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之主观特征辨析 |
杨忠民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2
|
盗窃罪犯罪主观特征研究 |
吴大华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
1999 |
2
|
|
3
|
论职务过失犯罪的主观特征 |
蒋兰香
|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
2004 |
0 |
|
4
|
关于犯罪过失主观特征的研究 |
黄娜
|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5
|
现代汉语重叠式名词的主观性特征刍议——以湖南宁远水市话为例 |
周红兵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6
|
“感叹句+陈述句”类新闻标题的主观性特征 |
刘韵竹
刘传琳
张丹丹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7
|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义及特征探析 |
龙在飞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3 |
0 |
|
8
|
重新审视暴力手段的基本特征 |
陈烨
李森
|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0 |
|
9
|
从摹仿签名笔迹特征探究检验及鉴定 |
马兹河
李家明
刘丹
|
《中国司法鉴定》
|
2008 |
3
|
|
10
|
转化犯的构成特征新论 |
黄宇
|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1
|
“V个NP”结构的主观性及主观量研究 |
祁杰
|
《文教资料》
|
2009 |
1
|
|
12
|
论污染环境罪的特征 |
向泽选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3
|
|
13
|
年轻干部成长为高层领导的共性特征 |
周然林
李华成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4
|
主观可靠性——一种新的可靠性假说 |
陈国祯
|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
1997 |
0 |
|
15
|
浅论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学特征 |
孟楠楠
|
《知识经济》
|
2012 |
0 |
|
16
|
产品评论挖掘研究综述 |
伍星
何中市
黄永文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9
|
|
17
|
社会化问答平台中问题属性对答案域的影响 |
姚丹
赵一鸣
邓胜利
|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8
|
论校本文化及其建设路径 |
倪筱荣
|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9
|
论现象意识的科学维度 |
柳海涛
万小龙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20
|
检疫犯罪的刑法遏制——逃避动植物检疫罪若干问题研究 |
陈鹏展
|
《中国动物检疫》
CAS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