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之主观特征辨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忠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20,共5页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之包庇行为只能是出自故意 ,而纵容行为则可出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本罪并不以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确认识到对象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为不可缺少的条件。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之包庇行为只能是出自故意 ,而纵容行为则可出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本罪并不以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确认识到对象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为不可缺少的条件。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包庇、纵容犯罪的人 (包括犯罪组织及成员 )的违法犯罪活动 ,便构成本罪故意所必需的认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明知 主观特征
下载PDF
盗窃罪犯罪主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大华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27-37,共11页
盗窃罪的主观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内容。认识因素包括对犯罪对象的属性、他人占有状态及其价值在较大或巨大以上的认识和明知。犯罪目的是盗窃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刑法学界对盗窃目的的认识和研究有一个发展过程,“以非法... 盗窃罪的主观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内容。认识因素包括对犯罪对象的属性、他人占有状态及其价值在较大或巨大以上的认识和明知。犯罪目的是盗窃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刑法学界对盗窃目的的认识和研究有一个发展过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得到立法上的肯定。犯罪动机不属于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可作为量刑的参考因素。不能以事后故意来追认事前所为而成立犯罪。而只能根据事后产生的犯罪故意的内容另行论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盗窃罪 主观特征
下载PDF
论职务过失犯罪的主观特征
3
作者 蒋兰香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40-43,共4页
 职务过失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构成的犯罪,是腐败犯罪的一类。职务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而且这种过失有别于其他犯罪过失,因此有必要对职务过失犯罪的主观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正确认定犯罪。
关键词 职务过失犯罪 主观特征 国家工作人员 违法性意识 职务过失
下载PDF
关于犯罪过失主观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娜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24,共2页
关于犯罪过失主观特征的研究黄娜过失犯罪是现代刑法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加以区分的两大基本犯罪类型之一,它与故意犯罪一样,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而且并不会因为行为人在主观上不是出于故意而使其在客观上造成的实际危害有所减... 关于犯罪过失主观特征的研究黄娜过失犯罪是现代刑法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加以区分的两大基本犯罪类型之一,它与故意犯罪一样,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而且并不会因为行为人在主观上不是出于故意而使其在客观上造成的实际危害有所减轻。但是,一直以来,作为罪过形式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过失 危害结果 行为人 主观特征 认识能力 过失犯罪 犯罪故意 注意义务 疏忽大意过失 客观现实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重叠式名词的主观性特征刍议——以湖南宁远水市话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红兵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7期95-98,共4页
重叠式名词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一种主观表达方式。其主观称谓特征体现在重叠表小称、特称、爱称、口称、总称等;主观语义特征体现在重叠表状态、形象、区别、功用等;主观语法特征体现在重叠具有成词、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从主观性... 重叠式名词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一种主观表达方式。其主观称谓特征体现在重叠表小称、特称、爱称、口称、总称等;主观语义特征体现在重叠表状态、形象、区别、功用等;主观语法特征体现在重叠具有成词、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从主观性的强弱来看,三者的顺序依次为:称谓特征>语义特征>语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远水市话 重叠式名词 主观特征
下载PDF
“感叹句+陈述句”类新闻标题的主观性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韵竹 刘传琳 张丹丹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78,共2页
“感叹句+陈述句”类新闻标题是新媒体时代在结构形式方面值得关注的模式之一,本文以语用学、新闻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感叹句+陈述句”类标题鲜明的主观性特征。
关键词 “感叹句+陈述句” 新闻标题 主观特征
下载PDF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义及特征探析
