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行政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8
1
作者 谭正航 尹珊珊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3,共4页
在去行政化改革背景下,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法》就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进行了基本规范,但相关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落实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高等教育法》应以... 在去行政化改革背景下,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法》就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进行了基本规范,但相关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落实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高等教育法》应以高校自治与政府干预平衡、权力法治、办学民主基本原则为指导,确立控制政府权力和保护高校权利的法治理念,完善办学自主权保护和约束立法,完善政府办学干预权控制立法和制定保障社会中介参与办学立法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行政化改革 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 高等教育法 立法完善
下载PDF
主权制度与国际民主——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主权的弹性变化为视角
2
作者 赵晨光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3-55,共3页
在现实中,人们通常是以相对悲观的眼光看待国际民主问题,认为在国际社会中,差别极大的国家之间的互动很少能够遵循民主的价值原则;学术界也更多地把国际民主看成是一种“应然的”理想或信仰,对民主的研究囿于国境之内、止于界河边... 在现实中,人们通常是以相对悲观的眼光看待国际民主问题,认为在国际社会中,差别极大的国家之间的互动很少能够遵循民主的价值原则;学术界也更多地把国际民主看成是一种“应然的”理想或信仰,对民主的研究囿于国境之内、止于界河边上。然而本文认为,国际政治中同样存在民主,它不仅仅以一种“价值事实”的形式存在于学理的讨论中,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民主 国家主权 发展中国家 主权制度 弹性 国际政治 民主问题 国际社会
下载PDF
论国家领网主权制度的构建
3
作者 胡丽 齐爱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6年第3期162-163,共2页
从1995年美国军事网“Arpanet”转为民用网“Internet”后不到20年.网络社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形成。网络空间成为世界各国角逐的主战场.各国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络空间的目的不再是为最初的信息交流,而是形成本国政治、经济... 从1995年美国军事网“Arpanet”转为民用网“Internet”后不到20年.网络社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形成。网络空间成为世界各国角逐的主战场.各国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络空间的目的不再是为最初的信息交流,而是形成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制度 INTERNET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 网络空间 网络社会 美国军事 信息交流
原文传递
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制度
4
作者 李春林 《自考.职教.成教》 2002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国际法 国家主权制度 学习难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学辅导
原文传递
“乌木之争”背后的立法公有制逻辑——对主权先占制度价值观的探讨
5
作者 周宇骏 《行政与法》 2014年第9期113-119,共7页
乌木归属引起的纠纷,近两年成为又一研究话题。乌木有着特殊的自然属性,在法律中应归为埋藏物。对于《物权法》和《民法通则》中关于无主埋藏物归于国有的规定,其背后的立法逻辑值得考量。这种归于国有的规定,不是一般的先占制度中土地... 乌木归属引起的纠纷,近两年成为又一研究话题。乌木有着特殊的自然属性,在法律中应归为埋藏物。对于《物权法》和《民法通则》中关于无主埋藏物归于国有的规定,其背后的立法逻辑值得考量。这种归于国有的规定,不是一般的先占制度中土地所有权人对于埋藏物的权利衍生,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制度构建。经历过分配后的所有权不应存在优劣之分,分配的立法逻辑亟待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木 埋藏物 立法公有制 主权占有制度
下载PDF
去行政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的立法完善
6
作者 谭正航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2012年第15期5-5,共1页
一、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立法现状。1.确立了高校的独立办学主体身份。2.规定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核心内容。3.规范了政府办学干预权。(二)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立法存在的问题。1.制度设... 一、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立法现状。1.确立了高校的独立办学主体身份。2.规定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核心内容。3.规范了政府办学干预权。(二)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立法存在的问题。1.制度设置缺乏法治理念的指导。2.高校办学自主权保护立法不完善。首先,《高等教育法》没有设置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一般性条款。其次,一些授予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条款,同时设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等模糊性规范对办学权利进行限制。再次,没有规定政府等为保护高校办学自主权应承担的义务。最后,没有规定侵害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责任及高校办学自主权救济途径。3.高校办学自主权约束立法不完善。4.政府办学干预权控制立法不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办学自主权 立法完善 主权制度 改革背景 去行政化 《高等教育法》 制度设置 立法现状
原文传递
主权弹性变化视角下的国际民主
7
作者 赵晨光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104,共4页
