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物细无声——浅析纪实影片中的音乐元素运用
1
作者 廉晶晶 杨士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2,共2页
纪实影片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类,音乐对其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纪实影片在真实纪录的同时,需要音乐为其增添更多情感的信息,同时也使纪实影片更具有审美性,可观性。但不同的是纪实影片要传达真实,因此它的音乐运用在保证纪实影片的真... 纪实影片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类,音乐对其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纪实影片在真实纪录的同时,需要音乐为其增添更多情感的信息,同时也使纪实影片更具有审美性,可观性。但不同的是纪实影片要传达真实,因此它的音乐运用在保证纪实影片的真实性的,也具有很多特殊的作用,使纪实影片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正因为是纪实影片,因此它对音乐的运用更需要技巧。我们欣赏纪实影片,被它所纪录的主体而打动,所以我们需要明白打动我们除了被纪录者,还有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影片 音乐 主观音乐 特殊作用 运用
下载PDF
音乐的构成与两种音乐——胡戈·里曼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之一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明辉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文章主要就胡戈·里曼关于音乐构成的三类要素及其主观性音乐与客观性音乐的界定两个方面,对里曼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加以梳理和分析,并追溯其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进而较为完整地呈现里曼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面貌,揭示里... 文章主要就胡戈·里曼关于音乐构成的三类要素及其主观性音乐与客观性音乐的界定两个方面,对里曼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加以梳理和分析,并追溯其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进而较为完整地呈现里曼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面貌,揭示里曼音乐美学思想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戈·里曼 音乐美学 基本要素 组织要素 联想要素 主观音乐 客观性音乐
下载PDF
在诗意浪漫中谱写时代风云——电视剧《叛逆者》的音乐运用分析
3
作者 倪艳婷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第4期139-141,共3页
电视剧《叛逆者》播出之后取得了极佳的口碑和收视率,这既得益于作品本身扎实的剧作结构、丰富细腻的人物刻画,也离不开创作者对电视剧音乐的选择和主题音乐的创作。全剧的音乐紧扣故事情节,以舒缓、摇曳的《六月船歌》奠定了谍战故事... 电视剧《叛逆者》播出之后取得了极佳的口碑和收视率,这既得益于作品本身扎实的剧作结构、丰富细腻的人物刻画,也离不开创作者对电视剧音乐的选择和主题音乐的创作。全剧的音乐紧扣故事情节,以舒缓、摇曳的《六月船歌》奠定了谍战故事风雨飘摇的沉郁基调,在服务于主人公情感关系变化的同时推动剧情发展,并与观众产生深深共鸣。评弹、粤剧、川剧等地域性音乐也为作品提供了重要的时代和地域背景,既确保了电视剧的时空真实性,也带有独特的艺术感召力。同名主题曲《叛逆者》更是以醇厚的旋律、精练的歌词对全剧的情绪进行整体把握,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将故事主旨进一步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音乐 《叛逆者》 主观音乐 地域性音乐
下载PDF
“两种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
4
作者 白洁 《音乐时空》 2014年第16期152-154,共3页
"两种音乐"是胡戈·里曼从音乐听赏的角度提出的两个调和绝对音乐与标题音乐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为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提供了重要借鉴。根据"两种音乐"的理论,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当区别对待主观和客观的音... "两种音乐"是胡戈·里曼从音乐听赏的角度提出的两个调和绝对音乐与标题音乐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为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提供了重要借鉴。根据"两种音乐"的理论,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当区别对待主观和客观的音乐欣赏内容,突出学生欣赏音乐的主体地位,并适当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音乐审美体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音乐 主观音乐 客观性音乐 欣赏教学
下载PDF
家国情怀下流动的“表情”与“达意”——以《满江红》为例看电影声音表达
5
作者 魏薇 《艺术科技》 2023年第21期142-144,共3页
目的:文章对2023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的声音设计表达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讨此部影片兼具艺术性和故事性的声音设计策略,探索影片如何通过可知可感的声音助推叙事、塑造人物形象和传递家国情感,为我国电影声音艺术的建构提出有益启示... 目的:文章对2023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的声音设计表达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讨此部影片兼具艺术性和故事性的声音设计策略,探索影片如何通过可知可感的声音助推叙事、塑造人物形象和传递家国情感,为我国电影声音艺术的建构提出有益启示,同时助力我国电影声音设计的学术领域发展。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电影的语言、音乐和音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电影如何在听觉艺术中践行东方美学,建构声音景观。结果:《满江红》这部影片,在语言方面,以诗词为主体,通过重复的朗诵词传递豪迈之情;在音乐方面,导演巧用客观音乐诉诸细腻情感,引起观众共鸣,同时使用主观音乐贯穿电影的声音表达,在杂糅创新中解构与重构戏曲元素,融合中西乐器;在音响方面,以兵器的声响暗示人物的性情,为影片增添悬疑色彩。结论:整体来说,《满江红》中的声音符号承载着“表情”与“达意”的双重效果,在坚守与创新中寻求新的平衡。从声音角度出发,窥探复诵诗词的悲壮,主观音乐与客观音乐互为补充,一方面丰富了观众原本单一的听觉体验,另一方面为电影画面与音乐的相辅相成提供了良好示范,传统豫剧透过虚拟时空的叙事改编代代拓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江红》 声音表达 主观音乐 客观音乐 家国情怀
下载PDF
托马斯·格鲁比音乐纪录片之“乐”——从《舞动柏林》到《亚洲之旅:寻觅和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洋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托马斯·格鲁比拍摄的《舞动柏林》与《亚洲之旅》是两部以经典音乐为题材的纪录片。影片将视角置于柏林爱乐乐团的两场演出活动,以及筹备、排演的全部过程,并关注了乐团在舞台下鲜为人知的一面。本文在分析音乐作品、剖析音乐纪录... 托马斯·格鲁比拍摄的《舞动柏林》与《亚洲之旅》是两部以经典音乐为题材的纪录片。影片将视角置于柏林爱乐乐团的两场演出活动,以及筹备、排演的全部过程,并关注了乐团在舞台下鲜为人知的一面。本文在分析音乐作品、剖析音乐纪录片音乐构成的基础上,分别就主观音乐、客观音乐的使用进行了讨论;揭示出以客观音乐阐明主旨、建构框架,以主观音乐刻画情、景的创作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格鲁比 音乐纪录片 主观音乐 客观音乐
原文传递
从《全家福》谈舞台气氛的营造
7
作者 滴妮 张宏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9-52,共4页
舞台气氛的营造是导演创作的重要手段,话剧《全家福》以巧妙的艺术手法,营造耐人寻味的舞台氛围,实现了对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主观音乐 动作细节 节奏 悬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