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图形分析鉴定数量性状遗传体系中的主基因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建康 盖钧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41-142,共2页
利用图形分析鉴定数量性状遗传体系中的主基因王建康盖钧镒(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实验中心,郑州450002)(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南京210095)本文在定义主基因遗传率和多基因遗传率基础上,建立了主基因-多基因性状在分... 利用图形分析鉴定数量性状遗传体系中的主基因王建康盖钧镒(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实验中心,郑州450002)(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南京210095)本文在定义主基因遗传率和多基因遗传率基础上,建立了主基因-多基因性状在分离世代F2、B1、和F2∶3家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遗传率 数量性状遗传 表型分布 分析鉴定 分离世代 利用图形 回交世代 家系世代 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
下载PDF
玉米苗期抗旱性状的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姜南 王淇 +4 位作者 张默 赵贺 邵瑞超 金羽琨 王丕武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1-888,共8页
为了解玉米苗期抗旱遗传规律,以抗旱玉米自交系‘81162’和干旱敏感自交系‘沈503’构建P1、P2、F1、B1、B2、F26世代群体,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苗期玉米苗高、根鲜重、地上鲜重、根干重、地上干重、根长、鲜... 为了解玉米苗期抗旱遗传规律,以抗旱玉米自交系‘81162’和干旱敏感自交系‘沈503’构建P1、P2、F1、B1、B2、F26世代群体,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苗期玉米苗高、根鲜重、地上鲜重、根干重、地上干重、根长、鲜重根冠比、干重根冠比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苗高、根鲜重、地上鲜重、根干重、地上干重、根长的最适遗传模型为2MG-A,主要由2对加性主基因控制。鲜重根冠比和干重根冠比的最适遗传模型为MX2-ADI-AD,主要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为玉米抗旱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苗期抗旱 主基因和多基因 遗传分析
原文传递
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基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书芬 傅廷栋 +3 位作者 朱家成 王建平 文雁成 马朝芝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43-3349,共7页
【目的】芥酸含量是油菜非常重要的品质性状,研究芥酸含量的遗传模式为低芥酸和高芥酸育种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数量性状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的统计方法,分析了甘蓝型油菜组合1141B×垦C1的5个世代——亲本P1,P2... 【目的】芥酸含量是油菜非常重要的品质性状,研究芥酸含量的遗传模式为低芥酸和高芥酸育种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数量性状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的统计方法,分析了甘蓝型油菜组合1141B×垦C1的5个世代——亲本P1,P2,F1,F2和F2﹕3家系材料芥酸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分离世代F2及F2﹕3家系芥酸含量次数分布均呈混合的正态分布,符合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特征;E-1模型为芥酸含量的最适合性模型,即芥酸含量遗传是由2对加-显-上位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控制的。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da、db分别为-16.26和-2.83,表明亲本1141B中主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降低芥酸含量,而亲本垦C1中的等位基因增加芥酸含量。显性效应值ha、hb分别为10.93和-4.71,第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绝对值均高于第二对主基因显性效应值。因此,2对主基因控制芥酸含量,第一对主基因控制的芥酸含量高于第二对主基因。该组合2对主基因间互作效应明显,加性与加性效应互作值(i)为-1.21,显性与显性互作值(l)为-3.27。第一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与第二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互作值(jab)为5.70,第二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与第一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互作值(jba)为-7.25。其芥酸含量还受多基因控制,多基因加性效应([a])值为-0.08,多基因显性效应([d])值为2.32;F2的主基因遗传力和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50.00%和16.62%;F2﹕3的主基因遗传力和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89.70%和6.01%。【结论】芥酸含量是由2对加-显-上位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控制的,第一对主基因控制的芥酸含量高于第二对主基因。低芥酸和高芥酸育种中在F2﹕3家系进行选择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芥酸含量 主基因和多基因 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力
下载PDF
玉米抽雄期茎秆木质素含量遗传分析
4
作者 赵韦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10-13,共4页
为进一步探究玉米抽雄期茎秆木质素含量的遗传基础,以普通玉米自交系B73(强抗倒性)为母本、以普通玉米自交系辐673(弱抗倒性)为父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亲本为试验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模型,对玉米抽雄期木质素含量进... 为进一步探究玉米抽雄期茎秆木质素含量的遗传基础,以普通玉米自交系B73(强抗倒性)为母本、以普通玉米自交系辐673(弱抗倒性)为父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亲本为试验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模型,对玉米抽雄期木质素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抽雄期茎秆木质素含量遗传符合加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1.32%,多基因遗传率为38.79%,多基因效应影响显著。因此,在抗倒伏玉米品种的选育过程中要同时注意基因间的加性效应和基因间的互作效应,也不能忽视微效多基因的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木质素含量 主基因和多基因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