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悬浮隔振器的主动隔振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绍青 王永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1-66,共6页
研究了一类新型磁悬浮隔振系统的主动控制问题.以研制的一种大承载能力、大工作行程的磁悬浮隔振器为作动器,构建了隔振实验平台.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了磁悬浮隔振器的静态电磁力模型.基于此模型和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归一化变步长的LM... 研究了一类新型磁悬浮隔振系统的主动控制问题.以研制的一种大承载能力、大工作行程的磁悬浮隔振器为作动器,构建了隔振实验平台.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了磁悬浮隔振器的静态电磁力模型.基于此模型和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归一化变步长的LMS算法,设计了自适应前馈主动隔振控制律,并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广泛采用的滤波x-LMS算法相比,新算法不仅无需精确的次级通道模型信息,还能够保证收敛速度;在所设计的自适应前馈控制律的作用下,磁悬浮隔振器的基频主动隔振效果显著,在考虑了由于隔振器非线性等因素引入的非基频分量后,其整体的主动隔振效果仍然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 无次级通道信息 自适应前馈控制 主动隔振控制
下载PDF
基于次级通道在线辨识变步长主动隔振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俞翔 张庆伟 杨理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6,共7页
针对主动隔振中次级通道存在的时变特性和传统在线辨识方法导致的主动隔振效果较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的变步长主动隔振控制算法。通过附加高斯白噪声对次级通道实时建模,同时引入功率因子在设定范围内对主动控制迭代... 针对主动隔振中次级通道存在的时变特性和传统在线辨识方法导致的主动隔振效果较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的变步长主动隔振控制算法。通过附加高斯白噪声对次级通道实时建模,同时引入功率因子在设定范围内对主动控制迭代步长和白噪声功率进行调整,并搭建了单通道主动隔振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降低了计算量,有效解除了主动控制和通道建模的耦合;可对具有时变特性的次级通道进行快速准确建模,提高了收敛速度和控制精度,对双频激励取得了显著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特性 次级通道在线辨识 变步长主动隔振控制 功率因子
下载PDF
分布式多通道主动隔振控制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庆伟 俞翔 +1 位作者 杨理华 吴海平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83,共6页
在主动隔振的实际工程中,有效的多通道控制算法是采用多个次级力源和误差传感器来提升隔振效果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各通道的耦合和运算量的增大,采用分布式多通道自适应(DMFx LMS)算法,推导其运算过程并给出收敛条件;基于NI PXI控制器搭... 在主动隔振的实际工程中,有效的多通道控制算法是采用多个次级力源和误差传感器来提升隔振效果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各通道的耦合和运算量的增大,采用分布式多通道自适应(DMFx LMS)算法,推导其运算过程并给出收敛条件;基于NI PXI控制器搭载Real-Time操作系统构建了主动控制试验平台,开展了分布式多通道算法试验研究,通过改变收敛步长和滤波器阶数分析了主动控制效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 主动隔振控制 自适应滤波 NI PXI控制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隔振系统主动控制实验设计
4
作者 刘振峰 顾力强 冯一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8-72,共5页
为探索振动系统在结构和参数变化时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特征,基于被动隔振实验台,设计了具有弹簧温度和激振频率自动采集功能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变阻尼主动控制系统,对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刚度和阻尼随温度变化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索振动系统在结构和参数变化时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特征,基于被动隔振实验台,设计了具有弹簧温度和激振频率自动采集功能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变阻尼主动控制系统,对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刚度和阻尼随温度变化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激振频率下,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阻尼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刚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弹簧温度自动调节对隔振系统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变频动态减振。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在特定载荷下的减振特性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 变阻尼 主动隔振控制 特性 实验设计
下载PDF
考虑时滞效应的模糊主动隔振系统的设计与性能
5
作者 郑文杰 盛鹰 +3 位作者 贾彬 严熙川 杨振超 李宁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3-70,共8页
为了更好地实现精密仪器的振动控制,提出基于考虑时滞效应的模糊主动控制隔振系统。该系统采用神经网络,根据当前时刻模糊控制器的输出以及平台的输出数据,实时预测下一时刻平台的运动状态,提前施加作动力对平台进行主动控制。仿真实验... 为了更好地实现精密仪器的振动控制,提出基于考虑时滞效应的模糊主动控制隔振系统。该系统采用神经网络,根据当前时刻模糊控制器的输出以及平台的输出数据,实时预测下一时刻平台的运动状态,提前施加作动力对平台进行主动控制。仿真实验表明,神经网络的预测较为准确,可靠度较高且设计方案合理,能有效预测实时信号并且抑制信号的振荡。系统融合了神经网络对时滞效应的补偿作用和模糊控制器对不确定性的处理能力,可实现精密仪器振动的智能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系统 时滞效应 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 精密仪器