7
作者 龙在飞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只有科学地把握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内涵,才能对行为人正确定罪量刑。"逃逸"行为应定义为行为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能履行而不履行救助伤者的义务的行为,或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不保护现场、不报警以及逃避事故责... 只有科学地把握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内涵,才能对行为人正确定罪量刑。"逃逸"行为应定义为行为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能履行而不履行救助伤者的义务的行为,或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不保护现场、不报警以及逃避事故责任认定的行为。同时,应从主观特征和客观特征两方面进一步把握"逃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 逃逸 主观特征 客观特征
下载PDF
重新审视暴力手段的基本特征
8
作者 陈烨 李森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6期61-65,共5页
揭示明确暴力手段的内涵,应当注意把握其基本特征。暴力手段的主观特征包括故意性、目的性两个方面,客观特征包括作为性、强制性、对象性三个方面。
关键词 暴力手段 主观特征 客观特征 强制性
下载PDF
从摹仿签名笔迹特征探究检验及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兹河 李家明 刘丹 《中国司法鉴定》 2008年第2期42-45,共4页
对摹仿签名笔迹的检验是文检鉴定工作中常见的工作之一,不少文检工作者对此均有各自的见解。本文结合十余年文检工作经验和体会,从摹仿签名笔迹的主、客观特征、识别要点、检验原则等几个方面对摹仿签名笔迹进行识别和检验,提出了从摹... 对摹仿签名笔迹的检验是文检鉴定工作中常见的工作之一,不少文检工作者对此均有各自的见解。本文结合十余年文检工作经验和体会,从摹仿签名笔迹的主、客观特征、识别要点、检验原则等几个方面对摹仿签名笔迹进行识别和检验,提出了从摹仿签名笔迹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主、客观特征出发,运用综合评断原则对其进行检验及鉴定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摹仿签名笔迹 主观特征 客观特征 综合评判 检验
下载PDF
转化犯的构成特征新论
10
作者 黄宇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9-12,共4页
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足以构成基本罪的危害行为后,由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变化,并出现了特定的犯罪情节,而使基本罪的性质转化为另一重罪,而按重罪定罪量刑的犯罪形态。转化犯的构成特征分为客观特征和主观特征。客观特征主要由形... 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足以构成基本罪的危害行为后,由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变化,并出现了特定的犯罪情节,而使基本罪的性质转化为另一重罪,而按重罪定罪量刑的犯罪形态。转化犯的构成特征分为客观特征和主观特征。客观特征主要由形式特征、前提、转化条件、法律特征等构成;主观特征主要围绕犯罪故意及犯意转化而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犯 客观特征 主观特征 行为人 本罪 构成特征 主观方面 形式特征 前提
下载PDF
“V个NP”结构的主观性及主观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祁杰 《文教资料》 2009年第23期37-40,共4页
“V个NP”结构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口语性较强的一种语言格式。当其中的“个”不表示任何实际量时。整个结构体现出较强的主观性。本文作者从词汇、句法、篇章等多个层面考察“V个NP”结构的主观性,进一步分析该结构的主观量特征,... “V个NP”结构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口语性较强的一种语言格式。当其中的“个”不表示任何实际量时。整个结构体现出较强的主观性。本文作者从词汇、句法、篇章等多个层面考察“V个NP”结构的主观性,进一步分析该结构的主观量特征,并得出结论:“V个NP”表主观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个NP” 主观性考察 主观特征
下载PDF
论污染环境罪的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向泽选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25-30,共6页
本文从“容忍性危险论”出发,对污染环境罪进行危害性判断。作者指出,从污染环境罪的客观特征上分析,应规定其为危险犯而不是实害犯;从其主观特征上分析,应该是间接故意和过失,不存在直接故意的情况;而对于污染环境罪客体,其核... 本文从“容忍性危险论”出发,对污染环境罪进行危害性判断。作者指出,从污染环境罪的客观特征上分析,应规定其为危险犯而不是实害犯;从其主观特征上分析,应该是间接故意和过失,不存在直接故意的情况;而对于污染环境罪客体,其核心应该是环境权,这主要是国家的环境管理权以及公民和法人利用、使用和享有净洁环境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危害性 危险犯 环境权 行为主体 危害结果 犯罪客体 犯罪行为 环境保护法规 主观特征
下载PDF
年轻干部成长为高层领导的共性特征
13
作者 周然林 李华成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11-113,共3页
年轻干部成长为高层领导的主观特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作风上勇挑担、正三观,二是工作上勤学习、熟业务,三是成长上上得来、下得去,四是为政上讲作为、讲政治;客观特性包括四个方面:牢记使命,听党指挥;组织培养,精雕细琢;深得民心,群众呼... 年轻干部成长为高层领导的主观特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作风上勇挑担、正三观,二是工作上勤学习、熟业务,三是成长上上得来、下得去,四是为政上讲作为、讲政治;客观特性包括四个方面:牢记使命,听党指挥;组织培养,精雕细琢;深得民心,群众呼应;事中磨炼,玉汝于成。这启示年轻干部应坚定信仰、律己修身、实干兴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干部 成长 高层领导 主观特征 客观特性
下载PDF
主观可靠性——一种新的可靠性假说
14
作者 陈国祯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20-125,共6页