在国际关系的现实中,国际民主的实践与主权制度相联系,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主权制度的理解与实践上存在的不同集中表现为主权制度本身的弹性变化。通过对主权制度的历史、现实演变以及相关理论的分析,能够发现其实两类国家对于主... 在国际关系的现实中,国际民主的实践与主权制度相联系,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主权制度的理解与实践上存在的不同集中表现为主权制度本身的弹性变化。通过对主权制度的历史、现实演变以及相关理论的分析,能够发现其实两类国家对于主权制度看似矛盾的理解与实践反映的是"共同但有区别"的国际民主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民主 主权制度 弹性变化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下载PDF
关于中国金融信托业制度创新问题的思考
8
作者 李光明 《学术论坛》 CSSCI 1999年第5期51-55,共5页
信托业是整个大金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发展金融信托业,特别是进行金融信托业的制度创新,是当前金融界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金融信托业 制度创新 主权制度 立法 金融监管 信托机构 中国
下载PDF
英国学者谈第三世界国家的主权问题
9
作者 文红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2000年第5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第三世界 主权制度 经济 民主化
下载PDF
如何对“期股买断”进行会计处理
10
作者 易佩富 《财税与会计》 2000年第3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主权制度 期股买断 会计处理
下载PDF
东道国制度质量、超主权投资制度与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晓颖 周婉冰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13,152,共11页
以制度扩展的OLI折衷范式为理论基础,选取2003至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衡量东道国制度的综合指标,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和GMM工具变量法,估计了国际投资制度以及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对... 以制度扩展的OLI折衷范式为理论基础,选取2003至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衡量东道国制度的综合指标,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和GMM工具变量法,估计了国际投资制度以及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预期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具有显著正影响,其中东道国政府效率、管制质量以及腐败控制的正效应较为明显;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具有显著负影响,从一定侧面反映出当前双边投资协定的不完善,统一、明确的多边投资协定需要提上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主权投资制度 东道国制度环境 双边投资协定 制度质量
原文传递
现行主权信用评级困境及我国应对的制度路径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晓安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44,共13页
主权信用评级是晚近在金融资本全球化背景下信用评级空间性发展的一个主体类别。评级的调降对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生态环境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主权国家对评级制度是否公正、评级结果是否准确具有高度敏感性。由国际三大评级机构... 主权信用评级是晚近在金融资本全球化背景下信用评级空间性发展的一个主体类别。评级的调降对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生态环境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主权国家对评级制度是否公正、评级结果是否准确具有高度敏感性。由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垄断的现行主权信用评级,因其商业机构承担超主权组织功能而遭遇实践难题:主体错位、背离债权债务本质、国内法替代国际法等等。这些导致国际社会对现行主权信用评级的存在产生认识断裂,主权信用评级存在困境。对于因身份政治所导致的对中国主权信用的评级结果,我们在"不在意"的同时,必须加强我国的制度应对。建设具有内部外部化和外部内部化双重制度能力的评级体系是中国应对的制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信用评级制度 存在困境 债权债务
原文传递
浅论党内民主建设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宋启愿 《理论与当代》 2003年第10期24-25,共2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这一论述告诉我们:“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首先要“坚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这一论述告诉我们:“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首先要“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根据这一思想,本文就我们党80多年来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的不懈探索进行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建设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 人民民主 主权利保障制度 民主监督制度
下载PDF
An Utilitarianist Reading of Criminal Law
14
作者 Joao Paulo Orsini Martinelli 《Sociology Study》 2014年第4期348-359,共12页
Utilitarianism is the branch of philosophy that studies the usefulness of an idea. Among the possible gains and losses, the balance must be positive to reach the intended utility. Criminal law is the most repressive b... Utilitarianism is the branch of philosophy that studies the usefulness of an idea. Among the possible gains and losses, the balance must be positive to reach the intended utility. Criminal law is the most repressive branch of legal system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applied sparingly by the state. Its usefulness should be the protection of legal interests and minimal restriction of personal liberty. The lawmaker should seek the best way to achieve this utility with the choice of the most relevant legal interests and less repressive means before appealing to the criminal law. The legal interests protected by criminal law must be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for a social life in harmony and prohibited behaviors must be injurious or dangerous to those legal interests. The Rule of Law does not authorize criminal prohibitions without a minimum limit that allows citizens to behave according to their wishes, provided that does not harm the interests of other people. This is the calculation that legislator, judge, and interpreter should seek: more protection and less restriction to citiz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ILITARIANISM legal interests personal liberty PROPORTIONALITY