下载PDF
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文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03年第4期24-27,共4页
介绍了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的现状 ,讨论了它在主动液压滤波 (AHF) ,主动隔振控制 (AIVC)和主动噪声控制 (ANC)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主动液压滤波 主动隔振控制 主动噪声控制 主动控制技术 控制
下载PDF
双层隔振主动控制仿真及误差通道辨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佳琪 朱懿韬 +4 位作者 韩星 吕少平 范朝阳 韩超 刘学广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13-117,共5页
以电磁式吸振器为振动主动控制执行机构,设计搭建了一套双层隔振主动控制模拟实验平台,并对实验平台总布局以及每个部件的选型和优化配置进行理论概述。本文通过Matlab利用x-LMS算法完成了主动控制的仿真工作,并在实验平台进行了道误差... 以电磁式吸振器为振动主动控制执行机构,设计搭建了一套双层隔振主动控制模拟实验平台,并对实验平台总布局以及每个部件的选型和优化配置进行理论概述。本文通过Matlab利用x-LMS算法完成了主动控制的仿真工作,并在实验平台进行了道误差辨识实验。通过分析比较在不同频率下的所得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实验平台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执行器 双层主动控制平台 通道辨识 x-LMS算法
下载PDF
一种具有宽带隔振性能控制器的理论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玉强 刘志刚 +1 位作者 王芝秋 杨铁军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对双层隔振主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 ,通过对系统力传递率的推导 ,采用上层质量响应变量作为控制器输入参数的方法来构造具有宽带隔振性能的控制器 ,理论分析表明采用该控制器的系统具有无条件的稳定性。对采用本文构造的控制器... 本文对双层隔振主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 ,通过对系统力传递率的推导 ,采用上层质量响应变量作为控制器输入参数的方法来构造具有宽带隔振性能的控制器 ,理论分析表明采用该控制器的系统具有无条件的稳定性。对采用本文构造的控制器的双层隔振系统进行了主动隔振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性能 控制 设计 双层主动控制系统 力传递率 稳定性 控制
下载PDF
两种Skyhook阻尼实现方式在柔性隔振平台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孔永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6-230,240,共6页
利用Skyhook阻尼进行柔性隔振平台的主动隔振控制时,可以简单地通过调节控制增益实现对低频段隔振器模态共振响应的抑制,且不影响高频段的隔振性能。在实际使用中,Skyhook控制有两种常见的实现方式,即积分加速度反馈和积分力反馈。为分... 利用Skyhook阻尼进行柔性隔振平台的主动隔振控制时,可以简单地通过调节控制增益实现对低频段隔振器模态共振响应的抑制,且不影响高频段的隔振性能。在实际使用中,Skyhook控制有两种常见的实现方式,即积分加速度反馈和积分力反馈。为分析两种实现方式用于柔性隔振平台时所产生的减振效果的差异,基于柔性Stewart型隔振平台,结合多个ADAMS和MATLAB联合仿真案例开展详细且直观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传统的柔性隔振平台,积分力反馈法会由于实际柔性铰链的残余刚度而不能完全抑制隔振器刚体模态的共振;并且对于有效载荷的低阶模态,同样以抑制低频刚体模态为目的而设计的积分加速度反馈主动控制比积分力反馈法有更好的阻尼效果。最后,给出了对于两种控制方式选取和相应平台设计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与波 柔性平台 主动隔振控制 Skyhook阻尼 仿真分析
下载PDF
空间微重力主动隔振系统自抗扰控制
10
作者 贾天志 陈绍青 +1 位作者 鞠鹏 王永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4-310,317,共8页
良好的空间微重力环境是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的重要保证,然而由于各种扰动的存在,空间站内部微重力水平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在对微重力主动隔振系统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及控制目标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自抗扰控制方法,通过设计加... 良好的空间微重力环境是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的重要保证,然而由于各种扰动的存在,空间站内部微重力水平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在对微重力主动隔振系统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及控制目标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自抗扰控制方法,通过设计加速度控制回路、位置控制回路以及模型信息补偿,实现了系统位置控制和隔振控制的双重控制目标.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具有优越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微重力自抗扰控制主动模型信息补偿
原文传递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emi-active cab’s hydraulic system of the vibratory roller using optimal fuzzy-PID control 被引量:1
11
