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腰椎椎体相对位置的影像学测量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帅 梁彦 +2 位作者 朱震奇 夏威威 刘海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腰椎左侧凸和右侧凸情况下,腹主动脉与腰椎椎体的解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142例DLS患者和132例无脊柱侧凸的正常人群(对照组),DLS患者包含8...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腰椎左侧凸和右侧凸情况下,腹主动脉与腰椎椎体的解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142例DLS患者和132例无脊柱侧凸的正常人群(对照组),DLS患者包含80例左侧凸患者(左侧凸组)和62例右侧凸患者(右侧凸组),观察对象均处于矢状位平衡,两组在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与对照组匹配。通过X线片测量DLS患者腰椎侧凸方向、Cobb角、顶椎位置及冠状位偏移距离;通过MRI T1加权像建立笛卡尔坐标系,测量主动脉-椎体角度(α)、旋转角度(γ)、主动脉-椎体距离(d)及主动脉后壁-椎体前缘间隙(Int)。α、γ、d和Int分别在左侧凸组与对照组、右侧凸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Cobb角及冠状位偏移距离与α、γ、d和Int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左侧凸组Cobb角为23.7°±12.7°(10.4°~42.5°),冠状位偏移距离为45.2±10.7mm(25.5~77.7mm);右侧凸组Cobb角为20.8°±10.4°(11.0°~48.4°),冠状位偏移距离为47.8±15.1mm(25.4~77.5mm),两侧凸组的顶椎分布(P=0.280)、Cobb角(P=0.311)和冠状位偏移距离(P=0.394)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α平均为-2.96°±6.40°,从T12~L4逐渐减小,而左侧凸组α(-2.57°±6.14°)无该规律,两组α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54);左侧凸组γ平均为5.57°±5.32°;左侧凸组d(4.62±0.57cm)自T12~L4逐渐增大,且与对照组(4.44±0.43cm)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左侧凸组In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32),即相对于正常人群,DLS左侧凸患者腹主动脉相对于椎体角度无改变,但距离稍远离左侧椎体。右侧凸组α(-3.41°±9.44°)自T12~L4逐渐减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62);γ为-9.02°±6.71°;d为4.54±1.84cm,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30);In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07),即相对于对照组,DLS右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椎体的角度和距离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左侧凸组和右侧凸组Cobb角和冠状位偏倚距离与γ均存在相关性(均为P<0.001),而与α、d和Int无明确相关性。结论:DLS右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椎体相对位置维持正常的解剖关系,左侧凸患者腹主动脉稍远离左侧椎弓根。DLS患者腹主动脉与腰椎相对解剖关系较正常人变化不大,但腰椎手术尤其是侧凸矫形过程中仍需要警惕腹主动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侧凸 主动脉 主动脉-椎体角度 主动脉-距离 旋转角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