下载PDF
经营期望、管理自主权与战略变革 被引量:133
15
作者 连燕玲 周兵 +1 位作者 贺小刚 温丹玮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1-44,共14页
本文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重点分析了经营期望与战略变革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管理者的组织、环境和制度自主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营期望落差越大,管理者实施战略变革的程度越高;拥有较高的组织自主权(充足的... 本文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重点分析了经营期望与战略变革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管理者的组织、环境和制度自主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营期望落差越大,管理者实施战略变革的程度越高;拥有较高的组织自主权(充足的组织资源和较低的惯性约束)和环境自主权(丰腴的市场环境),强化了管理者在经营期望落差扩大时实施战略变革的程度;但制度自主权的缺失,即国企制度背景和欠发达的区域制度环境,由于从内外部制度层面上约束了管理者的决策自由度,则削弱了其在经营期望落差下实施战略变革的程度,然而,拥有政府关系背景则赋予了管理者更高的制度自主权,从而使其在经营落差困境下实施战略变革的程度又被强化。本研究有助于从经营期望视角解释战略变革的动机问题,同时也有助于理解中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下,制度自主权对管理者决策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期望 业绩反馈 战略变革 管理自主权 制度主权
原文传递
高管团队共享经验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
16
作者 魏玉婷 杨明海 《财经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8,共13页
企业数字化转型被认为是由企业管理者推动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变革,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长期导向战略决策的缺乏、传统业务与转型模式间的冲突,企业高管团队能否发挥其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 企业数字化转型被认为是由企业管理者推动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变革,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长期导向战略决策的缺乏、传统业务与转型模式间的冲突,企业高管团队能否发挥其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制度自主权的调节效应,研究高管团队共享经验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管团队共享经验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这一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在制度自主权的调节机制方面,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负向影响了高管团队共享经验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向作用,地区制度水平则促进了高管团队共享经验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高管团队共享经验主要通过减少管理层短视与促进企业双元创新行为来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共享经验 数字化转型 制度主权 管理者短视 双元创新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法治化——以政权与治权为视角进行考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金国 陈金木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48,共9页
从政权与治权的视角对民主政治进行考察时,可以发现民主政权的正统性存在着重大缺陷,需要法治进行补充;同时民主治权的运行存在许多悖论,需要用法治进行平衡和补救。因此,当代中国所要建设和发展的民主政治只能是一种法治化的人民民主... 从政权与治权的视角对民主政治进行考察时,可以发现民主政权的正统性存在着重大缺陷,需要法治进行补充;同时民主治权的运行存在许多悖论,需要用法治进行平衡和补救。因此,当代中国所要建设和发展的民主政治只能是一种法治化的人民民主政治。这种民主政治应当在宪政民主中找到自己的法治化定位,并同时在政权与治权两方面进行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主政治 政权 治权 主权制度 法治化
原文传递
西方反腐领域新举措:从“各自为政”到“双剑合力”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山(译)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0,共14页
近年来,各国政府、企业及国际组织都为严厉打击腐败犯罪而努力。政府机关和社会组织形成了两股打击腐败犯罪的力量,即政府机关通过利用、发展和实施公法权力,社会组织通过利用、发展和实施私法制度,二者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腐败犯罪。然而... 近年来,各国政府、企业及国际组织都为严厉打击腐败犯罪而努力。政府机关和社会组织形成了两股打击腐败犯罪的力量,即政府机关通过利用、发展和实施公法权力,社会组织通过利用、发展和实施私法制度,二者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腐败犯罪。然而,这两股力量却不是相互配合的关系。西方社会出现的打击腐败犯罪的新模式——双剑反腐,同时出力,以补充传统的反腐手段。这种模式融合了国家司法人员在适用反腐败法律时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及金融机构控制企业投资融资渠道、施加股东权利的方式来制约和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以公诉人实施自由裁量权制度敦促企业革新内部管理、加强自律;在公诉人向企业施压的同时,利用主权投资人的资本权力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两种手段并用,预防腐败。借鉴这两种反腐策略,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可以为中国反腐败制度的建设、严厉有效地打击腐败犯罪,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 企业合规法律制度 公诉人自由裁量权 国家主权投资人制度
