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主观合目的性意涵的二重性与当代美学建设
1
作者 魏久尧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4-27,共4页
康德主观合目的性概念蕴含着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二律背反:一方面,它所揭示的判断力作为必然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具有内在性超越性质,它是以非理性的情感显现自身的;另一方面,它所揭示的超验的可能性存在,作为人的终极目的,是自然通过... 康德主观合目的性概念蕴含着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二律背反:一方面,它所揭示的判断力作为必然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具有内在性超越性质,它是以非理性的情感显现自身的;另一方面,它所揭示的超验的可能性存在,作为人的终极目的,是自然通过文化向人生成的结果,是理性的产物。扬弃其理性主义,发扬其非理性主义,是当代美学建设的一个必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主观目的 当代美学
下载PDF
论目的解释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汪仁可 刘海渤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9,共4页
目的解释是用探求目的的方法厘清冲突法律的关系,或者填补法律的漏洞。针对目的解释,存在激烈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其主观性太大,容易导致法官过度能动,损害法律的权威;而有的学者则从目的解释的积极意义出发,全力维护目的解释。尽管各... 目的解释是用探求目的的方法厘清冲突法律的关系,或者填补法律的漏洞。针对目的解释,存在激烈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其主观性太大,容易导致法官过度能动,损害法律的权威;而有的学者则从目的解释的积极意义出发,全力维护目的解释。尽管各家有这样那样的分歧,但总的原则都是在维护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不允许解释者独断专行,将自己的意志作为法律,进行裁判。但是,作为法律解释方法之一的目的解释,尽管其探求的目的标榜是客观的,而不是法官个人的恣意,我们也不能、也不应该将目的解释的探究对象仅仅指向客观的目的。实际上,目的解释的主客观性就表现在其探究的对象(目的)的性质,而这个对象(目的)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解释 目的解释主观 目的解释客观
下载PDF
代价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诗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43-47,共5页
代价的产生和发展、扬弃 ,总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矛盾分不开的。形成代价的矛盾主要包括这样三类矛盾 :一是各种发展的价值目标之间的矛盾。二是发展的价值客观制约性与人的主观目的性之间的矛盾。三是人们认识的历史局限性与事物发... 代价的产生和发展、扬弃 ,总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矛盾分不开的。形成代价的矛盾主要包括这样三类矛盾 :一是各种发展的价值目标之间的矛盾。二是发展的价值客观制约性与人的主观目的性之间的矛盾。三是人们认识的历史局限性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矛盾。这三类矛盾在历史、现实中的出现、发展和解决 ,分别形成不同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价 价值目标 价值客观制约 主观目的性
下载PDF
康德美学的先天原则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本益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122,共9页
一如康德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有先天原则一样,康德的美学也有先天原则,那就是主观合目的性原则。主观合目的性原则有两种形态:其一是想象力与知性协和一致,并由此产生审美的愉快感——这是判断美的先天原则;其二是想象力与理性先不协和一... 一如康德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有先天原则一样,康德的美学也有先天原则,那就是主观合目的性原则。主观合目的性原则有两种形态:其一是想象力与知性协和一致,并由此产生审美的愉快感——这是判断美的先天原则;其二是想象力与理性先不协和一致而后协和一致,并由此产生审崇高的先不愉快而后愉快的情感——这是判断崇高的先天原则。这两种先天原则具有不同的情感本质和主观性特点。判断美的先天原则还具有形式性特点,判断崇高的先天原则则具有无形式的特点。康德的论述表明,在这两种先天原则中,作为审美判断根据的审美情感与作为这种判断后果的审美愉快感是有所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目的 想象力 情感 协和一致
下载PDF
康德艺术欣赏理论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其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57-60,共4页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康德关于艺术欣赏与认识活动的关系,艺术欣赏的对象和艺术欣赏中审美快感的主要特征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简略地探讨了这一理论的思想渊源,重点论述了这一理论的得失影响。作者指出,康德的艺术欣赏理论...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康德关于艺术欣赏与认识活动的关系,艺术欣赏的对象和艺术欣赏中审美快感的主要特征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简略地探讨了这一理论的思想渊源,重点论述了这一理论的得失影响。作者指出,康德的艺术欣赏理论就是这样一个既道出了许多理论真谛又存在着某些缺陷,既给人们以深刻启发又产生过某些消极影响的矛盾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艺术欣赏理论 审美快感 主观目的 共通感 形式主义
下载PDF
评康德的自然美论和艺术美论
6
作者 王明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0-64,共5页
一、自然美的豪奢性康德曾经提出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大自然为什么这样豪奢地处处散布着美?”
关键词 自然美 艺术美 康德 主观目的 鉴赏判断 大自然 美的艺术 《判断力批判》 艺术美论 美的形式
下载PDF
保险诈骗罪若干问题探微
7
作者 梁卫华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
保险诈骗罪的概念应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目的性要件,取消犯罪主体的特殊限制。第198条第1款第1、第2项,应增加"以其他方式利用保险合同关系骗取保险金的"这一概括性规定作为第6项。第198条第2款骗取... 保险诈骗罪的概念应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目的性要件,取消犯罪主体的特殊限制。第198条第1款第1、第2项,应增加"以其他方式利用保险合同关系骗取保险金的"这一概括性规定作为第6项。第198条第2款骗取保险金未达到数额较大的,不存在数罪并罚的问题;骗取保险金达到数额较大并得逞的,应实行并罚而不择一重罪处断;实施了数额较大的保险诈骗行为虽未能得逞的,应当数罪并罚;未能、未来得及或没有实施诈骗行为的,不适用数罪并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诈骗罪 立法缺陷 主观目的性 数罪并罚
下载PDF
浅谈周作人的文艺批评观
8
作者 刘桂华 《济宁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4-26,共3页
周作人对文艺的基本问题有很多探讨,对中国二十世纪启蒙文学理论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在文学批评论中主张:主观的、印象的、趣味的、抒情的艺术批评特色;:自由与宽容的批评原则以及主观合目的性的批评标准。
关键词 周作人 文艺批评 自由与宽容 主观目的
下载PDF
内隐认知:康德美学阐述的实际意图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志宏 艾乐思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5-175,共11页
借鉴脑科学成果的中国认知神经美学提出了"认知模块论"假说,可以与康德美学阐述相互印证。对鲍姆嘉通和康德所使用的"埃斯特惕卡"概念,不能理解为"美学""审美"或"感性""感觉&qu... 借鉴脑科学成果的中国认知神经美学提出了"认知模块论"假说,可以与康德美学阐述相互印证。对鲍姆嘉通和康德所使用的"埃斯特惕卡"概念,不能理解为"美学""审美"或"感性""感觉",其深层含义应该是"内隐感性"即内隐认知。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实际意图是借助审美活动来阐述人类心灵中的无意识内隐认知能力。康德所谓"埃斯特惕卡基准理念"大致相当于认知模块中的形式知觉模式;所谓"主观合目的性",体现的是客体事物(埃斯特惕卡表象)与主体认知模块(埃斯特惕卡基准理念)之间的适应匹配关系,即主客体之间的内隐审美关系。主客体之间只有结成了内隐审美关系,才可能结成现实审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模块论 纯然主观 主观目的 审美基准理念 内隐审美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