者比例为3.1%(9/294),院内死亡率为3.7%(11/294)。与非中重度AKI组相比,中重度AKI组合并高血压(79.6%vs.88.9%,P=0.040)、术前肾灌注减低的患者比例(7.0%vs.24.1%,P<0.001)均较高,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61.6±34.0)min vs.(192.2±61.1)min,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90.4±22.1)minvs.(104.3±29.5)min,P<0.001]均更长,术中超滤量更多[4000(3000,5000)mlvs.5000(4000,6262)m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肾灌注减低(OR=4.95,95%Cl:1.97~12.26,P<0.001)、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1,95%Cl:1.00~1.02,P=0.016)为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中重度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2,95%Cl:1.01~1.03,P=0.007)和中重度AKI(OR=10.49,95%Cl:1.22~90.62,P=0.033)是院内死亡或出院时透析依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肾灌注减低、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中重度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外循环时间延长和中重度AKI明显增加院内死亡及出院时透析依赖的风险,因此,对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密切关注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惜銮 张永全 +2 位作者 刘智利 苏静 张红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830-833,共4页
A型主动脉夹层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预后差。国内外使用的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采用的评估指标及其权重差异较大,不同模型的一致性较差,无法为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风险提供精准预测。本文对国内外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 A型主动脉夹层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预后差。国内外使用的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采用的评估指标及其权重差异较大,不同模型的一致性较差,无法为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风险提供精准预测。本文对国内外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模型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术后死亡 预测模
下载PDF
术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预后分析
17
作者 麦洁赫 蔡少青 +3 位作者 杨婷 赵湛元 叶红雨 梁宏开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预后,以探讨术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23年10... 目的分析术前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预后,以探讨术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23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6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住院病死率、术后并发症、手术体循环及阻断时间等。根据术前是否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将患者分为双抗组30例和非抗组23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术后并发症、体循环时间,并对住院死亡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双抗组住院病死率高于非抗组(P<0.05)。术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延长的体循时间以及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与术前未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术前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预后差;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治疗 住院病死率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套索回归分析
18
作者 张浩 贾博 +6 位作者 乔环宇 杨波 杨璟 黑飞龙 侯晓彤 朱俊明 刘永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3期210-217,共8页
目的探索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急性心肌梗死(P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以预测此类患者PAMI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PAMI为终点,随机将这些... 目的探索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急性心肌梗死(P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以预测此类患者PAMI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PAMI为终点,随机将这些患者的70%划分为训练集,剩余30%的患者划分为验证集。在训练集中应用套索(LASSO)回归探寻危险因素,构建模型,绘制列线图,并在验证集中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06例患者,83例(6.9%)患者发生终点事件。LASSO回归分析表明冠脉灌注不良、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淀粉酶、手术时间、心肺转流时间对TAAD PAMI有较高的重要度。根据预测因子构建出的模型在训练集中区分度良好,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43,且模型的准确度较高。模型在验证集中的C-index为0.845。在预测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低于50%的患者中,校准曲线表明预测风险和观测风险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形成的TAAD患者PAMI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干预PAMI的发生发展,进而提高TAAD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术后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预测模
下载PDF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19
作者 胡皓昀 申海健 +3 位作者 刘杰 周勘 于长江 朱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37-441,共5页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后需尽快接受治疗。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时间长、复杂程度高,术后常合并顽固性低氧血症,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上对于术后发生低氧血症...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后需尽快接受治疗。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时间长、复杂程度高,术后常合并顽固性低氧血症,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上对于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因此,研究和发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病因、危险因素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做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中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孔佳杰 李召彬 +4 位作者 席树强 靳泽岳 杨帆 朱喆 柳磊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中实施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例,均接受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术中均采用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技术阻断主动脉弓部,停循环温度为28℃中... 目的观察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中实施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例,均接受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术中均采用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技术阻断主动脉弓部,停循环温度为28℃中度低温。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8.2±1.8)h,其中术中停循环时间(4.5±0.8)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42.5±9.6)min、术中体外循环时间(206.8±16.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35.7±22.0)min。21例患者中,19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术后死亡。治愈出院的19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行床旁血滤治疗,1例因术后出血进行二次开胸止血。术后死亡的2例患者中,1例因冠脉事件死亡、1例因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19例患者出院后复查主动脉CTA结果显示,支架人工血管通畅,未见钳夹损伤、变形或扭曲,远端吻合口附近无内漏形成,7例支架血管置入部位夹层假腔完全血栓化、11例部分血栓化、1例全程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假腔完全血栓化。结论在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过程中,采用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技术阻断主动脉弓部,可以避免深低温停循环,有效缩短了术中停循环时间,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部阻断技术 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技术 全弓替换手术 支架象鼻手术 中度低温停循环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