原文传递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Performance: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Experience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典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4年第1期44-67,共24页
Based on the 1997-2007 panel data of 676 listed compani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senior executives, independent directors, fund managers and securities analysts of these companie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 Based on the 1997-2007 panel data of 676 listed compani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senior executives, independent directors, fund managers and securities analysts of these companie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mance and firm performance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Chines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s sharply different from the predictions of the agency theory. The empirical findings from China lend strong support to the new institutional argument that "besf'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are socially "constructed" by various social forces and interests groups in specific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nd how "good" a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 is depends to a large extent on whether it fits in with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 which it is embedded. There exists no universally "best" mod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cross the world. Our empirical sociological study based on Chinese experience offers new perspectives and evidence for deconstructing the global myth ofcoroorate ~ove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porate governance firm performance NEO-INSTITUTIONALISM agency theory property rights theory
原文传递
In the Service of Nationalism: Women in the Hindu Nationalist Paradigm
20
作者 K. Chanderdeep Singh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6年第3期493-515,共23页
The Hindu nationalism with the 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 (RSS) as its vanguard, in the recent times, has emerged as dominant creed in the contem- porary politico-cultural scenario of India. No walk of society, ass... The Hindu nationalism with the 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 (RSS) as its vanguard, in the recent times, has emerged as dominant creed in the contem- porary politico-cultural scenario of India. No walk of society, associated polity as well as their fragments has remained untouched with the nationalist mooring of Hindutva philosophy. This all encompassing and homogenizing doctrine besides other aspects of national life has inadvertently embraced and co-opted the Hindu woman in her different avatars. The gender connotation that is usually ascribed to the nation has unerringly given rise to a situation wherein the women have been consciously intertwined with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This phenomenon of co- option by the way of women affiliates of the RSS climaxed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Ramjanmabhoomi movement in the early 1990s besides at different communal conflagrations. Therefore, the honour of the nation (Hindu Nation) and the honour of the Hindu women is closely linked each other in the Hindu nationalists' worldview. Hence, within the strong patriarchal system that Hindutva seems to espouse, the women represents both as a flag bearer of family honour (and of the nation) as well as matrishakti, i.e. victim and viotot same time. This construct of women is highly questioned by the feminists who look at the right-wing tendencies as obscurantist, regressive and totally anti-feminis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ual imagery that woman seemingly appropriate in the Hindu nationalism espoused by the Sangh Parivar as well as the feminists' perspectives on such appropr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ndu nationalism RSS Hindutva NATION FEMININE PATRIARCH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