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例主动脉瓣周漏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晓峰 刘洋 +5 位作者 陈文生 俞世强 杨秀玲 朱永胜 李红玲 杨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748-751,共4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治疗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介入封堵术的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1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患者行介入治疗,男14例,女1例;平均年龄(46.2±9.8)岁。既往行单纯主动脉瓣膜置换10例,主动脉瓣及二... 目的评价经导管治疗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介入封堵术的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1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患者行介入治疗,男14例,女1例;平均年龄(46.2±9.8)岁。既往行单纯主动脉瓣膜置换10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3例,主动脉瓣膜置换+室缺修补2例;其中感染眭心内膜炎11例;均置换机械瓣。术前心功能Ⅱ级4例,Ⅲ级6例,Ⅳ级5例;距初次手术(3.7±4.2)年;主动脉瓣反流量(9.3±3.0)ml。手术于导管室内进行,在局麻下通过穿刺股动脉置入封堵器的方法完成。评价该方法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以及术后残余分流等指标。术后随访1—38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100%,选用3枚封堵器1例,2枚封堵器2例,余12例均用1枚封堵器;其中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3枚,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8枚,plug血管塞8枚。总体手术时间(73.8±34.8)min,其中DSA照射(15.4±22.1)min;住院(9.1±4.8)天。术后发生血红蛋白尿3例,需治疗输血3例,输血量平均(88.9±10.0)ml。随访无死亡病例。心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主动脉瓣反流量减少至(1.5±1.6)ml(P〈0.05),除1例既往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出现新发瓣周漏外,余者生存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经导管采用先心病封堵器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是近年来微创心脏外科治疗领域的全新技术之一。通过改进手术技巧、个性化选择封堵器、早期治疗溶血并发症等能够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及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瓣周漏 心脏导管插入术 介入封堵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