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客合一”与“主客二分”的神话学解读——以中希主调神象“异位”比较为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林玮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49-53,共5页
对中西文化"主客合一"与"主客二分"的论断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共识,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满意的论证。以中国、希腊神话的主调神象差异为视点、架构起"神象与自我意识"的关联规律,即神象"三像"的变... 对中西文化"主客合一"与"主客二分"的论断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共识,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满意的论证。以中国、希腊神话的主调神象差异为视点、架构起"神象与自我意识"的关联规律,即神象"三像"的变更是人类自我意识"三我"演进的自画像,并以此为理论尺度,可使"主客合一"与"主客二分"的中西文化品质在中希两族主调神象的"异位"中得到满意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调神象 自我意识 主客合一 二分
下载PDF
论主客合一 被引量:2
2
作者 肖富群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146-148,共3页
自文艺复兴后 ,主客二分理念让人类文明 ,尤其是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 ,也过度地张扬了人的主体性 ,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在于这种过度张扬了的主体性。主客合一理念认为 ,人和自然以及... 自文艺复兴后 ,主客二分理念让人类文明 ,尤其是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 ,也过度地张扬了人的主体性 ,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在于这种过度张扬了的主体性。主客合一理念认为 ,人和自然以及其中的一切非人物种都有主客体二重身份。和人一样 ,自然以及其中的一切非人物种也是主体 ,应该得到人的尊重和看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分 人类中心 体性 主客合一
下载PDF
主客合一:鲁迅小说的叙事品格
3
作者 秦剑蓝 《零陵学院学报》 2002年第4X期81-83,共3页
从分析鲁迅小说的两大叙事模式入手,提出鲁迅小说的叙事品格为主客合一.一方面,在两大叙述模式中鲁迅投入了自己最深沉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受,因而其小说叙事体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另一方面,通过非戏剧化叙述者和戏剧化叙述者的"客观... 从分析鲁迅小说的两大叙事模式入手,提出鲁迅小说的叙事品格为主客合一.一方面,在两大叙述模式中鲁迅投入了自己最深沉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受,因而其小说叙事体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另一方面,通过非戏剧化叙述者和戏剧化叙述者的"客观化",鲁迅小说叙事又呈现了强烈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叙事学 鲁迅小说 主客合一
下载PDF
浅析电影主客合一美学特征——以影片《乱世佳人》为例
4
作者 李亚文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18期15-16,共2页
电影中主客合一产生的独特审美特质,主要体现为创作者以及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与客观世界相结合,从而使观众联想现实生活并产生共鸣。主客合一常见的几种途径,即创作者主观能动性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电影人物形象与故事背景相结合、电影语... 电影中主客合一产生的独特审美特质,主要体现为创作者以及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与客观世界相结合,从而使观众联想现实生活并产生共鸣。主客合一常见的几种途径,即创作者主观能动性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电影人物形象与故事背景相结合、电影语言的运用与电影精神主旨相结合等。优秀的电影作品应当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也就是主客合一,这也是经典电影具有不朽生命力和魅力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世佳人》 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 主客合一
下载PDF
试论川端式“主客合一”的美学观
5
作者 徐东日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Z1期40-45,共6页
与西方文学注重写实,通过精确刻画形象表达思想,给人生动、丰满感觉不同,日本文学就其“表现的特质”来说,更注重写意,常常用象征手法,留下文字空白来表现余情,显得含蓄而耐人寻味。象和歌,俳句,古典小说,古典戏剧都是这样。它追求创造... 与西方文学注重写实,通过精确刻画形象表达思想,给人生动、丰满感觉不同,日本文学就其“表现的特质”来说,更注重写意,常常用象征手法,留下文字空白来表现余情,显得含蓄而耐人寻味。象和歌,俳句,古典小说,古典戏剧都是这样。它追求创造一个“幽玄”、“闲寂”的意境。从而达到心物交融。可以说,人物的感情和自然的美相互融合,是自《源氏物语》以来形成的日本文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合一 美学观 日本文学传统 雪国 象征手法 源氏物语 岛村 新感觉派 川端康成 川端文学
下载PDF
天人合一与忧患意识——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讨论兼窥 被引量:2
6
