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A-Entropy TOPSIS 的甘薯品种块根质构品质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玲 徐舒 +4 位作者 曹如霞 陈玲玲 崔鹏 吕尊富 陆国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61-2170,I0001,I0002,共12页
【目的】质构品质是甘薯块根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其鲜食和产后加工。质构品质评价是甘薯综合利用过程和品质育种的重要环节。完善甘薯块根质构品质评价体系,为其利用和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法对45... 【目的】质构品质是甘薯块根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其鲜食和产后加工。质构品质评价是甘薯综合利用过程和品质育种的重要环节。完善甘薯块根质构品质评价体系,为其利用和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法对4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进行测定,分析各质构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个参数权重,并结合TOPSIS法对4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质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5个甘薯品种的质构参数均有一定差异,咀嚼性和黏附性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5.23%和49.15%。咀嚼性变化范围为60.30—284.66 N,平均为149.29 N,浙薯13的咀嚼性最大,为284.66 N,166-7和龙薯14的咀嚼性较小,分别为60.30和77.28 N;黏附性变化范围为-10.4—-0.80 J,平均为-4.71 J,龙薯31的黏附性最大,为-1.34 J,冀紫薯2号和普薯32的黏附性较小,分别为-9.34和-10.40 J。内聚性和弹性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14.27%和15.75%。内聚性变化范围为0.15—0.28,平均为0.21,商薯19的内聚性最大,为0.28,红皮白心的内聚性最小,为0.15;弹性变化范围为5.01—8.93 mm,平均为6.59 mm,西农431的弹性最大,为8.93 mm,166-7的弹性最小,为5.01 mm。胶黏性变异系数为23.84%,变化范围为11.97—32.78 N,平均为22.20 N,普薯32的胶黏性最大,为32.78 N,166-7的胶黏性最小,为11.97 N;硬度变异系数为19.47%,变化范围为59.79—143.41 N,平均为105 N,绵粉1号、商徐紫1号和苏薯29的块根硬度大于140.00 N,166-7的块根硬度最小,为59.79 N。相关性分析表明,块根硬度与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胶黏性与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内聚性与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弹性与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6个质构参数经主成分分析,被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4.674%,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的权重分别为0.121、0.161、0.102、0.232、0.162和0.223。【结论】明确了淀粉型甘薯质构品质优良的品种为龙薯31、商薯19和冀薯982;鲜食型甘薯质构品质优良的品种为苏薯16、紫罗兰和徐薯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质构多面分析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熵值法 TOPSIS
下载PDF
城市产业生态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映伶 罗胤晨 文传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77,共5页
文章结合产业生态化的定义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城市产业生态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主成分分析-熵值法对重庆市1997—2017年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重庆市产业生态化水平受到生态产业动态发展(F1)、... 文章结合产业生态化的定义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城市产业生态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主成分分析-熵值法对重庆市1997—2017年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重庆市产业生态化水平受到生态产业动态发展(F1)、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F2)和产业集聚发展(F3)这三个指标的影响;(2)2017年是所有年份中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最高的一年,2002年是所有年份中产业生态化水平最低的一年;(3)产业生态化水平主要受到产业生产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力度、经济增长率、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主成分分析-熵值法 重庆市
下载PDF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Entropy:Application in Jinshui River 被引量:8
3
作者 马建琴 郭晶晶 刘晓洁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0年第3期252+249-251,共4页
水质评价对决策者决定水的使用功效尤为重要。水质综合评价系统中涉及到大量因子与指标,因子之间相互作用,致使水质的评价工作相对困难。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消除因子间的相关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水质评价,但其忽略了数据离散程度的问题。... 水质评价对决策者决定水的使用功效尤为重要。水质综合评价系统中涉及到大量因子与指标,因子之间相互作用,致使水质的评价工作相对困难。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消除因子间的相关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水质评价,但其忽略了数据离散程度的问题。熵值法则考虑了数据的离散特点。为更好地进行水质的综合评价,本文提出把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结合起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建立了水质评价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郑州市金水河再生水2009年的水质情况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单独采用主成分分析或熵值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能够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ct factors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information entropy(IE) WEIGHT unconventional wat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