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导多元,综合创新: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衍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6-59,共4页
世界进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20世纪以来,世界各种文化纷纷在中国亮相。中国文化先后出现了五种主要范式:“中体西用”范式,“全盘西化”范式,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范式,“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化专政... 世界进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20世纪以来,世界各种文化纷纷在中国亮相。中国文化先后出现了五种主要范式:“中体西用”范式,“全盘西化”范式,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范式,“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化专政论”范式,“综合创新”范式。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新世纪伊始,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主导多元,综合创新。呈现这种态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主导多元文化双向互动综合创新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发展态势 主导 综合创新
下载PDF
“多元协同—有限主导”:高职实践教学新模式
2
作者 吴志峰 《职教通讯》 2016年第33期58-60,73,共4页
当前高职实践教学存在设备陈旧、资源有限及教师角色的错位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多元协同—有限主导"实践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内在需求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主导、主治地位,协同校内外的智力及实... 当前高职实践教学存在设备陈旧、资源有限及教师角色的错位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多元协同—有限主导"实践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内在需求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主导、主治地位,协同校内外的智力及实训资源,合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 “多协同—有限主导”模式 效能分析
下载PDF
中国的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建设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慧娟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9-101,共3页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中国文化多元化有其独特表现及其成因,文化多元化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既有利又有弊。中国应辩证地应对文化多元化这样一个时代,既不能逆潮流而动,也不能随波逐流,应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中国文化多元化有其独特表现及其成因,文化多元化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既有利又有弊。中国应辩证地应对文化多元化这样一个时代,既不能逆潮流而动,也不能随波逐流,应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多元化发展观,努力确立起"主导——多元"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文化的健康、繁荣和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 主导--多”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中国
下载PDF
多样化人生价值观状态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贾少英 王滨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6-38,共3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为高等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在价值观多样化的状态下,高等学校人生价值观教育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观主导元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为高等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在价值观多样化的状态下,高等学校人生价值观教育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观主导元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生价值观 主导元 价值关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彼此“溶身”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继伟 菅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8,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是彼此"溶身"的整体,是社会成员总体生活的辩证环节和辩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彼此"溶身",是总体生活"主导—多元"矛盾结构的一个方面,总体生活的诸环节对此种"溶身"...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是彼此"溶身"的整体,是社会成员总体生活的辩证环节和辩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彼此"溶身",是总体生活"主导—多元"矛盾结构的一个方面,总体生活的诸环节对此种"溶身"具有复杂的意义,应当予以实事求是地分析,从而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彼此"溶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 溶身 辩证的总体 主导—多”决定
下载PDF
论建筑评论的信息传播属性及其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孟潮 《新建筑》 2006年第6期77-78,共2页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建筑评论领域缺乏建筑评论的主体队伍、缺乏相应的建筑基础理论的研究、缺乏科学的建筑评论观念的现状,指出认识建筑评论信息传播的四个属性——共享性、主体性、互动性和多元性的重要意义.提倡创造多元共...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建筑评论领域缺乏建筑评论的主体队伍、缺乏相应的建筑基础理论的研究、缺乏科学的建筑评论观念的现状,指出认识建筑评论信息传播的四个属性——共享性、主体性、互动性和多元性的重要意义.提倡创造多元共存.一元主导的建筑评论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评论 信息传播属性 共存 主导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文艺学建设
7
作者 张霞 王晓嵘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1-94,共4页
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大的革命和四次社会转型,直接影响中国思想理论和文艺学建设的主要有五种基本范式,而只有综合创新才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学术发展的正确范式。20世纪中国文艺学发展的趋向是在救亡与启蒙、革命与建设相互转换的历... 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大的革命和四次社会转型,直接影响中国思想理论和文艺学建设的主要有五种基本范式,而只有综合创新才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学术发展的正确范式。20世纪中国文艺学发展的趋向是在救亡与启蒙、革命与建设相互转换的历史大潮中曲折发展的,逐步从革命的文艺学走上文艺学自身建设发展的道路,呈现出本学科自身的特点。21世纪之初文艺学发展的基本态势应该是“主导多元,综合创新,百家争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文艺学 主导 综合创新 百家争鸣
下载PDF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7
8
作者 董龙昌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9,共7页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大致可划分为哲学人类学取向、文化人类学取向、文艺人类学取向、艺术学取向、美学/审美人类学取向和民俗学取向六大类。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反映出国内学者的本土自觉意识,是对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反...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大致可划分为哲学人类学取向、文化人类学取向、文艺人类学取向、艺术学取向、美学/审美人类学取向和民俗学取向六大类。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反映出国内学者的本土自觉意识,是对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反思与总结,它拓宽了学术疆域,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同时为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凭。在复杂性思维的启示下,坚持多元性与主导性的统一,努力发掘艺术的本土性、中国性根基,走一条综合创新之路,构成了未来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学科建构 复杂性思维 主导 综合创新”
原文传递
WRITING TO LEARN THROUGH THEME-BASED MODULES/UNITS IN THE WHOLE LANGUAGE PHILOSOPHY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甫道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7年第2期79-87,52+126,共11页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writing to learn and length approach is one of the highlighted concepts and practices. It entails sufficient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active intera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writing to learn and length approach is one of the highlighted concepts and practices. It entails sufficient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active intera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theme-based modules/units, if organized and performed meaningfully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arners' life and experiences, will best integrate these three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which is geared in some major aspects to the whole language philosophy. 'Writing to learn' is a product of reverse thinking. In a theme-based module/unit, a writing task of the same theme is put at its end with some requirements for language enhancement. It serves as an engine to learn other skills. In reality, it is not writing alone that functions in the SLA, but writing at the final stage that requires comprehended input and good qualitative interaction together to fuel SLA. An experiment of 20 weeks shows the positive results for th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iting to learn theme-based modules whole language philosophy output-oriented model
原文传递
The Growth of Intra-party Democrac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Democratic Future
10
作者 Dingping Guo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4年第1期1-19,共19页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whil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has continued to consolidate its political leadership and refused to tolerate any opposition parties, intra-party democracy has been emphasized repeat...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whil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has continued to consolidate its political leadership and refused to tolerate any opposition parties, intra-party democracy has been emphasized repeatedly and expanded vigorously by Chinese Communist leaders as an alternative to electoral democracy or liberal democracy characterized by multiparty competition. Various democratic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and many democratic elements introduced at all levels in the CCP. Although the growth of intra-party democracy is limited, these great efforts and achievements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democratic future. The growth of intra-party democracy not only reflects the CCP's continuous efforts to institutionalize the rules of elite politics and fight against widespread corruption, but might also provide a good approach for political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party democracy Political development DEMOCRATIZATION Party-state CC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