作者 亦弘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3年第4期126-131,共6页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由《周易》奠定的,因此,《周易》产生的时代背景——殷周之际鲜明的社会人文忧患意识,应该成为理解和评价天人合一思想的一个重要角度和重要线索。作者由此对天人合一思想作了寻根溯源的探究和实质分...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由《周易》奠定的,因此,《周易》产生的时代背景——殷周之际鲜明的社会人文忧患意识,应该成为理解和评价天人合一思想的一个重要角度和重要线索。作者由此对天人合一思想作了寻根溯源的探究和实质分析,并由此出发,对张世英先生与刘恒健先生最近就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在中西哲学比较中的一些问题所展开的争鸣,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思想 忧患意识 二分 中国古代 海德格尔 周易 时代背景 六十四卦 中国哲学 主客合一
下载PDF
培根、笛卡尔哲学在主客体关系上的背反性及其价值共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建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51-54,共4页
本文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探讨了培根哲学与笛卡尔哲学中对主体、客体问题的阐释并赋予价值研讨。笔者认为在“认识论转向”过程中 ,培根与笛卡尔不仅在认识论上遵循着相反的原则 ,而且在方法论上存在着背反性 ,并体现在主体与客体关系... 本文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探讨了培根哲学与笛卡尔哲学中对主体、客体问题的阐释并赋予价值研讨。笔者认为在“认识论转向”过程中 ,培根与笛卡尔不仅在认识论上遵循着相反的原则 ,而且在方法论上存在着背反性 ,并体现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上 ;在人类价值观上 ,他们并未跳离近代所赋予的潮流“共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分 主客合一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论“逸格”审美与中国动画艺术民族风格之建构
8
作者 王芳雷 孟醒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7,共6页
“逸,本指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后转用于书画艺术中,指书画艺术中具有天真自然、飘逸不群、意趣出常特点的作品。”[1]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演变成绘画品评中的“逸格”之说。“逸格”审美经历史上诸多大家先贤探讨论述逐渐清晰... “逸,本指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后转用于书画艺术中,指书画艺术中具有天真自然、飘逸不群、意趣出常特点的作品。”[1]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演变成绘画品评中的“逸格”之说。“逸格”审美经历史上诸多大家先贤探讨论述逐渐清晰成熟。北宋画家黄休复之“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2]、北宋文学家苏轼之“始出新意、随物赋彩”、清代画家恽格之“离方遁圆”[3]等,皆是对“逸格”这一艺术审美和精神追求的概括和总结。结合以上对“逸格”的理解,笔者以为:其实现前提是“得之自然”,方法是“不拘常法”,手段是“笔简形具”,结果是“莫可楷模,出于意表”,其追求升进到最后,将达到“主客合一、物形与精神的合一”[4]之审美境界。这一艺术追求是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品评极为推崇的美学用语,至今仍在影响着各艺术门类的创作发展和内在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境界 飘逸不群 中国古代艺术 书画艺术 清代画家 主客合一 逸格 出于意表
下载PDF
东方音乐美学的“味”与音乐风格 被引量:17
9
作者 管建华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27,4,共5页
文章通过东方音乐美学的"味"与音乐风格,阐释了印度与中国的音乐美学的一致性,以及东西方音乐美学的差异性,并提出以平等的差异性的东西方对话、东西方互动,才是未来音乐美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关键词 拉斯 韵味 直觉整体 主客合一 相分
下载PDF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误区评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学文 温玉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2-128,共7页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误读为"实践唯物主义",二是误读了"主客合一"命题的意思,三是与主观主义美学划不清界限。走出这种美学误区,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误读为"实践唯物主义",二是误读了"主客合一"命题的意思,三是与主观主义美学划不清界限。走出这种美学误区,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要注意把握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要系统阅读马克思的相关著作,要注意马克思实践观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存在论美学 实践 主客合一 辩证唯物 历史唯物 马克思义哲学
下载PDF
