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when引导的时间壮语从句与主句在时态上的对应关系
1
作者 庞绍波 《科教文汇》 2007年第08X期82-82,共1页
初二的学生都学习过时间壮语从句,我们发现when引导的时间壮语从句和主句之间有各种时态对应关系,本文将从使用的角度谈谈when引导的时间壮语从句和主句之间的时态对应关系,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关键词 时间从句主句时态
下载PDF
从复合句中的ЧТО到俄语语法教学--以俄语专业四级考试试题为例
2
作者 杜彦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第35期236-237,共2页
俄语中ЧТО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它可以表示疑问,可以用于固定词组中,还可以用于说明从句、定语从句、疏状从句和接续从句中,起到连接主句和从句的作用。本文以俄语专业四级考试试题为例,对各类从句中ЧТО的使用和暴露的问题进行梳... 俄语中ЧТО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它可以表示疑问,可以用于固定词组中,还可以用于说明从句、定语从句、疏状从句和接续从句中,起到连接主句和从句的作用。本文以俄语专业四级考试试题为例,对各类从句中ЧТО的使用和暴露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俄语专业在未来的四级语法测试、语法教学以及课程设置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推动俄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专业四级测试主句从句
下载PDF
美语间接陈述句中的混合时态
3
作者 夏康明 钟红英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67-69,共3页
本文重点探讨和论述了美国英语间接陈述句中的混合时态运用问题 ,并列用笔者所阅读到的大量的权威资料阐述了多种间接陈述句中混合时态的使用情况 ,从而证明这些用法不仅是正确的 ,而且正逐步广泛地在美国英语中使用。
关键词 间接陈述句 混合时态 美国英语 主句+宾语从句 从句+状语从句 句子 结构
下载PDF
怎样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4
作者 红梅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8期0049-0049,共1页
本文在论述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后,着重对怎样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探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词汇量,猜测词义,分析难句长句,教会学生找主题句,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组织阅读小组天天阅... 本文在论述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后,着重对怎样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探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词汇量,猜测词义,分析难句长句,教会学生找主题句,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组织阅读小组天天阅读等,都有利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理解词汇 主句从句 主谓结构 阅读技巧
下载PDF
日语中使役主体向使役对象发出的祈使表现研究——论从句事态与使役句意义的关系
5
作者 早津惠美子 赵彦志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5年第1期67-74,共8页
日语使役句中有的句式具有如下构造:从句针对使役主体causer与动作主体=使役对象causee二者的关系进行表述,主句对由此引发的causee的动作或变化进行表述。如"太郎が花子に命じ了荷物を運ばせ’‘太郎が弟の手を引ぃて步かせゐ’... 日语使役句中有的句式具有如下构造:从句针对使役主体causer与动作主体=使役对象causee二者的关系进行表述,主句对由此引发的causee的动作或变化进行表述。如"太郎が花子に命じ了荷物を運ばせ’‘太郎が弟の手を引ぃて步かせゐ’‘太郎が病気になって親を心配きせた’。不论从句如何表述,主句的事态均大体呈现了以下之一的倾向。"意志性动作的引发""身体运动的引发""生理变化的引发""心理变化的引发"。笔者将从句的事态分为5种,对它和主句的关系做明确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役句的意义类型 使役句的从句主句 动词的意义种类
原文传递
Processing Relative Clauses in Chinese: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晓霞 Roeland HANCOCK +3 位作者 Thomas G.BEVER 成晓光 Luder SCHMIDT Uwe SEIFERT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6年第1期92-114,133,共24页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relative clauses has become of significant interest in sentence processing research, since some studies found that Chinese comprehension patterns violate the well-known universal subject ...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relative clauses has become of significant interest in sentence processing research, since some studies found that Chinese comprehension patterns violate the well-known universal subject relatives preference proposed by NAPH theory and proved by cross-linguistic studies. The current study uses the neuropsychological measure of ERP. It supports such a language-specific phenomenon, with the results showing that both subject- and object- modifying subject relatives eliciting larger ERP components than object relativ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bject relatives are easier to process than subject relatives at both modifying positions, challenging the claim of universal subject preference for all language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casts doubts on CWO and working memory-based DLT models despite results being compatible with them, and concludes that none of the current models are comprehensive enough to account for the data. Finally, this study offers a piece of evidence for the garden path effect caused by the surface NVN word order in the Chinese relative clause. All in all, this study adds to the evidence that processing preference is not universal. It contributes to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how complex structures are proc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tive clause universal subject relative preference 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