作者 Nguyen Van Liem Zhang Jianrun +1 位作者 Wu Zhenpeng Yang Xiuzhi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9年第4期399-407,共9页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semi-active cab’s hydraulic mounts(SHM)of the off-road vibratory roller with the optimal fuzzy-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control,a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of the veh...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semi-active cab’s hydraulic mounts(SHM)of the off-road vibratory roller with the optimal fuzzy-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control,a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of the vehicle interacting with off-road terrain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Matlab/Simulink software.The weighted root-mean-square(RMS)acceleration responses of the driver’s seat heave and the cab’s pitch angle are chosen as objective functions.The SHM is then optimized and analyzed via the optimal fuzzy-PID control under different operation conditions.The simula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iver’s ride comfort and the cab shaking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off-road terrains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vehicle,especially at the speed from 8 to 12 km/h on a very poor terrain surface of Grenville soil ground under the vehicle travelling.With SHM using the optimal fuzzy-PID control,the driver’s ride comfort and the cab shaking are clearly improved under various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the vehicle,particularly at the speed from 6 to 7 km/h of the vehicle trav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ory roller off-road terrains semi-active cab’s hydraulic system optimal fuzzy-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control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无拖曳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伟 高扬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8-118,共11页
本文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高精度"要求,从动力学与控制论的角度,对无拖曳卫星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参考LISA Pathfinder模型,无拖曳卫星包含两个检验质量,其控制系统包括卫星平台姿态控制回路、无拖曳控制回路和静电悬浮控制回... 本文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高精度"要求,从动力学与控制论的角度,对无拖曳卫星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参考LISA Pathfinder模型,无拖曳卫星包含两个检验质量,其控制系统包括卫星平台姿态控制回路、无拖曳控制回路和静电悬浮控制回路.无拖曳控制回路采用无拖曳控制技术,检验质量处于自由落体状态,控制卫星平台"强跟随"检验质量,实现检验质量和卫星平台的高微重力水平.静电悬浮控制回路采用了主动隔振控制技术,控制检验质量"弱跟随"卫星平台,衰减从卫星平台传递到检验质量的振动扰动,实现检验质量的高微重力水平,同时避免检验质量与传感器的电极笼碰撞.基于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ve(PID)控制算法,分析了两种控制技术的频域特性,并推导了PID控制器参数的计算公式,由此可以根据控制性能要求快速地确定控制器参数.随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控制策略,设计了PID控制器,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控制器参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 无拖曳控制 主动隔振控制 高精度 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ve(PID)
原文传递
空间磁悬浮系统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及线性化
13
作者 李新峰 张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57-766,共10页
利用洛伦兹力的电磁悬浮控制在地面及空间的主动隔振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有的研究与应用大多基于浮子加定子的形式,假设定子质量特性远大于浮子且不受控制的反作用及其他耦合作用,对浮子进行六自由度建模及控制.对载荷质量特性与平... 利用洛伦兹力的电磁悬浮控制在地面及空间的主动隔振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有的研究与应用大多基于浮子加定子的形式,假设定子质量特性远大于浮子且不受控制的反作用及其他耦合作用,对浮子进行六自由度建模及控制.对载荷质量特性与平台质量特性相当的情况,系统将不再具有定子与浮子的形式,成为具有耦合作用的两个六自由度运动的物体,耦合作用表现在控制的反作用、相对运动产生的感生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两个方面.本文尝试推导了载荷及平台相对任意各自参考点的耦合运动模型,包括载荷运动、平台相对运动的耦合动力学方程,并基于平动及转动的小位移及小速度假设,对非线性方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便于用线性控制器进行反馈控制,数值实例表明在一定时段内线性化模型的结果与原模型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隔振控制 洛伦兹力电磁作动器 欧拉角转序 磁通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