变与不变: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历时解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祁志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9-198,共10页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大体上分为前期与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成果以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谈美》与《文艺心理学》为代表,从美感心理切入美本质研究,最早提出美是"心物婚媾"的产儿、"人情""物理"的统一,在青年...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大体上分为前期与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成果以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谈美》与《文艺心理学》为代表,从美感心理切入美本质研究,最早提出美是"心物婚媾"的产儿、"人情""物理"的统一,在青年读者中风靡一时。后期思想以19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几篇辩解式的论文为代表。在一片讨伐声中,朱光潜一方面自我检讨,将自己过去的观点说成唯心论,另一方面又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实践论批判纯客观的美本质论,继续坚守并进一步完善主客观合一的美本质论。全面、准确把握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必须在历时的流动中甄别其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美学思想 前期 后期 变与不变 主客合一
下载PDF
苏姗·朗格的“艺术知觉”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小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5-77,88,共4页
审美直觉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哲学中直觉含义的界定。基于此 ,本文对西方哲学史中几种有代表性的直觉思想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朗格艺术知觉论与二十世纪几种艺术直觉观的进一步分析 ,认为朗格艺术知觉不仅是主体与客体、... 审美直觉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哲学中直觉含义的界定。基于此 ,本文对西方哲学史中几种有代表性的直觉思想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朗格艺术知觉论与二十世纪几种艺术直觉观的进一步分析 ,认为朗格艺术知觉不仅是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内容与形式、抽象与移情的统一 ,而且还是对它们的超越。相对于其他审美直觉观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知觉 直观 理性 主客合一
下载PDF
论西田的“纯粹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朴金波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4年第3期88-92,共5页
西田几多郎是日本近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西田哲学是在融合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独创的哲学体系。一方面,西田哲学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代表了日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西田哲学又汲取了西方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西田几多郎是日本近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西田哲学是在融合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独创的哲学体系。一方面,西田哲学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代表了日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西田哲学又汲取了西方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是日本学习西方的典范。贯穿整个西田哲学体系中的基本概念“纯粹经验”,是西田哲学的出发点,也是西田哲学的归宿,是西田哲学体系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田哲学 纯粹经验 主客合一
下载PDF
朱光潜自然观的二次飞跃
14
作者 宛小平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1期60-63,195,共4页
朱光潜从追随康德、克罗奇形式派美学到怀疑这一派美学把知、情、意割裂开来的纰漏,在《生命》篇里完成了他由西方心物对立向中土心物合一的自然观第一次飞跃。但是,还存在着受西方二元思维格局影响的自然观和中土与自然融合的自然观并... 朱光潜从追随康德、克罗奇形式派美学到怀疑这一派美学把知、情、意割裂开来的纰漏,在《生命》篇里完成了他由西方心物对立向中土心物合一的自然观第一次飞跃。但是,还存在着受西方二元思维格局影响的自然观和中土与自然融合的自然观并存的局面。恰恰是朱光潜晚年通过研究维柯,并且和马克思的实践观以及中国传统知行合一观整合成一个系统,才初步完成了他自然观的第二次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自然观 对立 主客合一 科学与玄学
下载PDF
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非理性意蕴
15
作者 胡敏中 《长白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23-26,共4页