提出了主观可靠性和主观可靠性比较等概念.研究了主观可靠性特征、性质、串并系统以及它们与Ⅱ型Fuzzy集的联系.奠定了主观可靠性理论的初步基础.它在社会系统和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的工程系统中的可应用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 主观可靠性 主观可靠性特征 可靠性理论
下载PDF
浅论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学特征
15
作者 孟楠楠 《知识经济》 2012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可以分为犯罪学层面的和刑法学层面的,相应对其特征研究也可以从犯罪学和刑法学两个角度开展,本文只从刑法学的角度来研究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即主体特征,主观方面特征,客体特征,客观方面特征。
关键词 主体特征 主观方面特征 客体特征 客观方面特征
下载PDF
产品评论挖掘研究综述 被引量:29
16
作者 伍星 何中市 黄永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37-41,共5页
产品评论挖掘是以Web上用户发表的产品评论为挖掘对象,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大量的文本数据中发现关于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评价信息的过程。产品评论挖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是对自然语言描述的无结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的典型代表。... 产品评论挖掘是以Web上用户发表的产品评论为挖掘对象,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大量的文本数据中发现关于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评价信息的过程。产品评论挖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是对自然语言描述的无结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的典型代表。产品评论中挖掘得到的信息不仅可以帮助生产厂商改进产品,还可以帮助用户合理的购买产品。对产品评论挖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讨论,介绍了产品评论挖掘系统的通用框架,然后对产品特征提取、主观句定位、用户态度提取、态度极性判定、挖掘结果显示这5个子任务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后介绍了产品评论挖掘的最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评论 主观特征 词语极性
下载PDF
社会化问答平台中问题属性对答案域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姚丹 赵一鸣 邓胜利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09,共7页
社会化问答平台中,问题的主客观属性会影响用户的回答。本文采集了Yahoo!Answers中的2604个问答对,对问题属性与答案域属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问题的字数多少、包含细节信息的多少与答案的数量没有正相关关系;问题中的句子平均长... 社会化问答平台中,问题的主客观属性会影响用户的回答。本文采集了Yahoo!Answers中的2604个问答对,对问题属性与答案域属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问题的字数多少、包含细节信息的多少与答案的数量没有正相关关系;问题中的句子平均长度越短、问题的可读性越强,越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回答者,获得的答案也更详尽;而在问题中使用感谢、急迫等带有情感表达的词汇,对获取更多、更详细的答案没有直接帮助。因此,问者在表述问题时应尽量使用言简意赅的短句子,并且尽量使用who,what,when,where,why,how等词来引导问题,增强问题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问答平台 问题客观特征 问题主观特征 答案域
下载PDF
论校本文化及其建设路径 被引量:8
18
作者 倪筱荣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39,42,共4页
校本文化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其他学校无法同位复制或即使可以同位复制也很难轻易复制的文化。校本文化建设的主观特征与客观标准是校本性。校本文化的建设,学校可以凭借其特有的理念、精神、体制、机制、制度,独特的地理... 校本文化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其他学校无法同位复制或即使可以同位复制也很难轻易复制的文化。校本文化建设的主观特征与客观标准是校本性。校本文化的建设,学校可以凭借其特有的理念、精神、体制、机制、制度,独特的地理、地貌,独特的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特有的人物及人物故事,特有的建筑、特有的文物以及专业特色等特有资源构建校本文化。也可以将某个项目、某种文化或某种文化活动做到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文化 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 主观特征 客观标准 建设路径
下载PDF
论现象意识的科学维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柳海涛 万小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28,共7页
当前心灵哲学围绕通道(access)意识和现象意识的区分展开了热烈争论。该区分会导致科学似乎只研究通道意识,从而认为作为意识难题的现象意识被科学回避了。这是对通道意识和现象意识以及它们之间深层关系的错误理解。现象意识是主观特... 当前心灵哲学围绕通道(access)意识和现象意识的区分展开了热烈争论。该区分会导致科学似乎只研究通道意识,从而认为作为意识难题的现象意识被科学回避了。这是对通道意识和现象意识以及它们之间深层关系的错误理解。现象意识是主观特征与质性特征的共存。通道意识是倾向性意识,它其实以非倾向性的主观特征为内在基础。科学通过通道意识指向了主观特征,而主观特征是现象意识的核心构成。因此,科学推进了对意识难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意识 现象意识 主观特征 质性特征
下载PDF
检疫犯罪的刑法遏制——逃避动植物检疫罪若干问题研究
20
作者 陈鹏展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4年第6期2-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逃避动植物检疫罪 主观特征 立法完善 刑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