与以探索世界本体为己任的西方哲学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人对世界本体知识的探求,不注重人和外部世界的对立,而注重人和外部世界的渗透、和谐和统一,注重人生的修养和意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的传... 与以探索世界本体为己任的西方哲学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人对世界本体知识的探求,不注重人和外部世界的对立,而注重人和外部世界的渗透、和谐和统一,注重人生的修养和意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的传统和精神。基于这种哲学传统和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认识论,这种道德化的认识论主张"主客合一",重无意识、直觉、直观、感悟和体验的认识方法和道德教化的认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认识论 中国传统哲学 主客合一 外部世界 道德认识 道德修养过程 理性意蕴 认识方法 情感体验 无意识
下载PDF
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特征新论
16
作者 胡敏中 《重庆社会科学》 1999年第2期61-64,42,共5页
认识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和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的社会类型,不同的文化传统,必定影响着哲学认识论,从而使哲学认识论具有不同的倾向和特点。 与以探索世界本体为己任的西方哲... 认识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和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的社会类型,不同的文化传统,必定影响着哲学认识论,从而使哲学认识论具有不同的倾向和特点。 与以探索世界本体为己任的西方哲学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人对世界本体知识的探求,不注重人和外部世界的对立,而注重人和外部世界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认识论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哲学 思维方式 社会类型 本体 文化传统 生活习俗 主客合一 道德修养过程
下载PDF
从“澄怀”到“味象”——从宗炳“澄怀味象”看审美条件
17
作者 胡牧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8-102,共5页
从宗炳"澄怀味象"的美学意义、"澄怀味象"与审美发生机制、"澄怀"与"味象"的顺向关系、审美的主客关系4个方面探讨审美得以产生的条件。分析认为,美是主客体相互融合、共生的结果,真正的审美... 从宗炳"澄怀味象"的美学意义、"澄怀味象"与审美发生机制、"澄怀"与"味象"的顺向关系、审美的主客关系4个方面探讨审美得以产生的条件。分析认为,美是主客体相互融合、共生的结果,真正的审美就是沉潜于对象中"主客合一"的先"澄怀"后"味象"的一个审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条件 宗炳 澄怀味象 主客合一
下载PDF
论庄子的蝴蝶梦——人生在梦幻中超越
18
作者 刘伟安 《台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1-45,共5页
  一般人都把庄子梦蝶看作一个美丽而空灵的寓言故事,但梦蝶故事却包含了庄子欲解脱人生苦难而不能的生存困境。人类深重的苦难使庄子对文明感到绝望,但人类倒退到原始蒙昧状态又是不可能之事,而寄情山水又不能真正消解心中的焦虑。...   一般人都把庄子梦蝶看作一个美丽而空灵的寓言故事,但梦蝶故事却包含了庄子欲解脱人生苦难而不能的生存困境。人类深重的苦难使庄子对文明感到绝望,但人类倒退到原始蒙昧状态又是不可能之事,而寄情山水又不能真正消解心中的焦虑。只有当庄子梦中化为蝴蝶时,他才彻底摆脱了对时间、空间和自我的知觉,彻底做到了“吾丧我”,达到了一种主客合一的纯粹的审美境界,因而快乐无比。但这种超脱是暂时的,梦醒后依然不得不再此面对令人窒息的现实,这是人生的悲哀与无奈,这也正是庄子蝴蝶梦的深刻寓意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难 梦幻 庄子 故事 悲哀 无奈 生存困境 人生 超脱 主客合一
下载PDF
论王安石对陶渊明的接受
19
作者 宋皓琨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0-95,共6页
王安石对陶渊明的接受大致以熙宁九年(1076)退居金陵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陶渊明是作为一个外在的典范而被王安石接受的,后期王安石则与陶渊明融为一体,无论在居住环境还是在精神方面都极力追步渊明,难分主客。学陶诗、用陶文是王... 王安石对陶渊明的接受大致以熙宁九年(1076)退居金陵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陶渊明是作为一个外在的典范而被王安石接受的,后期王安石则与陶渊明融为一体,无论在居住环境还是在精神方面都极力追步渊明,难分主客。学陶诗、用陶文是王安石接受陶渊明的重要方面,在遣词造句、意境营造、乃至诗歌风格等方面,王安石都对陶渊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学习和取用。王安石注意对"武陵源"这一意象的接受,他在"武陵源"中获得的快乐不仅仅缘于对自然的亲近,及退居后轻松的心态,也有着对现实的憧憬与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 主客合一 学陶 武陵源
下载PDF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批判
20
作者 王昌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0-51,共2页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决定着方法的选择.深入研究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然要超越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形成主客融合的生存认识论.从方法论上突破研究的局限须坚持生存论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多元化原则,据此选择研究方法。
关键词 二分 主客合一 生存论 整体性 多元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